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家風採】尤全生書法藝術簡介

2021-02-28 漢中文聯

尤全生(容度堂主、心悟齋主、悟道人),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人。現為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理事、漢中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漢中書法院院長、漢中市書畫院副院長、漢臺區書協副主席、蜀漢畫院副院長、寧夏風情書畫院副院長等。

賦予中國字以美的形體和神韻

訪談主持:劉誠

【人物檔案】尤全生,悟道人、容度堂主、心悟齋主,1957年生於陝西省西鄉縣。現為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漢中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漢中書法院院長、漢中市書畫院副院長、漢臺區書協副主席、蜀漢畫院副院長、寧夏風情書畫院副院長。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學習書法四十餘年,注重傳統,苦臨書法碑帖近十種。對歷代篆、隸、魏、楷、行、草名碑名帖研摩尤佳。隸書以漢隸,行書以二王,楷書以歐、褚、魏碑為宗。集古鑑今,追求書法線條美之韻律,講究書法創作中的哲理應用,在由技近乎道的藝術道路上,潛心書道,厚積薄發,自居一派。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隸書、楷書和行草書風格。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獲獎,在我國金融、保險行業曾連續五次獲全國職工書法大賽特等獎和一等獎,曾獲二十世紀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三等獎和全國第八屆、第九屆硬筆書法優秀獎。大量作品被國內外單位及個人收藏、被國內外畫集刊用,入選中國書畫名人錄和多種書畫名人網。

中國書法是中國人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劉 誠: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世界上有很多種文字,為什麼只有中國的漢字成就了書法藝術,而被世界許多國家崇拜學習?尤全生:文字是人類生存生活的工具和載體,而中國漢字從形成到發展,它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它來自大自然,是中國人取法自然的藝術結晶。世界文字唯有中國漢字是表意文字,其他都只是表聲文字。中國漢字的造就均來自於大自然天地萬物之間,加之它的書寫又是一種由刻到寫的特殊表現方式,同樣表現出大自然的意趣及大自然的中合之美,又有中國文化靈魂的注入,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無限的審美空間和無比豐富多樣的審美需求,這也正是中國文化和文字的魅力所在,令世界矚目。

劉 誠:中國字的發展演變的確複雜而又漫長,我相信它最初也只是出於實用,後來成為藝術是否可以說是一個美麗的意外?它真正進入藝術是在什麼時間?尤全生:文字的基本功能是實用,中國字從一開始也是衝著實用而來,這和其他文字的產生並無二致。文字是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載體,人類生活對文字有一種內在的需求,離開文字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人們要生產要生活,要構成社會,都離不開文字,要思想也離不開文字,思想的傳播更離不開文字。之所以需要文字,就因為它對人有用。有用,這是所有文字的基本功能,只不過其他文字都不像中國字這樣,在實用的功能之外,把審美的這一面發展到了一個非常非常地突出的高度。藝術的創造是中國字在實用之外延生出的一種高級功能,這個事件我認為應該以甲骨文的誕生為標誌,因為中國字的書寫到這個時候,它已經進入審美領域,成為進行創作的材料了。

劉 誠: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形呢?這裡面一定有著某種內在的原因。尤全生:中國字它不同於其他文字之處在於,它是一種由象形、指示、會意等六分發構成的文字,具有突出的寫意的特性,其他文字則沒有。像英文,全部是字母,它是表音文字。而中國字是表意的。中國字怎麼表意呢?最早是結繩記事,後來複雜起來,創造了象形字,其實它最早也可以說是一種圖畫,說到底還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啟發。比如日,月,水,就是照著實物去畫,說它是日,是月,是水,它就是了。日從地平線升起就是天亮,一天開始了,也就是「旦」。所謂道法自然,在這裡也一樣。我們遠古的祖先受到大自然的神啟,照貓畫虎,依樣學樣,發明了漢字。

中國人傳說造字的官叫倉頡,我相信他只是一個發現者、整理者、集大成者。我們看中國字的構成,它有八種筆劃,這是造字的零件,最小單位,也是構成中國字的基本元素。稍大一點的單元,有偏旁,即左中右結構,左邊的叫偏,右邊的叫旁;部首,即漢字的上中下結構,下面的叫部,上面的叫首,也就是一個字的頭部,由此變化,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結構。許多字它的偏旁部首都是模仿了現實生活中的某個物,或半個字模仿它的形,半個字規定它的音,這便是形聲字的產生。漢字裡形聲字佔很大的比重。據收字最全的《康熙字典》中國字近五萬個,而且人們還在不斷地生造,字和字又構成詞,字和詞,詞和詞組合起來,又形成短語,進而形成複雜的句子,它遵循的是一個不斷地生發、不斷地裂變完善,走向越來越複雜的這樣一個路子。但它最基本的特點仍然是表意,它的表意性非常地突出。也很抽象,它是高度簡約的,再複雜的事物,它只是抽取了其中的某幾個比較突出的輪廓線,形成字,就指稱那個物了。這種高度抽象的寫意的特點,是獨一的,別的文字都不具備的,正是這種寫意的特點,給漢字作為一種藝術的創造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劉 誠:我注意到這種高度抽象的寫意的特點,甚至推動中國詩歌走向頂峰——因為詩歌從最初作為歌的附庸,到後來獨立出來形成被稱為「詩歌」的獨立品種,由最初的三言詩,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律詩,雜言詩,再到後來的長短句,直到現在的現代自由詩,創造了一個琳琅滿目的詩歌的美學的體系,這和漢字的這種功能也是分不開的。直到當代詩歌,我們這些寫詩的人都突出地發現了中國字對詩歌的這種巨大的便利,這便是中國字的「建築美」,它也是中國詩歌美的一個來源。尤全生:對,建築美。漢字的結構由八種基本筆劃構成,這八種筆劃相互呼應配合,擺放,便形成了不同的寫法,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美學風範。當大家發現按照某一種規則寫出來的字看上去似乎格外好看的時候,往往一擁而上紛紛追隨模仿,這便是一種書體的形成和流行。最初的文字因為它沒有今天的紙張,也沒有印刷,它是寫在龜甲和動物骨頭上的,隨著書寫工具的豐富和改良,人們發現可以在絲綢上面寫字,於是慢慢發展出帛書,再後來到了秦形成篆書,這種字看上去更藝術,只是還是難寫難認,不利於流通,於是在此基礎上改良,形成了隸書這樣一種相對比較簡潔好認好用也很美觀的書體,這時楷書也出現了,因為上朝書寫奏章,或者是朝廷頒旨,莊重嚴肅,必須一筆一划,非常工整,直至演變形成篆、隸、草、真、行五體,我們看到在一個長達幾千年時間裡所形成的一個從不間斷的傳承的清晰的脈絡。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長河裡,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書法藝術大家,中國書法它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品類,是中華民族集體的創造,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來,一部中國書法史,它既是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也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它和京劇一樣,被公認為中國的國粹。

寫字是寫字  書法是書法

很多人並沒有搞清楚

劉 誠: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所謂書法根本就沒那麼神秘,不就是寫字嘛。請你從一個書法家的角度談談,什麼是寫字,什麼是書法,兩者根本區別在哪裡?尤全生:寫字是寫字,書法是書法,很多人搞不清這兩個概念。所謂寫字,就是用漢字的基本筆劃,寫出可識的漢字即可。而書法是用漢字的基本筆劃,反覆而又不重複寫出漢字美的神韻,去展示出書法藝術美的高妙之意,,書法的語言是哲學、道學語言關係。書法藝術的終極目標是通過筆劃的運用,賦予中國字以美的形體和神韻。換句話說,就是以漢字八種筆劃的運用,將中國字的形、神、韻亦即其變化無窮、儀態萬方的美表現出來,形成可視、可感、可觸摸的物理形體,使之進入藝術欣賞的審美過程,給人以豐富的藝術享受。一般人也就寫寫字,沒必要去思考其中的道理,書法家不同,你一定得思考和明白這兩者的區別和分野。書法講究對立統一,要上升到哲學層面認識書法有法,結字有法,用筆有法,章法有法,一切盡在法中。比如收與放、動與靜、開與合,長短粗細、潤燥枯溼、偏斜倚正等,都講究對立,然後統一。一幅作品沒有這些理論支撐,就是廢紙一張。書法也有法度,表現在書寫中,這便是運筆上的提與按、快與慢、輕與重、中鋒與側鋒,線條上的方與圓、直與曲、虛與實,結字上的疏與密、靜與動、開與合、拙與巧、收與放、方與圓,用墨上的濃與淡、枯與潤,章法中的點與線、疏與密、斷與連、俯與仰和節奏上的快與慢等等,正是這些構成了書法美的基本元素。

劉 誠:中國書法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品類,似乎和文學、繪畫格外親密。尤全生:任何藝術都有它的語言法則。比如畫家你只能用線條和色彩來說話,攝影家只能用鏡頭捕捉美的瞬間來說話,舞蹈家只能用肢體語言來說話,作家只能用文字的排列組合去表達,音樂家用音律和節奏。中國書法藝術是通過漢字的八種筆劃,通過這些筆劃在紙上的不斷的書寫和遊走,來表達出哲理及陰陽關係,與文學、繪畫、音樂等藝術,都與中國文化的靈魂一脈相承。如文學語言中的平仄關係,繪畫中的點線面哲理應用,音樂中的音律關係,都是表現一種形象、抽象、非象的藝術魅力。劉 誠:面對一幅上乘的書法作品,很多人都覺得美,甚至產生「我也想擁有一幅」的願望,但你如果要他說出這一幅字究竟美在哪裡,他說不出來。尤全生:中國書法是一門抽象藝術,面對一幅書法作品,大都觀而心嘆、無從賞識,把寫字與書法混為一談,更談不上對作品的優劣、美醜給予恰當的評判。面對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懂行的人在看似簡單的黑白之間,可以領略人間萬象,也可以領略到書法家對歷史、文化、時代變遷中的藝術審美觀,對哲學及儒、釋、道的領悟程度,在書裡行間可品賞到音樂中的音律之美、武術中的剛柔之氣、舞蹈中的形神之美和大自然中的中合之美。因此書法之美給人以無窮美的遐想空間,又能見識到作者本身的靜、躁、內涵、情調、胸懷及個性,享受書法之美,可以養眼、養心、養性,從而提升觀賞者的文化素養、心境、情調和品質。書法的欣賞要求某種專業的素養。

與書法藝術結緣是我這一生最幸運的事情

劉 誠:先生是哪裡人?從什麼時間開始、又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與中國書法結緣?這其中有沒有遇到過「貴人」的指點或提攜?尤全生:我是陝西省西鄉縣人,出生在距離縣城不遠的洋河區。我和別的孩子一樣在村裡小學讀書,我的語文老師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我很佩服,就夢想自己也能寫一手漂亮字。其他學業不是很突出,就寫得好,老師經常表揚,說這娃字寫得好。每當老師這麼說,我都特別得意,於是寫得更上心了。後來上初中,我也是班上字寫得最好的,辦黑板報呀啥的自然就落到我頭上。不光寫字還畫畫。文革起來後到處都寫大字報,辦黑板報、牆報,既要寫又要畫,誰來做?當然是我來做。只要是寫字畫畫便樂在其中。後來參軍,當時參軍也不是說你想去就能去,體檢合格是一方面,各部隊來接兵都想接有特長的兵,一看我能寫字畫畫,蘭州軍區的一位接兵的首長指名要我,於是順順噹噹地當了兵。當兵以後,先是在連裡,後來到團部、師部,都是在搞宣傳,寫寫畫畫從未停過。正因為宣傳工作搞得好,我所在的單位還多次受到軍區表揚,同時還在部隊任書畫教員培養軍地兩用人才。轉業後大家都找去向,根據我的特點當時有三個單位需要,一個是保險公司,一個是百貨公司,三是地區印刷廠。我打問了一下,人家說那當然是保險公司好,金融單位更有保障,於是想都沒想就去了保險公司。當時我提出幾個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要有獨立的辦公室,最好能在工會工作,因為我的專長和興趣都在這裡,保險公司領導聽說,爽快地答應了,就這樣我在漢中市保險公司工作直到退休。五十多年來我與書法結緣,對書法的研習一直沒有中斷,這應該是我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情。

劉 誠:你每天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拜過師嗎?在悠久的中國書法藝術的海洋裡有沒有明確的師從?對相對枯燥的書法訓練是否感到過疲勞或厭倦?尤全生:我沒有專門地拜過哪位當代的名師,但要說到老師還是有,那便是古典的這些書法碑帖。我學習書法大量的時間,便是用來刻苦地臨習這些碑帖,博覽書法理論。這是學習好書法的根本,也是基礎工作,這個工作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停。人們最多看到的是我的隸書,其實我天天都寫正楷字,尤其是蠅頭小楷,寫出來還常常用手機照出來,再放大了看,嚴格審視這些書寫的成敗得失。(說話間,先生隨手拿出一大本一大本的工筆小楷冊頁,那裡面的字看上去你真是分不清是今人所寫,還是來自於古代的某個書法大家,不只是令人震驚,更讓人愛不釋手!他寫的《心經》、《離騷經》,他臨的帖,好多都是這種冊頁的形式,想想在今天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這需要多麼沉靜工穩的內心啊!先生講,一部這樣的冊頁通常需要花一周的工夫,許多這樣的冊頁都被人買走送人或收藏了)為什麼一定要長年不懈地臨帖呢?因為你不臨帖,就掌握不了中國書法的法度,中國書法的法度前人早就搭建好了,後人的發揮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去發揮,從古到今的書法大家都是臨帖高手。只有在臨習中,眼中有經典,心裡藏經典,才會寫出經典。這是一個好書定一生的學習軌跡。所以,只要是臨帖我從不感到苦,反而樂在其中,直到現在,我每天回家再晚仍要寫一兩個小時,每天早上起床後也要寫一陣子,這已經成了我的生活習慣,如果哪一天不寫字,會覺得空落落的,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香。劉 誠:我注意到有論者以「尤體書法」為你的書法命名。你對此怎麼看?尤全生:所謂「尤體書法」,這是一些朋友的說法,可能也是為了方便談論吧,也可能與朋友們的偏愛有關。因為要創造一種書體,那是要大眾和書法藝術界的大多數同行認可才行的。但如果說它是某種與眾不同的書法現象,我不否認「尤體書法」在中國書法裡的存在。所謂「尤體書法」它主要指我的隸書作品,也是迄今為止我在書法藝術裡與別人不一樣的成就,它可以說是獨特的,至少在我所涉獵的範疇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就我的隸書來講,融合了甲骨、簡書的筆意,又加進了自己的美學追求,這和我個人對生活取向也是密切相關的,因為我本人一向以來就是一個自由隨意的人,不愛拘束,也不刻意地去追求什麼榮華富貴。在日常生活中我只有三個愛好,這便是釣魚、寫字、和朋友們交結往還,有時喝點小酒,此外別無愛好。

劉  誠:你怎麼看中國書法的商業化?現在爭名奪利很厲害,社會上對此一向也非議不斷。我接觸過一些書法家,大家對當今書界的種種亂象十分不屑。尤全生:很多書法家從一開始就商業化了,他把書法看成了一種搞錢的手段,我對此不以為然,因為如果你一味去迎合市場的話,你肯定多多少少要放棄藝術的操守,就不自由了。我的字也賣錢,但我不去迎合市場,不是說你想要寫啥我就寫啥,你想要我怎麼寫我就怎麼寫,而是以我為主,決不放棄藝術的操守。當今書壇的確很混亂,而以「官書」和「關書」最為突出,正是這些亂象把好端端的中國書法引入了很深的誤區。什麼叫「官書」?一些「官」不務正業,混進書壇,以「官」倒字,某種程度講,這些「官」把書壇搞得烏煙瘴氣,誤導了書法應有的「書卷之氣」,一旦他有朝一日「官」位不在,「名」也隨之垮塌,那種如豬大腸、粉筆頭、掃帚圪墶的所謂「書法」,就再無「市場」可言了。什麼叫「關書」?即憑藉某種「關係」,讓偽劣的書法作品大行其道,便是「關書」,它的生命在於「關係」,如師徒之間,上下級之間,因關係的存在,就對徒弟的字,熟人的字不加挑剔,一味地吹捧讚美,結果便造成了書界標準(各類書法賽事)的混亂,一葉障目,混淆視聽。這些怪象應予唾棄,要以走正道為榮,以「帖」為師,尊奉「二王」及傳統經典為師,寫出真正的書法作品。

劉  誠:現在研習書法的人很多,你是過來人,對書法的後起之秀有什麼忠告?尤全生:現在國家重視書法,要求書法進校園、進課堂,這是中國書法之大喜。書法學習就是要從娃娃抓起,從寫好中國字做起。中國人不識漢字,是莫大的悲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不拿毛筆,不寫毛筆字,你怎樣來認識漢字?就我們漢中而言,目前正處在一個書法藝術的興盛期,有這麼多名家,我們漢中書家的字放在全國,自有它的地位,漢中是一片文化藝術厚重的熱土,我們都應努力去發揚光大,在這方面我本人一向非常自信。我希望書法的學習者不浮不躁,尤其是還在中小學生朋友們,一定要從臨帖起步,循序漸進,刻苦研習,持之以恆,讓書法藝術這一中國國粹在這片土地上生根開花,產生一批卓有成就的書法大家。

原載DM雜誌《文化漢中》總第040期「品牌故事」

(翼傳媒新知識翼參考)

審核:張  芳    張  邁      

責編:廣  麗    吳  豪

編輯:寧慧平                 

編號:124

相關焦點

  • 國粹藝術名家——王承圖
    徜徉在他的書法作品中,如讀一本沉穩明快和諧厚重的書,那靈活的筆觸,律動的線條無不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人文底蘊,彰顯了書畫家千錘百鍊後高潮表現力和藝術素養。書法(正草隸篆)、詩詞格言作品:在全國與|國際性的「中國國際書畫藝術大賽(多屆)」、「全球華僑華人書畫大賽」、「中國企業書畫藝術大賽」、「紀念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偉人及共產黨、國家等節日紀念大賽」、「祖國好」、「感動人生
  • 高志剛的金文書法 || 古樸神秘的書法藝術
    高志剛  《乾坤有道》尺寸:69cm×69cm 年代:2015金文的藝術欣賞性在眾多書法字體中算是排名比較靠前的每一個字都是一種對自然萬物的模擬,正是這種極具藝術性的表達方式賦予了它很高的藝術欣賞性。金文書法有中鋒行筆,有逆鋒行筆,有的筆畫光滑流暢,有的遲澀慢行,有的刻痕很深,有的浮雕感很強,有的筆畫象形性極強,有些字從不同角度去觀摩、欣賞、玩味,產生不同視覺效果。
  • 【藝苑】祁廣來雞毫書法藝術
    (攝影:梁生樹)雞毫書法名家祁廣來簡介祁廣來  男,陝西興平市人。現為中共陝西省委當代陝西雜誌社副編審,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西部名流藝術交流中心名譽主任。齋號「得心堂」。
  • 書法篆刻藝術大家李羊民的秦漢風
    中國文化產業戰略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協中國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智庫專家、中國民協印刻藝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華詩詞協會會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京華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誠信建設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未來研究會一帶一路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特聘教授。組織創作《萬國金石印譜》與《厚德箴言名家篆刻》。
  • 張顯盛書法作品賞析
    書法作品被載入 文化部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紀著名書畫藝術家精典》、國際文化出版公 司出版的《中國書法選集》、人民畫報出版社出版的《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國書畫作品收藏寶典》、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強 國豐碑》文化卷、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的《一代名家》、《藝術中國》、《中華書法 大師》、《翰墨豐碑》、《走近當代大師》、《走近書畫大家》、《中國書畫三十年史志》、 《中國藝術大家
  • 著名油畫家高志剛的藝術欣賞
    油畫家高志剛簡介 高志剛:著名油畫家、書法家。
  • 承阮公遺澤 傳翰墨神韻——阮衍雲的書法藝術
    ▉ 朱福烓名家簡介:阮衍雲,江蘇揚州人。長於書法、兼善淺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揚州市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揚州八刻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揚州市淺刻學會會長。幼承家學,鍾情書法的他,後來又蒙揚州著名書法篆刻家孫龍父、桑寶松等先生親授,遍臨諸帖,不宗一家,自成風格。其書法作品先後輯入《揚州古今書印作品初輯》《江蘇省書法篆刻作品選集》《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國際當代書法篆刻大觀》等,著有《當代楷書字帖》,主編《大中專學生書法練習技法》。
  • 劉志榮書法藝術欣賞
    【個人簡介】劉志榮,生於1965年3月,大學學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軟筆書法九級、中國美術學院軟筆書法九級、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會員、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寶雞書會副會長、寶雞市職工文聯書法家協會理事、寶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寶雞市炎帝周秦文化研究會會員、寶雞市詩詞學會會員。
  • 王敬致書法藝術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瀋陽市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文化部、教育部特聘中國關心下一代工程委員會書法部分評審委員。王敬致書法王敬致是我尊敬的女書法家,她是一個非常本色的人,生活環境的好壞,沒有影響到她的所為與所不為。
  • 當代著名書畫家黃河藝術簡介
    著名書畫家黃河藝術簡介藝術簡介:黃 河,著名書法家、畫家。祖籍江蘇,中共黨員,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原任職於中國石化長嶺煉化公司工會文聯。作品為多處碑廊刻存,並發表於《中國書法》,《書法報》,《工人日報》,《中國石化報》等刊物。榮獲湖南省「三百文藝人才」,中國石化「朝陽文藝獎",「嶽陽市文藝獎」。
  • 畫壇多面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潘昌璜先生藝術作品欣賞
    潘昌璜 ,湖南瀏陽市人,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工筆畫學會會員,長沙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沫若書畫院常務理事,中國龍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世潘會副會長,逸墨軒書畫院院長,瀏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工程師,工藝美術師。
  • 蓬江區黨員文藝家帶頭行動
    蓬江區黨員文藝家帶頭行動 2020-12-22 2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根痴李坤望:遠觀書法近賞根,橫豎撇捺意境深
    從小喜歡書法藝術的李坤望 發現很多樹根像書法的筆法 可以做成書法字體 一筆一划都要吻合 書法原作品的墨跡走勢和神韻
  • 吳昌碩的書法藝術
    吳昌碩的書法,呈現出強烈的個人風貌。通過長期、廣泛、深入地吸收傳統,經變匯通融,形成了格古韻新、別開生面的審美形態。如鄒濤所論,吳昌碩書法「以石鼓文化出己意,並以石鼓筆法作行草,圓渾如古鐵,鬱勃似盤蠖,為篆書、行書開出新境,再與篆刻結合,相輔相成,互為刀筆,氣勢奪人,力能扛鼎」。
  • 貴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在築成立
    12 月 18 日,貴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在築成立。當日舉行的第一屆代表大會,審議通過《貴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章程》,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和主席團主席、副主席、秘書長。王燕達當選為主席,馮光超、陳月巧、吳幫雄、高冰、陶金華、黃震、蔣英當選為副主席,餘小芸當選為協會秘書長。
  • 茂名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木偶戲協會正式成立
    大會通過首屆茂名市茂名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木偶戲協會章程,選舉產生茂名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木偶戲協會領導班子成員和理事人選,並聘請名譽主席和協會顧問,來自全市各地的木偶戲藝人代表共同研究木偶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措施。
  • 著名詩人書法家汪志藝術經歷
    汪志先生青少年時代非常自律,每天晚上七點到九點學習課本知識,九點到十一點習書法,早上三點半準時起床練武到五點半,一年四季風雨無阻,只有在每年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早上不練。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很多年的勤奮和努力,汪志先生在書法,詩詞,文學,武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藝術造詣,在國內名聲不菲。
  • 羅楊:書法禪修(其二)
    寫書法本身就是一場安靜的禪修太極。所謂書法通禪,是指禪誕生以後便與書法結緣,這不僅是修禪僧人的寫經之舉,更是因為以毛筆書寫漢字,其本身便具有深刻的禪意。佛教傳入中國後,寫經便成為僧人的一項重要功課。這是用書法藝術來作為開悟的形式,在尊宿禪師看來,永字八法好似真如佛性,二十四家書不過是由永字八法派生出來的,如果能悟出永字八法的基本道理,也就是說悟出了書法的真諦,那麼其他書法也就一通百通了。可見永字八法同其他書法的關係是一與一切、一切與一的關係。書法是書家以心印理的一種手段,比如張旭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據說他每每 " 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