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詩人楊牧去世,曾一度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力競爭者

2020-12-16 老李趣聊

楊牧,本名為「王靖獻」,1940年9月6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花蓮市。此時臺灣還處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控制之下,幼年時代的楊牧就展示了語言天賦,很小就認識臺語、日語和部分阿美語。

1946年秋,6歲的楊牧考入了花蓮市國民明義學校,正式學習國語,接觸到了《血滴子》等漢語作品。高中時以後以「葉珊」為筆名,向詩歌雜誌投稿。1972年,將筆名從「葉珊」改為「楊牧」。後來他的詩集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英、法、德、日、捷克文等。

1995年楊牧從美國華盛頓大學退休,結束了將近30年的海外教師生活,返回臺灣後任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2013年回到出生地花蓮,擔任臺灣東華大學榮譽教授。

楊牧被譽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家之一,先後出版詩集、散文專著等50餘種,代表作包括《水之湄》《花季》《楊牧詩集》等。除文學創作外,他在文學研究、翻譯上也卓然有成,是馳名海內外的比較文學學者。近些年來,他一直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

楊牧詩歌片段賞析:

「我從海上來」

在前方,許多事件在我還沒有經過的道路上發生如同必然潮水在背後湧動,更遠是島是喧鬧的渡頭,市集,寺廟更遠更遠的是海我從海上來《行過一座桃花林》

當我行過一座桃花林,孤獨忽然化為一顆寂寞的黃昏星,亮在遙遠的山頭挽不住的夜色啊!落葉辭空山

相關焦點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一直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力競爭者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楊牧1940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花蓮,本名王靖獻,最早筆名其實不叫「楊牧」,而是「葉珊」,1966年赴美國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19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並將筆名改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其代表作包括《楊牧詩集》《山風海雨》等,其詩集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捷克文等。多年來,他一直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
  • 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中國臺灣文學泰鬥著名詩人李牧病逝
    據媒體報導,2020年3月13日臺灣著名詩人,學者,散文學家楊牧在臺北國泰醫院病逝,終年80歲。他的代表作包括《隱喻與實現》《失去的樂土》《葉慈詩選》《英詩漢譯集》等。主要成就他一直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其中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除了是一名詩人外,還是散文家、評論家。曾出過一系列關心現實和批判現實問題的作品,獲得過2007年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2013年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等。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享年80歲:曾被認為非常有望獲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評委馬悅然非常喜歡楊牧的作品,因此,楊牧也被一度認為是非常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語詩人。在晚年,楊牧回到故鄉花蓮教學,經常下課後在湖畔與學生一起讀詩。他依舊寫詩,並一直堅持用古樸的鋼筆和過時的打字機。
  • 臺灣著名作家楊牧病逝,一直被認為是臺灣最有希望拿諾貝爾文學獎的...
    2020年3月13日,臺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楊牧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享年80歲。楊牧先生於1940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花蓮,本名王靖獻,最初用「葉珊」作為筆名,在1966年赴美國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19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並將筆名改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
  • 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時間:2020-03-14 14:47   來源:澎湃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享年80歲
    據楊牧大陸出版方理想國確認,臺灣詩人楊牧於3月13日午後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楊牧本名王靖獻,在1950年代的臺灣,15歲的他以葉珊為筆名,寫下了第一首詩,從此以後,他就成為了各報紙副刊和詩刊的作者。《在花蓮聽楊牧講詩》一文作者郭玉潔看到,那時候,國民黨宣導」反共文學」,文壇肅殺,詩歌最早出現新氣象。紀弦發起」現代詩」運動,主張學習西方;余光中則提出」新古典主義」,幾大流派論戰迭起,創作旺盛,成為臺灣現代詩的高峰。楊牧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一位少年詩人,並且同瘂弦等詩人結識。
  • 雨水飄打過我的墓志銘/春天悄悄地逝去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
    我沉沒塵土,簪花的大地一出無謂的悲劇就此完成了完成了,星子在西天輝煌地合唱雨水飄打過我的墓志銘春天悄悄地逝去——楊牧《星問》今日有消息稱,中國臺灣地區著名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
  • 詩人楊牧去世,詩選曾被漢學家馬悅然譯成瑞典文
    3月13日晚,臺灣詩人楊牧的社交媒體主頁「楊牧書房」發出一張黑白照片,上書「再見,楊牧 1940-2020」,宣告了他去世的消息。據臺灣多家媒體報導,楊牧3月13日病逝於臺北國泰醫院。近年來,他身體狀況欠佳,幾日前病情惡化,被送進了加護病房。
  • 詩人楊牧在臺北去世 曾被視為有望獲諾獎
    楊牧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又一枚詩之星隕落了。3月13日晚,傳來了詩人楊牧病逝的消息:據臺灣多家媒體報導,楊牧近年來身體欠佳,幾日前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2020年3月13日於臺北市國泰醫院病逝,終年80歲。楊牧1940年出生於臺灣省花蓮,本名王靖獻。高中時期,以「葉珊」為筆名,向詩歌雜誌投稿。
  • 逝者|詩人楊牧:星子在西天輝煌地合唱
    據楊牧作品出品方「理想國」消息,臺灣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正如詩歌《星問》中所寫,在這個春天,他隨著星光、雨水,沉沒塵土,悄然離開人世。對不少大陸讀者來說,楊牧這名字,可能比較陌生。
  • 「你是迎面而來的風」,詩人楊牧病逝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楊牧1940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花蓮,本名王靖獻,最早筆名其實不叫「楊牧」,而是「葉珊」,1966年赴美國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19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並將筆名改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其代表作包括《楊牧詩集》《山風海雨》等,其詩集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捷克文等。多年來,他一直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
  • 著名詩人楊牧去世,臺媒稱其為最可能獲諾獎的臺灣作家
    楊牧據臺灣當地媒體報導,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楊牧,2020年3月13日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終年80歲。1940年楊牧出生於中國臺灣花蓮,本名王靖獻,最早筆名其實不叫「楊牧」,而是「葉珊」,1966年赴美國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19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並將筆名改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代表作有《柏克萊精神》《搜索者》《水之湄》《花季》《燈船》《瓶中稿》《海岸七迭》《禁忌的遊戲》等,以及文學自傳《奇來前書》《奇來後書》。
  • 臺灣國寶級詩人因病突逝享年80歲,最有可能拿諾貝爾獎
    3月13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著名詩人以及散文作家楊牧於2020年3月13日在臺北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他的去世震驚了整個文壇。據悉,楊牧近些年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呼吸系統與心臟都出現過問題,前幾天身體狀況惡化,被家人們緊急送往醫院,直接住進了加護病房,經過幾天搶救,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楊牧一直被認為臺灣最有可能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是臺灣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直接推動了文壇的發展。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他是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出入自如的「詩騎士」
    據多家臺媒報導,臺灣著名詩人楊牧3月13日於臺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年80歲。 臺灣「中央社」稱,楊牧近年身體不佳,呼吸系統與心臟皆有狀況,前幾天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臺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須文蔚表示,楊牧上禮拜送進加護病房就昏迷,沒有清醒過來,過世時十分安詳。
  • 詩人楊牧逝世|他說,詩是舞蹈也是治癒靈魂創傷的偏方
    近日,作家、翻譯家、學者楊牧病逝,享年80歲。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者、教育家,他的逝世讓寶島臺灣又失去一位文化巨擘。楊牧1940年出生於花蓮,本名王靖獻,十幾歲開始寫詩,《水之湄》《花季》《燈船》等多部詩集成為文學經典,多年來一直被認為是臺灣最有可能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 臺灣詩人楊牧離世,收藏版詩歌6首
    將歲月顯示在傲岸的額 老去的日子裡我還為你寧馨 彈琴,送你航向拜佔庭 在將盡未盡的地方中斷,靜 這裡是一切的峰頂 (一九九三) 作家簡介及相關作品推薦 1940年楊牧出生於中國臺灣花蓮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曾告訴北大陳平原:院長要代表教授對付校長
    3月13日,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享年80歲。楊牧自少年就活躍詩壇,還創辦了洪範書店,在文學翻譯上也有建樹。漢學家馬悅然曾評價楊牧為「有中文血液的詩人中寫得最好的。」我們來一起來回顧楊牧先生生前跟北大陳平原教授的對話,以下是一些摘錄和整合。
  • 詩人楊牧去世:他的語言,始終讓人感到新鮮
    據楊牧作品出品方「理想國」消息,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詩人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9月6日出生於臺灣省花蓮市。彼時臺灣尚處於日本管制下,童年時代的楊牧也只認識臺語、日語和部分阿美語。
  • 詩人楊牧去世 水仙在古希臘的典籍裡俯視自己
    詩人楊牧去世 水仙在古希臘的典籍裡俯視自己時間:2020-03-14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人楊牧去世 水仙在古希臘的典籍裡俯視自己 楊牧,本名王靖獻,早期筆名葉珊,1940年生於臺灣花蓮, 詩人、作家。
  • 傳薪者楊牧:他締造了1980年代臺灣文學出版與閱讀的高峰紀錄
    繼余光中、洛夫之後,中國臺灣又一位重要詩人楊牧也走了。 「近些年,楊牧一直被認為是臺灣最有可能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楊牧大學畢業後到美國讀書,一直拿到博士學位,隨後留下任教。但他其實經常回臺灣,又當客座教授,又幫臺灣的報刊編輯、選詩,參與文學獎評獎,還幫助『中研院』創立文哲所,並擔任所長。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臺灣發表,每一本書都在臺灣出版。」在楊宗翰看來,楊牧一直在直接介入著臺灣文壇,在臺灣文壇素有「文學守門人」和「典律塑造者」的形象,而且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對臺灣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