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本周末的俄羅斯站獲勝,漢密爾頓就將追平舒馬赫的91勝紀錄,實際上,漢密爾頓追平甚至打破紀錄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漢密爾頓賽前接受採訪時直言,與在圍場為平等權利發聲相比,舒馬赫的紀錄並不重要,對自己也沒有太大意義。
1
今年5月底,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佛羅伊德死亡事件在美國和整個世界都掀起了巨大波瀾,美國各城市街頭爆發大規模示威和騷亂,各行各業的名人也紛紛站出來表達反種族歧視立場。
與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相比,F1對此事反應不太強烈,首先F1的重心在歐洲,與風暴中心美國沒有多少關聯;其次F1圈內黑人很少,車手只有漢密爾頓一個,技師和工作人員中也不多。
做為F1唯一的黑人車手,也是F1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冠軍,漢密爾頓當然不願保持沉默,在他的積極呼籲之下F1決定奧地利站揭幕式的奏國歌儀式上車手們單膝跪地表達反種族歧視立場,並且要穿上印有「黑人的命也是命」或者「結束種族歧視」的T恤,梅賽德斯車隊也決定把賽車的塗裝改成黑色。
但漢密爾頓想要的不僅如此,第二站比賽前儀式照樣舉行,但有一些車手沒有下跪,漢密爾頓聲稱要找這些車手一對一談話。顯然他的談話效果並不好,第三站在匈牙利,不僅拒絕下跪的車手更多,有些人甚至沒來到現場。
這下漢密爾頓怒了,賽後他狂噴F1車手協會主席格羅斯讓、FIA官方和主席讓-託德、F1前老闆伯尼以及多位不贊成他立場的F1名宿,並且說要發郵件給各車隊老闆,讓他們向自己的車手施壓。
萊科寧表示,跪或者不跪都是自己的權利。勒克萊則直言不想被利用,「反種族主義的鬥爭是值得肯定的,讓我感到遺憾的是,許多人來利用現在的反種族主義鬥爭,讓這場鬥爭政治化,我不想被利用。」
萊科寧和勒克萊爾的觀點,應該屬於西方推崇的「言論自由」。連早已退居幕後的伯尼都出來勸漢密爾頓別太玻璃心,也別道德綁架:「你不要在黑人身上糾結了,即使很多英國白人、中國人或者其他什麼人,也沒有機會敲開F1的大門,哪怕他們帶來了贊助,如果人們發現一個才華橫溢的黑人,想要贊助這位黑人,他們就會這麼做。」
已經離開F1的車手佩特羅夫也看不下去了,「如果一名車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他們也會舉著代表同性戀群體的彩虹旗,也要求所有車手也成為同性戀嗎?」
2
很多人都會感到奇怪,漢密爾頓為什麼反應這麼大,他是如此的成功,要名有名要錢有錢,怎麼看都不像被歧視的。
伯尼說漢密爾頓「不是白人但在F1得到了同樣的機會」,事實是他的機會比大部分白人車手更好,沒有幾個車手能剛進入F1就開上最有競爭力的賽車,沒有多少人能得到他所得到的關注——F1的大本營在英國,而漢密爾頓是目前唯一能拿世界冠軍的英國車手,媒體對他的宣傳和吹捧鋪天蓋地。
今年5月,《星期日泰晤士報》報紙的《富豪榜》數據顯示,六次獲得F1世界冠軍的漢密爾頓是英國最富有的運動員,淨資產為2.24億英鎊。漢密爾頓在2018年與梅賽德斯籤下了一份新合同,每年價值高達4000萬英鎊。他的身價超過了貝克漢姆在2013年時的2億英鎊最高紀錄。
無論麥拿輪還是梅賽德斯,都把漢密爾頓當成一號車手全力培養,傾斜了大量資源在他身上。漢密爾頓12歲時,當向邁凱倫老闆丹尼斯索要一張籤名照。第二年,丹尼斯籤下了他,丹尼斯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漢密爾頓的「代理父親」。
尼斯一路看著漢密爾頓成長,場上場下都無時無刻不在維護著漢密爾頓,這種「偏袒」甚至導致了阿隆索2007年負氣出走。但丹尼斯仍舊庇護著這個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黑人小夥,甚至勸告漢密爾頓:「別看報紙,別上網。那可能擾亂你的注意力」。
3
或許是漢密爾頓的出身。
漢密爾頓的爺爺在五十年代以勞工身份從貧窮的格瑞那達移民英國,他父親年輕時也做過鐵路工人,從社會底層掙扎出來,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不過到了漢密爾頓這一代,家庭條件已經明顯改善,父親很早就帶他參加卡丁車比賽,並且在他7歲時就買了一輛卡丁車送給他。
可眾所周知,賽車是最燒錢的運動,即使殷實的中產階級家庭也很難負擔孩子玩賽車,這個圈子裡大部分是富二代,比如與漢密爾頓在卡丁車時代就是好朋友的羅斯伯格,他的父親是前F1世界冠軍,從小住在摩納哥的豪宅裡,家裡有遊艇和私人飛機。
看著朋友和隊友們從來不需要為參賽費用和購買高級賽車部件發愁,而自己的父親必須同時打三份工並且抵押自家房產才能支持他比賽,少年時代的漢密爾頓或許已經心理失衡,即使他在12歲就被麥拿輪車隊籤下,得到麥拿輪的資助從卡丁車、雷諾方程式、F3、GP2一路升級到F1,賽車生涯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剛進入F1時,漢密爾頓駕駛風格很魯莽,在賽場上引發了多次事故,面對媒體的批評,他父親宣稱這是種族歧視,漢密爾頓也指責賽事幹事處罰他只因為他是黑人。尤其與隊友巴頓競爭落於下風那段時間,漢密爾頓的情緒像個火藥桶,攻擊別的車手聯合針對他,攻擊車隊策略對他不公平,攻擊FIA對他有偏見,總結就是:我成績不理想全是你們的錯!
他和他父親都不止一次說F1是白人的地盤,他們不會允許黑人奪冠,不如退出算了。現在他已經是六屆世界冠軍,也批評維斯塔潘等年輕車手魯莽,這算是歧視嗎?
4
漢密爾頓受到過種族歧視嗎?在白人主導的歐美社會,被歧視的不僅是黑人,也包括黃種人。
美國是個移民大國,當年做為「豬仔」賣到美國的華人勞工,以及內戰時期逃到美國的越南難民,最初的處境恐怕比黑人更惡劣,然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他們的後代大部分都過上了體面的生活,但黑人卻一直深陷低教育率和高犯罪率的泥潭。
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數據顯示,74%的亞裔從四年制大學畢業,這一比例甚至高於白人的64%,而黑人僅有40%。而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等權威數據,黑人在美國的犯罪率佔了50%,而亞裔則因為犯罪率太低,很多時候並未做相關統計。
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後,全球爆發了黑人運動。根據調查顯示,警察確實暴力執法,但弗洛伊德本人也因為盜竊、搶劫、非法持有毒品等罪名多次入獄,但不少黑人卻將他視為英雄。
黑人多年的抗爭讓反種族歧視(僅指對黑人)成為歐美社會的政治正確,不管心裡的真實想法如何,至少在表面上沒有人敢觸碰這根紅線,所以儘管F1圈內不少人不認同漢密爾頓的做法,但F1官方還是要求英國站所有車手必須參加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
漢密爾頓是黑人中最成功的那一小撮人,但受害者心理並沒有改變。
5
不過從今年漢密爾頓的種種言行看,他還不是被種族問題衝昏了頭,而是想超越車手這個身份,成為更有影響力的「大人物」,所以各種熱門政治話題都要插一腳,從反對吃肉反對殺害動物,到支持瑞典女孩桑伯格的低碳環保行動,最新舉動是轉發反新冠疫苗的視頻——視頻中聲稱比爾蓋茨資助疫苗研發是為了在疫苗裡裝晶片監控大家。
漢密爾頓的種種言論在網絡上引來很多人嘲諷,阿隆索也公開批評他做為一個駕駛燃料賽車的F1車手,每年大約坐飛機200次,扯什麼低碳環保太虛偽了。
確實,F1是最不低碳環保的運動,如果漢密爾頓這麼操心地球變暖,他應該去跑電動賽車。漢密爾頓還聲稱他是第一個出身工人階級的F1冠軍,他在這項昂貴的貴族運動中取得的突破能激勵人們實現夢想。
且不說近代這些車手——哈基寧的父親是計程車司機、舒馬赫的父親是泥瓦匠、維特爾的父親是木匠,遠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五屆世界冠軍範吉奧進入F1之前當過農場工人和公交車司機。F1車手中確實有不少人家境富裕,但來自平民階層的也不少。漢密爾頓在英國中產階層社區長大,2012年他家房子出售賣了54萬英鎊,比起成為職業車手之前家裡一直租房住的舒馬赫,他的家境好多了。
漢密爾頓積極參與各種熱門話題並且站在自己認為「政治正確」的一邊,有網友說:看來梅賽德斯碾壓式的統治不僅讓F1太無聊,還讓某些人太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