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辛辛那提公開賽剛剛結束,萬眾期待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就緊隨其後,將於8月31日至9月13日舉行。
疫情仍在蔓延,眾多高手缺席,賽事調整,獎金縮減……今年的美網和以往相比,屬實黯淡了不少。
疫情影響 網壇遭受衝擊前所未見
溫網錦標賽宣布取消,WTA年終總決賽也無法如期舉行,法網公開賽延期……新冠疫情全球暴發的大背景下,體育賽事多數停擺,網壇也不能倖免。
△4月24日,此前已經延期的大滿貫法國公開賽宣布再次延期。
很多低排名的網球運動員沒有了收入,舉步維艱;不少球迷也在漫漫等待中耐心漸失,轉而將目光投向別處——在這個充滿娛樂的世界裡,人們的選擇實在太多。
然而美網和它的衛星賽頂住了壓力,宣布如期回歸,為整個網壇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當地時間今天上午,美網正在測試「虛擬觀眾歡呼系統」,為今晚開始的第一比賽日做準備。
△美網的「虛擬觀眾歡呼系統」
強行重啟 盡顯美式「倔強」
自從美國網協官宣今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確定在8月31日開賽之後,有關美網能否安全舉辦的話題就持續受到各方關注。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國新冠疫情第二波暴發還未過去的情況下,美國網協依然「倔強」地堅持辦賽。
△美國網協發表官方聲明
6月17日,美國網協發表官方聲明,稱辛辛那提公開賽和美網完全不會受到華盛頓賽取消的影響,他們仍將按照原計劃推進這兩站賽事的舉行。
空場比賽 球員獨自上場
擁有139年歷史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將首次迎來空場比賽,並且首次在大滿貫賽事中啟用全自動「電子司線裁判」,取代原來的人工司線裁判。所有球員都將獨自上場,開啟一段對抗「孤獨」的旅程。
賽事調整 控制參賽人數
美網賽事也有所調整:取消了混雙項目以及單打項目的資格賽,男雙和女雙賽事都將從64對組合減少為32對組合參賽。
獎金銳減 降幅約22%
8月6日,美國網球協會公布了今年美網總獎金及分配方案,5340萬美元的總獎金比去年縮減了5%,男女單打冠軍獎金也比去年少了85萬美元,今年的單打冠軍只能拿到300萬美元,較去年縮減了22%。
霸王條約?選手籤訂「生死狀」
8月10日,據義大利媒體ubitennis網站報導,參加今年美網的球員都要在一份免責文件上簽字,才能獲得出戰資格。且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能起訴。
△免責文件全文
其中提到:
「我自願承擔由我或我接觸其他人造成的任何風險與責任,包括嚴重疾病、受傷乃至死亡,無論是由美網或其他人疏忽造成。」
「在法律允許最大限度內,我將永遠不起訴美國網協、比利簡金國家網球中心、ATP巡迴賽、WTA巡迴賽、辛辛那提網球有限責任公司、美國網協球員發展公司、美國網協基金會公司、紐約市等。」
即便如此,仍有很多球員籤下自己名字。哈勒普教練卡希爾表示,類似的協議在這段時間內、每項運動、每個運動員及團隊中都很普遍。
目前,包括英國名將孔塔、荷蘭雙打名將庫爾霍夫等球員都對這一聲明作出回應。
荷蘭球星韋斯利·科爾霍夫諷刺道,「看來從現在開始我要多學習一些免責同意聲明的知識了。」
剛在列剋星敦首輪不敵波茲科娃遺憾出局的孔塔也表達了一些看法:
「我覺得不管採取哪種責任形式,只要涉及『免責』這個語境,它總會變得異常陰暗。」
「事實上,即便沒有新冠病毒和這份免責聲明,每當我們參加比賽時,也都必須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不過缺席的選手也不在少數。王曦雨、庫茲涅佐娃、斯特裡科娃等人相繼宣布退出這項大滿貫賽事,美網的退賽名單仍在持續增加中。目前入圍參加美網的中國大陸選手,僅剩下張帥一人。
△中國網球選手張帥
費納缺席 小德「有戲」獲大滿貫18冠
美網賽場,費德勒和納達爾將繼續缺席,弗格尼尼、特松加、普伊、赫伯特、波普林等網壇好手也不會出現,以德約科維奇的實力,預計他將繼續在球場上「一家獨大」。
在剛剛結束的辛辛那提大師賽男單決賽上,德約科維奇在1-6慘敗第一盤的情況下連追2盤,逆轉拉奧尼奇斬獲雙圈「金大師」。這是德約科維奇第35個大師賽的冠軍,本賽季開始後,德約科維奇23連勝保持不敗。
在費納雙雙缺席的情況下,至今保持賽季不敗金身的德約科維奇無疑是即將開始的美網男單奪冠最大熱門。籤表中,作為頭號種子的德約領銜上半區,他所在的1/4區並沒有太多可以對他構成威脅的選手。相比較之下,下半區的競爭或許更激烈。
△2020年美網男單籤表1/4區
總而言之,德約的大滿貫18冠在這屆美網真的很「有戲」。
由於疫情的關係,2020年美網沒有設立資格賽,女單參賽的128名選手都是直接入圍正賽。WTA排名前十的選手中巴蒂、哈勒普、安德萊斯庫、貝爾滕斯、本西奇、斯維託麗娜等6位選手宣布退出了今年美網的爭奪,也讓今年的美網女單陣容顯得星光黯淡。
△美國網球名將小威廉士
近幾年WTA女單有統治力的選手稀缺,每一項大滿貫賽事基本所有的種子選手都有機會去爭奪最後的冠軍,但是又沒有人有十足的把握。最受關注的無疑是美國傳奇選手小威廉士,但是從目前的狀態看小威想創造24冠的歷史極其不易。
防疫新舉 美網成「氣泡」中的較量
為了防範疫情、最大程度保障球員的安全和健康,美網制定了全面的防疫措施。其中就包括搭建安全「氣泡」。
△美網的標識,提醒人們不要「越界」。
所謂的「氣泡(Bubble)」,是美國網協為了確保今年的賽事能夠順利進行所設置的一個安全區域,這個區域包括時間和空間兩個概念。
空間上,「氣泡」即為安全罩,劃定安全區域並與外界徹底隔離,保證球場內除球員、教練、裁判以及工作人員外,沒有其他任何人。
而時間上,則是一系列嚴格的限制措施。截至8月20日,已經有90%的球員進入到「氣泡」當中。
來看看美網是如何搭建「氣泡」的↓↓
為了對人群進行區分管理,美網將參賽選手和其團隊成員定為「第一類」。在抵達紐約之後,這些人都要接受COVID-19病毒核酸檢測,在出結果之前不允許離開各自酒店的房間。即便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在賽事期間他們的活動區域也僅限於美網所劃定的「安全區」,如果沒有經過許可擅自離開,球員將被取消參賽資格並罰款。
「第二類」和「第三類」人群分別是會與球員進行有限接觸的媒體、電視轉播人員以及被認為幾乎不會與球員有直接接觸的賽事一般工作人員,包括安保、交通、廚師和服務人員等等。
總而言之,美網「氣泡」的整體是構建在減少人員相互接觸的理念上,同時希望所有參與者都能具有足夠的自我管控能力。
此外,其他的一些措施還包括:
設置「社交距離監督員」;
巴士接送球員時,載客量至多50%,乘客要坐在緊挨窗戶的座位上,鄰位空置;
可以容納300人的更衣室一次只允許30人使用,只有球員可以進入,使用時間被限制在15分鐘;
球員餐廳可容納的共同就餐人數從300人降至50人,鼓勵球員選擇露天就餐;
供觀眾互動的區域改造成球員休息區;
主場館64個包廂實時更新分配給球員使用;
將球員安置在官方指定酒店。
然而,儘管防疫措施已經近乎嚴苛,「氣泡」還是被病毒找到了突破口。
8月29日,辛辛那提公開賽和美網賽期內出現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核酸陽性案例。雖然是賽期的首例,但這已經是「氣泡」封閉以後出現的第二例陽性了。
△美網官方聲明
十幾天前,當第一例陽性出現以後,很多媒體已經用感嘆號來作為大標題——
儘管感染病毒的人員並不是球員(隨後確認為理療師胡安·曼努埃爾·格拉萬),但這兩個陽性案例都表明,面對無孔不入的病毒,辛辛那提公開賽和美網所承諾的為保證球員安全所構建的安全「氣泡」並非無懈可擊,他們面臨的挑戰是多層面的。
監製丨唐怡
製片人丨鄭弘 劉峰
策劃丨梁震
視覺丨楊曉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