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傳說有多種版本?

2021-01-19 騰訊網

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幾乎人人都聽說過。作為中國古代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自然也是衍生出諸多的版本。首先,最能肯定的是,嫦娥奔月的傳說一定是和我們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掛上鉤的。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傳說,歷經千年的發展,成為了最動人、影響最大的神話。試想,如果缺少了月亮和嫦娥奔月的傳說,中秋節還會不會像現在一樣充滿著神奇色彩。嫦娥是上古時期的神話人物之一,是天帝的女兒、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有著美麗的容貌。嫦娥原本是叫姮娥,西漢時期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或是嫦娥。嫦娥奔月的傳說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個版本是:嫦娥因為偷吃了從西王母那兒得到的不死藥,奔上了月球成為廣寒宮的仙女,終年居住在月宮之上。詩人李商隱亦於《嫦娥》中道:「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事實上,關於嫦娥奔月,文獻記載和傳說往往是各持一詞。在東漢以前,沒有任何的資料顯示出嫦娥和后羿之間的夫妻關係,直到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人們認為是嫦娥和后羿開創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嫦娥和后羿,就編造了嫦娥奔月這一神話傳說。

關於嫦娥奔月有五種流傳較廣的版本:

一、《淮南子 外八篇》的記載

很久之前,后羿在山中打獵的時候偶遇嫦娥,二人一見傾心,便在月桂樹的見證下結為夫妻。後來,天上不知怎麼的出現了十個太陽,莊稼顆粒無收,草木被燒,民不聊生。於是,當時的皇帝堯命令后羿解決掉天上的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以提供日照。

后羿因為射日有功,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藥,交給嫦娥保管。有個叫蒙的人聽說後,打算去偷藥,未遂,欲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直接將不死藥吞下,飛到天上。嫦娥因為眷戀后羿,所以選擇離人間最近的月亮,居住在廣寒宮內。異地的相思之苦,讓后羿痛不欲生,他仰望星空,發現月亮上有個身影看起來很像嫦娥。后羿就讓人在院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著嫦娥。

人們聽說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也因此而形成。

二、張衡《靈憲》的記載

嫦娥對於奔月是有疑慮的,她找到巫師有黃。有黃佔卜的結果是奔月乃是一件大好事,即使遇到「晦芒」也不要「驚恐」,後來還是會「大昌」。這就堅定了嫦娥奔月的決心。可惜,有黃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子,他騙了嫦娥,活生生拆散了一對恩愛的夫妻。而且,嫦娥在飛升中,形體還發生了變化,最終成了一隻蟾蜍。

三、屈原《天問》的記載

后羿成為射日英雄後,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暖昧關係,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一氣之下就離開后羿跑到天上去了。這或許是後來吳承恩在《西遊記》裡讓天蓬元帥豬八戒戲嫦娥的一個緣由。

四、民間傳說

后羿是遠古時期有窮國的國王,力大無窮,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濫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后羿也想長生不老,他恰好又從王母娘娘那裡得到了可以成仙得道的靈藥。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為使百姓免受后羿長期的殘暴統治,就偷偷把仙藥吃了,化作仙女飄向月宮,成了月神。

其實,嫦娥奔月的傳說還在不斷延續,每年的中秋節,都能聽到長輩對小孩子們說起嫦娥奔月的傳說。我們時常將嫦娥奔月的傳說掛在心口,也是對嫦娥的形象給予一定的厚望。自古以來,人們對嫦娥更多的是抱有同情之心。

謫仙人李白有詩云,「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看來,自古以來,許多漂泊之人,已經習慣在中秋團圓之際,把獨自一人奔往月亮的嫦娥,當成一個可以訴說內心孤苦的朋友了。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相關焦點

  • 嫦娥奔月是神話傳說,還是真有其事?
    有浩渺宇宙,才有地球懸於宇宙之中。地球生於宇宙科學所得已有幾十億年,而人類生於地球充其量也才萬年,萬年之於幾十億年,真是直線之一點、光陰之一刻,不值一提。嫦娥奔月於是乎,縱向比來,人類之於地球真為唯一之智慧生物?實在是不可信、不能信、也不足信。
  • 「嫦娥奔月」,「唐明皇遊月宮」,這些神話傳說憑什麼膾炙人口?
    我們一談到中秋節,中繞不開那幾個神話傳說,對於中秋節的來源津津樂道,其中佔據主流地位的神話傳說就是「嫦娥奔月」,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嫦娥,因為偷吃了王母娘娘的靈藥,而飛到了月亮上去。當然這個故事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都指向了同一個文化活動——中秋賞月。
  • 嫦娥故事知多少 中秋節來臨共賞國畫嫦娥奔月
    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又有稱其姓純狐,名嫄娥。神話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宮之中。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係,直到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據說嫦娥與大羿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飛天的故事,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
  •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麼?
    現存最早記錄嫦娥奔月的文獻是成書於漢初的《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淮南子》嫦娥在漢代已不再孤單,那時月中不僅有玉兔,還有蟾蜍。在西漢初期的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中,月上繪有蟾蜍和玉兔。劉向《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何?」
  • 嫦娥奔月簡史: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商代 就有嫦娥奔月的記錄最早記錄嫦娥奔月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籍《歸藏》。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篇中記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羿斃十日,姮娥奔月。」西漢 帛畫中繪有蟾蜍和玉兔漢代以前,嫦娥還不叫嫦娥,叫姮娥,漢人為避文帝諱,改稱嫦娥。現存最早記錄嫦娥奔月的文獻是成書於漢初的《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嫦娥在漢代已不再孤單,那時月中不僅有玉兔,還有蟾蜍。
  • 淺談「嫦娥奔月」神話由原始到成熟的演變過程
    而提到中秋節相關的典故,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嫦娥奔月」這個美好的傳說。相傳在月球上住著嫦娥、玉兔、吳剛,吳剛沒完沒了地砍樹,玉兔累死累活地搗藥。嫦娥好像沒什麼事幹,估計整天顧影自憐。當中秋節的時候,我們仰望天空賞看明月,說不定就跟上面單身多年的嫦娥對上眼了。這是多麼浪漫的一件事啊!但其實在早期的古代神話故事中,嫦娥其實是一個拋棄丈夫的「渣女」,而且還變成一隻癩蛤蟆。
  • 黃振輝老師 | 嫦娥奔月
    中秋節的重頭戲是賞月,其歷史非常久遠,可能有3500-5000年以上;然而吃月餅的歷史較短,約有1400年,典故出自唐朝,皇帝賞科舉才子吃圓餅而發展出了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之外,還有拜月的習俗,這大體出自嫦娥奔月的故事。
  • 嫦娥五號返程之際,4個嫦娥奔月出發地吵翻了天,有家還是5A景區
    嫦娥五號返回家鄉已經是指日可待了。與此同時,我國神話傳說中嫦娥奔月的4個出發地也都吵翻了天,其中還有一處已經是國家5A級景區。你知道它們都在哪裡嗎?新密市牛店鎮月臺村的奔月臺在河南省新密市西部的牛店鎮,有個月臺村。這個村子周邊流傳著很多奔月、拜月的傳說,也有不少關於月亮和嫦娥的地名。
  • 中國神話中最先奔月的美女是誰?有一位比嫦娥還早
    自古流傳著無數有關月亮的美麗傳說和神話故事。說到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你會想到什麼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嫦娥。作為中國人,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可謂是耳熟能詳。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同時嫦娥也經常被作為月亮的象徵,一提到月亮,大家都會想到嫦娥,那麼嫦娥就是神話中唯一一位奔月的女神嗎?
  • 濰坊古代神話——從小耳濡目染的嫦娥奔月,原來是來自於濰坊!
    如今已成為附近村民祭祀的場所,每逢初一、十五,村民都來此祭祀,重溫遠古時期嫦娥奔月的美麗景象,並將此傳說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在寒亭,關於嫦娥奔月流傳著三種說法。一是嫦娥在浴池旁一座能照出人影的石碑裡,看見了自己的三生。想永葆青春的嫦娥,便隨著雲彩一樣的水霧飄到了月亮上。
  • 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變成了現實
    千年前,嫦娥奔月只是一個故事;千年後,嫦娥奔月卻成了現實。 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獨特的風俗習慣,如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拜月等。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嫦娥奔月不是夢—中國奔月史
    自古以來,我們就一代代講述這嫦娥奔月的故事,本來它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但是,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科研成果的不斷突破,我們終於一步步將美麗的神話傳說變成現實,把五千年來傳言打破,在現實世界裡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魯迅還寫過一個新版本?
    說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的時候,難免不會再次提起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關於《嫦娥奔月》,其實版本甚多,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話版本,而《山海經》與大文學家魯迅又有著不解之緣。
  • 別把自己的夢弄丟了——嫦娥奔月
    古人眼中的月亮異常神秘,東升西落,銀光燦爛,晝伏夜出,有圓有缺。「嫦娥奔月」最早見於秦簡《歸藏》卦辭:惜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以後,《淮南子》《山海經》《搜神記》等都有記述。只是西漢時,因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才改姮娥為嫦娥。
  • 故事|嫦娥奔月
    傳說,后羿有一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和嫦娥的感情很好,兩個人相親相愛,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一天,后羿去崑崙山拜訪一位好朋友。在回家的路上,他遇見了王母娘娘。后羿聽說王母娘娘有一種仙丹,凡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於是,他就向王母娘娘求仙丹。
  • 「嫦娥奔月」傳說源於上古時期的開封
    月亮有何人文內涵?祭祀月亮為何要在西門外?這就要從我國上古華夏人文歷史說起。 一 「嫦娥奔月」,是華夏民族自古流傳與中秋、月神相關的美麗傳說。雖然民間關於「中秋拜月」的傳說和風俗很多,但多以「嫦娥奔月」為原型,經過加工而傳承後世。那麼,上古時期真的有嫦娥嗎?嫦娥文化形成於何時何地呢?
  • 史文雜談 | 嫦娥奔月的故事發源地在哪裡?
    中秋節和嫦娥奔月有什麼淵源嗎?嫦娥奔月故事的發源地在哪裡?恐怕知道的人不會太多。她的發源地就在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禹王城。禹王城就是21世紀前大禹建都的地方——禹都安邑。夏啟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以國家形態為標誌的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從此誕生。嫦娥奔月的故事就發生在夏啟的兒子太康執政時期。
  • 嫦娥一號:幾千年後,我們的「嫦娥」真的奔月了!
    從女媧補天,到嫦娥奔月,從神話傳說中的各種騰雲駕霧,再到明朝的萬戶自製火箭,古人對宇宙的想像與憧憬從來都沒有中斷過。上次我們聊了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代航天人的堅毅品質和克服困難的精神讓我們敬佩又感動。不過,發射東方紅一號只是我們航天事業的起步。
  • 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人類對於星空的探索從古至今都在一如既往地進行著,好奇心是人類源源不斷地探求的動力,而最早被人類賦予登月成功者無異是遠古漂亮和聰明的女子嫦娥,雖然更多的是神話傳說。嫦娥生活在遠古時代,那時的大地上猛獸眾多,人們深受其害,生活在朝不保夕的環境中,人們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渴望居住清靜安逸的環境,而夜空的月亮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和渴望,認為月亮之上就是人類的淨土和樂園。嫦娥聰明美麗,是后羿的妻子。
  •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深藏著這麼一些奧秘?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國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了吧!但是想要精深領悟和認真挖掘,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各人的觀點不一樣,故事的版本也有些區別,需要我們耐心地來欣賞這種東方古典美!嫦娥奔月故事有東方古典美剛一上來,這不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嫦娥奔月的讀音問題,嫦娥奔月拼音讀音,怎麼讀「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