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58歲的黃海平,確診胰腺癌晚期後,提出身故後捐獻眼角膜,為他人帶去光明。11月17日凌晨,陪兒子度過32歲生日後,黃海平安詳的離開了人世,他捐獻的眼角膜,將為兩名患者帶來光明。
1
父子相伴的最後一個生日夜
陪伴是最好的愛。黃健,32歲,如山般的父親突然倒下,直到現在他都接受不了。父親確診胰腺癌的5個多月來,黃健看著父親日漸憔悴,飽受疾病困擾,內心太過煎熬。11月16日是黃健的生日,對他來說,這是父親陪伴在他身邊的最後一個生日,他捨不得。
將手機放在父親耳邊,播放《直播海南》前一天的報導,黃健用這種方式告訴父親,他在為父親完成心願,他已經聯繫了海南省紅十字會,他已經在捐獻確認登記表上簽字,未來,父親的眼角膜將幫助他人重見光明,這份愛和陪伴將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延續。
黃健說:「我想告訴他我已經做到了,雖然他現在聽不見了,我也會尊重他的意願,把眼角膜捐出去,去幫助更多需要它的人」。
而未來,黃健將向父親學習,以父親為榜樣,將這份奉獻與愛心更好地傳承下去。
2
父親的眼角膜讓兩人重見光明
生日夜,沒有蛋糕,沒有鮮花,有的只是一對父子最後的相依相伴。或許是冥冥中,黃海平得知心願即將達成,或許是終於挨到陪兒子過完了生日,11月17日凌晨零點40分,黃海平不再飽受病魔困擾,安詳的離開了人世。
凌晨零點40分,黃海平離世。家屬強忍悲痛,將黃海平的遺體運往瓊海。凌晨3點,海南省紅十字會眼庫的醫務人員,順利獲取了黃海平的一對角膜。
經過檢測,黃海平的角膜質量良好。
據了解,目前,我國角膜盲證患者數量很大,很多患者因為等不到角膜只能在黑暗中生活。自2019年1月以來,海南共有53位捐獻者,獲取角膜105片,全部用於臨床移植。角膜組織的捐獻,能讓生命得以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海南省紅十字會副會長趙健麗說:我們紅十字會呼籲全社會關注這個事情,一個捐獻者去世之後,他的家人同意把角膜捐給受助者,傳遞了光明,傳遞了愛,所以我們希望更多的傳遞愛的使者,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捐獻角膜,光明留人間的這個隊伍裡來。
黃海平離開了人世,黃健也完成了父親的遺願,捐獻父親的眼角膜,希望幫助有需要的人。「當我離開,讓愛留下」,對黃海平來說,這是一份心願,也是一份功德。因為這份無私的奉獻,讓更多人感受到了愛的傳遞和力量。
3
追尋回望捐獻人生平
用熱血點亮生命之光
在黃海平捐獻眼角膜的報導播出後,引起大家的共鳴,大家感動於他的無私,感動於他的大愛。而對於認識黃海平的人來說,他做到這一點,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熱衷公益早已成為他這20多年來的一種習慣。
黃健:這是他的無償獻血證,2012年、13年、14年,14年有兩次,這只是其中的兩本,他一年最多的時候獻了四次,一直都不被我們知道,問他為什麼回來面色蒼白,他才說已經獻了血。
現在,黃健也堅持無償獻血,他正用行動踐行著父親的公益理念。而我們也相信,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一行列中,為這個社會注入更多的生命之光。
是的,或許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很渺小,但只要盡力去做,幫助他人,用自己的生命點亮另一盞生命,這何嘗不是一種偉大?正如黃海平,他的眼角膜將幫助兩個人重現光明,生命以這樣的形式延續和重生,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奇蹟。
(資料來源:中國紅十字會)
謹為生命,傳遞美意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誠摯邀請您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方式如下:
微信登記:
關注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點擊「志願登記」進行登記。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www.codac.org.cn)進行登記。
現場登記:
前往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書面登記。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父子相伴最後一個生日夜,兒子幫父親完成心願,讓愛留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