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右邊關注吧,看更多文娛故事,歐耶!
新中國電影史上,楊麗坤佔有一席之地。
她雖然只演了《五朵金花》和《阿詩瑪》2部電影,但是如煙花般燦爛,60年過去了,仍然有很多人記得她。
同時代的演員說,楊麗坤的美無與倫比,她一出現,令很多演員覺得,自己的光彩沒有了。
正是有這種魅力,楊麗坤遭到了小人的嫉妒和迫害,令她曾經璀璨的人生,變得慘烈無比。
幼年喪母14歲練舞
楊麗坤的童年是不幸的。
1942年,楊麗坤出生在在雲南省普洱縣一個彝族家庭,家中排行第九,被稱為「小九」。
楊麗坤4歲母親就去世了,失去了母愛,楊麗坤養成了內向的性格,沉默寡言。
楊麗坤長到10歲,來到昆明跟著二姐生活。
楊麗坤的二姐夫是雲南省的高級幹部,經濟條件不錯,供養楊麗坤上學。
雲南省歌舞團長胡宗林發現了楊麗坤的藝術天賦,1954年楊麗坤來到雲南省歌舞團學習。
歌舞團的人知道楊麗坤的姐夫是雲南領導,於是對她特別好,特別關心。
沒過多久,她的二姐和二姐夫出事了,她二姐夫被撤職了,沒權勢了。
團裡的人知道了,立馬就沒人搭理楊麗坤了,那年,楊麗坤不過15歲。
楊麗坤全身心投入到練舞中,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的命運。
演金花登上人生巔峰
長春電影製片廠要拍攝《五朵金花》,導演王家乙來到雲南省歌舞團,尋找合適的女演員。
因為二姐夫牽連,團領導認為楊麗坤沒資格參加選拔。
那天,王家乙把參加選拔的舞蹈演員挑了一遍,也沒發現滿意的。
他失望地走出排練廳,一個氣質清麗的姑娘正在擦窗戶玻璃,看到來了陌生人,好奇地探頭往外看,正好有人叫了聲「楊麗坤」,
有人喊一聲「楊麗坤」,那個姑娘答應了一聲,引起了王家乙的注意。
王家乙忍不住叫了起來:「就是她!就是她!」
王家乙拍板,調楊麗坤進了《五朵金花》劇組,演女主角副社長金花。
1959年,《五朵金花》公映火爆全國,先後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放映。
周總理接見了楊麗坤,雲南省歌舞團進京演出,周總理還向毛主席特別介紹了楊麗坤。
成了名人,楊麗坤仍然很低調,有無數的追求者,寫來上千封求愛信,但楊麗坤不願考慮個人問題,把信都燒了。
長影想挖楊麗坤,給了優厚的待遇,楊麗坤拒絕了,留在雲南省歌舞團,繼續跳舞。
演《阿詩瑪》被打倒精神失常
1964年由劉瓊導演,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阿詩瑪》,指定21歲的楊麗坤出演女主角。
1966年,楊麗坤拍完《阿詩瑪》,文革開始了,雲南歌舞團批評《五朵金花》、《阿詩瑪》是問題電影。
江qing定了調,說《阿詩瑪》是大毒草,宣傳「戀愛至上」……
楊麗坤被污衊成「資產階級美女」……被扣了一頂頂政治帽子,被開會批鬥。
楊麗坤看起來溫柔善良,其實性格很剛烈。造反派批鬥她,要她承認《五朵金花》是「大毒草」,她卻倔強反駁:
這話簡直石破天驚,全場立時大亂。
「造反派」喊著口號反綁她的雙手搞「噴氣式」,她給了一個造反派一耳光。
五六個壯小夥子把楊麗坤一頓毒打,把她關在樓下一間小黑屋裡。
楊麗坤想不明白究竟為什麼?她的精神壓力非常大,甚至喝墨水自殺,被救了過來。
這種精神折磨太痛苦,她極度苦悶,變得精神失常。
造反派根本沒人性,不僅不給她治療,還污衊她是在裝瘋,是反革命行為,不讓她休息,對她逼供問訊,讓她交代「罪行」。
更可恨的是,有一個在《五朵金花》中扮演群眾演員的女人,後來她又跟楊麗坤爭奪《阿詩瑪》女主角,他很嫉妒楊麗坤,很殘忍地侮辱、折磨楊麗坤。
多年以後,楊麗坤一聽見這個女人的名字就會很害怕,甚至會精神失常。
好在楊麗坤還有清醒的時刻,她悄悄給妹妹寫信,叮囑妹妹拿著她的信,去北京找周總理求救。
楊麗坤的幾個姐姐奔走呼籲,在河北的大姐和十一妹,通過各種渠道,終於把楊麗坤被迫害的申訴,送到了鄧穎超手上。
周恩來總理親自過問,總理辦公室給雲南方面打電話,楊麗坤才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確診為「心因性精神憂鬱症」。
一些造反派要整死楊麗坤,污衊楊麗坤裝瘋,要把她拉回來繼續批鬥。
在昆明長坡精神病醫院的幫助下,楊麗坤逃離了雲南,有八姐護送去了湖南郴州精神病院治療,遠離了危險,楊麗坤的病避免了繼續惡化。
楊麗坤(左二)和《阿詩瑪》主創人員
遇真愛生生雙胞胎
1971年,楊麗坤已經29歲了,因為有精神病,沒有人願意娶她。陳澤濤把唐鳳樓介紹給楊麗坤,唐鳳樓是上海外語學院畢業生,當時下放在廣東韶關凡口鋁鋅礦場工作、
唐鳳樓看過楊麗坤的電影,很仰慕楊麗坤,更同情她的不幸遭遇。
剛見面時,楊麗坤臉色灰黃,目光呆滯,長期服藥治療,身材很臃腫,沒有了往日的風採。
他們經過一年多通信,唐鳳樓決定娶楊麗坤。
1973年5月22日,唐鳳樓不顧各種壓力,跟楊麗坤登記結婚。
婚後1年,楊麗坤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取名唐琰和唐韜。
但是,楊麗坤的病情並不穩定,經常會出現「幻聽」。
沒什麼效果,楊麗坤病情越來越重,有時候都不認識唐鳳樓了。
四人幫垮臺了,楊麗坤並沒有被落實政策,沒人給她平反。
唐鳳樓要工作,要養育兩個兒子,不可能天天照顧楊麗坤,不得不把妻子送到郴州精神病院繼續治療。
為了籌措醫療費,唐鳳樓開始經商賺錢。楊麗坤的八姐等人,不斷奔走為她上訴,但沒人搭理她們,楊麗坤帶著「反革命」的帽子,痛苦地生活在精神病醫院裡。
楊麗坤一家
作家呼籲救救「阿詩瑪」
所幸,楊麗坤迎來了貴人。
1978年2月,蒙難10年的作家陳荒煤,得到了「解放」,他來到昆明開會。文革中,陳荒煤被打倒前,擔任過文化部副部長兼電影局局長,他支持過電影《阿詩瑪》拍攝,也支持過楊麗坤。
得知楊麗坤不幸遭遇,陳荒煤很激奮,寫下復出後第一篇散文《阿詩瑪,你在哪裡?》,刊登在9月3日《人民日報》第六版上。文章提到,楊麗坤在「文革」受到了瘋狂迫害,遭遇極其悲慘,現在下落不明。
不計其數的讀者,寫信給《人民日報》,詢問楊麗坤的近況,問為什麼不平反?
一位記者了解到楊麗坤在上海,寫了一篇文章《阿詩瑪在這裡》,以內參形式發表。
1978年10月,時任文化部部部長王鎮批示,要給楊麗坤平反。
1978年,雲南歌舞團新任團長張維一行,從昆明趕往上海,找了5天,才在一個精神病醫院裡見到了楊麗坤。
見到楊麗坤的慘狀,軍人出身的張維,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上海市委領導表示,楊麗坤是全國人民的藝術家,是國家的財富,歡迎她定居上海。如果楊麗坤本人願意回雲南,也積極配合工作。
楊麗坤不願再回到上海地,表示願意在上海生活。
上海市委第二書記彭衝籤發4條批示:
至此,楊麗坤終於和分別多年的丈夫、兒子團聚。
1979年元旦,《阿詩瑪》在全國公映,好評如潮。
1982年,楊麗坤被評為「全國十大最佳演員」之一。
觀眾希望楊麗坤重返熒幕,可惜她病情不穩定,再也不能演戲了。
晚年幸福可惜短暫
楊麗坤的生活很簡單。
她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坐著深情凝視著丈夫唐鳳樓。
她經常說:
楊麗坤曾跳一段舞給唐鳳樓看。
「她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肩膀一抖手那個一動,整個人完全變了。太美了,太美了。」
2000年7月21日早晨,楊麗坤微笑地看著丈夫刷牙洗臉,伸出手輕輕划過唐鳳樓的臉頰。
唐鳳樓像往常一樣出門,跟楊麗坤告別時,楊麗坤一反常態不說話。
他就坐在藤椅上陪了她一會兒,畢竟還是要出門,唐鳳樓還是走了。
楊麗坤和唐鳳樓
陪了一會後,唐鳳樓說:「小九,我真的要走了。」楊麗坤「嗯」了一聲,摸了摸他的頭說,「走吧」。
傍晚,唐鳳樓接到電話,小九「走」了。
楊麗坤因腦梗塞突然離開了這個曾經無比憎恨,而現在無比眷戀的世界,年僅58歲。
如果萬惡的「四人幫」不垮臺,恐怕十多年前,她人就不在了。幸福地又生活了十多年,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