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小敏哥的客戶毛哥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給我發了一張截圖,原來是他的交通銀行信用卡提額了,而且還提得蠻高——從7萬5提到了12萬4。
今天我們結合他這個案例,從多個維度,來綜合分析一下他信用卡提額的原因。
一、先說卡種
卡片為交通銀行標準銀聯金卡。一般說來,交行金卡的額度在1-10萬左右,白金卡在5-30萬。毛哥的金卡能破這個額度,說明現在銀行的規則有所改變了。也就是說,銀行更不在乎你的卡種,而是在乎你的綜合資質了。
二、總授信
毛哥目前有4家銀行信用卡,總額度加上這次提額,剛剛超過25萬。總的來說,總授信不大。
三、總負債
據毛哥透露,目前他有一套房產按揭約65萬元未還,月供為4500+,負債在當地城市還是挺高的。
四、月收入
目前,毛哥為一家事業單位的第三方外包服務工作人員,月工資3000+,有固定的五險一金。工資在當地城市算中等水平,但勝在工作較為穩定。
五、月刷卡頻率
目前,月刷卡次數約10-15次,每月使用額度3萬+,多為POS機輔助消費,基本上無網上消費。此刷卡頻率為正常頻率,且提額前只用了總額度的一半。
六、是否做有分期
一直沒做過分期。
七、是否在交行有存款
開有交行儲蓄卡,偶爾有流水,但不多,而且也未搬磚(即放大額定期存款)。
小敏哥綜合解析:以上信息均來源與客戶交談,真實度較高。因此,小敏哥認為是,就在提額前兩天,交通銀行查詢過的他的徵信。因為交行最喜歡查徵信了,一般標記為「貸後管理」。看下圖,交行幾乎3個月查一次。
交行通過徵信數據,結合自身的算法,給其提額了。
該客戶有幾個優勢,值得大家借鑑:一是綜合授信不高,信用總額度才20來萬;二是多頭授信不多,總共只有4行卡;三是工作較為穩定,銀行系統能獲得社保和公積金數據;四是使用額度不大,每月只用了大約一半,沒有全部用完;五是消費次數較多,雖然也是通過POS機的輔助消費,但沒有一筆光,消費模擬得較好。
以上是小敏哥結合自身實戰,得出的一些結論,旨在拋磚引玉,不對之處,可以留言交流。正如我在《乾貨!信用卡額度小怎麼辦?6大絕招助你信用卡提額漲漲漲》這篇文章中說的,信用卡提額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不是說一兩天的事情,急不來的。有些時候,銀行任性起來,我們都感到意外。
本文系小敏哥原創,首發「小敏哥談支付」。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