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討論漫威大家庭與孫悟空相符合的英雄角色,就有一些影迷提議:DC的英雄族譜中,海王就是一個與齊天大聖理念一致的角色。這話倒是打開了思路:其實《海王》無論是漫畫作品時代還是搬到好萊塢的時候,與《西遊記》很多地方都具有異曲同工之處。尤其是亞瑟·庫瑞從出海學藝再到「正式出道」,與美猴王的線索基本吻合。於是有一個話題誕生了:DC宇宙電影中擁有《西遊記》理念的作品,是不是《海王》?
在北京時間5月14日,也有DC相關論壇上發布過「DC中哪個角色最接近孫悟空的調查」,大部分影迷們就選擇了海王亞瑟·庫瑞。不過我們這回討論的是《海王》整部與《西遊記》理念一致的地方,而不是孫悟空與海王這兩大主角的必然聯繫。海王》和西遊記本質上相同,貫穿全劇(全系列)的線索很直接——一個普通的少年(或者猴子),拜師學藝後得了高人指點擁有了無邊的法力,也獲得了能夠戰勝敵人的兵器(金箍棒)。
然而超級英雄系列不都是這個線索嗎?而且大部分宇宙電影中,都存在著英雄是素人誕生,「意外」拜師學藝或者經過了高人制定,先是獲得戰鬥力後進入了艱苦的「保衛地球」神聖使命中。其實從線索上來看,西遊記與大部分超級英雄電影都一樣。所以筆者認為,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的英雄,都存在著「被高人指點」到最終通過神兵利器以及個人的「學習成功」挑戰原有秩序,尋求公平正義,並且獲得了世人的認可(立地成佛)。
所以我們需要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那就是影視劇作品中蘊含的文化理念。首先就是在英雄主角的師傅上,可能西方與東方的基本形態不同,不過文化概念有時候是相通的——神秘人士往往是最厲害的那個。海王的師父維科在人設上就是一個相當神秘的人物,似乎很厲害但是隱居一方。不少人都要求DC出一個關於師傅維科的番外系列,說明了DC宇宙對維科的設定就是不為人知,這是不是與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一個性質呢?
西遊記中的大部分冷門人物,都可以在其他名著或者傳說中找到「前傳」,唯獨菩提祖師大家很難找到他的來歷。想當年在主角的設定中,孫悟空只學習了菩提祖師的皮毛,就能把天庭鬧得雞犬不寧,最終請出了如來佛祖才搞定「大鬧天宮」,讓西遊記的正規故事線條得以拉開序幕。那麼菩提祖師應該是一個和如來差不多甚至比如來還要本事大的人物?在西遊記以及其他的周邊傳記中,這個師傅一直是「神秘的存在」。
所以從「師傅理念」上來說,DC宇宙電影中擁有《西遊記》理念的作品,的確就是《海王》, 好像也只有海王。因為其他的DC宇宙電影中,英雄的師傅都是「比英雄還要著名的人物」。當然筆者還看到不少人說過,海王拿到三叉戟,與孫悟空拿到金箍棒概念差不多,因為在超級英雄裡擁有兵器的設定其實不多。而且金箍棒是從龍宮出來,海王的兵器是瀑布後面(有人說是水簾洞)拿出來,在兵器的設定上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兩位英雄的成長路線方面,就是一個相同的文化理念——都是「養成系」,海王的弟弟篡奪了王位,準備發動對陸地的戰爭,這與大鬧天宮的起因「老龍王與閻王向玉帝告狀」的戰鬥起因一樣。於是海王手持三叉戟去主持正義,終成七海之王。任何英雄電影中的戰役都是有原因的,孫悟空因為不滿「弼馬溫」這個職位大鬧天宮,最終被封齊天大聖,這說明了海王在人物的逆反屬性上與孫悟空也差不多,所以《海王》的確在關鍵理念上也《西遊記》擁有一樣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