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遊記:參觀莒南縣大鐵牛廟村的大隕石,重量約4噸

2021-01-20 沂蒙人文志

前段時間,嫦娥五號飛船成功帶回月巖,成為一大熱點話題。

人在臨沂的筆者,聽說這條消息之後,總感覺跟之前在沂蒙民間聽到的一個傳說有點相似。起初,只記得臨沂有個村莊也有一塊從太空來的石頭,但想不起具體地方。後來,在朋友的提醒下,我終於記了起來,在臨沂市莒南縣坪上鎮的大鐵牛廟村,有一塊很出名的大隕石。

大鐵牛廟這個村莊,以前曾介紹過一次。這是一個孫姓人聚居的村莊,在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其中,明代曾被嘉靖皇帝敕封過的抗倭英雄孫鏜,就是大鐵牛廟村的人。

只不過上一次介紹的時候,重點在於村莊的歷史和孫鏜的事跡,對隕石的情況只是簡單提了一下。而看到嫦娥五號帶回月巖的消息之後,筆者決定故地重遊,再到大鐵牛廟村專門探訪一下那塊隕石。

要說起來,大鐵牛廟村的名字也與這塊隕石有關。相傳,這塊石頭質地堅硬,有如鋼鐵一般,形狀又像牛,故名「鐵牛」。古代的時候,「鐵牛」旁邊曾建有一座「齊王廟」。先民建村的時候,就取名為「大鐵牛廟」。

如今,「鐵牛」還在,「齊王廟」已經不存,附近能看到的古建築就是一座孫鏜紀念館。而這塊大隕石就在孫鏜紀念館的院落中。

前段時間,我們來到了孫鏜紀念館,近距離地看到了這塊大隕石。

就大隕石現在是文物保護單位,四周都有護欄。形狀來說,這塊大隕石有點像一個橫躺著的字母「L」,而翹起來的部分,就如同牛頭一般,因此人們才把它聯想為「鐵牛」。

它的外觀主要是紅褐色,表面可以看到許多小的氣孔,不知是不是當初穿越大氣層時摩擦衝擊產生的。

這塊大隕石的體積不算太大,大概不到成年人雙臂展開的長度。但它的重量卻相當高,根據指示牌上的介紹,大鐵牛廟村的這塊隕石在4噸左右。要知道,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只有幾千克而已。

(以上都是我們參觀時拍的圖片)

質量除以體積就是密度。這塊大隕石的密度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與它的組成元素有關。根據文保單位牌子後面的文字介紹,南京大學曾組織專家鑑定過這塊巖石,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鐵類隕石,主要含鐵、矽、鋁、鎳等。

實際上,在《莒南縣誌》中也有相應的記載。志稱:

「鐵牛半隱半露,呈南北向臥,長140釐米,最大寬80釐 米,最大厚80釐米,體積約0.6立方米,重量約為4噸,經專家鑑定,鐵牛是一顆 世上罕見的大隕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鐵類隕石,被命名為「莒南鐵牛石鐵隕石 」。鐵牛隕石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文物價值。」

在民間,大鐵牛廟的隕石也早就名聲在外。古時不少先民都認為這是一塊「神石」,對此保護有加,因此從古至今,一直相對完好地延續了下來。

關於大鐵牛廟隕石的年代,文保單位石碑標註的年代是唐朝。但具體是哪一年的事情?暫時還沒有看到權威的記載。

在大鐵牛廟村,既了解到歷史名人的事跡,又參觀了這塊有名的大隕石。此次沂蒙鄉村之遊,收穫還是很大的。

相關焦點

  • 沂蒙遊記:在莒南縣農村,見到很多「久違」的小推車
    「淮海戰役是沂蒙老區人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這句話,相信沂蒙地區的朋友,都耳熟能詳。小推車,是農業社會時代的主要運輸工具。過去,公路、鐵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甚至馬車都不太多。在農村,多數人們運送東西,都是靠著人力小推車。
  • 「大鐵牛廟孫氏」是莒南縣的望族,很多村莊都有分布
    孫姓,是臨沂市莒南縣的常見姓氏。在該縣眾多孫姓當中,「大鐵牛廟孫氏」是比較有名的一支。自明代起,就是莒州歷史上的望族。本文就根據史志和族譜的記載,簡要介紹一下他們的淵源及分布。大鐵牛廟孫氏,因祖居地在大鐵牛廟村而得名。按照現在的區劃,大鐵牛廟村屬莒南縣坪上鎮管轄。
  • 視頻|中國文聯新時代文明實踐:看望沂蒙紅嫂尹德美,讓沂蒙精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4日上午,中國文聯新時代文明實踐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隊在臨沂莒南慰問演出前,專程到莒南縣榮軍護理院看望沂蒙紅嫂尹德美,為老人家送去精心創作的人物畫像和書法,送去文學藝術界對沂蒙老區人民的關心問候。
  • 沂蒙人文志 | 臨沂市莒南縣板泉鎮大白常村有位歷史名人叫王璟,官至太子太保
    根據莒南縣地名資料記載,大白常這個名字其實也與沭河有關。相傳,王姓於北宋末年遷此建村,村莊座落在沭河東岸,以河流似白色的布帶,水流不息,而取名白常;後因村大,改稱大白常。在明代沒有莒南縣的區劃,板泉鎮一帶屬於沂州的轄區,後來沂州升級為沂州府,這裡就屬於蘭山縣管轄。到了上世紀中期,莒南縣設立,板泉鎮才劃了過來。王璟考中進士之後,為官幹練且有操守,因此逐漸身登高位。他先後任河南省登封知縣、兩京御史、巡撫山海關、保定諸郡等職務。弘治九年晉為光祿寺少卿。弘治十四年再升為南京鴻臚寺卿,是年擢 都察院僉都御史,理兩浙鹽政。
  • 看圖:走進莒南縣許家黃莊村,參觀一座清代的古祠堂
    在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街道的西邊,有一個叫做「許家黃莊」的村子。從莒南縣城出發,沿著十泉路向西,走到西環路再往南,轉到去劉莊方向的道路,不遠處就能到達許家黃莊村。我們對此很感興趣,前幾天有機會從這裡路過的時候,就去參觀了一下。祠堂的位置很好找,就在大 路的旁邊,是一座古樸的建築,門口有「臨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根據石碑後面的文字記載,這座祠堂是清代一位叫做許璋的許姓先人主持修建。現在祠堂總體保存完好,前幾年曾經修繕過一次。
  • 回眸來時路,整裝再出發——莒南縣道口鎮中心小學2020年少先隊工作回顧
    一年來,我校少先隊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4人獲 「莒南縣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10名學生在『沂蒙小小講解員」活動中獲「沂蒙精神傳承小達人」稱號,有多人在「臨沂市第十屆青少年風採展演」 活動中獲獎,學校少先隊被評為「縣少先隊工作紅旗單位」,為了總結經驗,更好地開展工作現總結如下:
  • 抗「疫」一線|臨沂:大愛無疆 無私奉獻 沂蒙人民攜手共戰「疫」
    1月30日上午11點半,10輛滿載200噸蒼山大蒜的卡車抵達1000公裡外的武漢。作為蘭陵縣無償捐贈武漢的首批優質蔬菜,這凝聚著沂蒙人民的深深情義。1月31日,160噸新鮮蔬菜再次奔赴武漢。「抗擊武漢疫情、援助武漢人民,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此次帶隊前往武漢疫區的苗雲慶說,「我們公司就是要捐獻出最綠色、最新鮮的蔬菜,來表達對武漢人民的深厚情誼。」
  • 第九屆臨沂市「沂蒙文藝獎」評選結果公示
    第九屆臨沂市「沂蒙文藝獎」評選結果公示第九屆臨沂市「沂蒙文藝獎」申報、初評、終評階段工作已經完成。臨沂市「沂蒙文藝獎」評選委員會按照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臨沂市「沂蒙文藝獎」評選獎勵辦法(試行)〉的通知》和中共臨沂市委辦公室《關於印發<臨沂市文聯深化改革方案>的通知》規定,通過初評和終評,對所有參評作品進行了公開、公平、公正、科學的評審,共評出榮獲第九屆臨沂市「沂蒙文藝獎」作品93項,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23項,三等獎32項,獲獎提名30項。現予以公示,公示期5天。
  • 剛正清廉的化身——宋金元明清時期的沂蒙
    在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由於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複雜尖銳,政治極端黑暗,沂蒙經濟文化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進入了一個較長的沉寂時期;與此相反,沂蒙人民反封建壓迫的鬥爭波瀾壯闊,空前高漲起來。然而,一些原籍沂蒙山區的大臣、官吏卻以剛正清廉的氣節而贏得了人們的讚譽。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張雄飛、王璟(jing)等人。張雄飛(約1220~1288年),字鵬舉,琅琊臨沂人。沂州府的府治在今臨沂城。
  • 臨沂市公布第二批沂蒙紅色堡壘村
    為大力弘揚沂蒙精神,進一步推動鄉村紅色文化旅遊、紅色文化研學,更好地發揮沂蒙紅色堡壘村在鄉村振興、傳承弘揚沂蒙精神中的作用,近日,中共臨沂市委黨史研究院、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了臨沂市第二批沂蒙紅色堡壘鎮村。
  • 參觀豐田博物館 日本名古屋—東京遊記
    參觀豐田博物館 日本名古屋—東京遊記   [汽車之家 精彩遊記
  • 臨沂市莒南縣嶺泉中學來臨沂第三十五中學參觀學習
    12月20日,莒南縣嶺泉中學一行6人,來臨沂第三十五中學參觀學習校園建設和教學管理。校長周健、書記劉鳳霞、副校長劉宗將熱情接待。周健校長介紹了學校建校情況、治校理念和學生發展情況。參觀學習後,嶺泉中學對35中學的治校理念和教育教學管理方法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相信本次活動將進一步密切我校與縣區兄弟學校的關係,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學習,同時也進一步推動學校的全面發展。(胡月)
  • 「鞏哥」到莒南 高唱學雷鋒,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隊走進沂蒙
    在相聲表演結束後,他又跟著小演員們唱了一首《學習雷鋒好榜樣》,爺爺輩兒的馮鞏說:「要傳承沂蒙精神和雷鋒精神,做永不生鏽的螺絲釘!」12月4日下午,莒南氣溫接近零度。好在豔陽高照,現場觀眾手中招展的紅旗,以及臺上氣氛熱烈的表演,讓互動現場平添了幾分暖意。整場演出,以青年歌手譚竹青、丁蘭和當地音樂老師陳仁琢演唱的一曲《誰不說俺家鄉好》拉開序幕。
  • 朱呈鎔:沂蒙水餃端上火神山餐桌
    920公裡的路途,14小時日夜兼程,60多歲的沂蒙「兵媽媽」朱呈鎔(左)趕到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為的是讓這些建設者們吃上熱乎乎的水餃。 圖為朱呈鎔將20噸水餃送給武漢抗「疫」的子弟兵。  從2月2日起,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將數百萬噸生活物資精準配送至武漢市各超市網點,為這座城市阻擊病毒提供有力保障。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戰「疫」,湖北省軍區主動擔當作為,全員全力投入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在一線戰「疫」的人民子弟兵,也被遠在沂蒙的老區人民時刻掛念著。  2月2日下午,朱呈鎔趕到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
  • 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長三角中心城市杭州舉辦
    12月8日,「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推介會上播放了《臨沂文化旅遊宣傳片》,發布了臨沂文旅雲平臺、「碼」上遊臨沂平臺。臨沂、杭州兩地的文旅部門、150多家旅行社、文旅企業負責人、投資商及兩地媒體記者等參加了推介會。
  • 中國最特殊鐵廟,重達一噸直立山頂巨石上,四周都是崖壁千年不倒
    中國最特殊鐵廟,重達一噸直立山頂巨石上,四周都是崖壁千年不倒,大家可能對道教很了解,畢竟在很多人心中一直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很多人喜歡去南山,但隨著去的人越來越多,到處都很熱鬧,完全沒有以前的寧靜, 但是,今天說的是中國最特殊的鐵廟,重量在1噸山頂的巨石上,周圍在崖壁上一千年沒倒過
  • 問道沂蒙、因地治沂實踐 | Day2
    張源:今天,我們實踐支隊在線上以視頻形式參觀了沂蒙革命紀念館。通過這次觀看,我們了解了沂蒙革命老區近代以來的發展歷史,體會了沂蒙精神背後的那些故事。過去的無數個瞬間,我都在想,沂蒙革命紀念館建立是為了什麼?經過了上午的雲遊參觀與精心安排的講解以後,我想我有了新的理解。沂蒙革命精神是一種奮鬥精神,是沂蒙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擺脫貧窮走向小康的動力;沂蒙革命精神是一種大局精神,是沂蒙百姓在面對國家危難時的捨生取義,紮實了全國抗戰的下盤;沂蒙精神是一種工匠精神,力求在科技強國中一展宏圖。
  • 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長三角中心城市杭州舉辦
    12月8日,「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推介會上播放了《臨沂文化旅遊宣傳片》,發布了臨沂文旅雲平臺、「碼」上遊臨沂平臺。我市河東區、蘭陵縣、沂南縣、莒南縣等縣區和多家景區代表進行了現場推介。臨沂國際旅行社、臨沂百事通國際旅行社與中國國旅國際旅行社、杭州名鼎國際旅行社籤署了客源互送合作協議;蒙山旅遊集團、臨沂沂蒙紅色影視基地與杭州西子國際旅行社、杭州霞輝旅行社籤署了合作協議。  臨沂與杭州在文化旅遊、商貿物流以及經濟發展等多個領域合作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