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那個夏日,在那天際之上的我們,改變了世界的樣貌!

2020-12-22 明氏閱讀區

我一直做著相同的夢,是還在島上那時的夢。我好想逃離那片土地,好想進入那道光芒之中,為此拼命地奔馳著。「總算追到了」才剛這麼想,就無路可走了。當時的我早已下定決心要走入那道光芒。就在那道光芒的盡頭,我遇見了你。

《天氣之子》這部動漫,主要講述了16歲離家出走的帆高,隻身一人坐船來到東京,途經暴雨還險些喪命,幸好被同船的大叔須賀所救。抵達東京後的帆高為了生活,不得不四處尋找工作。然而由於他是一個未成年的學生,而沒人收留他,身無分文的帆高只能露宿街頭。

隨著後來劇情逐步發展,男主和女主第一次相遇了,話說在店裡打工的陽菜,因為同情帆高,給了他一個漢堡。在這之後,帆高決定去找船上偶遇的須賀圭介先生尋找工作,之後他便在須賀先生的編輯部裡,做起了編寫超自然事件文章的工作。

一天偶然的採訪,帆高又碰見了陽菜,而此時陽菜卻因為隱瞞未成年的緣故,而丟失了工作。路遇她正被幾個壞人勸說著去做壞事謀生,而帆高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他拼命地將陽菜帶走。兩人逃到一處廢棄的大樓,在樓頂時,陽菜展示了她的超能力,她對著天空祈禱,而後陽光便照射了下來,原來她就是傳說中的百分百晴天女孩。

從那以後,兩個人成為了朋友,之後他們利用這種超能力,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生活。但是就在一切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帆高突然得知陽菜因為這個能力,而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因為每一次的放晴,都會在陽菜的身上留下印記——透明的雨痕。如果繼再續幫世人祈求放晴任務,總有一天她會像雨水一樣,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

而當帆高告白陽菜時,陽菜說出了自己晴女的使命,那就是獻祭,只有獻祭晴女,天氣才會徹底變晴。而這時候的帆高,在發現陽菜消失後,為了找回陽菜,克服了重重困難,並在最後順利的帶回了陽菜,但也讓東京為此連續下了三年的大雨。故事的最後,當帆高高中畢業之後,他再次來到東京,終於重新見到了失去晴女超能力的陽菜,而他們的故事,和嶄新的生活就此展開。

在最後的結局中,帆高為救下陽菜,而不顧東京安危有錯嗎?一個人既可以活於現實,也可以活於夢想,每個人在最開始,都是懷揣著夢想的孩子,但是隨著長大,慢慢又回歸於現實。但在我看來,人的一生至少要為夢想追逐一回,並在這一次中,拼盡全力將夢想變為現實。

陽菜之所以能夠通過祈禱讓雨停下,讓天空放晴,其實就是在傳遞正能量,生活原本充滿遺憾缺陷,我們卻能用自己的力量,讓它變得完滿。這是新海誠對每個人的祝福,也是他給予觀眾的勸誡。從前的夜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真正地去愛一個人,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知道三年後,新海誠又會拿出怎樣的作品,但我知道,看過《天氣之子》的你,一定會在三年後的某個時段,回憶今天《天氣之子》給你的感動,恰似現在我們回憶三年前《你的名字》。新海誠用一部部作品,將我們的回憶串起,告訴我們:那些曾經和你我一起走過的那段歲月,從不曾忘卻。

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最大的感觸便是人有一生,一生時間或長或短,總要有些值得自己去努力的東西或者人。最重要的是要與這個世界好好相處。儘管時而遭遇陰雨天,也要有時刻擁抱著晴天的心情。願晴天娃娃常伴在你的身邊。

相關焦點

  • 《天氣之子》那天,我們發現了有關世界的秘密
    那年夏天,在那個天空之上的我們,把這個世界的樣貌,徹底的改變了從《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到《你的名字》,知道今年的《天氣之子》可謂是新海誠的電影也看了不少,聽聞《天氣之子》引進大陸便是屁顛屁顛的去了一次電影院,電影觀感極其惡劣,因為都是情侶出雙入對,只有我一直單身狗在一個人看電影
  • 「天氣之子」揭秘「天氣」的含義!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繼轟動動畫界的《你的名字。》之後的新作品,《天氣之子》講述的是離家出走的少年帆高,獨自一人來到東京,遇到了百分百的晴天女孩陽菜,倆人為了生計,便利用通過向天氣祈禱便可以在小範圍內放晴的超能力來實現他人「放晴」的願望來掙錢。
  • 重溫《天氣之子》:每一幀的美都值得收藏
    1、這是一個只有我和她知道,關於世界秘密的故事。これは僕(ぼく)と彼女(かのじょ)だけが知(し)っている、世界(せかい)の秘密(ひみつ)についての物語(ものがたり)だ。2、那個夏天,在那天空之上,我們把這個世界的樣貌改變了。
  • 《天氣之子》真的改變了世界嗎?你對世界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如果喜歡的話,那就熱愛吧!大家好我是小白。最近《天氣之子》上線B站,以前沒去電影院看的人終於可以在線上觀看新海誠的新作了。我在《天氣之子》上映的時候就第一時間去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最近趁著《天氣之子》上線,我又去看了一遍這部作品。
  • 《天氣之子》那個熟悉的新海誠不見了?
    《天氣之子》想要講述的核心,其實依舊是「孤獨感」與「羈絆」的故事,這和新海誠(除了《追逐繁星的孩子》外)的每一部作品的主題都一樣。
  • 贏了你,輸了世界又如何——《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在國內上映,早早釋出的原聲帶一直被我收藏在音樂軟體的歌單裡,卻從未聽過一遍。看完電影,走出影院,我終於可以如釋重負般盡情的循環電影的原聲帶。豆瓣7.1的評分算不上高分,很多評價都說這部電影導演新海誠如何倒退,可我並不覺得差在哪裡。
  • 《天氣之子》:是我選擇了她,選擇了這個世界
    《天氣之子》比起《你的名字》中男女主靈魂互換,拯救三年前在隕石墜毀中喪命的全鎮人,我更為陽菜和帆高那所謂的「自私」而深切感動著。三年後,帆高再次遇見陽菜,他心裡轉過很多種念頭,最後他淚流滿面地想著:我們在那個時候確實改變了世界,是我做出了選擇,選擇了她,選擇了這樣的世界。有人說這部電影三觀不正。怎麼會呢?陽菜和帆高,他們的選擇有什麼錯?他們身為少年,命運卻沒有給過他們憐惜。
  • 《天氣之子》失利因為新海誠墨守成規?不,是我們長大了
    在2019年時,新海誠攜著的他的新作《天氣之子》再次來到大眾面前。可成績卻不如當年的《你的名字。》。有人說新海誠變了,從《你的名字。》開始他就已經變了,不再是以前那個傷春悲秋的文藝青年,學會了商業套路的他已忘記了他的初心。但殊不知改變的不是他,是我們。
  • 《天氣之子》演繹了我們的生活,延續了90後的愛情
    《天氣之子》 2020年7月21日,最新的日本動漫電影《天氣之子》在中國上映播出,與《你的名字》不同,在欣賞完電影的90後的我們,似乎也看見了我們的影子,獨自一人在大都市的不知所措
  • 你只看了《天氣之子》電影,開發者卻開發了天氣之子APP
    天氣之子是一部新海誠執導的奇幻愛情電影,電影講述了高一少年梵谷離開自己的家鄉,獨自一人來到東京生活,由於未成年身份難已找到正當工作,他只能勉為其難的到一家超自然刊物出版社擔任寫手。在東京連日的大雨中,梵谷遇見一位性格開朗、和弟弟相依為命少女陽菜,她有著讓天空放晴的能力,她就是治癒天氣的晴女,每一次治癒天氣,她都會消失一點,直到最後去另一個世界-天空之上的世界。
  • 《天氣之子》發IMAX海報
    《天氣之子》發布IMAX海報,成首部國內上映的IMAX日本動畫電影。
  • 【青春放映室】65《天氣之子》
    新海誠的團隊作為日本動畫行業極富經驗的前輩,從《天氣之子》這部前後耗時三年的作品中,也自然能習得幾分意味。一位逃離家鄉,嚮往著大城市的少年帆高,與獨自照顧弟弟,追求著晴天的少女陽菜,他們的人生軌跡逐漸交接在一起的故事,就此展開。      與久居著的老家不同,東京是繁華的,對一個尚未成年的外來少年來說,卻也是無情的, 而一場反常的,持續了數月的暴雨則更讓東京的街頭添了幾分陰鬱。
  • 《天氣之子》:請讓天氣接地氣
    他們把咀嚼導演對世界的看法轉化為用牙齒撕裂爆米花的快感上來。 在「天氣之子」之前,似乎還沒有太知名的動畫以天氣為想像的對象。如果是迪士尼來做,可能會把每種天氣(風雨雪雷)都變成一個卡通角色,然後在他們身上用顏色、衣著、符號來彰顯這種天氣的特徵,再賦予其不同的個性以及超能力,就像《頭腦大冒險》中他們對人的情感所做的超凡想像一樣。
  • 動漫《天氣之子》,天氣女巫的使命是治療天氣,讓天氣有所轉變
    首先,動漫《天氣之子》,這是新海誠更「年輕」的一部作品,他就是給那些想要追逐愛情的人看的,沒有什麼理性,沒有什麼控制,什麼影射社會,什麼與風俗店是在象徵性和暴力這些該講的也都講了,那我就來扯一下這部電影裡更單純的。其實我一直覺得,新海誠的每一部電影都是在彌補上一部電影的「遺憾」。
  • 《天氣之子》:我們可以為了一個人放棄世界嗎?
    《天氣之子》是一部反套路的電影。一是反慣常的「少年拯救世界」的少年漫主流,少年竟為了少女放棄了世界。二是反他的作品中一貫的悲劇審美,男女主得償所願,卻也能盡顯深意。三是清新純美的畫風不再一味地用以展示人性美與細膩的情感,而是對人性與社會的陰暗有所揭露。這一系列超出觀眾預期的操作,讓部分觀眾接受無能,我卻倍感驚喜於他的轉型。
  • 天氣之子,真正的寓意
    計劃擱淺了半年,在7月21的下午《天氣之子》在全國各大視頻網站播出,雖然觀影效果和電影院相差甚多,但至少抹平了彌留心裡的小小遺憾。有時人們可能會因為一句臺詞而選擇看一部電影,而天氣之子裡令人感動的瞬間就是,陽菜為了讓東京的大雨停下來,作為獻身者消失。後來帆高去另一個世界找尋陽菜的情景說了一句話。「比起晴空,我更想要陽菜在我身邊!」我看了影評大多數人關注的也都是這句話。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劇情簡單,但內含大世界之道理
    夏日為大地帶來雨水,同時也為觀眾帶來新海誠最新的動畫電影作品《天氣之子》!繼《你的名字》後,有不少影迷都會對新海誠的新一部作品有所期待,看過這部電影中的場景、音樂或聲優後,果然沒有讓人失望,甚至有種要人反思的含義。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確定引進 《天氣之子》國內上映時間
    到《天氣之子》,新海誠一直在陪伴我們成長。」《你的名字。》曾在內地斬獲5.75億票房,位居日本引進片票房Top1。  據悉,《天氣之子》將延續「新海誠式」的奇幻愛情故事:擁有使天氣變晴超能力的「巫女」,遇見獨自來東京闖蕩的少年,因為愛而改變了世界。
  • 天氣之子,誠哥的妥協與改變,關於集體利益犧牲者的思考
    命運決定了大多數的走向,但是還有一些人選擇堅持,不再做犧牲的人,那就是主角和陽菜了。天氣之子揭露的現實是:選擇秩序的代價就是犧牲少部分善良的人的利益。自打《天氣之子》打著新海誠新作的名頭出現在網絡上,兩極分化的評價似乎就成了必然,現在看來也果然如此。雖說《天氣之子》是誠哥第二部榮登11區超過100億票房的電影,帳面上儼然有種趕追吉卜力動畫電影大軍的趨勢,但隨之而來的評價,上映地區眾說紛紜的中庸評分,似乎也在「質疑」著這部作品的質量。我認為這部電影所表達的情感,是那麼的真實而又美好。
  • 《天氣之子》與《你的名字》相比,輸在了深奧難懂
    《天氣之子》上映後,經常會被觀眾拿來與《你的名字》做比較。原因很簡單,因為兩部作品,都出自新海誠之手。而相比較的結果,大部分觀眾覺得《天氣之子》遜色於《你的名字》。其實,從動畫的畫面構圖、色彩,以及配樂來講都是一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