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227事件後,肖戰從一個頂級流量,淪落為娛樂圈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災星」。
換位思考,也能理解,畢竟任誰也不願意將自己置於輿論的漩渦。歸根結底,還是肖戰入行時間短,根基不穩。
當然,也並非無人力挺肖戰,比如成傑思、比如劉喜龍、比如吳志碩,他們從始至終關注227事件,即使被指責、質疑、嘲諷、謾罵,依然堅持粉絲行為不該偶像買單,依然堅決反對網絡暴力。
5月2日,劉喜龍導演,再次出面力挺肖戰,這次他隔空喊話的對象是知名編劇汪海林。
說起汪海林與肖戰,也是緣分匪淺!
自從2019年《陳情令》熱播,這位演藝界的前輩便多次隔空喊話,儘管肖戰始終保持沉默,汪海林卻愈戰愈勇。
對此,粉絲憤憤不平,隔三差五就和汪海林理論一番,雙方你來我往,幾番唇槍舌戰下來,也未分出勝負。
4月25日,肖戰新歌《光點》正式發布,汪海林幾次發文冷嘲熱諷,不僅內涵買單曲的粉絲,還在直播時指責他們,不該針對造謠者。
在汪海林看來,藝人面對批評或者讚美,都應該坦然接受,認為肖戰粉絲不夠理智。
話雖沒錯,可他忘記了最關鍵的一點,那個人是謠言製造者,並非指正批評肖戰的人,他只知道教育肖戰以及粉絲,卻忽略了網絡謠言的危害。
對於汪海林的言論,劉喜龍終於按捺不住,開始正面開剛。
這次,劉喜龍隔空喊話,總共六條,可以說句句戳心。
第一條:劉喜龍認為,在此次事件中,肖戰純屬躺槍。沒有任何劣跡和人設問題的他,只不過是娛樂圈亂象的被害者。
確實,227事件,肖戰就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因為一篇網絡奇文《下墜》,自己莫名其妙就背了鍋。
如果,真的是因為肖戰德行有虧也就罷了,關鍵就是他自始至終什麼都沒做,就因為一句「粉絲行為,偶像買單」,被圍攻討伐。
正如劉喜龍所言,肖戰確實是個「被害者」,227事件粉絲無實名、「圈層」人士無實名,唯一實名的肖戰,為所有人買了單。
第二條:劉喜龍質問汪海林,作為公眾人物每天發一些亂七八糟、語無倫次的東西,三觀何在?在他看來,汪海林作為編劇,不該文筆不堪,應該客觀理性地去思考,再發聲。
實事求是地講,劉喜龍導演的質問,並非無的放矢。作為知名編劇,汪海林批評指責無可厚非,可他卻應該言語謹慎。
還記得,上次因炮轟「小鮮肉」拍口紅廣告,遭網友怒懟,汪海林直接在社交平臺爆粗口、飆髒話開罵,公眾人物形象全無。
要知道,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本就備受關注,在這一點上,汪海林並未做出好的表率,確實難獲認同。
第三條:「演員爛爛一個,編劇爛爛一窩」,劉喜龍認為,汪海林應該從中悟出道理。
這是在《吐槽大會》上,董又霖吐槽汪海林的話。還記得,當時汪海林並未做任何辯駁,如今劉喜龍舊事重提,可以說直戳汪海林心窩。
第四條:劉喜龍表示,每個藝人都是從年輕的時候走過來的,不應該過於糾結「形象」,他語重心長地說:「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已經過了衝動胡鬧的年齡。」
相信,很多人看完這段話,都深有感觸。確實,很多知名演員、巨星,年輕的時候都曾是「小鮮肉」,他們也是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
無論是肖戰也好,還是其他年輕藝人也罷,假以時日,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有所成就?不應該因為他們顏值俊美,便加以批判,這有失公允。
再則,到了汪海林和劉喜龍這個年紀,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如果像年輕人一樣胡鬧、衝動,難免遭人恥笑。
第五條:劉喜龍認為,在肖戰的問題上,娛樂圈大多數人採取了沉默,或者是「明哲保身」,這是現實的寫照,可以理解,但汪海林落井下石就太過分了。
他說:「我們認可讓娛樂圈比我們年長的人看不上,但絕不能讓我們的晚輩瞧不起,因為我們是年輕人成長的引路人。」
可以說,劉喜龍這句話是全文最狠的一句。無疑,汪海林的行為在他看來,就是落井下石。作為演藝界的前輩,他認為汪海林沒有給晚生後輩做出榜樣。
第六條:劉喜龍說:「作為娛樂圈的一份子,我們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身作則,弘揚正能量,淨化娛樂圈,多給年輕人發展的機會,讓我們的影視娛樂文化產業一代更比一代強,讓年輕人給國家的影視文化藝術添磚加瓦,健康良性的做好新老交替的發展過程。」
很顯然,劉喜龍導演這段話,不僅是說給汪海林,更是喊話所有前輩藝人,呼籲大家以身作則、樹立榜樣,讓娛樂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說到底,藝術是一種傳承。作為長輩理應提攜後輩,用客觀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如果一棒子打死、或者帶有偏見,這不僅對他們不公平,對娛樂產業發展,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縱觀劉喜龍全文,有理有據,特別是二、四、六條,更是不容辯駁。或許,劉喜龍有些語言表達過激,可仔細揣摩卻不無道理。
眾所周知,汪海林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編劇,曾有過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可不知從何時起,他引發大眾關注的竟不再是影視作品,反而是對「小鮮肉」的痛斥,和一些奇葩言論。真不知道這是編劇界的損失,還是悲哀。
按理說,像這麼有能力的人,理應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可他卻沉迷於和網友互撕、樂此不疲地痛斥「小鮮肉」,如此「不務正業」實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