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欽:中歐關係如何加碼「一帶一路」建設

2020-12-22 內蒙古新聞網

  「一帶一路」建設發展中,與歐洲國家有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一帶一路」不斷拓展的貿易邊界與當下「逆全球化」的聲音如何協調?面對外界對「一帶一路」的質疑我們該如何處理?「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路徑又是什麼?這些話題受到各國政府層面、學界、業界的積極關注。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上的現實問題,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對中歐關係、「一帶一路」領域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大學智庫中心副主任史志欽教授進行了深度訪談。

  從「中歐」到全球——全球化需要反思嗎?

  現在我們處於全球化當中,大家在反思,全球化本來是一件好事情,為什麼有人反對?全球化出了什麼問題?

  全球化在過去二三十年,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紅利,形成了新的全球產業分工。但是,全球化在促進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不平衡問題。世界發展的不平衡,一個國家內部的不平衡。這個世界是不平衡的,有些國家可能得到紅利比較多,而另外一些國家可能得到比較少,那麼這樣自然就引起有些(國家)高興,有些(國家)不滿意。同樣在一個國家內部也有窮的和富的,這些差距在擴大。這應該是西方世界逆全球化非常重要的原因。

  今年的新冠疫情暴發,更使得全球化雪上加霜,一些反全球化的人就認為,如果沒有全球化,疫情不會傳播這麼快。這種影響讓人們對全球化產生疑問,但這些只是全球化進程當中小的波折,因為全球化發展趨勢是不可扭轉的,就像中國領導人反覆強調的,逆全球化或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麼為什麼現在提出「一帶一路」?這是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大家一塊商量搭建經濟合作平臺,強調命運共同體意識,權、責、利是一致的。

  反思過去的全球化,如果不受社會的控制,不受政府的控制,如果整個社會都不管它,那麼這樣肯定會帶來問題。過去發生戰爭,尤其兩次世界大戰,從某種程度上,是因為資本的爭奪,市場的爭奪,資源的爭奪。二戰後,為避免世界大戰再次發生,建立了現在的戰後秩序。但戰後秩序半個世紀了,蘇東劇變兩極格局解體之後,社會主義陣營不存在了;原來劃分的兩個平行市場,社會主義市場沒了,全部變成資本主義市場了。

  資本在全球自由流動,這是發展好的方面。但一些負面問題也出現了,這就是我們提出要反思全球化的原因。中國提出來包容、共贏、普惠的全球化。全球化本身是好東西,讓大家都要參與進來,分享全球化帶來的紅利,而不只是有利於少數資本、少數人的全球化。這次反思中需要迎接「新」的全球化,就是中國提出用「一帶一路」參與全球治理,從這個角度理解,整個全球化將來還會發展,只不過應該是不同於過去版本的全球化。

  全球化幾百年,有高歌猛進的時期,也有受挫折的時期,是在曲折中取得前進,這種情況也符合規律。逆全球化是一種暫時現象,因為整個全球分工的體系基礎還存在,不可能因為疫情,使得全球再重新分工。但是我們也看到現在某些國家短期內為了應對疫情,採取防禦性措施,這個也可以理解。

  兩個「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現在用來形容中國和美國,西方許多知識分子認為,中美之間難以逃脫這樣的現象。實際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政府非常理智,主張要避免陷阱。

  為什麼要避免?就是說我們始終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我們不願意改變當今這個世界的秩序,不願意挑戰美國的地位,我們的目標就是中國要發展,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所以說用過去的陷阱來形容中美關係,我覺得假設本身就是錯誤的,這個是不對的。

  中國的歷史表明,我們沒有對外侵略擴張,那麼現在我們用同樣的行動,向世人證明不會有擴張的野心,不會向國外滲透。

  我們提出的「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不是為了地緣政治,不是為了另起爐灶,而是搭建一個大家都要參與的平臺。它起源於中國,但屬於世界。我相信通過時間的檢驗,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暴發後以及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後,我們能夠力所能及地幫助歐洲、幫助美國,幫助許多需要幫助的國家,提供防疫物資、醫療人員進行支援,從某種程度上也證明,我們本著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

  第二個「陷阱」,是指債務陷阱這個問題。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借錢人、債權人這種關係,這種矛盾自古都有,有經濟行為自然就會有債務的現象。當然,有一些國家出現還不起債的情況,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出現,更加重這種可能性。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盡大國的責任,進行減免。我們從來沒有逼迫任何國家,對那些確實困難國家我們也會給予減免債務。

  關於未來:可持續性、自貿區與世紀工程

  我們在「走出去」的時候,始終都重視環境問題。因為我們知道中國在這方面吃了很大的苦,過去是先發展再治理。所以我們不希望這種情況在「一帶一路」走出去過程再次發生。

  實際上我們在第一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當中,明確提出來,把「一帶一路」變成綠色之路、生態之路,要讓「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我們有這樣一個要求,有這樣一個目標。在金融貸款當中也提出了綠色金融,對那些嚴重汙染環境的企業、投資項目基本都卡住,把住這個關。除了可持續的問題,經貿合作是重中之重。最近的一件大事情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

  RCEP已經談了8年的時間,是漫長的談判過程。我覺得籤署的意義非常大。在逆全球化反全球化背景之下,這十幾個國家能夠走到一起來籤署這樣一個區域性的全面合作協議,證明我們還是希望一個開放的經濟,希望能夠相互合作,相互交往,做貿易做生意的,這一點釋放的信號,我覺得是積極的。針對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反全球化,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這一協議的籤署對中歐投資協定從某種程度上會起到推動作用。我看到歐洲一些評論,像德國的一些報導,認為現在RCEP的籤署是中國的勝利,歐洲不能置身事外,應該積極參與進去,這實際上對西方國家有一定的壓力,有助於推動中歐投資協定的籤署。

  「一帶一路」我們叫「project of the century」,世紀工程。一開始大家不太容易理解這個世紀工程,它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倡議,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國與國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同樣也要相互合作。中國搭建這樣一個經濟平臺,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大家一同發展經濟,來維護世界的和平,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隨著對「一帶一路」研究的深入,我覺得這確實是中國的一個百年工程。

  

相關焦點

  • 獨家丨清華大學史志欽:中歐關係如何加碼「一帶一路」建設?
    原創 中國一帶一路網 中國一帶一路網「一帶一路」建設發展中,與歐洲國家有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一帶一路」不斷拓展的貿易邊界與當下「逆全球化」的聲音如何協調?面對外界對「一帶一路」的質疑我們該如何處理?「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路徑又是什麼?
  • 關注丨汪文斌:沒有任何一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家認可所謂...
    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開展,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同時,外界仍有「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的說法。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有何設想?A汪文斌表示,「一帶一路」是國際經濟合作倡議,旨在通過促進互聯互通,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 中歐班列系列漫畫③:中歐班列開啟「一帶一路」新徵程
    中歐班列(英文名稱CHINA RAILWAYExpress,縮寫CRexpress)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運行於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貨櫃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是深化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
  • 疫情考驗下「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儘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但「一帶一路」建設仍呈現十足韌勁,交出亮眼成績單。近日,由中國建築承建的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項目(蘇庫爾—木爾坦段)正式移交通車。「中巴友誼之路」的再次升級,是當前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務實合作的縮影。
  • 面試素材:一帶一路
    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 翟崑:「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
    近日,應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在中國一帶一路網出品的《「一帶一路」百人談》節目中發表了演講。▲ 近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一帶一路」百人談》節目中發表主題演講。(圖源:中國一帶一路網)以「一帶一路」的地方動力為話題,翟崑在演講中分析了2020年「一帶一路」地方動力的形成、優勢以及各省如何更好地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翟崑提出,「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2020年最大的地方動力是,由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組成的「一帶一路」大動脈。以下是翟崑演講全文,由中國一帶一路網整理。
  • 「一帶一路」項目推進如火如荼 園區建設碩果纍纍
    「一帶一路」項目推進如火如荼 園區建設碩果纍纍 原標題: 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口城;從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到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相關合作穩步推進,各項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歡迎和積極參與。
  • 浙江發布2019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十大標誌性工程建設成果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浙江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構建新時代全面開放新格局,與世界形成了全新的貿易體系和互聯互通走廊。為了加大以「一帶一路」為統領的對外開放力度,釋放「一帶一路」引領效應,浙江省先後印發《關於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意見》《打造「一帶一路」樞紐行動計劃》,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 黃仁偉:欲圍堵「一帶一路」?美國有心無力
    2020年的世界,像是給「一帶一路」出了一道高難度的附加題。面對此消彼長的新冠疫情、持續衰退的全球經濟、空前緊繃的中美關係和倒行逆施的逆全球化浪潮,「一帶一路」遭到了哪些衝擊,又如何應對?近日,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在中國一帶一路網出品的《「一帶一路」百人談》節目中告訴了我們答案。
  • 後疫情時代的中亞-西亞經濟形勢與「一帶一路」建設 國際研討會舉行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帶一路」建設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為深入研判疫情及後疫情時代世界發展趨勢,更好的助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7月16日,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指導下,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與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以「後疫情時代的中亞-西亞經濟形勢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主題,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共同舉辦了雲端專題研討會,為國際社會合作抗擊疫情、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亞投行副董事:波蘭地理位置決定"一帶一路"建設非常重要
    11日,大會進入第二天,當天舉辦了有關中國主題的研討會,波蘭政府官員、中國駐波蘭大使館代表、中波經濟界人士、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探討了全球背景下中國-中歐合作前景、中國-波蘭經貿關係以及雙方在基礎設施和投資方面的合作等問題,期間,「一帶一路」成為高頻詞。
  • 廣東清遠著力打造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重要腹地
    廣東清遠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北大門,是"一帶一路"倡議始發地之一。近年來,為打造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腹地,清遠著力實施對外貿易提升、引資引技升級、基礎設施聯通、服務平臺構建、人文交流拓展"五大行動",成效顯著。
  • 走深走實 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需要抓住哪些關鍵要素?提升新疆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的著力點是什麼?新疆企業如何發揮主體作用,開展互惠互利合作?代表委員們對標新任務新要求,謀劃新舉措新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 開航,又一年 浙江奮力推進「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建設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巨大挑戰,作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地的浙江,對標建設「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深入實施十大標誌性工程,奮力推進「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建設,交出高分報表,舒展開浙江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新格局的生動圖景。  ——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對外開放載體建設成效顯著。
  • 獨家丨演講丨翟崑:「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
    ▲ 近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一帶一路」百人談》節目中發表主題演講。(圖源:中國一帶一路網)以「一帶一路」的地方動力為話題,翟崑在演講中分析了2020年「一帶一路」地方動力的形成、優勢以及各省如何更好地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翟崑提出,「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2020年最大的地方動力是,由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組成的「一帶一路」大動脈。以下是翟崑演講全文,由中國一帶一路網整理。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演講題目是「一帶一路」的地方動力。
  • 「一帶一路」的亮麗成績單
    例如,在同印尼總統佐科通電話時,雙方表示,實施好雅萬高鐵等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為兩國人民創造更多福祉;在同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通電話時,雙方表示,要在攜手應對疫情挑戰的同時,持續深化兩國關係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創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在同印尼總統佐科通電話時,提出願同印尼深入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海洋支點」構想,實施好雅萬高鐵、區域綜合經濟走廊等重點項目,用好用足人員往來
  • 山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問題與路徑
    幾年來,山西「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也存在嚴峻挑戰。這些特殊的優勢為山西對接「一帶一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二、山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進展與成效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後,為了統籌推進「一帶一路」的對接,山西省積極完善組織機構。省政府成立了由副省長擔任組長、27個省直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 疫情下「一帶一路」倡議:如何向高質量發展方向前進?
    2020年以來,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外部世界的環境變化和不穩定性增多,這也對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疫情背景下的「一帶一路」倡議會出現哪些調整?如何推進「一帶一路」這幅圖景從「大寫意」走向精湛細膩的「工筆畫」,向著高質量的發展方向前進?
  • 國臺辦:進一步擴大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空間
    中新網1月13日電 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進一步擴大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空間,進一步發揮臺商臺企在智能製造、信息技術、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優勢和特長,發揮他們在強化兩岸產業鏈、
  • 德國工商界人士:「一帶一路」帶來發展新機遇
    德國工商界人士:「一帶一路」帶來發展新機遇 2019年09月06日 12:59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