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彈、「9·11」事件、炭疽……美媒盤點華盛頓經歷過的10次暴力事件

2021-01-11 騰訊網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6日發表題為《美國首都經歷過的10次暴力》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從暴力襲擊政治人物到點燃熊熊烈火再到爆炸和不分青紅皂白的開槍,華盛頓特區也曾經歷過黑暗。

1. 華盛頓大火

根據美國參議院的歷史記錄,在1812年的美英戰爭中,侵略軍進入華盛頓特區並在1814年8月24日點燃了美國國會大廈。英國士兵還焚燒了總統官邸和美國的其他地標性建築,使這座首都成為廢墟。那麼,是什麼救了特區呢?一場特大暴雨。

2. 政治打鬥

政客們煽動的政治暴力事件不勝枚舉。例如,1856年,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眾議員普雷斯頓·布魯克斯用一根棍子痛毆了廢奴主義者、來自麻薩諸塞州的參議員查爾斯·薩姆納。此前,薩姆納就堪薩斯州是蓄奴州還是自由州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

3. 參議院炸彈爆炸

1915年7月2日,哈佛大學前德國籍教授埃裡克·明特爾溜進參議院接待室,並留下炸彈。炸彈在午夜前爆炸,無人受傷。在寫給《華盛頓明星晚報》的一封信中,明特爾使用假名稱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呼喚和平」。

4. 一戰老兵向華盛頓進軍

一戰結束後,約2.5萬名美國老兵於1932年聚集在國會外,試圖領取承諾給他們的獎金。根據法律,獎金原定於1945年發放,但大蕭條期間老兵們急需用錢。

1932年,眾議院通過了一筆加急獎金,但參議院沒有通過。遊行者們感到失望,但和平地解散了,但有些人在國會山附近豎起了帳篷。根據參議院的記錄,到了次月,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德懷特·艾森豪和喬治·巴頓領導聯邦軍隊「燒毀了帳篷,造成多人死亡,多人受傷」。

5. 「地下氣象員」組織爆炸案

據《大英百科全書》,20世紀70年代初,一個反越戰組織「地下氣象員」組織在華盛頓特區周邊埋設了一系列炸藥。該組織還在美國其他大城市引爆了炸彈。1970年,他們的三名創始成員在紐約市製造炸彈時意外引爆炸彈身亡。

6. 波多黎各分離主義分子

1954年3月1日,四名波多黎各分裂分子在即將舉行投票時闖入眾議院。作為波多黎各民族黨的他們希望波多黎各獨立。當天下午,配備了手槍的波多黎各民族主義者不分青紅皂白地向屋內開槍,造成五名國會議員受傷。

7. 國會大廈炸彈

1983年11月,一枚炸彈在國會大廈北翼爆炸。就在爆炸發生前,一名自稱「武裝抵抗部隊」成員的來電者說,放置炸彈是為了抗議美國在格瑞那達和黎巴嫩的軍事行動。炸彈造成25萬美元的損失,但無人受傷。

8. 在國會遇襲導致兩人死亡

1998年7月,一名武裝襲擊者突破安檢,衝向德克薩斯州議員湯姆·迪恩的辦公室。為了阻止行兇者,兩名國會山警察在執行任務時死亡。槍手拉塞爾·韋斯頓現在被關押在一處聯邦醫療中心。

9. 「9·11」事件和炭疽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商業飛機並撞毀紐約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第四架聯合航空93號航班在抵達預定目標——很可能是美國國會大廈——前在賓夕法尼亞州墜毀。此後不久,國會山發現致命的炭疽菌,包括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南達科他州的湯姆·達施勒的辦公室裡。

10. 暴徒闖入國會大廈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2021年1月6日,川普總統在一次集會上敦促支持者向美國國會大廈進軍。在混亂中,一名女子被槍擊中,後來身亡。(編譯/塗頎)

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舉行示威遊行。(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美國首都華盛頓10次「飽經風霜」的政治暴力經歷
    華盛頓特區是美國首都的所在地,也是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創建、辯論和通過法案並幫助治理國家的地方,國會大廈的名字也很貼切。周三(1月6日),謊稱贏得大選的唐納德-川普總統的支持者暴徒衝進了國會大廈。但這並不是美國首都第一次出現政治暴力事件。從暴力襲擊政客,到大火,再到爆炸,再到無差別的槍擊,華盛頓特區已經見慣了黑暗。
  • 盤點十大恐怖襲擊事件
    盤點十大恐怖襲擊事件恐怖襲擊是極端分子針對不限於民間的不人道攻擊方式,近年來不斷發生,近年的恐怖襲擊事件又有哪些呢?3·1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案蒙面暴徒砍人事件3月1日21時許,昆明火車站廣場發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截至2日6時,已造成29人死亡、130餘人受傷。
  • 盤點近年來美國黑人遭暴力執法事件 美媒:種族主義才是流行病
    (美聯社)【海外網5月29日編譯報導】日前,明尼蘇達州黑人男子弗洛伊德遭暴力執法,生前哀求「我沒法呼吸」卻被無視,最終在被警察跪壓7分鐘後不幸身亡。這一事件激怒美國民眾,一時間全美各地爆發抗議活動,為弗洛伊德申冤。事實上,近年來美國白人警察對少數族裔暴力執法的事件屢見不鮮。
  • 盤點近年來美國黑人遭暴力執法事件
    原標題:盤點近年來美國黑人遭暴力執法事件美媒:種族主義才是流行病(美聯社)[海外網5月29日編譯報導]日前,明尼蘇達州黑人男子弗洛伊德遭暴力執法,生前哀求「我沒法呼吸」卻被無視,最終在被警察跪壓7分鐘後不幸身亡。這一事件激怒美國民眾,一時間全美各地爆發抗議活動,為弗洛伊德申冤。事實上,近年來美國白人警察對少數族裔暴力執法的事件屢見不鮮。美媒認為,種族矛盾在美國社會是長期存在的問題,「種族主義才是持續的流行病」。
  • 美媒:數十名被列入恐怖分子觀察名單人員參與了國會暴力事件
    美媒15日援引聯邦調查局(FBI)消息稱,在1月6日的國會暴力騷亂中,參與者包括數十名被列入恐怖分子觀察名單人員。這是1月6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川普的支持者在國會前參加示威遊行的資料照片。新華社 圖據《華盛頓郵報》15日報導,FBI知情人士稱,有數十名恐怖分子觀察名單上的人員參與了國會暴力事件。他們大多是白人至上主義者,過去曾做出令FBI調查人警覺的行動,因此名字被列入國家恐怖分子篩查資料庫(TSDB),被標記為存在潛在安全風險。
  • 數數美國國會大廈歷史上的暴力事件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副總統彭斯主持會議確認拜登勝選,川普支持者從各地雲集華盛頓,上演了一幕「勤王」的暴力大戲。川普的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擾亂了正在進行的國會會議。其結果是,一名婦女被警察開槍打死,後來又有三人出現病症而死亡。
  • 是誰給美國前總統和CNN寄了「炸彈」?
    從華盛頓到紐約,從佛羅裡達到洛杉磯,「炸彈警報」正在全美拉響。兩天內,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前國務卿希拉蕊等多名知名民主黨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分部相繼收到疑似爆炸裝置。有評論稱,這起發生在中期選舉前兩周的連環「襲擊」,旨在煽動恐慌氣氛。
  • 馬克龍批美國暴力事件後不忘"端水":相信美國民主
    原標題:馬克龍批評華盛頓暴力事件後不忘「端水」:相信美國「民主」[編譯/觀察者網童黎]在美媒抨擊國會暴力事件「動搖國本」、多國深表震驚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卻當起「端水大師」,用英語抒發了他對美國「民主」的信心。
  • 美國芝加哥爆發大規模暴力搶劫事件
    本報華盛頓8月11日電(記者張夢旭)當地時間9日下午至10日凌晨,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中心發生大規模暴力搶劫事件,導致15人受傷,其中兩人遭槍擊傷勢嚴重,100多人被警方逮捕。芝加哥市長洛麗·萊特富特呼籲民眾幫助辨認搶劫者,稱暴力搶劫事件為「無恥的嚴重犯罪行為」。據悉,搶劫活動首先在芝加哥南部開始,隨後轉移到市中心。10日凌晨,數百人衝入芝加哥市中心的商業區,他們砸碎窗戶、搶劫商店,並與警察對峙。芝加哥近期涉槍暴力事件頻發。7月第一個周末,有87人因槍擊受傷、17人死亡,死者中包括兩名兒童。
  • 歷史上的今天:9•11事件13周年
    中國搜索訊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了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恐怖襲擊。紐約世貿中心、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先後遭到恐怖主義分子劫持的波音757、767飛機猛烈撞擊,導致世貿雙塔轟然倒塌,共造成3000多人死亡和失蹤。「9•11事件」被美稱為第二次「珍珠港事件」。
  • 盤點全球近年十大恐怖襲擊案
    現盤點近年來十大恐怖襲擊案,內容如下:9·11事件有預謀的大型恐怖襲擊案2001年9月11日上午,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分別撞向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兩座建築在遭到攻擊後相繼倒塌,世界貿易中心其餘5座建築物也受震而坍塌損毀;9時許,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機撞向位於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五角大樓局部結構損壞並坍塌,造成超過3000人死亡。
  • 美媒:FBI 著手調查「1.6國會山暴亂」事件
    【美媒:FBI 著手調查「1.6國會山暴亂」事件】美國合眾國際社(UPI)1月7日電: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表示,周三支持川普的暴徒衝擊美國國會大樓後,聯邦調查局正在尋求公眾幫助,以查明華盛頓「積極煽動暴力」的那些人(in identifying people "actively instigating violence")。
  • 嫌犯在華盛頓投放炸彈 美國FBI懸賞5萬美元緝拿
    來源:海外網圖源:推特海外網1月8日電美國聯邦調查局(FBI)7日晚公布了一張男子的照片,稱該男子6日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放置了炸彈。據《今日美國》報導,FBI將獎勵提供線索的人,在嫌疑人被鎖定,逮捕以及定罪後,提供線索者可獲得5萬美元。
  • 1979年蘇聯炭疽汙染事件 其實正是日本731的遺物所致
    當然,官方也確實想把自己扯的謊編得更圓滿一些,他們說,這並不是什麼生化洩露,僅僅是食用肉類遭到了炭疽汙染,進而導致有人得病死亡而已。但問題是,炭疽汙染又從何而來呢?動植物都會感染,左圖便是感染的香蕉1969年,一家流亡者經營的小報刊登文章說,此次炭疽汙染事件,背景是葉卡捷琳堡的一家軍工廠發生爆炸
  • 「9·11事件」或重演!美國收到神秘威脅,將駕駛戰機撞向華盛頓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國世貿中心的兩座大樓被兩名恐怖分子所劫持的民航客機撞上,直接導致了這兩座建築物的倒塌,隨後華盛頓的五角大樓也被另一架客機撞上,雖然並未同世貿中心的大樓一樣坍塌,但是局部結構同樣也遭到了損壞,更重要的是讓美國這個世界霸主顏面全無。
  • 國會暴力襲擊4人死亡,美媒為何不「亮麗風景線」了?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在美國國會發生的暴力襲擊事件當中,有4人死亡。還有些人將美國的騷亂與此前香港發生的事情進行對比,說這是「亮麗的風景線」。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首先我想說,我們都注意到美國國內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相信美國人民希望恢復正常的秩序。
  • 那場NBA最想抹掉的球場暴力事件,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提到NBA的球場鬥毆事件,現在的球迷第一反應也許是著名的奧本山宮殿事件。1977年12月9日,本是一場普通的常規賽,洛杉磯湖人坐鎮主場迎戰休斯頓火箭,上半場兩隊戰平。一年前賈巴爾曾經在比賽中肘擊過庫內特,現在兩人眼看著又要幹架。湖人大前鋒科米特·華盛頓看到這一幕,準備上前幫助隊友。
  • 美媒:暴力事件後,3名白宮官員遞交辭呈,多名官員考慮辭職
    當地時間6日下午,美國國會大廈發生暴力事件。目前已有3名白宮官員辭職,多名川普的高級助手正在考慮辭職。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日報導,截至目前,已有3名白宮官員辭職。在騷亂發生後,前白宮通訊主任、新聞秘書、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幕僚長格裡沙姆於當日下午遞交了辭呈,有官員透露,格裡沙姆的決定與川普支持者在國會的暴力抗議活動有關。在此後,一名官員對CNN表示,白宮社交秘書尼斯塔也提交了辭呈並已生效。此外,福克斯新聞報導稱白宮副新聞秘書馬修斯已宣布辭職。報導稱,多名川普的高級助手也考慮辭職。
  • 美暴力事件已致4死,多名高官辭職,議院:快罷免川普
    據路透社最新報導稱,華盛頓地區警察局局長羅伯特·康提於周三(1月7日)傍晚表示,在唐納·川普總統的支持者襲擊國會事件中,已有4人死亡,52人被捕。此外,康提還表示在共和黨和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總部發現了兩枚管狀炸彈,還在美國國會大廈的一輛汽車上發現了一個裝有燃燒彈的冷卻器。此前報導中,有一名平民女子因遭到國會警察槍擊而死亡,康提拒絕透露該女子的身份,稱仍在等待通知其親屬。此外,周三當日還有3人因緊急醫療情況死亡。在這起暴力事件發生後,有知情人士透露,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川普的兩名高級助手於周三辭職。
  • NBA史上的5次暴力事件!奧本山宮殿事件僅排第二!第一差點出人命
    NBA史上的5次暴力事件!奧本山宮殿事件僅排第二!人們總是說籃球運動已經變得太過脆弱了,今天的每一次接觸都將會是一次犯規。當然,我們也不希望再次看到那些曾經發生在賽場上的暴力事件,我們更希望賽場上的球員們崇尚體育精神將最好的比賽呈現給球迷。為了吸取教訓,我們來回顧下NBA歷史上最殘酷的五場暴力事件,根據造成的傷害、造成的混亂和對這項運動的持久影響進行對他們進行了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