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燦爛文明,從古至今,從南到北,一書一畫,一磚一瓦。
不論是宏偉建築還是一片茶葉,不管是古典科技還是指間雲錦,都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華夏兒女的驕傲。
雖然我們當中沒有人能一一參與,但幸運的是,我們可以藉助博物館,在與文物的近距離接觸中觸及文明的脈搏,感受文明的溫度,傳遞文明的聲音……
關鍵詞:茶文化、親身感受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龍井路88號
茶葉的歷史就是一部中華民俗史,是流淌在中國人體內的源遠流長的氣脈。如果要在短時間內了解茶葉如何從莽莽叢林沁入人們的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走進杭州中國茶葉博物館是個不錯的選擇。
博物館於1990年10月對外開放,共有4座主要建築。其一號樓是陳列大樓,設「茶史」「茶萃」「茶具」「茶事」「茶俗」5個展廳,分別介紹茶的歷史、中國名茶、茶具藝術、茶與健康和飲茶風俗等。
關鍵詞:瓷都、陶瓷文化、精美絕倫
位置: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紫晶路1號
陶瓷於中國意義非凡,因為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它是中國的文化符號,更是中國文化自信的切實體現。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的前身是1954年創建的景德鎮陶瓷館,新館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館藏曆代精品3萬餘件,在同類型博物館中以藏品最多、類別最豐、品位最高而著稱。
關鍵詞:色彩典雅、針法活潑、製作精細
位置:江蘇省蘇州市景德路274號王鏊祠內
蘇繡歷史源遠流長,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明代就形成了「精細雅清」的地方特色,成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漫步在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估計你的目光是不夠用的,各種各樣的蘇繡作品真能看花你的眼。
關鍵詞:裡程碑、文化遺產、燦爛雲霞
位置: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茶亭東街240號
作為漢民族傳統工藝的美術珍品,南京雲錦與成都蜀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南京雲錦,美如天上雲霞,合「錦」的本義和喻義於一體。
為了南京雲錦製造工藝的保護、搶救、傳承和發展,國家於1954年成立了「雲錦研究工作組」;1957年建立了「南京市雲錦研究所」;1982年批准籌建「中國織錦工藝陳列館」;1994年籌建「中華織錦村」「中國織錦工藝陳列館」和「中華織錦村」,即南京雲錦博物館的前身。
現今的南京雲錦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座雲錦和民族織錦專業博物館,館內匯聚了明清以來最具代表性的雲錦和全國各少數民族織錦精品、實物資料、技術工藝資料及南京雲錦研究所,近年來精心複製的我國歷代珍貴絲織文物。
關鍵詞:華北、石家大院、楊柳青年畫
位置: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估衣街47號
楊柳青博物館屬於4A 級景區,主要看點有甬道、垂花門、長廊、戲樓、天津民俗陳列館等。
陳列館陳列的主要有楊柳青年畫、磚雕、風箏、剪紙、婚俗、石府復原陳列等,石家大院的甬道富有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吉祥寓意。
長100 多米,借著石家大院南低北高的建築地勢,貫穿數座如意式門樓,每個門樓下都有3 級臺階,如此從南向北走寓意「步步高升,連升三級」,暗合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和價值取向。
關鍵詞:氣象歷史、竺可楨、奮鬥史
位置: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北極閣公園
氣象對於以農立國的封建政權而言至關重要,北極閣山便是明證。北極閣山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氣象研究所,開始了中國現代氣象觀測、物候觀測和天氣預報業務以及氣象科學的研究,中國近代氣象事業就此起步。
北極閣氣象博物館分室外景觀展區和室內展覽兩大單元,通過模型、實物、史料、圖片等展覽形式展現從古到今中國氣象科學的發展歷史。室外景觀展區的第一部分由鸞鳳風向器、《相風賦》水景牆、測雨器組成。
關鍵詞:私立、馬未都、文化傳承
位置: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博物館名「觀復」二字源於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之「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以「觀復」為館名。
恐怕就是馬未都先生希望觀者能在與文物的近距離接觸中,靜下心來,一遍一遍地觀看,反覆琢磨、深入研究和欣賞之意吧。
唯有將心寄託於文物之上,透過文物的紋路和肌理,才能領略先人的智慧和文化的厚重,從而傳遞文化的親和力。
關鍵詞:歐洲、山田晴美、八音盒
位置:上海市浦東新區丁香路425號
在浦東新區的東方藝術中心,則有一家來自西洋的八音盒珍品陳列館,與東方樂器博物館一西一東,在上海灘上奏響東西交融的樂章,也算是暗合了上海自近代以來中國東西方文化交融中心的地位和身份。
上海八音盒珍品陳列館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展示歐洲八音盒藝術及其發展歷史的專題型博物館,該館佔地約400 平方米,有展品200 餘件,展示了以古董八音盒和西洋自動人偶為主的各類八音盒。
關鍵詞:西南歲月、壯麗巴渝、西蜀風情
位置:重慶市渝中區人民路236號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館,該館在2000年後更名為重慶博物館,2005年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館內常設陳列有「壯麗三峽」「遠古巴渝」「重慶·城市之路」「漢代雕塑藝術」「歷代錢幣」「歷代書畫」「巴渝舊事君應憶——荷蘭高羅佩家族捐贈高羅佩私人收藏文物展」等,館內還設有臨時展覽,每次舉辦臨時展覽博物館官網均有預告。
關鍵詞:鼓浪嶼、鋼琴故事、眷眷鄉情
位置: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港仔後路7號
有那麼一個小島,是各地「文藝青年」嚮往的地方。那裡有藍天白雲碧海浪濤,有琴聲悠揚無車馬喧囂,空氣裡流淌的是慵懶,這就是鼓浪嶼。
它還有別稱叫作「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如果非要說明緣由,那就是島上擁有100 多戶音樂世家和500 多架鋼琴以及國內唯一的鋼琴博物館。博物館裡展示了世界各國的古鋼琴,博物館裡展示的鋼琴來自澳籍華人胡友義先生的捐贈。
讓今日照亮過去,讓厚重的歷史在日光和世人的注目中緩緩綻放華彩,這就是博物館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