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熱衷夜生活、喜歡群體活動的韓國人來說,一天緊張的工作學習結束後,最佳的社交場所非夜店酒吧莫屬。
然而,正是這些夜店族讓韓國前期對新冠疫情的嚴防死守功虧一簣。一名流連於夜店的29歲男子掀起的第二波疫情,已經從首爾梨泰院夜店波及到學校,甚至軍隊。
首爾的夜店
懼怕被汙名化而「失聯」的夜店族,找不到的零號病人……表面上看,這輪疫情反撲似乎與此前韓國大邱疫情擴散的情況有些相似,但卻更難控制。而這背後凸顯的依舊是韓國防疫工作的兩難困境:公開透明,還是保護隱私?以及,該如何保護他們?
病毒趁著夜色潛入人群
白天,他們是穿著體面、對前輩畢恭畢敬的白領、老師、醫生、學生;夜幕落下,他們便搖身一變,成了酒吧夜店裡最嗨的聲色男女。
夜夜笙歌的年輕人
常有人說,如果不體驗一晚夜生活,就算不上來過韓國,以及「不知首爾不足為怪,不知梨泰院才是怪」。位於首爾龍山區南山東麓、被稱作「萬國城」的梨泰院,正是夜店咖們最愛的社交聖地。
5月1日深夜至2日凌晨,來自京畿道龍仁市、就職於軟體公司、正在休假中的29歲男子來到首爾梨泰院,去過一家餐館、兩家便利店,流連於一家桑拿店,包括國王夜總會、女王夜總會等在內的5家酒吧和夜店。
國王夜總會
然而,在一夜的狂歡與放縱之後,男子遭遇了來自新冠病毒的重創。在經歷了高燒39℃、腹瀉等症狀後,男子於5月3日前往醫院就診,6日被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打破了韓國連續3天沒有新增本地案例的平靜。而與他同行的另一名31歲男子也於兩天後確診。
就在這名男子盡情狂歡的同時,有數百人與他「共處一室」。在燈光灰暗、光怪陸離的夜店裡,你無法明確地知道站在你對面的帥哥靚妹是誰,也不清楚自己跟誰擦肩而過。更糟糕的是,根據住在梨泰院附近的居民的說法,夜店裡約有七成的人沒有戴口罩,加上碰巧趕上韓國連續6天的公共假期,疫情就這樣趁著夜色擴散開來。
該不該承認那晚我去過?
雖說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所有進入夜店酒吧的人都需要在入口處測量體溫、登記自己的姓名與聯繫方式。看起來,追蹤這場疫情的約5500「參與者」會比大邱新天地教會20萬信徒要容易得多。
但問題是,尋求放縱浪蕩夜生活的夜店族又會有幾個留下真實的個人信息?尤其,當眾人皆知梨泰院充斥著大量韓國傳統文化難以接受的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變性者主題的酒吧夜店。
首爾的病毒檢測中心又開始忙碌起來
果不其然,韓國當局只聯繫到了2400人,這意味著還有大半的人可能攜帶著病毒,出沒在通勤的人群之中。為了儘可能地挖出更多的潛在患者,政府調閱信用卡記錄、監控錄像,甚至動用技術手段,通過移動運營商向同一時間段連接過梨泰院附近通信基站的10905人發送簡訊,希望他們能配合病毒篩查。
但對於夜店族而言,與其承認自己去過梨泰院、接受篩查,不如去死。
就像疫情暴發初期,一個韓國大叔瞞著在中國的老婆回國陪情人的出軌「壯舉」因為公開的流調信息被全世界「吃瓜」一樣,按照韓國疫情公開透明的要求,掀起這波疫情的29歲男子的個人信息、行蹤軌跡也被詳細披露。就著這點信息,好事的韓國網民也已經將他扒了個底朝天。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由於男子去過的夜店酒吧被《國民報》等韓國媒體公開認定為同性戀酒吧和夜店,加上被洩露到網絡上、由一個架設在DJ身後的攝像頭拍攝的夜店裡不堪的一幕,讓一些韓國人更加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去過梨泰院的人,但凡去過這些地方的人都被「順理成章」地認定為同性戀。
「視頻下的評論滿是仇恨言論。」當晚去過其中一間夜店、在醫院工作的男子宋某雖然接受了媒體採訪,但出於對人身安全的考慮拒絕公開姓名。
抱著僥倖心理「隱姓埋名」
原本,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韓國就已經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過街老鼠」,更何況他們還跟與傳統韓國文化格格不入的性取向扯上關係。無論在最近去過梨泰院的人是否已經「出櫃」或是「深櫃」,抑或是跟「櫃」毫無關係,純粹只是想去夜店酒吧釋放一下壓力,他們遲早會被流調人員「挖」出來,遭受各種冷嘲熱諷和指指點點。
韓國政府顯然也注意到了輿論的暴力傾向。為了消除夜店族的顧慮,首爾市政府頒布了「匿名檢測」政策,不用留下姓名,留下電話即可。
除了軟的,還有地方政府使出了硬的。
蔚山市規定,去過梨泰院的人如果不接受檢測,一旦傳染他人將最高被判處2年有期徒刑和2000萬韓元罰款。
但軟硬兼施依舊不見得有效。
住在首爾的外國人斯科特不願意接受檢測,即便是匿名的。因為無論檢測結果如何,考慮到病毒潛伏期,受檢測者都必須接受強制性的兩周隔離。「你可以想像到的是,如果有人說他連續兩周沒法去上班,那他一定去過那些同性戀夜店酒吧。」
面對來自輿論的壓力,還是有很多人抱著僥倖心理,情願「隱姓埋名」,假裝一切正常,直至不得不直面仇恨言論和歧視,甚至是法律的懲處。
被確診的仁川市25歲還在大學四年級就讀的補習班老師,在接受流行病學調查時就謊報信息,聲稱自己無業。可以想見,他並不想讓流調人員聯繫補習班上的學生和家長,以及同事,進而讓他們知道他去過梨泰院。但紙終究包不住火,截至14日上午9時,這個補習班老師就已經直接或間接感染了包括8名學生在內的13人。
更令人擔憂的還有韓國軍隊。韓國網絡作戰司令部勤務支援中隊的一名下士、陸軍本部直轄陸軍中央補充營的一名軍官都曾在5月1日造訪梨泰院的夜店並確診,並傳染了網絡作戰司令部的另外兩名士兵。
疫情反撲後,梨泰院的酒吧已暫停營業
從5月8日開始,韓國每天的新增病例數反彈至兩位數,連續5天在30例左右徘徊。
面對不願意現身的潛在感染者,韓國人或許需要思考:如何在公眾的知情權和個人的隱私權找到平衡點?以及,該如何在公眾利益與私生活之間劃清界限?畢竟,汙名化並不能消滅病毒,甚至只會起到反作用。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
撰稿深海三文魚
責編 杜雨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