由福建日報新媒體中心•海峽網舉辦的
福州7縣(市)十大人氣鄉鎮名單中
閩清坂東鎮以20402的高票數位列十強
對家鄉的自豪感激發了坂東人熱情。
在這片土地上
坂東人曾經揮灑汗水,付出熱血
這裡有他們一生不滅的記憶
今天,讓我們走進坂東
和坂東來一場奇妙的邂逅!
福州西北,層巒之中,有座古鎮,名為坂東。群山環抱間,閩江支流梅溪穿境而過,吸引著四千多年前的先民在此駐足,開荒拓土,繁衍生息。幾千年的歲月悠悠,中華大地上創造出璀璨耀眼的文明。隨著唐宋經濟文化中心向南轉移,坂東迎來飛速發展的歷史機遇
由於八閩母親河的滋潤,這塊神奇的土地繁育了4000多年的文明歷史,造就了這塊沃土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自然人文神韻。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和書香深宅四樂軒就坐落在這裡。
宏琳厝(新壺裡)於乾隆六十年始建,歷時28年建成,一氣呵成。有媒體贊曰:「皇宮當遊紫禁城,民居應覽宏琳厝」。
它位於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梅溪上遊的演溪在這裡打了個深灣,民間地理上視為「玉帶」,宏琳厝就建在河灣內的玉帶環抱裡,形似玉帶環腰。
這座全國最大的單棟古民居其魅力遠遠不止在於它的地理位置,還在於它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工藝,以縱向中軸布置直入三進的正屋,這種建築布局裡暗藏著長幼有序的倫理規範,把精神層面與物質層面很好的結合在一起。
古厝內街、廊、弄、牆貫穿其間,既前後呼應,又左右逢源。精雕細琢之處更是包容著平穩,和諧的中庸之道。
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古厝,偶爾夢中的囈語也散發著古老智慧的清香。
攝影/謝伯強
這裡是童謠唱著:「鳥兒飛不過」的地方;這裡是人們說著:」必出高貴人才」的地方;這裡是僅清朝就出了35名舉人,21名貢生,46名秀才的地方;
這裡就是四樂軒,遊覽其間,可讓時光倒流,幽古情思頓發。
四樂軒 攝影/謝伯強
站在四樂軒雕梁畫棟的大門向裡望去,整間屋子的氣派非凡飽覽無餘。蠣牆瓦屋,櫛次鱗比。
四樂軒 攝影/謝伯強
寨堡內雕梁畫棟,木刻花鳥人物栩栩如生,廳廊屋宇木屏風上刻有水滸傳、三國演義歷史人物故事雕畫,神態逼真,呼之欲出。
四樂軒建築群後院的百年古樟樹
歲月在村口古香樟的年輪中流轉,滴答的雨水衝刷著變了模樣的黛瓦青磚,斑駁的雕花木門咿呀吟唱著遙遠的故事,仿佛來到了那段遺失的古厝時光。
此外,在坂東平原上還有八閩最大的宗祠六葉祠,寨堡式建築精品歧廬,著名神廟芝田宮……與當地保留下來的上百座古民居一起,組成了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古民居群。
歧廬 攝影/劉建新
岐廬寨堡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是山村民居建築的奇葩。林則徐曾贈一副對聯予他,聯曰:「朗月照人如鏡臨水,時雨潤物自葉流根。」它也是抗倭防匪的實物見證。
芝田宮外景 圖/閩清縣檔案館
芝田宮 攝影/劉建新
芝田宮廟貌狹窄,但建築藝術獨具匠心,棟梁雕飾精美,藻井結構別致,遊歷其中,感受千載歷史氣息,尋找坂東的古厝記憶。
六葉祠 攝/林陶江
在這個目前福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祠堂——六葉祠中,有典型的中原皇宮式祠堂建築風格。它有著「八閩萬祠之首」的雄偉莊嚴,經過歷史的洗禮,它的一磚一瓦一牆一柱,顯得更加流光溢彩。
還有數不盡的古厝,散發著古老智慧的清香……
良衡厝
玉壺裡
澤園
良銓厝
喬園
東廬
瑞園
振財厝
如果說古建築是一幅靜止的潑墨畫,那麼坂東這一座座高門深宅就是流動的音符,置身其間,扶手觸摸而出的是片瓦有致、寸石生情古宅風韻。
邂逅 坂東的熱鬧繁華
在傳承百年的「坂東十八板」
感受「人人趕十八」的「墟市」
每年正月十八的坂東十八坂是福州地區最負盛名的傳統民間集貿"墟市",已有180多年的歷史,每年的正月十七至十九日在坂東鎮舉行。
從傳說中走來的「十八坂」由來已久,已成為閩清無人不知的大節日,更有不遠百裡趕來參加的群眾,所以每當到了這時候,總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參加人數成千上萬。
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小吃。
長沙臭豆腐、蒙古烤肉、新疆羊肉串、福鼎肉片、山西刀削麵……特色美食齊聚於此,在街邊大快朵頤,多種多樣的美味會讓你欲罷不能。
這裡有最齊全的商品種類
平時難見的傳統手工品是為你定製的獨一無二。
品類繁多的鮮花,五彩繽紛,每種都象徵著吉祥如意、來年風調雨順。過往的人駐足,精心挑選之後將這美好的寓意帶回家。
還能找到如今只能在小學生課本上才能看到的鋤、耙、鍁、鎬等傳統農具。
這裡有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除了熱鬧非凡的歌舞表演,更藉此文化節的契機,開展了法治宣傳等活動。不但為民眾解答了法律上的疑難問題,更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如今的坂東十八坂已成為集商貿、文化、旅遊、經濟全面開花的一個綜合性集貿節,無疑成為了一張「坂東名片」。
宏琳厝200多年來祖祖輩輩上上下下都精於烹飪,逐步形成後來影響到周邊鄉鎮乃至全縣的,由18道菜組成的美食體系———宏琳古宴。古宴用料極為講究,烹飪技藝出神入化。
如今還能吃到的,最為地道的一道菜當屬地方風味小吃——餈粑了!這道菜可是被宏琳古宴列為名貴美食,受到廣大遊客歡迎。
正宗坂東宴席上,還有這些讓你欲罷不能的的山珍海味。
用清水燉蛇肉,蛇肉不去皮,吃起來Q彈爽口,肉質彈滑,膠質含量高,營養也是超級豐富。
這道 「草幾渣」燉豬腳,用山蒼子的樹根作為配料,加入豬腳、墨魚乾、幹香菇等,未出鍋的時候就香味撲鼻,老遠就能聞到,這道菜味辛、苦且濃重,但是有解乏、下火之功效!
鍋裡燜煮的紅糟羊肉,酒香四溢,而這一道風俗菜,取「羔羊跪乳」的典故,預示著永懷父母養育之恩。與酒糟融為一體的羊肉,軟爛可口,那一份微醉的醺,更是從小在坂東長大的人的一份鄉愁。
鄉廚烹飪的豆腐丸,一直是鄉宴的招牌菜之一,加入新鮮的海鮮清蒸,有一種別樣的香甜味道。
傳說中的太平宴,寓意著「太平」和「平安」,意味著希望家庭親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是宴請的重要角色。
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八寶飯,實際上很給力!裡面藏著很多香甜的芋泥~還有滿滿的豬油味,讓人吃了一口還想吃第二口!
坂東人向來偏愛青紅酒,所以重要的場合怎麼能少的了青紅酒呢,青紅酒取料極其講究,用上好的閩江江畔出產的糯米,和閩越山泉兌釀之醇濃酒麴,濃鬱醇香,營養豐富,被稱為閩清「冬天的味道」!
特製八珍湯加上肉質鮮美的番鴨肉,配上一碗米飯,組成了閩清著名的全番飯,堪「稱滋補美味之上品」。
糟菜燉上排,別看這道菜的外表樸素,卻肉質鮮美,這糟菜不錯,外觀樸素,內質美味,因為做法簡單,所以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家常菜之一。
糟菜不僅能燉上排,還能和冬筍搭配,組成這道冬筍炒糟菜,酸脆可口,是難得的一道下飯菜,一口酸菜冬筍下肚,連吃三碗米飯不成問題!
還有清明節家家戶戶必吃的清明粿,有著艾草的清香,而且還有祛風溼的作用。
紅菇風味獨特,香馥爽口,它的味道較之任何菇類無法倫比的鮮甜可口。
▲炒蕨菜
▲涼拌馬齒莧
▲苦菜燒豬肝
▲蒜蓉紅背菜
▲魚腥草
在這次十佳鄉鎮的評選中
凝聚了身處全國各地的坂東人
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他們對家鄉炙熱的情感
如果你深入了解它
你會發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在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
走出多少流芳百世的名人
有不懈追求拯救中華民族危亡之路的愛國僑領黃乃裳▼
還有在甲午海戰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黃乃模▼
有聞名海峽兩岸的著名科學家黃開繩,曾擔任福建省立科學館館長▼
不僅如此,坂東六葉祠文化內涵豐富,自古群賢輩出,古有兩朝三宰相;一代五狀元二封侯、五國公、五尚書。據統計歷代登進士者486人。
歷經千年歲月
這些文化承載著仁義禮智的儒家理念
滋養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坂東兒女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續寫著傳奇的篇章
現在的坂東
在坂東人的不懈努力下,正在一步步騰飛!
在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發布的全國重點鎮名單中!福州市有9個鎮入選,其中坂東鎮榜上有名!
在去年11月8日,住建部公示的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入選村落名單中,福建105個村落入選,坂東鎮新壺村就是其中一個。
當然,坂東並不甘止步
六都平原縱橫十餘裡,一馬平川
在八閩母親河的滋潤下
坂東也一步步向富民強鎮進發
坂東按照構建「工業強鎮、農業大鎮、商貿旺鎮、文化名鎮、旅遊重鎮、僑鄉新鎮」的工作思路,積極發揮商貿、文化、僑鄉三大優勢,認真做好集鎮建設、古民居旅遊、新型工業三篇文章。
坂東還堅持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並舉,把建設工業集中區做為發展工業的亮點,壢埔工業集中區成為全縣樣板工業集中區。建築陶瓷、新穎箱包、機械(模具)製造、電子配件、礦泉飲品等五大重點產業齊頭並進。
致力於打造古民居旅遊業的發展,重視古民居旅遊資源開發,按照旅遊業的「行、遊、住、食、購、娛」六大要素合理配置,以宏琳古街項目建設為依託,全方位發展旅遊業。
坂東境內還有座柯洋山,是道教發源地,素有「洞天福地」、「人間仙境」、「柯洋山天下幽」之譽,景區諸峰環繞,樹木茂盛,濃陰覆地,柯洋仙閣坐落與此,由巨石壘砌,居高臨下,氣度非凡。 已然成為坂東的旅遊名片!
柯洋仙 雲淡/ 攝今年,一戶一策精準「扶」 貧落實到文定村,文定將退出貧困村序列,讓居民過上好日子!明年,國省道聯一線文定至雲柄段將全線貫通,文定片區將成為坂東通往閩清乃至福州市區的東大門。
去年7月,坂東受颱風「尼伯特」影響嚴重,但災後建設一步也沒有落下,從一片荒蕪之地到小區生成,象徵著從不屈走向新生,受災群眾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坂東災後重建安置點河仁小區▲坂東災後重建後的街道
坂東已發展成為閩清南部經濟、科技、文化、交通、金融、商貿的中心集鎮。一個充滿生機的新興工貿旅遊城鎮正在迅速崛起。
小小閩清縣,大大六都洋
一座傳統古鎮
一座現代化新型城鎮
它的熱情好客、古風神韻
值得被更多的人熟知
好想大聲告訴你
我愛你,坂東!
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福州7縣(市)10大人氣鄉鎮」巡禮系列
下一期——走進閩清·塔莊鎮
敬請期待!
海峽網新媒體部出品
本期撰文:李藝
綜合自閩清微生活、閩清農信心服務、文定人在路上、福州新聞網、福州馬語美食等,文中部分圖片由坂東鎮黨委政府提供。
部分圖片無法找到來源,如有侵權,請予以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