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成績背後,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團隊並肩攜手的頑強奮戰。在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青年人是重要參與者。一批「80後」「90後」投身其中,懷凌雲志、做務實事,在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7月24日光明日報)
天文一號發射成功,讓國人自豪,讓世界驚喜,不過,筆者認為,最激動人心的還是「天文一號」背後悄然唱響的「青春之歌」。
個人奮鬥融入國家驕傲的青春之歌,點亮時代。他們說,我們用四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完成了人生中最驕傲的一段歷程。我不知道自己今後還會遇到什麼樣的任務,但這段火星探測之旅絕對會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習近平總書記說,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個人奮鬥能融入國家的驕傲,是我最大的幸福。樸實的話語,清新的青春幸福之歌,給人啟迪,點亮時代。個人的奮鬥融入國家的驕傲,不僅應該是青春之歌,應該是所有公民之歌。當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奮鬥融入到讓國家驕傲的事業中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就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價值。這樣的「青春之歌」點亮時代,值得我們所有炎黃子孫放聲歌唱。
奮力奔跑必勝的青春之歌,激蕩中國。在發射場有一條標語「強者,都是含著淚奔跑的人」, 這是連續24小時的試驗,毅然頂上來的最好寫照。測試主任設計師說:「這一聲『探測器好』,一定要喊出必勝的決心!」,於是,每天除了在宿舍練習這個口號,還會來到海邊,對著大海高聲練習。這就是我們航天青年的青春之歌,這裡的青春之歌,有堅強的淚水,有堅持的辛苦,有奮力的追求,有必勝的信念,激蕩在中華大地,讓人震動,激蕩起我們幹事業的雄心壯志。
燃燒青春奉獻事業的青春之歌,引領青年。出差、開會、做試驗變成了家常便飯,回家反而成了出差,常常一天十多個小時奔波在路上。未來的路很長,我們必須迎難而上。燃燒青春、築夢火星、奉獻航天,是我們這代年輕人的使命。燃燒青春是為了奉獻為祖國,為人民的一項偉大事業。這樣的燃燒,熠熠生輝;這樣的奉獻,光彩奪目。這樣的青春之歌,彰顯了時代青年的風採,樹立了時代青年的標杆,必然引領中國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昂首闊步。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包括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三部分,目標為一次發射實現「繞著巡」三個探測任務,這在國際上尚屬首例。成功發射,只是天問之旅「萬裡長徵第一步」,接下來,天問一號還要經過7個月左右的飛行,才能抵達火星。前景讓人激動,徵程需要奮鬥。我們充滿自信,我們滿懷豪情,因為我們的青春之歌很嘹亮,有力量,必然響徹太空,必然戰無不勝。
疫情防控鬥爭中的「青春之歌」,讓人感動;防汛鬥爭中的「青春之歌」,讓人激動;「天問一號」的「青春之歌」讓人震動。這樣的中國「青春之歌」讓人崇敬!青年興,國家強,讓我們一起與青年高唱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作者: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