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郭慶花 記者 郗運紅
高匯波,濱州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濱州市人民醫院「十佳醫師」獲得者。 一米七零的身高,黝黑的面龐,微胖的身材,性格直爽,他是典型的山東大漢。30年,從 青絲到白髮,從青澀的醫學生,成長為具有豐富經驗的醫學專家。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這座刻著歲月痕跡的五層小樓陪伴他度過了生命中最傲嬌的年 齡,也見證了他的成長,體會到了沉甸甸的榮譽背後的那份心血和汗水。
疾病種類多,急危重症多,在這裡他一待就是30年
1990年,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高匯波被分配到了醫院傳染科。說起剛上班的情景,他至 今歷歷在目。「我的第一個夜班,就經歷了肝硬化大出血死亡的病人。」高匯波說。
肝炎、流行性出血熱、乙腦、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狂犬病……這個專業共有疾 病39種。疾病種類多,急危重症多。這裡的醫生,除了要掌握豐富的醫學知識,「要做到 對症施治,更要繃緊搶救生命的弦」。在這裡,他見到了太多生離死別,太多苦不堪言。 肝炎、肝硬化、肝癌……似乎是繞不開的死亡圈套。
如何提高肝炎患者的生存質量?如何更好的延續他們的生命?成為了擺在高匯波面前 的難題。在他的努力下,一系列技術開展起來。1995年,與介入中心聯合開展了肝癌介入 術,成為濱州市最早開展此類技術的醫院。2007年,感染性疾病科引進了人工肝,為肝炎 病人延續了生命。2016年,作為科室主任,他派出年輕醫師到北京佑安醫院進修,回院後 肝炎的微波消融技術等一系列新技術開展起來。
談到醫學的發展,高匯波驕傲的說,以肝炎為例,最早的時候,肝炎的五項指標都不 能查,只能靠表面抗原來確診B肝。其餘肝炎,因症狀極為相似,很難區分。現在所有的 抗體、抗原都能檢測了,A肝、B肝、C肝、丁肝、戊肝、庚肝很容易就區分開了,這樣 ,治療也就更加精準了。治療C肝,國家現在有了特效藥。說到這裡,高匯波露出了會心 的微笑。
最有意義的的事,就是幫患者起死回生
雖然見多了生死,卻從未對死亡熟視無睹。談起從醫30年來最難忘的事情,他分享了 兩位患者起死回生的故事。
2000年,李莊的李女士因重症肝炎入住濟南傳染病醫院。雖積極治療,但李女士病情 卻不斷惡化。醫院建議放棄治療。就這樣,依舊不甘心的家人帶著李女士住進了感染性疾 病科一病區。當時總膽紅素達到500nmol/l,總白蛋白21g/l。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拼盡 全力。保肝、退黃、支持療法補充凝血因子……經過近三個月的治療,患者竟然奇蹟般的 康復了,還在老家看起了孫子,老人至今仍然健在。
2017年大年初二,鄒平的22歲的青年小劉因不明原因發熱入住感染性疾病科一病區。 所有發熱指標都不相符,所有治療發熱的藥物都不管用。患者病情迅速惡化,短短幾天出 現多臟器損害,病人陷入昏迷,生命垂危,全科進入了治療的盲區。
高匯波寢食難安,反覆推敲。會不會不是北方的病症?經反覆追問病史,發現患者近 期內有過廣州旅居史。由於北方醫院缺少南方多種傳染性疾病的檢測方法,他就圍繞著南 方常見傳染病的臨床表現,根據患者的家屬的描述,反覆查看教科書,初步診斷為「鉤端 螺旋體病」,結合最新指南,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同時將患者標本送省疾控中心明確監 測,最後確診為「鉤端螺旋體」感染。經過悉心治療,患者轉危為安,痊癒出院。
百鍊成鋼,高匯波在肝病、腎綜合症出血熱、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不明原因 發熱等濱州市常見的傳染病的診療工作中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對複雜疑難病例也積累了 豐富的臨床經驗,很多患者慕名而來。
疫情面前,他是迎難而上的衝鋒戰士
哪裡危險衝向哪,哪裡需要到哪裡,從醫30年來,他經歷了國家的四次「大疫」。
2003年非典流行,當時只有37歲的主治醫師高匯波第一時間報名加入了醫院救治的第 一梯隊,隨時準備接收非典患者。2009年甲流肆虐,橫掃半個中國,醫院成立甲流病房, 收治危重症甲流患者,他主動請纓,頭一個月他吃住在病房,使無數甲流患者得到了有效 救治。2011年,濱州市手足口暴發,並出現多例重症。當時正值兒子高考衝刺。一邊是站 在人生拐點上的兒子,一邊是急需救治的患兒。高匯波毅然報名參加救治工作,門診爆滿 ,病房爆滿,走廊爆滿,一天出十七八個,入十七八個,每天都處於連軸轉的狀態,從四 月份一直忙到8月份。等他剛緩過神來,兒子早已高考結束。說到這裡,高匯波滿是對孩子 的愧疚。
2020年春節前夕,新冠疫情肆虐橫行,作為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的他,臨危不懼,戰鬥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第一線。從迅速啟動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組建第一、二、三救治梯隊 ,到發熱病人的篩查,隔離,救治,都能看到他熟悉的身影。「科裡的其他醫生都還年輕 ,我年齡大了,萬一感染上了,影響小點」,作為醫院救治專家組副組長,他主動承擔起 了全院發熱病人的會診,篩查工作。
取咽拭子、查房、會診……「最危險的我來幹」,54歲的他每天要走一萬多步,連續 兩個多月沒休過一天假。誰也不會想到當時的他因脛腓骨骨折,腿上還有未取出的鋼板。
在治病救人之外,作為感染性疾病科的領頭人、第二十三黨支部書記,高匯波還擠出 時間積極參加各類義診,對廣大基層醫務人員進行相關專業培訓。
「 凡大醫治病,必當無欲無求,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兇,護惜 身命。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生命所系,性命相託,職責所在,使命必 達。在醫學這條路上,高匯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醫生為人民的真諦,彰顯了醫 者的大愛擔當。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