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
9月11日晚7時30分,由天水湖管理處、天水在線根據「大地灣女神」舞蹈和「大美天水」音樂噴泉特效專門設計並聯合推出的「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在天水湖激情上演,這也是天水在線在天水湖舉行的第27場演出。期間,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還演奏了《大地灣的回聲》。數千群眾現場觀看了演出,上萬網友通過天水在線抖音直播間觀看了演出。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大地灣女神」舞蹈,由天水在線邀請天水市歌舞團王時飛導演根據秦安大地灣遺址出土的5500年前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創編,由天水在線主播萌萌在天水湖「大美天水」音樂噴泉舞臺進行表演。秦安大地灣出土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距今已經有5500年的歷史,是遠古時期的雕塑傑作。因器口圓雕頭像短髮齊額,五官端正,遠遠望去,宛如一個充滿渴望的少女在翹首企盼;又像一個懷孕的少婦孕育著新的生命,故有學者稱之為「大地灣女神」。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哇嗚音樂可追朔到人類原始初期,最早的哇嗚只能發出一到兩個音,後來擴展到三到四個音,人們從快慢節奏、高低音的變化中表達思想情結、尋找樂趣,在民間代代相傳。隨著社會的發展,哇嗚的製做與吹奏己在民間絕跡。近年來在我市肖峰、王佔雲、王建雲的多年苦心研發下,經過千百次的改進,把大地灣人頭器口瓶和泥哨相結合,研製出了六孔、七孔、八孔、十孔的新型樂器,被列為市級非遺項目,並於2017年通過了國家專利認證。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大地灣人頭瓶哇嗚,聲音古樸純厚,音色悠遠空靈,表現民族文化力極強,能吹奏出黃土地古老而厚重的文化,極具中華內涵。根據哇嗚的音色特點,肖峰老師創作了《大地灣的回聲》、《媧鄉春柳》、《天水情》、《懵夢》、《伏羲祭祀樂》等作品,引起了全國界內人士的關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大地灣人頭瓶哇嗚外型獨特、美觀,既有觀賞價值又有使用價值,易吹易學老少皆宜。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第十一場演出)
(合影留念)
(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
(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
(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
(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
(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
(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
(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
(天水市民族吹管樂協會大地灣人頭瓶哇嗚樂隊演奏《大地灣的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