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病毒學家北裏海雄談——新年將至,全球如何戰疫情

2020-12-26 雲南網

原標題:日本病毒學家北裏海雄談——新年將至,全球如何戰疫情

疫情期間東京某咖啡館前排隊的人群。 本報記者 陳超攝

本報駐日本記者 陳 超

新年將至,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已持續蔓延一年之久且仍在肆虐。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感染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12月21日止,全世界已經有超7570萬人被確診感染,死亡人數超過169萬。感染人數及死亡人數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印度和巴西。

日本國立長崎大學病毒學家北裏海雄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認為,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氣溫不斷下降,百年不遇的大瘟疫的第二波或者第三波疫情又兇狠地反撲,瘋狂吞噬著人類的生命。

他比較了中美疫苗的安全性,還提出要總結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抗疫經驗及教訓,並提出切實做好科學應對的準備。「這次疫情也必將帶給人類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在人類史冊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疫苗大競速,中國滅活疫苗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目前,中國、美國等國家已經率先研發出新冠疫苗,即將完成或已經完成了三期臨床。全球各國都在加速疫苗的研發及臨床試驗,或者加速疫苗的審批及上市使用。

具體來講,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也在上周緊急批准了輝瑞及Moderna疫苗的緊急授權使用,這周開始推廣接種。中國也已經公布新冠疫苗接種方案。

北裏海雄指出:「中國成功研發的疫苗是國藥集團的滅活疫苗,這類疫苗是傳統疫苗,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特點;而美國研發的兩種疫苗是新型mRNA疫苗,目前該類新型疫苗還不存在已批准上市的先例,因此其安全性是否可靠,會出現什麼樣的副作用,還需要經過長期的觀察檢驗,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北裏海雄分析認為,為了控制住全球的疫情蔓延,世界各國都寄希望於疫苗,但是由於目前允許使用的疫苗每個人要接種2次,全球有70多億人口,至少需要70%以上的人口接種疫苗,實現群體免疫,才能有效抑制住疫情的擴散,達到阻止疫情全球蔓延的目的。

「從目前疫苗的生產及供給能力看,短期內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十分渺茫,保守地估計至少也需要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北裡指出,另外,人們對疫苗的安全性、質量和有效性等方面的顧慮,疫苗接種後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等難以預料的因素,加之各國的政治、經濟、技術層面等多方面因素,疫苗接種的普及率及群體免疫效果的達成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全球的疫情控制不容樂觀。」

痛定應思痛,總結國家層面應對經驗和教訓正當時

「痛定思痛,回顧一年來全球各國疫情防控的情況,總結各國的經驗及教訓對人類十分重要。」北裏海雄說,「這次疫情從國家層面的應對結果看,給我們留下了眾多深刻的教訓。」

他認為,在應對人類共同的新興公共衛生危機時,開發疫苗及有效藥物是當務之急。「這考驗一個國家是否具有科技研發實力、經濟實力及國家統籌調控管理能力,是否有足夠的醫療資源的儲備來應對危機。特別是各國政府是否能排除社會體制不同、種族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等政治因素的幹擾,聯合起來共同攜手,科學地聯防聯控,集人類的智慧積極應對,採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

但北裏海雄接著說,「遺憾的是,我們看到很多國家將疫情極端政治化,科學的建議被邊緣化,政府無法有效發揮統籌指揮作用,無法科學地決策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導致眾多的寶貴生命被疫情無情地吞噬。儘管有著雄厚的科技實力,也無法正常充分發揮作用,實在是令人惋惜、可悲、可嘆。」

他繼續總結認為,「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中國政府能夠以保證人民生命為重,採取了多種嚴格的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住疫情的發展,使得人們能夠安心、安全地出行,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維持了國家經濟總體的持續發展,為世界樹立了典範。」

防患於未然,疫情防控「切不可好了傷疤忘了疼」

人類對新興未知病毒,需要經歷漸進地學習和認知過程。

北裏海雄說,在交通工具發達及經濟全球化的當代,像新冠病毒這種人類肉眼看不見、傳染性高、傳播速度快的瘟疫,對人類健康及生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全球進入年末年初人口大移動的季節,新的一波疫情更加容易擴散,無論男女老幼、種族膚色、地位高低、貧富貴賤,對於不具有免疫力的任何人,都很難做到獨善其身。

他提醒,「每個人都應充分認識到新興病毒感染的危險性,提高警惕,科學地做好自身防護,儘量避免去人口過密的場所,注意保持一定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養成好的清潔衛生習慣和健康的心態,做到不被感染,不傳他人,保護好高危弱勢群體,積極防範新的感染暴發及疫情擴散。」

北裏海雄認為,這次疫情再一次提醒全球各國,對新興疫情的出現,需要提前備好各種預案、對策及可行的科學防範措施,從體系上、制度上保證可以隨時應對全球化的新興公共衛生危機的發生,「切不可好了傷疤忘了疼,一陣風過後,又得從頭開始。」(陳超)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在日本變異是否應該擔心?
    研究顯示,從全球來看,自2019年年末至今年7月的這段時間裡,新冠病毒基因組平均隨機發生了大約15個鹼基變異。病毒變異會帶來何種影響?帶著這一疑問,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日本國立長崎大學病毒學家北裏海雄博士。
  • 建行「全球撮合家」:「朋友圈」聯結全世界 戰疫之路無問西東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戰「疫」不止,服務不怠。建設銀行在「全球撮合家」企業智能跨境撮合平臺上線醫療防疫專區,並廣泛發動境內外機構匹配醫療防疫物資供需兩端需求,實現國內產能與國外需求的有效對接,在協助全球戰疫的同時,繼續支持外貿穩步增長,在全球多國成就了一個個防疫物資跨境撮合的「鮮活」範例。
  • 全球戰疫:不容樂觀的疫情,不同尋常的法網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不容樂觀的疫情,不同尋常的法網中新社巴黎9月18日電 題:全球戰疫:不容樂觀的疫情,不同尋常的法網中新社記者 李洋面對不容樂觀的新冠肺炎疫情,即將在巴黎開賽的法網公開賽面臨著考驗。
  • 各地公安民警抗風雪鬥嚴寒戰疫情為百姓送溫暖
    各地公安民警抗風雪鬥嚴寒戰疫情為百姓送溫暖百姓生命大過天!去救人!這一刻,人民警察哪裡還能顧得了那猛烈刺骨、無孔不入、灌進全身的細雪,哪裡還能顧得上危險路段的未知情況。各地公安民警抗風雪鬥嚴寒戰疫情為百姓送溫暖經過暴風雪洗禮的所有民警都成了「冰雕」,全身上下都裹上了一層層厚厚的冰雪,但是看到被困人員無一凍傷,總算舒了口氣。
  • 全球各國新年假期疫情防控得與失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 綜述:全球各國新年假期疫情防控得與失新華社記者新年伊始,新冠疫情依舊在全球蔓延,多地發現變異新冠病毒也為疫情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防控形勢嚴峻。在剛剛過去的新年假期,多國出臺舉措限制或禁止新年慶祝活動,嚴防節日聚集、人員流動引起新冠病毒快速傳播。在疫情面前,各國防控措施有得有失。新年過後,由於一些國家確診病例數激增,多國政府採取了更嚴格的防疫措施,並推進新冠疫苗接種。收緊初見成效為減少感染,聖誕節和新年假期期間,巴拿馬全國採取嚴格的出行限制措施,「禁足」時間累計達10天。
  • 創意學人全球頭條丨全國「戰疫」海報設計大賽作品盡顯中國力量
    創意學人全球頭條推薦攜手並肩 共克時艱以藝術作品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與愛同行·抗擊病毒——2020全國「戰疫」海報設計大賽作品盡顯中國力量文/章繼剛武漢封城,隔離病毒,隔絕的是病毒,卻從來不是人心。
  • 【臥虎詩苑】唱和詩:2021新年感賦/蔡大營 於佔海等
    抗洪欣共脫貧捷, 戰疫尤知體制殊。 偉夢初圓交匯點, 新徵喜有導航圖。 絲綢聯動歐非亞, 內聖外王行不孤。
  • PlayStation官方分享全球各家遊戲開發商新年賀卡
    年末將至,PlayStation官方分享了一組來自全球各家遊戲開發商的新年賀卡,各家的祝福都顯示了出來,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以下是來自PlayStation官方的新年祝福:「隨著今年即將接近尾聲,我們由不得再三留連回望那些造就2020成為遊戲界另一個難忘的一年的遊戲和菁英團隊。無論各位準備如何歡慶這季節,我們都想感謝大家這一年來的支持。PlayStation.Blog團隊祝願每個人都能度過舒心愜意的節期假日,並好好跟自己最愛的遊戲共享優質時間。
  • 「戰疫全時區」日本準備縮小東京奧運會規模 全員做病毒檢測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美聯社)海外網6月4日電 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政府有意大幅縮小東京奧運會的規模。綜合日本《讀賣新聞》等媒體4日報導,多名日本政府及奧組委人士表示,除了減少各比賽會場的觀眾人數外,還將討論減少開閉幕式上的參加者人數,並縮小活動規模。除了選手和奧運相關人員,日本還將討論對所有觀眾都實施新冠病毒檢測,並且限制運動員外出,減少感染風險。
  • 聖誕新年將至,雪梨或推嚴格禁令
    澳大利亞醫療專家呂忱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雪梨疫情面臨澳大利亞全國大假的嚴重威脅,觀察雪梨疫情的重要截點,是聖誕節和新年假期的時間間隔,如果控制不利,預計明年一月初可能有超過三千例新冠病例。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呼籲民眾不要放鬆防疫,強調會繼續密切監察疫情,再決定是否放寬居家令。
  • 大國歌詞_戰疫周年紀念徵歌詞號 閃亮的名字 詞家:阿明
    大國歌詞_戰疫周年紀念徵歌詞號  白衣英雄你是逆行陣營裡的先鋒你是救人於水火的勇士你是抗疫戰鬥中的偉大英雄消除傳梁擴散的病毒盼望風雨過後的彩虹在與新冠戰鬥的沙場上你臉上勒痕演繹對人民忠誠啊!白衣英雄你是逆行陣營裡的先鋒你是救人於危難的勇士你是抗疫戰鬥中偉大的英雄
  • 日語學習_如何度過日本新年——お正月
    那個小時候憧憬的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的新年也要到來了。想必很多小夥伴人在異國他鄉,日本的小夥伴們的新年該怎麼過呢?和小編一起看看日本的新年吧!在日本,日本人也非常認可新年,新年做:「お正月」(おしょうがつ/ o sho u ga tsu),主要指一月一日到一月3日這段期間。
  • 長影樂團打造全球戰疫歌曲《大愛無界》
    近日,由長影樂團、U SHINE ENTERTAINMENT、浙江仙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長影樂團擔任演奏,中國、塞爾維亞、美國、義大利四國藝術家共同創作、隔空演唱的全球戰疫主題歌曲MV《大愛無界》(Human Touch)在全平臺正式上線。
  • 全球戰疫·比鄰|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中塞鋼鐵友誼情比金堅
    【編者按】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構成全球大流行。疫情在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蔓延肆虐,截至目前,全球已經累計超過60萬人感染。中國抗疫目前正在取得階段性結果,但面對新冠病毒這個人類共同的敵人,中外正在攜手、聯動,共同面對。
  • 全球視野下,這裡的戰疫故事是一部60分鐘的啟示錄
    布滿勒痕的面龐、浸透汗水的防護服、出艙後一飲而盡的礦泉水、集結出徵的援鄂醫療隊、跨越大洲的對外援助物資……理性客觀忠實於記錄,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復盤了深圳如何應對這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也是復盤,《深圳戰疫實踐啟示錄》力圖通過深圳的實踐引人思考。
  • 英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緣何贏得全球網友點讚
    中國國際電視臺推出時長33分鐘的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網名為SoLo 85美國網友看完後如是感慨。這部紀錄片成了全球網友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扇窗,在疫情蔓延的當下,它還為全球抗疫提供了經驗。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的最早發現者、埃及病毒學家阿里·穆罕默德·扎基博士認為,人類對病毒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回擊謠言最有力的武器是進一步的科學思考與求證。日本國立長崎大學病毒學家北裏海雄說,病毒溯源、尋找中間宿主、研究病毒進入人群的傳播途徑,對於徹底切斷病毒傳播,意義十分重大。
  • 【戰疫情 武山公安在行動】並肩戰「疫」的最美醫警「夫妻檔」
    【戰疫情  武山公安在行動】並肩戰「疫」的最美醫警「夫妻檔」 2020-02-10 00:1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戰疫史志 全球戰疫志丨21世紀首次流感大流行 一張全球疫情防控的...
    更需要警惕的是,病毒並沒有從此銷聲匿跡,它仍在提醒那場「戰疫」裡不應該忘卻的種種教訓:重視流感,及時就醫並接種疫苗。同時,回過頭來思考,2009年H1N1流感是世衛組織首次宣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更像是一張向全球疫情防控提出的危機「考卷」。各國在此情形下加快了國際合作的步伐,用現代醫學技術對付病毒這一全人類共同的「敵人」。
  • 「深圳溫度」與「深圳科技」助力國際戰疫
    目前,深圳仍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籌措防疫物資,為韓國、日本、義大利、西班牙、英國、法國等23個國家的38個城市和相關友好機構提供必要支援,與友城攜手戰疫,共克時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對各國都是一次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