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板作為中國桌球傳統打法,曾經一度在世界乒壇佔據主導地位。也湧現出了劉國梁、王皓等頂級運動員。但隨著桌球技術的發展,橫板兩面弧圈打法在速度、力量、旋轉上的優勢愈發明顯,而直板反手位的劣勢也逐漸被放大出來。目前,中國隊直板選手能夠跟眾多橫板一流球員抗衡的只有許昕,而許昕之後趙子豪是否能夠成為國乒直板接班呢人?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
像王皓級直板橫打很難再出現,直板反手位永遠是弱項。
王皓作為乒壇一代名將,他對桌球技術這項運動的發展的貢獻就在於——直板橫打技術!雖然此前劉國梁、馬琳等也有直板橫打技術的運用,但他們並不是以此項技術為主,大多用於被橫板盯住反手之後的無奈過度,其球質和威脅遠不如橫板的反手暴衝。而王皓的直板橫打技術是作為其主要的技術特點被運用到比賽中的。
由於是從小練習,幾乎不用反手推擋的王皓,其直板橫打技術完全可以跟橫板反手對衝、對拉,而且直板橫打拉出去的球的弧線、旋轉更怪異,也更讓人難以適應。早年,初出茅廬的王皓運用此項技術與歐洲等選手對拉時,他們幾乎都不知道如何來接王皓直板反手反拉過來的球。王皓的直板橫打實際上比他的正手的威脅都要大,反衝斜線、反撕直線,多板對抗運用十分自如,且球的質量非常高。
但能像王皓能夠打出這種世界級的反手直板橫打對抗,中國隊再沒有後來者。許昕之所以被稱之為「大蟒」還是源於他正手強大的中遠臺對拉能力,但許昕的反手大多還是以放半高球來周旋,然後伺機側身正手反拉暴衝,他的反手直板橫打與王皓不是一個級別。劉國梁評價王皓的直板橫打技術時,曾說:「王皓作為直板,反手能夠與橫板形成高質量對拉不落下風,是因為王皓手腕的爆發力非常強大,而這種爆發力並不是人人都具備的。」
趙子豪的技術特點並不突出,上升和發展空間比較有限。
很多球迷對於許昕的打法不是很理解,作為直板中國隊歷來都是近臺快攻,像劉國梁、馬琳均是如此。他越打越往後,甚至與橫板拼中遠臺對拉的打法,一度被認為退伍和落後。但許昕接受採訪時說:「如果我像馬琳那樣堅持近臺,我可能早就被淘汰了。」這句話還是細想之下還是很有道理的。
直板堅持近臺是因為臺內球的小球處理,由於握拍方式問題更加靈活,更容易擺短、劈長、挑打等,但現在橫板運動員對於臺內短球都是反手直接擰拉,像張繼科、張本智和、林昀儒等臺內的快速暴擰非常犀利,直板在臺內球的優勢進一步縮小。臺內球優勢漸失之後,那只有拼中遠臺的對抗。馬琳之所以後來跟張繼科等完全下風,就是因為撞球內越來越控制不住對手,而中遠臺無法跟橫板形成高質量的對抗,反手的劣勢被放大出來。
許昕的中遠臺反拉能力也使得他繼馬琳之後,還能夠在乒壇上走得更遠的最重要的技術因素之一了。然而趙子豪與這些直板前輩們相比,正手、反手技術特點都不是很突出。趙子豪正手在中遠臺沒有許昕那麼強,近臺也沒有馬琳側身攻那樣暴,反手的直板橫打打術與王皓更不能同日而語。作為直板,趙子豪在臺內小球的控制,以及前三板搶攻意識都很一般,沒有自己的絕活。馬琳側身暴衝當年一絕,王皓直板橫打獨步乒壇,許昕中遠臺對拉被稱為「桌球表演藝術家」,你再看趙子豪的技術特點,沒有一點給你留下鮮明的印象。
直板沒有絕活是很難在競爭激烈的乒壇一流選手中站穩腳跟的。22歲的趙子豪目前在國際公開賽只取得過保加利亞、奧地利公開賽的男單亞軍,而且還是國乒男隊眾多主力沒有參賽的情況下取得的。趙子豪作為直板,要想達到馬琳奧運男單冠軍、王皓18個世界冠軍,甚至許昕這樣的高度,以他的技術能力都是非常困難的。不過,在國乒許昕之後,國家隊有趙子豪、薛飛、許培峰三位直板選手,趙子豪已經算是相對較好的。
實際上,早就有球迷預言,2020東京奧運後許昕逐漸退出國家隊之後。中國男乒直板也開始了凋零之勢。即便趙子豪也戰勝過奧恰洛夫、法爾克、張禹珍等外國高手,但中國隊直板要想取得劉國梁、馬琳、王皓、許昕這樣的極具特點,而又能拿到大賽單打桂冠的,還真是鳳毛麟角了。
大家覺得趙子豪作為許昕之後中國男乒直板接班人,他能在乒壇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呢?隨著樊振東、梁靖崑等橫板以暴制暴成為主流,中國男乒直板的春天還會來臨嗎?歡迎各位留言、評論,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