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6月6日上午,黃巖區政府舉行社會事業領域人才新政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關於加強黃巖區社會事業領域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試行)》。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事業領域高層次人才隊伍培育能力,加大吸引教育、衛生、宣傳文化、養老服務方面高層次人才的力度,補齊民生領域短板,黃巖區在《台州社會事業人才發展三十條》發布後,立即進行學習貫徹,並根據區域實際情況,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黃巖區社會事業領域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試行)》,為該區社會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黃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出臺的社會事業領域人才政策,是黃巖區又一具有重要意義的人才制度創新,是對該區人才政策體制改革的重要補充。本次政策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針對該區社會事業人才工作短板,共制定12條政策,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五大方面:一是加大引才補助力度。對新引進或新入選區級以上人才培養工程的全職人員以及高學歷、高職稱的社會事業領域人才給予個人獎勵和房票補貼等資金獎勵,同時,給予培養單位一定的經費資助;二是發揮以才育才作用。注重對青年人才培育的獎勵,提高區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領銜人的獎勵補貼;三是給予文化骨幹隊伍、基層醫療人才隊伍以及養老服務產業大力扶持。根據不同隊伍建設的需求及特點,量身定製補貼條例;四是加大科研成果的獎勵。針對教育、宣傳、哲學社會科學等領域獲獎項目的層次,給予相應的獎勵,激發人才參與評獎的積極性;五是針對人才子女入學、住房保障、個人編制落實等方面的問題作出有關規定。
相比《台州社會事業人才發展三十條》,黃巖區的社會事業人才政策主要具有人才補助範圍進一步放寬、政策扶持領域進一步擴大、人才引進聘用機制進一步靈活等三方面亮點。比如,首次將衛生系統碩士研究生學歷人員以及播音主持專業本科學歷人員納入補助範圍,補助參照博士研究生減半執行;特地為社會較為關注的養老服務產業人才引進位定了兩條對應政策,對從事養老服務、康復護理等工作的人員以及對吸收退休醫務人員、養老服務行業專長管理人員開展養老服務的機構,給予最高10萬元的獎勵;對社會事業領域人才引進編制及職稱崗位結構比例限制進一步放寬,對於無法正常調動的社會事業領域高層次人才,將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落實。
教育、衛生、宣傳文化等社會事業領域人才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著社會民生,是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綜合實力的體現。一直以來,黃巖區高度重視社會事業發展及其人才隊伍建設,在2016年就出臺了《關於加強黃巖區教育、衛生領域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相應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截止目前,黃巖區共有省特級教師3人,台州市名校長、名師、名醫34人,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1人,台州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7人,台州市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