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寫作可以提高人的思維能。這個問題要分開來談,寫作能不能提高人的思維能力,肯定能的。至於寫作能否提高所有人的思維能力,可未見得。
寫作是通過具象表現抽象,人物故事的形象性,景色風物畫面感,都很重要,那麼你寫多了,自然想像力即形象思維超出一般人。不過前提你得寫啊,寫的過程中得總結,否則再寫也是呆山死水,對不對?要寫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得徜徉過多少場雨,想像過多少回星空啊。
還記得我早年讀書時,只喜歡看故事,凡事遇到山水獸禽、蟲魚花鳥的描寫,一定是跳過去的,自然這樣輪到自己寫作時,這方面就成了短板。一般也就用簡單勾勒,或者三言兩語交代過去,自己還找藉口說我喜歡寫意,不喜歡白描。其實內中情形,只有自己知道。
寫作中的思維能力又何止形象的把握?一個故事怎樣安排,如何開篇,如何起承轉合,如何照應,都得作者匠心獨運,暗闢蹊徑才行,否則寫出來也不過文字的堆砌而已。而所有每一個細節上所下的功夫, 則不僅僅是「僧敲月下門」「枝頭春意鬧」這一兩個字上,更是對整個結構的把握。文學家首先也是個建築學家吧,這個樓什麼風格,什麼材質,巴洛克還是羅馬柱,都是在腦子裡搭建好了的。您說這樣選擇、比較的能力,寫作者能少了哪一樣?
寫作中的思維,還體現在一種思考,一種判斷。對自然及社會科學的概念得清楚吧,對涉及的學科問題得會分析、綜合、概括吧,別小看這些東西,一篇文章,如果想在故事性、可讀性之外,再有一些專業性,沒有一些理性的分析,邏輯的推理,是無論如何不行的。
阿加莎的推理小說那般風靡,一方面在她故事的懸念,文筆的流暢,也和她在故事中植入的強大分析推理線索有關。
所以,您說,寫作能力能提高思維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必須可以的。不過,那需要一個人投入精力,執著興趣,經過自我不懈的努力方可。也是在說自己,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