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嫦娥五號飛船成功帶回月巖,成為一大熱點話題。
人在臨沂的筆者,聽說這條消息之後,總感覺跟之前在沂蒙民間聽到的一個傳說有點相似。起初,只記得臨沂有個村莊也有一塊從太空來的石頭,但想不起具體地方。後來,在朋友的提醒下,我終於記了起來,在臨沂市莒南縣坪上鎮的大鐵牛廟村,有一塊很出名的大隕石。
大鐵牛廟這個村莊,以前曾介紹過一次。這是一個孫姓人聚居的村莊,在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其中,明代曾被嘉靖皇帝敕封過的抗倭英雄孫鏜,就是大鐵牛廟村的人。
只不過上一次介紹的時候,重點在於村莊的歷史和孫鏜的事跡,對隕石的情況只是簡單提了一下。而看到嫦娥五號帶回月巖的消息之後,筆者決定故地重遊,再到大鐵牛廟村專門探訪一下那塊隕石。
要說起來,大鐵牛廟村的名字也與這塊隕石有關。相傳,這塊石頭質地堅硬,有如鋼鐵一般,形狀又像牛,故名「鐵牛」。古代的時候,「鐵牛」旁邊曾建有一座「齊王廟」。先民建村的時候,就取名為「大鐵牛廟」。
如今,「鐵牛」還在,「齊王廟」已經不存,附近能看到的古建築就是一座孫鏜紀念館。而這塊大隕石就在孫鏜紀念館的院落中。
前段時間,我們來到了孫鏜紀念館,近距離地看到了這塊大隕石。
就大隕石現在是文物保護單位,四周都有護欄。形狀來說,這塊大隕石有點像一個橫躺著的字母「L」,而翹起來的部分,就如同牛頭一般,因此人們才把它聯想為「鐵牛」。
它的外觀主要是紅褐色,表面可以看到許多小的氣孔,不知是不是當初穿越大氣層時摩擦衝擊產生的。
這塊大隕石的體積不算太大,大概不到成年人雙臂展開的長度。但它的重量卻相當高,根據指示牌上的介紹,大鐵牛廟村的這塊隕石在4噸左右。要知道,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只有幾千克而已。
(以上都是我們參觀時拍的圖片)
質量除以體積就是密度。這塊大隕石的密度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與它的組成元素有關。根據文保單位牌子後面的文字介紹,南京大學曾組織專家鑑定過這塊巖石,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鐵類隕石,主要含鐵、矽、鋁、鎳等。
實際上,在《莒南縣誌》中也有相應的記載。志稱:
「鐵牛半隱半露,呈南北向臥,長140釐米,最大寬80釐 米,最大厚80釐米,體積約0.6立方米,重量約為4噸,經專家鑑定,鐵牛是一顆 世上罕見的大隕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鐵類隕石,被命名為「莒南鐵牛石鐵隕石 」。鐵牛隕石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文物價值。」
在民間,大鐵牛廟的隕石也早就名聲在外。古時不少先民都認為這是一塊「神石」,對此保護有加,因此從古至今,一直相對完好地延續了下來。
關於大鐵牛廟隕石的年代,文保單位石碑標註的年代是唐朝。但具體是哪一年的事情?暫時還沒有看到權威的記載。
在大鐵牛廟村,既了解到歷史名人的事跡,又參觀了這塊有名的大隕石。此次沂蒙鄉村之遊,收穫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