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個方案上榜!《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方案...

2020-12-27 工信微報

導 讀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方案名單,「基於5G的遠程影像診斷與協同服務解決方案」等66個方案上榜。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各地、各單位結合實際,做好入選方案的經驗總結和宣傳推廣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關於公布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方案的通知

工信廳信發函〔2020〕20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

根據《關於組織開展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方案徵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信發函〔2020〕82號)要求,經企業申報、地方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環節,我部確定了「基於5G的遠程影像診斷與協同服務解決方案」等66個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方案,現予以公布。請各地區、各有關單位結合實際做好入選方案的經驗總結和宣傳推廣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方案名單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20年8月25日

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方案名單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

相關焦點

  • 省工信廳發揮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用 助力企業復產提效
    省工信廳發揮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用 助力企業復產提效 發布日期:2020-02-17 17:44 來源:省工信廳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2月17日,省工信廳印發《關於支持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助力企業復產提效的通知
  • ...副院長餘曉暉:工業網際網路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視頻+全文+PPT)
    網來學院丨中國信通院副院長餘曉暉:工業網際網路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視頻+全文+PPT)更新時間:2020-03-05 10:50:22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分享工業網際網路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情況。這次大家都體會到了此次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和挑戰。
  • 青軟集團發布工業網際網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解決方案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董超、記者殷曉旭報導 9月21日,由青軟實訓與海爾卡奧斯承辦的人才助力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平行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上,青軟集團發布了工業網際網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解決方案,並與多家高校,就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產教融合籤約合作。
  • 數位化「戰疫」之:有溫度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應急醫療、公眾健康、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等方面都經受了全方位的考驗。在這次戰疫過程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數位化手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為工業數位化升級的新型基礎設施,更體現了獨特而廣泛的價值。
  • 復工復產 科技「助攻」
    鬱 興攝(人民視覺)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位於金夢海灣片區中瑞設計港的一家公司設計師正在和客戶溝通工作方案。曹建雄攝(人民視覺)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各地企業紛紛按下開關鍵,跑出轉型發展的加速度。遠程辦公風靡、佩戴口罩「刷臉」、智能製造上線……藉助新技術的發展,一系列創新應用為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支撐。
  • 3月25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最新消息!
    17個鐵路客站外的到達和出發業務;自3月28日零時起,恢復辦理武漢市17個鐵路客站到達業務;自4月8日零時起,恢復辦理武漢市17個鐵路客站出發業務。同時全力鞏固城市環衛疫情防控成果,繼續做好清掃保潔和消毒殺菌工作,嚴格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管理,規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做好公廁運行管理和糞便收運處理。
  • 長垣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辦公室關於做好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指導意見》(豫工信辦防疫〔2020〕18號)文件精神和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堅持嚴格標準、嚴格審批、嚴格監管,按照「成熟一個,復工一個;規範一個,放行一個;達標一個,審批一個」的原則形成《長垣市重點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白名單》(名單附後),白名單外的企業不可復工復產。
  • 助力復工復產恢復「馬力」 數字科技大顯身手
    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凌紀偉)當前,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有序復工復產,成為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迫切任務。2月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此前,黨中央國務院已做出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決策部署。
  • 【公示】2019年工業網際網路APP優秀解決方案名單
    根據《工業網際網路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工信部信軟〔2018〕79號)要求,經地方(行業)推薦、形式審查和專家評審等環節,遴選出2019年工業網際網路APP優秀解決方案,現予以公示。
  •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創新實踐、攻堅克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創新實踐、攻堅克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發布時間: 2020-11-16 09:56:17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康宏亮
  • 河南印發企業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
    關於印發企業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的通知豫疫情防指〔2020〕8號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機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關要求,全力支持和推動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復工復產
  • 河南毫不動搖抓牢疫情防控,精準施策抓好復工復產 打好防疫復工...
    河南要求,毫不動搖抓牢疫情防控這個前提,精準施策抓好復工復產這個重點,努力打好防疫復工組合拳。「首席服務官」、大數據平臺助力防疫安全修武縣五慶面業公司搶時復工,遇到兩隻「攔路虎」。一個是回廠工人隔離,有地沒房間;一個是防疫物資緊缺,有錢買不到。「多虧了『首席服務官』,麻煩很快化解。」
  • 「網際網路 」為工業升級插上「智慧之翼」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日前公布了2021年度省級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項目名單,全市共有美欣達、天能、歐詩漫、泰普森4個項目成功入圍,列全省第1位。這也是全市全面提升數字賦能能級,夯實工業經濟領域萬物互聯基礎又一突出成果。
  • 創新防控 科技戰「疫」 江西聯通信息化助力江西疫情防控和經濟...
    「工業雲平臺」,修復完善產業鏈生態。江西聯通依託與省工信廳在2018年建成的「江西工業網際網路雲平臺」,上線「物資供需對接」、「遠程設備管控」、「遠程辦公」等免費創新產品和軟體服務,積極服務政府及復工企業,實現防疫、辦公兩不誤。成為省工信廳和省國資委首批重點推薦「雲服務企業」之一。目前,已服務400個工業園區近2000家復工企業。
  • 餘曉暉:工業網際網路展現了巨大的應用前景和賦能潛力
    餘曉暉:圍繞行業生產特點和企業痛點問題,平臺企業持續創新服務能力,開發形成了一批系統解決方案,推動形成了不同的行業數位化賦能路徑,創造出顯著經濟效益。例如,富士康通過部署智能設備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一條電子表面貼裝生產線由350人減少到28人,效率提升2.5倍;東方國信打造基於Cloudiip煉鐵雲解決方案應用於全國210座高爐,實現降低冶煉成本20億元/年。二是網絡化協同,整合產業鏈上下遊資源和能力,實現協同設計、協同製造、垂直電商等一系列新模式,大幅降低新產品開發製造成本、縮短產品上市周期。
  • 工業網際網路網絡體系年度優秀解決方案TOP10榜單正式發布!
    華為5G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工業網際網路以數據為核心要素實現全面連接,5G作為突破性的無線連接技術,可以顯著降低智能工廠的工業數據採集的布線和施工成本,同時5G在構築工業視覺、廠內精準定位、移動性設備管理、工業AR輔助等場景有獨特優勢和業務價值。
  • 縣委書記葉美峰檢查調研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2月20日,縣委書記葉美峰在檢查調研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會議精神和各項決策部署,樹立信心、完善機制、優化服務,做好宣傳引導,毫不鬆懈抓好疫情防控,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縣領導戴根林、李德生參加。
  • 疫情防控一刻不松 復工復產持續用功
    一以貫之抓緊抓實疫情防控工作,科學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平遠縣正圍繞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守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條底線、突出三個強化、做到四個到位,統籌疫情防控與民生保障、復工復產的關係,落實落細「1234」舉措,全力推動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復工復產。
  • 秋冬疫情防控疫苗被寄予厚望,海爾生物首推物聯網新冠接種方案
    全流程可追溯成疫苗接種重點針對上述問題,劉佔傑提出了2點建議:一是用工業網際網路思維,搭建新冠疫苗的「安全大數據平臺」,實現新冠疫苗接種安全和可追溯。依託於工業網際網路搭建的「物聯網生物安全數字基建」,海爾生物正在推進搭建一套物聯網疫苗安全接種解決方案,該方案涵蓋移動接種和固定接種兩大場景,實現從前期疫苗預約,到中期疫苗接種,再到後期疫苗接種追溯的全流程信息閉環。另外,基於以上可追溯解決方案,疫苗接種的安全性將獲得保障,也將推進疫苗研發的進一步迭代升級。
  • 易煉紅:全力做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原標題:全力做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本報訊 (記者李冬明)2月7日,省長、省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易煉紅來到南昌高新區,調研重點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統籌兼顧、周密部署,全力做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全省經濟平穩增長,確保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