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宋迎迎/文圖
鄭州市單雙號限行首日,恰好也是周五。從早高峰及白天情況來看,以往擁堵的路面上一片通途。不少以往的開車一族選擇乘坐地鐵或者公交出行。那麼,當晚高峰遇上周末,以往大燈排成長龍的局面還會再出現嗎?12月4日晚間,記者對中州大道、花園路東風路等「老堵點」進行了探訪。
老「堵王」一路通暢 司機稱開車「得勁兒」
當晚6點10分左右,記者沿中州大道一路向CBD方向前行,發現路面一路坦途,南向北方向車流稍多,但車與車的距離都非常之大;北向南方向非常通暢,幾乎沒有車輛停留。
「以前一到6點多,中州大道在地圖上都會變紅,我基本都不敢往這裡走。有一回周末走了一次,足足堵了一個半小時。」計程車司機孫師傅對感嘆說,難得看見跑起來這麼舒坦的路,今天的車開起來「得勁兒」。
在中州大道黑朱莊路一所小學附近,不少前來接送孩子的車輛停在路邊,讓這裡成為整條路上為數不多需要排隊通行的路段。車主葉先生對記者表示,平常這個時段學校門口會比較堵,今天的交通狀況比以前好很多。
「能感覺到路上車流少了一半,今天肯定能早點到家。」他說。
記者在花園路東風路、農業路關虎屯等以往經常擁堵的路段進行探訪,發現交通狀況也都有了明顯改善。正弘城西門附近一位疏導車輛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天這個時間段,從商場出來的車輛比以往往少了很多,他們基本不用怎麼指揮。
對於限行首日的交通狀況,一位市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明顯感覺通暢多了,「感覺像是過年了。」
限行範圍擴大 市民呼籲優化三環四環間公共運輸
家住北四環附近的劉先生對記者表示,他認為限行政策總體還是好的,只是這次從三環擴散到四環,這讓他和身邊很多朋友一時覺得還不適應。「我住的比較遠,三環外的公交還是比較少,有些車次間隔也比較大。所以限行期間,我只能再找一輛車接送孩子。」
在中州大道黑朱莊路附近,剛接完學生的市民胡女士則對記者抱怨,她已經在打車軟體上等了20分鐘,但系統還是顯示前面有16人排隊。「限行是好事,但是應當提前做好應對。這麼多人不開車,人都湧到網約車、公交、地鐵上,這麼冷的天,帶著孩子打不到車確實很難受。」
採訪中,包括葉先生、劉先生在內的不少私家車主表示,限行政策是為了應對大氣汙染,大家都很支持。只是這次限行範圍有所擴大,給他們接送孩子、上下班出行帶來一些不方便。希望能夠有關部門在公共運輸的路線和交通上提供一些應對措施,比如研究三環四環之間加開換乘公交或臨時擺渡車等。
地鐵高峰期客流量增多 已針對限行採取應對措施
路面一片坦途,那麼地鐵裡的情況如何呢?24日晚6點半,正是晚高峰時期,記者來到5號線中央商務區站、眾意西路站進行探訪,發現這裡人流量有了明顯增多。
「我們這裡寫字樓比較多,單雙號限行首日,早高峰出站和晚高峰進站的客流都有了明顯增加。」中央商務區站站長李豪冉告訴記者,為了保障限行期間乘客出行,鄭州地鐵已經採取加開班次、增設備用列車等措施,同時在站臺上增加了人手,對乘客進行引導。
記者從鄭州地鐵方面獲悉,即日起至12月31日,鄭州地鐵結合線網客流情況制定加開方案,日加開約40列次。根據線路配屬列車數量及檢修計劃安排,增設備用列車,其中工作日共16列備用車,周末共19列備用車。如線網客流較大,將及時組織列車上線疏導客流。
「針對限行期間客流特點,鄭州地鐵將加強重點車站的運營保障力量,嚴格安全檢查,增加站廳、站臺重點區域巡邏頻次,根據客流情況增加工作人員進行引導,儘量滿足市民乘客快速進出站的需求,保障大家順利出行。」鄭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
|原創聲明|本文系獨家原創,未經猛獁新聞書面正式授權,謝絕任何媒體網站、客戶端、微信公眾號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必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支持原創,歡迎朋友圈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