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資本2020的高紅與躁動 「時間朋友」不割韭菜!

2020-12-23 騰訊網

深度 獨立 穿透

千裡潰堤的蟻穴之思,不可不察。

作者:張謀

編輯:郝科科 於太香

風品:藍海 劉子墨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神人也是人,只不過做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

2005年至今,高瓴資產管理規模已過5000億人民幣,年均回報率逾40%,甚至「股神」巴菲特也望塵莫及。靈魂人物張磊由此被稱「價值投資教父」,劉強東等大佬都要賣他幾分面子。

這不,高瓴資本又出手了。

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告,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每股轉讓價70元,交易對價總額158.41元。

12月21日收盤,隆基股份漲停,以85.42元計,只一個交易日浮盈就達35億。

大佬就是大佬,一出手就實現了那麼多小目標。

不止於此。

繼上市首秀大漲55.85%,京東健康一路開掛,截止12月21日收盤,股價157港元,市值4909億港元。相比70.58港元的發行價,漲幅已翻倍。作為其最大的機構投資者,高瓴資本自然押中大寶。

何以在寒冬裡,春風行走?

近期,神秘而低調的張磊罕見發聲:再次提及了他那位「老朋友」---時間。

01

春風得意馬蹄疾

SHOU CAI

「高瓴的長期價值投資就是不看一時得失,有能力去克服恐懼和貪婪。相信簡單的常識,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就是投入未來。」張磊如是言。

這不是什麼秘密。

其新著《價值》一書中也寫到,長期投資理念就是:選擇好的公司,做時間朋友,陪伴公司長期成長,幫助創業者和企業建立護城河,從發現價值到創造價值。堅持長期投資的進化成長。

在不確定性交織的2020年,這位「朋友」也很夠意義。

尤其是重倉的醫藥領域。

CVSource 投中數據,自 2020 年以來,高瓴共收穫泰格醫藥、君實生物、甘李藥業、沛嘉醫療、天境生物、嘉和生物、先聲藥業等 7個醫療 IPO 項目。看看多數的漲勢如雲,就可體會到強大的複利效應。

換言之,高瓴基本斬獲了創新藥的所有龍頭。張磊曾言,高瓴在大健康產業投資了 160 多家企業,中國企業超 100 家,總投資額超 1200 億元。

尤其是今年的新冠大流行,得益於藥物政策、技術紅利、資本投入、人才紅利,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進入創新2.0階段。用張磊話說,即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的寒武紀大爆發時代。

寒武紀大爆發,也讓高瓴春風得意馬蹄疾。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是高瓴出手頻次最高一年,至今已投70多次,醫療健康佔比接近一半。

11月17日,高瓴資本公布三季報:其持有生物醫藥領域企業高達47家,總市值132億美元;在三季度新進的22家公司中,10家為生物製藥領域企業。

頭部涉獵也不少,如恆瑞醫藥、百濟神州、君實生物、信達生物、藥明康德、泰格醫藥、等多。

僅從成績看,高瓴資本及張磊的2020紅的發紫,算得成功。

02

「時間朋友」割韭菜?

SHOU CAI

但規律也告訴我們,繁華與危機往往共生。越是高光處,越是思危時。

一些跡象看,亮眼成績的「幕布」下,「時間朋友」也有異色。

12月5日,2020最火電話會議錄音被公開,引爆資本圈。

有投資人怒懟管理層:「你們把我們這些炒股票的當傻子嗎?你看看萬泰生物值多少錢,你竟然賣的那麼低!你們這些人不相信因果報應嗎?」

沃森管理層回復更經典:「你可以質疑我們的能力,但不能質疑我們的人品。」

友誼小船打翻,源於12月3日一則公告:沃森生物準備以11.4億元價格,轉讓子公司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澤潤」) 32.6%股權。

瞬間,賤賣論甚囂塵上。原因在於,上海澤潤是沃森生物最核心資產,前者掌握的二價和九價HPV疫苗等拳頭產品。

2020年6月,沃森生物披露:上海澤潤二價HPV疫苗於4月完成Ⅲ期臨床研究。6月15日收到新藥生產申請《受理通知書》。

換言之,大小股東即將迎來價值收穫期。關鍵時刻被「摘桃」、「割韭菜」,是誰不急眼嗎?

有股民吐槽:「35億的澤潤生物,和已經上市的萬泰生物816億估值相比,簡直是個笑話。」也投資者在互動易發問:既然想35億的估值賣掉上海澤潤,為什麼不以35億估值收購其他股東股份,把上海澤潤變成100%控股子公司?

慶幸的是,伴隨深交所一紙問詢函,此次「賤賣」以暫停收場。

玩味的是,類似蹊蹺事件不是首次出現,小股東也沒這次幸運。

如2018年6月,沃森生物將嘉和生物的控股權轉讓給HH CT,後者正是高瓴資本管理的境外美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泰格醫藥一併入局。

2013年,沃森生物收購嘉和生物,累計虧損額2.49億元以上。5年投入大量研發費後,最終嘉和生物估值僅34.7億元,股權轉讓後沃森生物收益為11.29億元。

而時隔兩年,高瓴資本就將嘉和生物帶入了資本市場。2020年10月7日,嘉和生物登陸港交所發行價24港元,當日股價最高達到32.2港元,市值158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澤潤「賤賣」風波,高瓴資本的身影同樣若隱若現。上海澤潤的擬「接盤方」-淄博韻澤、永修觀由,均與高瓴資本投資的泰格醫藥關係密切。

據悉,淄博韻澤的普通合伙人為西安泰明股權投資,杭州泰格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有其15.81%股權,而杭州泰格實控人為上市公司杭州泰格,持股99.4%。此外,杭州泰格還持有永修觀由32.06%股權。

截至2020年9月30日,高瓴為泰格醫藥第8大流通股東,持股1.13%。

換言之,泰格醫藥未來如在上海澤潤賺到錢,也有高瓴資本一杯羹。

實際上,早在2019年底,高瓴資本和泰格醫藥就已「相中」上海澤潤中。當時高瓴和泰格旗下的投資基金通過增資、可轉債換股方式,持有澤潤11.05%股份。其中,高瓴資本佔股8.95%。

如此,便不難解釋上述投資者的定向增發質疑:一旦採取,便等同攤薄高瓴利益。

算盤打的溜,操作堪稱教科書。

只是,這種快進快出的利益摘「桃」,是否侵犯了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呢?與張磊「做時間朋友」的價值理念是否也背道而馳?

行業分析師李晨表,巨大誘惑面前,善惡取捨往往脆弱。面對金融大鱷,散戶、中小股東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伴隨新證券法實施,價值投資、規範投資也已深入人心。市場若想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中小投資者。若無節制「割韭菜」,必將引發監管及輿論關注。

換言之,蜉蝣也可撼大樹。這次沃森的轉讓暫停就是信號。

最終何去何從,留給時間做答。但可確定的是,即使再啟轉讓,「摘桃」代價也或會大增許多。

03

「 翻車 」與小躁動

SHOU CAI

可見,倡導時間朋友的高瓴亦或張磊,也有小躁動的時候。

何以如何呢?

細品,光環之下,高瓴資本也並非贏者通吃。

10月27日,先聲藥業如約上市。掛牌首日,低開19.71%,報11港元/股,盤中一度大跌26%。截至收盤,報收10.98港元/股,總市值286億港元。

招股書顯示,高瓴資本是先聲藥業的基石投資者之一。根據協議,高瓴資本認購額5000萬美元,上市後,高瓴資本持股1.09%。

換言之,僅上市首日,高瓴資本持有的股票市值浮虧近7700萬港元。而截止12月21日收盤,先聲股價8.64港元,市值不足226億元,相比發行價13.7港元,縮水35%。

如獨立財經評論員郭施亮所言,「打破了高瓴資本的光環」。

當然,股市向來起起伏伏,高瓴資本如抱定時間朋友,補漲翻身也未可知。

但一個前提是,標的必須是價值真金,基本面要紮實。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先聲營收分別為45.14億元、50.37億元及19.25億元。

細分看,同期其來自仿製藥主要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佔總營收的54.9%、46.5%及35.5%。截至2020年6月底,佔其總營收近八成的10款產品中,7款是仿製藥。同時,10款主要產品也全是先聲2014年退市前完成研發、批准上市的。

簡言之,過去6年,先聲藥業並沒新品上市。

試問,「吃老本」的企業成長性幾何?

那麼,高瓴資本在先聲藥業上市前加入基石投資者序列,究竟是為長期價值?還是衝著生物醫藥板塊的打新熱度,以及590倍超額認購呢?

見仁見智。

躁動還有另類表現。

比如疫情期間,旗下高濟醫療的「趁火打劫」,也是減分項。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1月31日,上海萬芸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新村路店「涉嫌哄抬口罩價格」被查處;

2月13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披露了北京京海康佰馨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因「口罩進銷差價率160%」被罰10萬元。據媒體報導,該公司董事長李東等人還因「購買58萬餘只假冒的3M牌口罩以謀取不法利益」被警方調查;

3月25日,河北市場監管局披露河北仁泰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邯鄲永年健康街店銷售藥品「存在哄抬價格的行為」被罰5萬元;

4月10日,河北市場監管局披露了黃驊市神農居百草堂藥品連鎖有限公司海興振興神農居藥店「存在違規銷售不合格口罩的行為」被罰3萬元。

上述涉事連鎖藥店均為高濟醫療旗下企業。

儘管高瓴資本只是投資方,但這樣的粗放企業是否符合時間論、是否與其價值觀相符值得商榷。

公開資料顯示,高濟醫療是高瓴資本旗下一家專注於大健康產業投資和運營的實業公司。自2017年末,其開始大規模介入並整合連鎖藥店市場。僅用兩年布局收購上萬家實體藥店,遍及全國21個省市。

顯然如此擴張,離不開高瓴資本的資金「滋養」。然併購並非一買了之。規模快速大增,自然也帶來管理、運營等諸多新壓力。出現上述漏洞,也就在情理中。

醫藥行業之外,高瓴資本「翻車」也不鮮見。

最諷刺者,莫過蔚來。

數據顯示,蔚來汽車今年股價漲幅逾十倍,市值超寶馬、通用等傳統汽車巨頭,成為全球第六大車企。

而就在2019年三季度,高瓴資本減持蔚來近七成。2019年四季度,高瓴資本正式清倉蔚來。

粗略計算,2019年三季度,高瓴資本當時清倉蔚來價在3美元左右。截止美東2020年12月18日收盤,蔚來股價46.72美元/股。

無獨有偶。2019年12月初,高瓴賣掉長期持有的美的集團,大手筆買進格力電器並成為第一大股東。截止2020年12月21日,美的集團年內漲幅約30%,同期,格力電器下跌10%。

04

價值教父的蟻穴之思

SHOU CAI

不可否認,作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高瓴資本涉獵廣泛,推動了百度、騰訊、京東、美團、藥明康德等優秀企業的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對產業升級乃至社會進步的積極意義不用贅言。

細品成功密碼,正是張磊摒棄「短利短益」,倡導「長期主義」的成果。

翻雨覆雨的資本市場,向來是利益喧囂的名利場。能否始終禁住誘惑、守住價值底線、持續與時間做朋友,是高瓴亦或張磊捍衛5000億王冠、價值教父的根基所在。

2020的高紅與躁動,終將過去。能否繼往開來,一舉一動皆有標杆意義。

當然,神人終究不是神。偶爾馬失前蹄、沾染凡間塵埃不可避免。但偶然中也裹挾必然因素,千裡潰堤的蟻穴之思,不可不察。

本文為首財原創

本帳號系新浪財經/一點資訊/

鳳凰新聞/網易財經/搜狐財經/騰訊財經/今日頭條/藍鯨財經/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天天快報/中金在線/東方財富/雪球

等18家媒體入駐帳號

相關焦點

  • 2020盤點:高瓴資本「生物醫藥」布局有何變化,投資邏輯究竟是啥?
    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資本公司,由張磊先生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生物醫藥行業向來受到高瓴資本的青睞,投資了包括恆瑞醫藥、愛爾眼科、百濟神州、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甘李藥業等數十家知名企業。 2020年,高瓴資本在生物醫藥領域有哪些動作?
  • 被推上神壇的高瓴資本-虎嗅網
    「高瓴是一個神話,沒有人敢不給張磊面子。」 中國最有號召力的投資人張磊,正在通過他的影響力,將高瓴資本——一個管理超過600億美元基金的資本王國,一步一步推上神壇。那些習慣了短線操作的投資人,驚訝地認識到:原來,資本遊戲還可以這麼玩。 一位私募基金投資人對深燃分析,無論是早期的京東,還是後來的百麗,高瓴的底層邏輯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要玩就玩個大的,不賺利潤也不賺差價,要賺估值提升的錢」。 大約也是在百麗之後,高瓴開始在中國的投資圈封神。
  • 看高瓴資本的張磊怎麼說
    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說:「與靠譜的人做有意思的事情,是我一直以來享受工作的原因之一。」一個團隊,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靈魂?可能你正處於創業階段亦或者你現在正在管理一家企業,也在為團隊建設發愁,那麼不不妨來聽聽張磊對於團建建設這一塊,他的個人獨到建議!
  • 泡泡瑪特資本狂歡or割年輕人韭菜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共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品牌IP產品的毛利率自2018年以來均超過70%,2019年毛利率為71.3%。以2019年盲盒平均售價51元計算,其成本僅為14.60元。
  • 高瓴資本入主隆基,價值錨點效應明顯
    2020年12月20日,A股最重磅的新聞無非於高瓴資本受讓光伏能源龍頭股隆基股份6%的股份,轉讓價格為70元每股,相較於20日的收盤價77.65元,相當於打了9折,高瓴資本也一舉成為隆基股份第二大單一股東。21日,隆基股份開盤後不久就觸及漲停,雖然盤中曾打開漲停板,但是最終還是被市場強勢推上漲停,市場效應不可謂不火爆。
  • 普通人想在股市賺錢,如何不被割韭菜
    關注我,不負韶華。  拆解,分享,創業,技術,信息,項目  普通人想要從股市中賺錢,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股市中的莊家割韭菜,如何做才能不被割韭菜?  如果你不想在股市中繼續虧錢,請認真看完這篇文章。
  • 「超級大單」超5億出逃高瓴資本概念股
    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兩市特大單淨流入10.95億元,通威股份全天特大單淨流出5億元,高瓴資本此前參與公司定增。安信證券認為,政策強調「不急轉彎」,市場有望更上一層樓。在政策信號落地之後,預計在流動性預期邊際改善,復甦預期深化的背景下A股有望進入年初躁動行情,短期配置仍建議以順周期為主線(包括金融、可選消費、漲價鏈、出口鏈等),逐步關注成長股機會,行業上重點關注:軍工、白酒、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白電、化工、有色、機械、保險、銀行、券商等;主題重點關注:碳中和、生物育種、高端製造等。
  • 沃森生物背後的高瓴資本魅影
    值得注意的是,HH CT投資的出資方為高瓴資本管理的美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上海澤潤同樣與高瓴資本有關聯。2019年12月,沃森生物發布公告稱,上海澤潤將引入新的投資方,以債轉股的形式由投資方增資上海澤潤,彼時的投資方就包括高瓴資本旗下的高瓴楚盈。企查查顯示,目前高瓴資本楚盈仍持有上海澤潤8.50%的股權。
  • 1.8折喝瑞幸咖啡,割美國韭菜,真的是這樣嗎?
    咖啡也只是資本玩家手中的道具,「瑞幸咖啡」的真實名字應該叫「瑞幸資本」。自成立以來,瑞幸咖啡就藉助資本的力量,採用大幅補貼方式,迅速佔領了咖啡的賽道。利用網際網路思維成功顛覆傳統行業的漂亮故事,讓瑞幸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資本流入。利用這個故事,早在瑞幸咖啡上市之前,公司就成功融資 5.5 億美元。
  • 靠割中國人「韭菜」成為世界首富的馬斯克?可能另有「隱情」!
    但是特斯拉這一次降價促銷有一個大問題,一個是降價頻次太多,兩次之間的時間太短,降價的幅度太大,讓每個消費者剛剛買了你的享受你的產品,馬上就有一種冤大頭的感覺。所以你搞一次可以搞兩次可以,結果你一直這樣搞,所以消費者煩了,拉起標語扯起橫幅,直接到你的專賣店來抗議說:「你今天割我的韭菜,我明天切割你的市場」。這一部分說明一個什麼問題,中國挽救了特斯拉,特斯拉卻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心。
  • 高瓴資本10億投資醫藥牛股!凱萊英有什麼魔力?
    斥資10億入股凱萊英,高瓴資本浮盈兩億多凱萊英的定增已於2020年9月完成,募集資金淨額約為22.75億元。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高瓴資本入股凱萊英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今年2月,凱萊英拋出的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顯示,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870萬股,發行價格為123.56元/股,全部由高瓴資本以現金認購,發行完成後高瓴資本將成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 高瓴資本再添一員猛將,中金前首席梁紅加入
    附件簡歷顯示,梁紅現任高瓴資本集團旗下產業與創新研究院院長,曾任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研究部負責人、首席經濟學家、銷售交易部聯席負責人、資本市場部負責人。這意味著,作為中金研究的昔日「掌門人」,梁紅已確認加入高瓴資本,具體職務則是擔任高瓴資本集團旗下產業與創新研究院院長。
  • 高瓴資本斥資6億再投醫療領域 高瓴資本投資了哪家公司?
    11月24日晚間,先健科技公告稱,引入戰投高瓴資本及德福資本。本次交易達成後,高瓴資本和德福資本分別累計持有先健科技6.06%和6.00%的股份,成為先健科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將攜手先健科技進一步加速公司創新產品的發展以及國際化戰略布局的深化。
  • 2020年網際網路韭菜指南:我被割走的一生,真的一滴都不剩了!
    最近,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美團會員配送費要比非會員高的文章,又喚醒了大眾「大數據殺熟」的記憶。 不少網民都表示,自己這顆老「韭菜」,已經快被割沒了。
  • 高瓴張磊《價值》:極少有人真正理解時間的價值
    2020年以來,高瓴創投出手超過200次,而2021年至今還不到兩個月就已公開23個項目投資,僅本周內新投資項目就高達13個。放眼圈內,如此密集的投資節奏並不多見。正如高瓴創始人張磊曾表示,2020年是其創辦高瓴以來最忙的一年,做了多筆救火式投資。
  • 「韭菜」為啥能被一茬一茬地割?是因為「堅強」嗎?
    > 韭菜不壯陽,當普通蔬菜吃即可。 韭菜儲存營養的「鱗莖」盤簇著長在地下,深埋在土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根」藏的很好,不會被割掉,所以可以「割了一茬又一茬」。 韭菜的農藥殘留風險相對較大,路邊攤的韭菜要少吃,自己在家洗韭菜注意多泡一會兒。
  • 高瓴資本擬158億元 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
    ⊙記者 林淙 ○編輯 祝建華   158.41億元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豪擲千金」的高瓴資本要買下這張與國內新能源產業共成長的「車票」。  隆基股份12月20日晚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6%股權。
  • 高瓴資本:長期主義和價值投資踐行者|第一財經CFV
    11月20日,第一財經「2020中國金融價值榜(CFV)」評選結果揭曉,高瓴資本獲評「年度私募基金公司」。統計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高瓴資本所投的5家企業成功完成IPO,其中兩家為科創板上市。近一年來,高瓴資本頻頻在資本市場發力,不僅在IPO領域成績耀眼,高瓴更是逆勢推出自己的創投業務,逆風而上。在2020年疫情這隻最大「黑天鵝」出現後,投後的重要性成倍放大,投後管理成為今年對機構實力的一大考驗。在這樣的時期,崇尚理性的高瓴在投後階段體現出其溫情的一面:「能共事,也能共情」。
  • 高瓴資本158億元高位建倉隆基股份,張磊打的什麼算盤?
    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告,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e.Ltd.,下稱「高瓴資本」)於2020年12月19日籤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00%。公告稱,交易雙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元。
  • 高瓴資本158億元高位建倉隆基股份 張磊打的什麼算盤?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宏晶高瓴資本再次刷屏。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告,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e.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