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信條》五主創揭秘背後故事:從退回槍膛的子彈到逆轉世界

2020-12-14 騰訊網

在《信條》裡,他將觀眾熟悉的「時間旅行」和「平行宇宙」概念重新編織,打造了一個「時空逆轉」的全新宇宙:你不光能搭乘時間機器回到過去,還能讓時間在自己身上逆向流轉。

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三禾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第一批重映大片,《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再次把觀眾帶進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世界。這「重溫」來得恰是時候:諾蘭最新科幻動作大片《信條》緊接著就在9月4日上映了。

《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分別上映於10年前和6年前,諾蘭導演了更偏向於紀實的歷史戰爭片《敦刻爾克》,而今,被視為「時空三部曲」之續章的《信條》終於登上大銀幕。

《一線》在提前觀影之後,與諾蘭以及片中的四位主演:「雙男主」約翰·大衛·華盛頓與羅伯特·帕丁森、「大反派」肯尼思·布拉納、女主角伊莉莎白·德比齊進行了對話,探索《信條》創作背後的故事。

依然是腦洞大開的全新世界觀,依然是把時空概念玩出前所未有的創意——

在《盜夢空間》中,諾蘭創造了四層夢境世界,空間層層鑲嵌,時間層層遞歸;

在《星際穿越》中,他創造了一個黑洞中的五維空間,通過「撥弄」三維空間的時間,找到拯救人類的方法;

而到了《信條》,他將觀眾熟悉的「時間旅行」和「平行宇宙」概念重新編織,打造了一個「時空逆轉」的全新宇宙:你不光能搭乘時間機器回到過去,還能讓時間在自己身上逆向流轉。

想像一下,你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所有車都在往後行駛,所有的人都在倒退行走;廢墟重新變成大樓,子彈飛回槍膛;身下是熊熊火焰,身上卻在結冰——因為熱量也逆轉了……在《信條》裡,諾蘭用驚人的視覺呈現了這一切。

拍攝現場

為了讓這個逆轉世界符合物理規律,他還專門向諾貝爾獎獲得者、霍金的好友、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請教,後者也曾擔任《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

不過,對於兩位男主角來說,最難的關口不是讀劇本、理解「諾蘭的另一國語言」,而是拍攝中在逆轉世界和正常世界的法則裡來回「切換」,學會「出正拳」和「出反拳」,利用兩個世界的物理規律「武鬥+智鬥」大反派,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到來。

羅伯特對《一線》感慨,諾蘭的片子都這麼燒腦,看《信條》,就等著和《盜夢空間》一樣的觀影體驗吧!約翰·大衛則強調,必須得看五遍,才能感受這樣一部鴻篇巨製。

不過,諾蘭本人卻相當謙遜。他表示,前兩部電影已經夠燒腦了,這一部只希望能夠娛樂觀眾。為此,他採用IMAX和70mm大畫幅膠片混合拍攝,加上氣勢恢宏的配樂、緊張的剪輯節奏,為觀眾製造沉浸式的觀影體驗:「他們能來看一次,並且享受其中,我就很高興了;如果他們願意再多看幾遍,了解影片更深的邏輯,那當然更好了。」

諾蘭在片場

從一顆退回槍膛的子彈,到一個時空逆轉的世界:「驗證之窗」最令人著迷

一線:關於時間旅行或平行宇宙的影片我們已經見過很多了,您是怎麼想到把人或物進行「逆轉」這一概念的呢?

諾蘭:這部電影其實是源起於我很久就感興趣的兩個畫面:子彈留在牆上,然後從牆上退回到槍膛裡。這是我很早就記到本子上的,但當時只是個抽象的概念,我一直在想著如何能把它具象化。最後我就一點點從這個畫面開始,形成一了個能講通邏輯的宇宙觀。

「彈孔」是「逆轉世界」的典型元素

我不想拍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時間旅行電影或平行宇宙電影,我希望我的影片裡有很多限制。有趣的是,你扭曲現實世界的限制越多,或者說你改變物理法則的限制越多,觀眾反而看得越激動,事物發展的方向也越具體。

所以整部電影的起點就是物理定律都是可逆的,可以向前,可以向後,除了一個不可以——熵。熵就成了整部影片的一個關鍵元素。

一線:聽說電影開拍時演員們並沒有拿到完整的劇本,你們在拍攝的過程中,是不是有很多困惑?

約翰·大衛:其實到真正開拍的時候我是拿到了完整劇本的,真是救了命了,因為整個故事就像你說的,太讓人困惑了。

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第一次讀劇本花了我整整四個小時——其他劇本一般只需要一個小時。因為經常讀完一段又要倒回去再看一遍,感覺就像在讀另一門語言——諾蘭的語言。要想理解諾言的語言,確實是需要花點時間的。

羅伯特:好多時候都很困惑。比如開車的那場戲,我和約翰·大衛在一部車裡,諾蘭在另一部車裡,我們坐在那兒等他用對講機給我們信號。當時車速有80公裡/小時,你還得記住前面設計的是哪個方向會有什麼東西衝進來,然後對著空氣表演。約翰·大衛很多時候是看著相反的方向,想像著那裡有車撞翻了,實際上翻車的位置並不在那兒。所以最後諾蘭把影片剪出來之後,我真的很難想像他是怎麼做到的。

拍攝現場

一線:在這個「時空逆轉」的世界裡,你們認為最迷人的細節設定是什麼?

約翰·大衛:動作。眨眼、呼吸、抓癢、走路,所有這些小動作,在時空逆轉的世界裡,都是完全不同的,你動作開始的位置,變成了還沒開始就結束了的位置。打鬥戲份裡,我不光要學如何出拳,還要學如何倒著「收」拳看起來像在打拳……總之,每天在片場都要在逆轉世界和正常世界的法則之間切換,是一個很神奇的經歷。

諾蘭:我不能說太多,因為很多人還沒看過。不過最讓我著迷的是「驗證之窗」,就是處在兩個機器之間的那扇玻璃。所有的劇組人員也對這個設定非常著迷,大家都十分好奇最終的視覺效果會是什麼樣的。

感官被從頭「蹂躪」到尾,必須在電影院看五遍才行

一線:《信條》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相比,哪部最複雜?

諾蘭:這個很難回答。你看一下我其他的作品,比如《記憶碎片》,是用一個很複雜的方法來講一個很簡單的故事,而《信條》則是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來講一個很複雜的故事:約翰·大衛是影片的主角,一個出色的間諜,很帥氣,很有魅力,這就足以抓住觀眾的注意了;觀眾和他一起踏上旅途,跟他一起了解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故事很複雜,但講述很簡單。

羅伯特:諾蘭的片子都挺燒腦的,我記得我看《盜夢空間》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好像看懂了,但又似乎差了點什麼,20分鐘後再回頭想想,好像又更明白一點了……所以每次都一邊看一邊想,我得至少再看一遍。我覺得《信條》也是一樣。

一線: 肯尼思,您也是導演,也執導過懸疑片如《東方快車謀殺案》,您怎麼評價《信條》的懸疑感?

肯尼思: 諾蘭講了一個複雜的故事,故事本身有著很深的人文內涵,影片又製造了感觀刺激——配樂真的太、太震撼了,可以說是穿透身體、直擊心靈。

可能現在說「沉浸式體驗」有些陳詞濫調了,但是我覺得諾蘭的懸疑片總能把觀眾拉到熒幕裡,包括視覺和聽覺的,讓你一直處於這種「沉浸」當中。一部電影下來,你的感官會被從頭「蹂躪」到尾。如果你喜歡在電影院裡享受這種感覺,這部影片真的不能錯過。

一線:您覺得觀眾需要看幾遍才能看懂這個世界觀?

伊莉莎白: 我想看一遍應該可以明白整個故事,但是你可能需要多看幾遍,對整部影片的核心——「時空逆轉」這個概念,才會越來越清晰。除非你是物理天才,不然很難一遍就看懂。

約翰·大衛:五遍,必須得看五遍,而且是在電影院裡看,才能真正感受這麼一部鴻篇巨製。

諾蘭:因為前面有兩部類似的影片了,我就希望觀眾來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以更放鬆的心態,把它當做一個娛樂消遣。他們能來看一次,並且享受其中,我就很高興了;如果他們願意再多看幾遍,了解影片更深的邏輯,那當然更好了。

相關焦點

  • 諾蘭執導電影《信條》票房破億,「時間逆轉」的奧秘你看懂了沒?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重映之後,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動作巨製《信條》9月4日在全國IMAX影院公映,「時空三部曲」系列悉數面世。這個周末,《信條》在各大自媒體上掀起了一陣討論的狂潮,獲得了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 《信條》萬字深度解析!帶你看懂每處細節!
    主角在假死被救後,被賦予新的更大的任務,通過科學家的幫助,主角從射出的子彈倒著回到槍膛的實驗中了解到「逆轉時間」的概念,並被告知整個世界可能因為逆時間技術消失。主角從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條」組織,成為無名氏,他的任務是保護全世界不要被逆時間毀滅。
  • 《信條》背後的科學問題:時間是什麼?為什麼時間不能倒退?
    西媒:《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西班牙人報》網站9月13日發文對電影《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進行了探討分析,文章內容編譯如下:時間是什麼?為什麼時間不能倒退?我們為什麼不能記住未來?為什么子彈在發射前不能退回彈匣?
  • 電影|《信條》首映 諾蘭: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3 日,影片舉行了提前場觀影,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首映禮,諾蘭攜主演們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觀眾進行映後交流,親自講述這場時空迷局的拍攝故事。看過相關介紹的觀眾都知道,這次諾蘭還是圍繞著時間展開敘述,但玩的更大了," 時間逆轉 ",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穿越、時空摺疊完全不同,一刷看懵是正常的,所以有觀眾表示 " 看完就想二刷 ",而這一全新劇情設定也讓觀眾讚嘆有 " 穿透身體直擊心靈的嗨爽。"
  • 諾蘭在20年前的《記憶碎片》中藏了一個彩蛋:與《信條》逆向子彈有關
    《記憶碎片》是諾蘭來到好萊塢後拍攝的第一部商業片,故事改編自弟弟喬納森諾蘭的短篇小說《死亡象徵》,目前豆瓣評分8.6,並贏得了第74屆奧斯卡和第59屆金球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奠定了諾蘭「燒腦」的作品風格基調。日前,諾蘭接受Complex採訪時透露,《記憶碎片》中藏著和《信條》內容有關的彩蛋。
  • 閒談諾蘭的神片《信條》
    著名導演諾蘭的大片《信條》於9月4日在國內上映,該片是諾蘭的時間三部曲的第三部,以前看小李主演的《盜夢空間》就比較燒腦,這部《信條》有過之而無不及。信條該片講述主人公(約翰·大衛·華盛頓)為拯救世界,頻繁穿梭與現在和未來,和意圖毀滅當今世界的勢力作鬥爭的故事。
  • 《信條》裡尼爾是誰演的 尼爾真實身份揭秘
    《信條》裡尼爾是誰演的《信條》裡扮演尼爾的演員是羅伯特·帕丁森。尼爾真實身份揭秘這個救贖故事的驅動核心不是沒有名字的男主,而是由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尼爾。男主給他講倒射的子彈和時間逆轉,尼爾似乎明白一切卻裝作不知道,還有在每一次行動中尼爾都能給予男主"預見性"的幫助。這些細節說明,尼爾是來自未來的人,在未來與男主相處了一段時間,隱藏身份回到過去(電影中的"現在")要與男主一同完成任務。表面上《信條》與很多特工片一樣,搭檔合作採取行動,因此容易將尼爾與男主的共事定義為友情。
  • 信條的結局什麼意思?電影信條結尾彩蛋是什麼?
    信條這個組織的成立在未來,也就是電影結束處之後的未來,成立者是未來的男主。電影《信條》結局是什麼意思信條大結局看不懂怎麼辦未來的男主並沒有停止時空穿越,而是回到過去招募了尼爾,這也是為什麼尼爾說他們認識很多年了。其實這個電影的全故事都是故事的一半,或者說是任務的後半段,也就是男主的前半生。而任務的前半段則是男主的後半生。
  • 解讀諾蘭燒腦神作《信條》
    2.故事主體部分之逆轉時間培訓。加入組織後的第一項任務是接受培訓。通過女科學家蘿拉的講解和幫助,無名從射出的子彈倒著回到槍膛的實驗中了解到「逆轉時間」的概念,並被告知整個世界可能因為逆轉時間技術而毀滅消失。無名的任務簡而言之,就是保護全世界不要被逆時間毀滅。
  • 如果平行空間處在同一空間會發生什麼,信條給你答案
    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事件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諾蘭,但也是在視覺呈現、敘事結構上再賦新意、再造巔峰的一部。從來只有單講時間逆轉和時空穿越的,卻從來沒有在一個畫面裡把正向和逆向時間同時呈現的。它如《盜夢空間》的那個摺疊城市,首尾完美張合,開頭即結局。最後一場大戰,將為IMAX觀影帶來前所未有、目瞪口呆的銀幕體驗。
  • 《記憶碎片》中藏了彩蛋 是《信條》逆轉時間的原型
    據外媒報導,近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他早年間拍攝首部商業片時就有了「時間逆轉」的想法。在電影《記憶碎片》中就隱藏這一個與《信條》相關的彩蛋。這個彩蛋在電影開頭的2分左右,主角萊納謝爾比(蓋伊皮爾斯 飾)手持拍立得相機的動作逆轉,牆上的血液逆流,手槍從地面回到手中,子彈從射出狀態返回槍中。諾蘭導演透露,這就是《信條》的原型,把射出的子彈吸會回槍管,再射擊。在《記憶碎片》中只是開頭,不過到了《信條》中就成了串聯整部電影的關鍵技術。
  • 諾蘭新片《信條》曝新預告海報 主角逆轉未來拯救世界
    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信條》(Tenet)今日曝光第二款近3分鐘的中字預告和新海報,新海報中片名Tenet比起上一版海報反轉又有反轉,逆逆得正。海報上也撤掉了今年7月17日北美上映的檔期信息,而是改成了「COMING TO CINEMAS」。當然是否改檔要等華納正式官宣。
  • 諾蘭在《記憶碎片》中藏了彩蛋 是《信條》逆轉時間的原型
    據外媒報導,近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他早年間拍攝首部商業片時就有了「時間逆轉」的想法。在電影《記憶碎片》中就隱藏這一個與《信條》相關的彩蛋。
  • 最新上映電影《信條》觀影「知識點」,掌握這六條,輕鬆觀影
    也因為這些原因很多觀眾覺得電影有些蒼白,不如直接開始時間設定來得刺激,當《信條》真的這麼玩起來了,觀眾們又是否看得懂呢?掌握以下幾條就能讓你輕鬆了解《信條》。信條的英文片名隱藏著的秘密。信條的英文名:「TENET」當這個高度對稱的片名和海報最早公布時,很多影迷便試圖對其進行挖掘和解讀。「TENET」,來源於龐貝遺蹟石碑上的拉丁語迴文詩句,這五句詩的意思是農神薩特一直控制著時間之輪運轉。
  • 萬眾期待的《信條》是怎麼翻車的?時間逆轉了,故事失去了反轉
    但這次,新片《信條》卻有些玩砸了,豆瓣只有8分,遠低於之前的表現,有網友評價:玩鷹的人終會被啄瞎眼,那玩弄時間的導演呢?我個人的觀影感受就是,在《信條》中,「時間逆轉」這個故事設定,沒有很好的傳遞給觀眾,導致觀眾很難看懂,很難看進去:最直接的觀影體驗是,太累了,過於冗長和枯燥。首先說下,最大賣點「非線性敘事」——時間逆轉!
  • 諾蘭《信條》曝10分鐘超長幕後花絮
    時光網訊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將於9月4日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現已全面開啟預售。影片今日發布10分鐘超長幕後花絮,揭曉本片「時空逆轉」背後的概念,並展示片中各式視覺奇觀的複雜編排。諾蘭表示,《信條》給觀眾重新理解動作影片的理由,也希望大家能體會到時小時候第一次看諜戰片時的激動。複雜編排 呈現逆轉奇觀  花絮中首次揭秘了本片的基本概念,是來自於物理學上的「熵值可逆」,諾蘭就是以此為基礎創立了整個「時空逆轉」的精妙世界觀。
  • 從子彈即將射出槍膛開始算起,人能逃開麼?不被擊中的概率有多大
    眾所周知,狙擊槍的射程距離都比較遠,鎖定目標後扣動扳機時會發出很大的響動,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是子彈從槍膛射出的聲音。說到這裡不禁有人要問了,既然射程距離這麼遠,是否存在躲過子彈的可能性呢?實踐證明,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面對即將射出槍膛的子彈,人基本上是沒有機會躲過去的。
  • 諾蘭《信條》影片零劇透解析 看信條之前你需要先弄懂這些
    本片對於大眾影迷來說可能會有一些門檻,但如果不是特別在意時間線上的處理,整體故事很簡單流暢,相當硬核。沒有過多的情感線,特工拯救世界的任務很直給。剩下的完成任務階段毫不拖拉,有一說一,非常乾脆。所以在節奏上也是非常讓人有爽感的。但如果想真的走進諾蘭的世界,看到影片情節背後的設計和概念,以及對於時間空間的把控的巧思,那真的要二刷三刷去摳細節才能做到吃透每一個設定。
  • 比達爾祝福蘇牙:我們會是一生的朋友 你的槍膛仍有子彈
    你這個猛獸,我要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你要讓全世界知道,你的槍膛裡還給每個對手都留著子彈!我知道你會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因為你可不一般,我將一直在遠方鼓勵你,期待我們重逢的那一天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愛你,兄弟,祝你好運!(柯西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