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1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文,緊急通知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產品,至今日已經有120多天,城網君今日走訪順德旅遊界發現,「旅遊業」的寒冬還未消散,「旅遊人」表示苦不堪言。
不過,多數旅行社都表示會繼續堅守,紮根旅遊業,同時調整戰略,優化人力資源,不斷轉型自救,等待旅遊業春天的真正到來。
疫情之下,傳統旅遊業開始轉型自救。
五一接單量不到10單,企業開拓新的謀生路
城網君走進了盧瓦谷旅行工作室,該工作室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年輕、有活力、提供專業的旅行定製策劃服務的小型旅行公司,包括親子遊、蜜月遊、公司小團遊等主題遊的定製策劃。
據盧瓦谷旅行工作室負責人小花介紹,通常情況下該公司的旅行定製國外遊佔比60%,國內遊只有40%。去年旅遊旺季時,五六月份的營業額達到了五十多萬。「之前我們做日本、東南亞的線路比較多,受疫情影響,現在國外業務量縮減100%,國內業務量縮減90%,五一接單量連10單都不到。」小花說。據悉,盧瓦谷旅行工作室如今增加了戶外親子拓展業務,也抓緊時間練內功,開發自己的小程序。而工作室的員工也紛紛走上了直播帶貨、賣貨的第二條謀生之路。
消費者集中退團退款,企業「被迫」轉型自救
除了小公司受到重創外,大公司也無法獨善其身。據順德中旅總經理、順德旅遊協會副會長林麗卿介紹,公司從1月27日暫停營業,一直到5月份才復工,營業額較往年旅遊高峰期是大幅減少。
旺季不旺,消費者集中退款,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人「旅遊過年」被「宅」家過年代替,這些本該賺錢的訂單,全都變成了旅遊企業的「流血點」。據了解,該公司自疫情停團起就組織員工居家線上辦公,處理客戶的退改需求,從省內團、國內團到出境團,逐步退客人團款,到5月為止,基本上已經退團退款完畢,退單量大不說,還得維繫著員工社保基本工資、鋪租等費用,這幾個月確實過得不容易。
與此同時,在疫情的重創下,傳統旅遊業不得不創新營銷模式進行轉型自救。「旅遊業要做專,更要做寬,我們從1月30日開始就嘗試進行轉型自救。」林麗卿說。城網君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期間,順德中旅將眼光投放在與旅遊相關的各個項目中,做起了「生活服務平臺」,銷售順德特產、生活必需品,整合商家資源,定製美食套餐並銷售等,線上平臺的訂單量比疫情前是大幅增加。
此外,太子國旅還通過開闢新平臺「太子遊品薈」,推廣旅遊產品和商品,打造「旅遊+生活」的綜合服務平臺,並實現線上訂購、旅遊產品電子籤約、線上支付等全電子化流程,安全便捷地為市民提供需求。
林麗卿表示:「這次疫情是危機,但我們相信,有危就有機。這次經歷加速了『旅遊+電商』的發展,淘汰了一批服務不佳的企業,留下來的都是對旅遊業有信心且願意紮根旅遊業的企業和人才,在服務品質上更能達到消費者的需求。」(雷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