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回放】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走過山川田野,領略自然風光;走過街市阡陌,感受世俗萬象;走過任性自我,磨礪青春鋒芒;走過困惑迷惘,把握前進方向
請以「走過,才明白 」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②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③不少於600字;④文中請迴避與你相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作文解析〗
「走過,才明白」這道作文題有一定的親和力,正如試卷材料提示中所指出的那樣,「人生就是一場旅行」,而中考作文的小作者們正當十四五歲的花樣年華,走過了小學尤其是初中這段成長的歲月,當然會有關於自然關於社會關於人生的感觸可以發抒,所以不存在考生無話可說的尷尬,也不會輕易的發生偏題跑題的情況。因此這道作文題是面向全體考生的一道寫作起點較低的作文題。
當然,寫作起點低不意味著寫作落點(選材)準,更不意味著寫作的終點(立意)就是我們期待的「詩和遠方」。在這裡要避免材料的俚俗,文中的「走過」最好是一份獨特的經歷,如果寫的是生活的雞零狗碎,尤其是未經自己思維和情感過濾過的素材(比如大家共同經歷的複習考試的零散的材料),是不會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的。考場作文最好有較為明確的寫作主旨的揭示,這是文章的立意。可以做一個填空:走過 ,才 ,如:走過泥濘,才明白晴天的可貴;走過風雨,才明白彩虹會升起;走過成長的歲月,才明白長大不是一個人的事……很多很多脫俗的立意可以點亮讀者的眼眸。有意思的是,有時可以從某個立意出發,去尋找相關的個別化的題材來表現;有時則可以從自己感觸最深最具獨特個性的材料出發升華出文章的主旨,從文章寫作的操作層面上困難其實不大,關鍵是這份獨特的「走過」和「明白」沒有平時的積累是很難達成的。
另外,千萬別忽視「才」這個副詞的存在,它讓文章的標題前後具備了某種條件關係,也捎帶了一點思辨的色彩,甚至讓這道題目寫成議論文也有了很大的可能。品味這個詞語,文章結尾揭示的那個道理,是「走過」方能明白的,換句話說,這個道理起初輕易是不會明白的。文章裡應該有相關的點染才是。
其實,我們模擬卷上的「剪一段少年的時光」與本試題有著千絲萬縷的一致性。想一想,走過,走過的不正是一段少年的時光嗎?而「剪一段少年的時光」幹嘛呢?不是為了從中悟出某種道理,作為未來生活的一面鏡子嗎?所不同的是中考作文一定要體現這個「才」字。你看出來了嗎?
【滿分作文㈠】 走過,才明白
願重回漢唐,再奏角徵宮商,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題記
依舊清晰地記得,初次見到漢服時,動人心魄的驚豔。走過千年風雨的漢服,穿過歷史的塵埃,帶著古樸的氣息,訴說著華夏的盛衰興亡。
與漢服的遇見,是那樣的自然。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冬遇見春,就有了歲月;天遇見地,就有了永恆。那飄逸的羽紗只輕輕一拽,我便跌進了錦繡繁華的古老華夏。
那是外網上掛著的宣傳漢服的視頻。穿上了漢服,一個個便都成了詩畫中走出的人。或濃妝恣情飲酒,張揚而熱烈,或淡抹執卷而讀,素雅而明秀。有佳人明眸善睞顧盼生姿,亦有才子廣袖翩飛玉樹臨風。交領,右衽,束腰,一絲不苟。再在腰帶上用繩線松松挽個結,壓一塊精雕細琢的玉佩,散發著溫潤的光澤,真真是絕世無雙。古老的漢服就這樣走向世界,在偌大的舞臺上熠熠生輝。
想想唐明皇的時代,大明宮裡燈燭高懸,處處皆是皇家華貴與威儀。絲竹齊喧,有傾國之顏踏歌而入緩扭纖腰,一個盛世的繁榮便在翻轉舞動的袖中流轉。如此,便有了聞名天下的《霓裳羽衣舞》。我總想著,縱使貴妃天人之姿,若是沒有了羽衣的增色,終歸是少了幾分靈動。漢服就這樣,走過了盛唐。
憶及幾年前,如果有人穿著漢服走街過巷,那必是引得一路的側目議論,更有甚者,覺得那是韓服或者和服,皆是止不住的鄙夷。實在可悲!為什麼我穿起最美麗的衣裳,你卻說我行為異常?我倍加珍惜的漢服,你卻說它屬於扶桑?思及現在,內心止不住的慶幸,且不說滿街的漢元素,便是穿上漢服,路人也大多報以微笑和讚賞。失落的漢服,終於走出塵埃,散發出更加耀眼絢爛的光華。
去年的時候,曾經去安徽宏村旅遊。粉牆黛瓦中有一位姑娘身穿漢服在拍照。微風拂過,輕輕撩起她月白的裙角,髮髻上插著一根玉簪,墜著流蘇,根根糾纏。樹影斑駁,她倚著樹,低眉淺笑,熙來攘往的人群無意識間為她留出一塊空地。塵世浮華,手執摺扇的她淡雅得如同裙角繡著的杏。後來,我也買了這樣的兩把扇子,竹骨紗面,隱藏著一折一折的流光,春來暑去,秋收冬藏,每每打開,便依稀嗅見淡淡的杏香,清幽而綿長。
正是因為走過才明白,漢服不僅僅是衣服,它因先人的匠心而獨特,因歷史而沉重,因風骨而意蘊深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點評】
這是一篇很不錯的散文,作者緊緊圍繞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來選材成文,作者以自己對漢服的喜愛和讚美為線索,按時間順序描寫了自己與漢服由初次相遇到情獨鐘的過程,表現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語言上來看,本文語言文白結合,以白為主,以文為輔,貼合本文的主題,同時也彰顯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在考場上規定的時間內,能完成這樣一篇佳作,實屬難得!
【滿分作文㈡】
走過,才明白……
有些路,走過,才明白;有些事,做過,才懂得;有些人,愛過,才珍惜。
過年,回家。轉過最後一道彎,已然看見那熟悉的身影,是奶奶。奶奶怕是已在村口的橋頭等了許久,寒風中,卻能感受到奶奶的喜悅之情。遠遠的,奶奶就向我們跑來,迫不及待的心情卻讓我鼻尖一酸,這是有多久沒回來了?爸爸早已搖下車窗,招呼奶奶上來。奶奶笑著擺擺手說:「不了,你們先回家吧,我去買幾個囡囡愛吃的菜。」說完便走,「我和您一起去吧!」我下意識地脫口而出。爸媽和奶奶皆是一愣,「外面風大,快回去!」奶奶勸我道。「讓她去吧!正好散散心。」爸爸開了口,奶奶見狀,也不得不同意了。我急忙下車,拉住奶奶的手,和她一起走,奶奶也將我的手拉的更緊了。
走在路上,一時無話。我和奶奶像是多年未見一般,竟這般陌生。難道是因為我學業繁重,兩個多月未回來看奶漸漸老了,頭髮灰白,臉上有了不少的皺紋。可奶奶於我,總是獨一無二的,從小到大一直深愛著我陪伴著我……「奶奶,談談最近鄉裡發生的事吧!」奶奶笑笑看著我,還真的說起了張家長李家短的瑣事。雖然我不熟悉,但我卻從奶奶的口中讀出了幸福,也讀出了我能陪伴的幸福。我忽然明白,其實奶奶也到了需要陪伴的時候,也許陪伴是珍愛奶奶的最好選擇。
這時,忽然想到,我家城裡住宅的樓上也住著一對跟奶奶差不多年紀的夫婦,我時常看見他們一起手挽手出去散步。那個老爺爺有時也會到樓下與小區裡的老人殺上幾盤棋,這時,不懂棋的老奶奶卻也坐在身旁陪著,有時嘮嘮嗑,有時打打毛衣,一幅相依相伴的畫面,讓人暖心極了。有時我散步時,也會遇見他們,他們偶爾會繞著湖邊轉一圈。碰見了,老奶奶也會打個招呼,一起說說話。偶然得知,早年老奶奶曾與老爺爺一起出去打拼過。「那些日子真苦,卻也熬過來了。」老奶奶笑著感慨,「一起走過,卻發現那些誓言還不如實實在在陪在身邊好。」老爺爺一語道破,我陷入了沉思。
是啊,有些事,經歷過,才會懂得。話不必多說,有親人的陪伴就夠了。到後來的我們,才明白,才懂得,才珍惜,家人是最值得陪伴的。
【點評】
文章落筆在「陪伴」 上,寫得很用心很動情。走過歲月的平平仄仄,原先給予成長中的「我」以很多陪伴的奶奶老了,也到了需要我們陪伴的時候了。這是「我」的經歷,也是「我」的體驗和感悟。寫樓上老夫婦的「陪伴」看似逸出,卻豐富了文章內容,突出了主題。
【滿分作文㈢]走過,才明白……
越是害怕黑暗,越要獨自走夜路。——題記
「全力以赴!你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了!」賽場上,我對自己說道。望著自己手中的籃球,我想起了幾個月前,那個漆黑的夜晚,和那一條清晰且孤單的路。
起步,運球,轉身,跳投……一個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實則正極大地消耗著我的體力和毅力。抬手看表,已近晚上九點,我獨自訓練了快四個小時。有風颳過,吹在我流滿汗水的身上格外的冷,我打了個寒顫,簡單收拾了一下,離開。
「你一個女生,打什麼籃球啊?」「菜鳥,還是放棄吧!」「這個不適合你……」風在耳邊呼呼地刮過,變成了一聲聲刺耳的嘲笑和譏諷。為什麼?我只是熱愛籃球,我有什麼錯?在昏黃的燈光下,我無助地抬起頭,分不清臉上的是汗水,還是淚水。
許久,我緩過神來,發現兩手空空,籃球在地上滾動著。我無力地坐在地上,周圍是無盡的黑夜,我恐懼著。突然,我的腳邊好像觸到了一個什麼東西,一驚,低頭一看,是剛才掉落的籃球。它輕輕碰擊著我的腳,緩緩滾到了我的手邊,停了下來。
我猶豫了一下,抱起籃球,那一刻,仿佛胸腔中湧動的無數情緒,激動,憤怒,不甘……我開始在路上奔跑,「我不會放棄——」我吶喊著,「不會放棄——」遠處傳來回聲,黑夜在回應我。
那一晚,很黑,但自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懼怕過黑暗。
清晨,我在訓練室追逐第一縷陽光,傍晚,我在籃球場親吻最後一抹夕陽。我不再理會那些故意嘲笑我的聲音,忘我地投入到訓練中,雖然真的很累,但我很快樂。也是在這過程中,我才知道,原來痛,可以轉化為快樂與熱血。
兩個月後,我收到了參加省級比賽的通知。
我收回了思緒。裁判開球,比賽已經到了最關鍵的賽點,只要贏下這一個球,我們隊就贏了。
我靈活地穿梭在對方球員之間,耐心與其周旋,找準時機,劈手奪球,然後,起步,運球,轉身,跳投……球進了!
我有些惘然地看著那個晃動不已的球框,我成功了?耳邊,是一聲聲歡呼與喝彩,我真的成功了!隊員圍繞著我,把我高高的舉起,我激動得無法言語。抬起頭,我已分不清臉上的是汗水,還是淚水。
後來,有人問我,你是如何做到的?我微微一笑,只是反問一句:「你,獨自走過夜路嗎?」
是啊,獨自從黑夜中走過,才明白黑暗本來就沒有什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