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摸到舒服的邊緣了。站樁一年半,每天按照1.5個小時計算,大概站了821個小時,個人覺得至少有1000個小時。有了這些積累,終於,要摸到舒服的邊緣了。
站樁舒服,是一種境界,更是身體要素的綜合反饋。表現在:一是不會一想到站樁,覺得是種任務和壓力;二是站的過程中,酸麻疼痛反應固然還是有,但重點不是這些,而是逐步地承接和接受;三是對站樁時間的感覺由慢變快。儘管我還沒有達到一晃就是2個小時的境地,但已經在過程中了;四是能夠體會到自己身體內部的細微變化。甚至能夠體悟、心悟關於「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內涵;五是內心安靜,朝著安定的境地進行緩慢移動。
舒服不僅體現為人與自己,也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記得幾年前,一位睿智者告訴我,人與人相處就是要達到舒服的境地。字面上肯定是理解了,但深層次內涵,也是到現在才摸到邊緣。反思自己的笨拙和愚昧,找到理由以減輕自己的負疚感:一是這種思維模式更替需要時間過程,養成一種接人待物方式,需要積累;二是需要眼界和眼光;三是需要內生性動力;四是需要能量支撐。這幾種要素,我想根子還在於能量。沒有這種能量,即便是認知到了,也吼不住,管不了。看著職場上遊刃有餘的高手,也只有仰慕的份了。
一個人沒有心靜,最好是心定的狀態,不僅待人接物上凹凸不平,且在投資上也很難取得可持續發展的業績。
換個角度,看看股票市場本身,也能看得出心態的重要性。不要說每家上市公司的屬性和發展階段,以及發展的外圍環境完全不同,且每隻個股背後都有各種資金在攪動,各種資金的性質不同想法不一樣,進場和出場的時機把控也不相似。但無論如何,一隻個股的走強,總是各種指標集體表現形態向好。無論是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甚至是年線圖,還是各種技術指標的聚集向上,盤面上的感覺會讓你感覺非常舒服。資金背後是人,上市公司管理者也是人,具有人性化的舒服盤面,讓各路人馬看著都很舒服。股價豈有不上行的道理。
當然,讓人感覺舒服的盤面個股不少,選擇誰?
和你的性格秉性一樣的股票,就是你的最佳候選個股。疊加形成共振!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人性是擾動市場操作的最大因素。只有找到你最喜歡的股票,屬於你的才拿得住。否則,要麼狗尾續貂被深套,要麼看見還沒嘗到味道就戛然而止,剩下的就是遺憾和悔恨。但股市不相信眼淚,只有認清楚自己,認清楚大勢,認清楚情況,才能舒服地笑到最後。
舒服,是我未來一直追求的目標和方向。儘管醒悟的太晚,但總比一輩子不開竅要好點。
(2020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