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浙江台州援疆醫生赴醫院組織多學科討論。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揮部供圖
中新網台州5月21日電(記者 範宇斌 通訊員 趙丹丹 羅沙沙 張念霞)21日,記者從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揮部獲悉,台州市第十批援疆醫生進入第一師阿拉爾醫院後,發揮「組團式」醫療援疆作用,短短一周,創造兩個「首例」——首例內鏡下電凝止血治療,首例術中內鏡聯合剖腹探查小腸止血,填補醫院技術空白,為患者帶來「福音」。
「感謝援疆專家及阿拉爾醫院的醫護人員,在他們的治療和護理下,把我從『死神』手中搶救過來。」近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醫院消化內科病房的王先生如是說。
浙江台州援疆醫生為患者做急診內鏡手術。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揮部供圖
患者王先生因「解黑便4天,嘔血半天」從急診入住阿拉爾醫院消化內科。檢查後發現,王先生除中度貧血外,還伴有低蛋白血症、電解質紊亂、低鈣血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病症。日前,患者再次出現嘔血,情況十分危急。
阿拉爾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援疆專家季新榮綜合判斷患者病情,組織消化內科召開科室內部病例討論後,制定了個性化治療方案,帶領消化內科醫生爭分奪秒,克服多重困難,順利完成阿拉爾醫院首例熱活檢鉗電凝止血治療,成功救治了王先生。
另外一名患者因「便血1天」入院,5年來有反覆消化道出血病史4次,還伴有高血壓病史、中度貧血,低蛋白血症。入院次日凌晨患者出現大量便血,急診腸鏡提示大腸腔內大量積血,迴腸末端有血跡,無活動性出血,病情複雜危重。
接到消息後,援疆專家崔可和季新榮立刻趕往醫院,聯合阿拉爾醫院及台州消化內科學科討論後,進行保守治療,經搶救,生命體徵平穩。
第三天凌晨4點患者再次出現消化道大出血,表現為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
「哪怕有一線希望也不願放棄對患者的救治。」崔可再次同季新榮奔赴現場,快速組織了普外科、急診ICU、放射科以及台州醫院消化內科、普外科專科多學科討論,制定了術中內鏡聯合剖腹探查止血的策略,手術順利進行,現患者正在進一步恢復中。
據悉,掛職阿拉爾醫院的台州市醫療專家團隊,今年計劃實施「五大計劃」,其中「青藍計劃」——重點人才培養計劃,旨在通過科室選拔,選定骨幹醫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在受援科室開展講課培訓、新技術新項目示範引領,以「導師帶徒」形式結對,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變「輸血」為「造血」,為醫院培養後備學科帶頭人,引領學科持續發展,為第一師阿拉爾醫院創建「三甲」醫院,發揮「組團式」醫療援疆作用,匯聚起打造南疆區域醫療中心的強大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