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正確把握四個「新」

2020-12-15 阿亮新青年

#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化,習主席對此就有一種判斷,叫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迄今為止關於國際形勢最好的判斷,這種判斷的背後沒有意識形態的色彩,只是一種客觀描述。告訴大家,世界正在大變。那麼,怎麼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裡面包含了四個「新」:新的國際格局正在形成,新的現代化模式得到承認,新的工業革命正在到來和新的全球問題正在出現。把握住這四個「新」,基本上也就能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基本內涵。

新的國際格局正在形成:東西方平衡的格局正在取代西方主導的格局

1. 西方主導天下數百年

國際格局是指國家間的力量對比。在過去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國際格局都是由西方主導。究其原因,從1492年地理大發現一直到現在,人類的進步主要發生在西方,包括地理大發現,現代世界體系的建立,思想革命(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等等),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等等。正因為這些進步都在西方,所以西方的軟硬力量都比我們強大。因此西方主導世界的格局持續了數百年。

但是,近十幾年的情況發生了變化。西方的主導能力和控制力都有所下降,而東方的中國和印度起來了。於是,傳統的西方主導的結構就開始消失,嶄新的東西方平衡的結果就慢慢出現。

2. 東西方平衡的格局出現的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東西方平衡的格局?首先,東方國家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另外西方一些國家自身出現了一些問題。

比如從具體上看,西方虛擬經濟太過發達,金融業一家獨大,實體經濟出現產業空心化;貧富分化固定化;西方社會福利太好,導致國家財政負擔很大,財政赤字嚴重等等。另外更加致命的是西方人口老齡化嚴重,從生物學意義上而言西方「老了」。這就像曾經叱吒風雲的一代梟雄到了退休年齡,就要金盆洗手頤養天年了。

西方相對衰敗和我們相對崛起結合起來就導致了大變局的第一層含義:東西方平衡的新格局取代了西方主導天下的老格局。

新的現代化模式正在得到承認:中國模式

1. 四個西方現代化模式

歷史上,現代化模式的成功經驗全是來自於西方。原創的西方模式一般有四個:第一個是荷蘭現代化模式,叫荷蘭模式,現代股份制公司制度、國債制度、某些國際法和海洋法制度等都是由荷蘭首創;第二個是英國模式;第三個是德國模式;第四個叫瑞典模式。以上就是現代化原創的四個版本。

2. 其他西方模式都是四個原創模式的翻版

在歐洲以外,還出現了幾個模式,有美國模式、蘇聯模式和日本模式。研究者認為,美國模式從嚴格意義上講就是英國模式的放大版。我們一般會把它跟英國模式合在一起,叫英美模式;蘇聯模式被認為是德國模式的「斯拉夫」板;而日本是德國模式的「東亞」版。

現代化從西方開始,原創版本都來自於西歐,西歐以外幾個成功版本都是「盜版」。但是,無論是原創還是盜版都是來自於西方國家,所以在很長時間內,現代化就等於西方化,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百年。但是最近十幾年,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

3. 中國模式得到承認

最近,美國開始真正感受到了我們的崛起,之後整個西方也開始承認我們的崛起。因此,他們就開始研究我們,最終發現中國的現代化模式就跟西方不一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優於西方模式。那麼,西方模式的唯一性就被打破,同時,中國模式也被大家逐漸承認。這就是大變局第二層含義。

新的工業革命正在到來:第四次工業革命

1. 前三次工業革命被英美壟斷,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

迄今為止,我們人類歷史上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這三次工業革命都被西方一個民族所壟斷,就是盎格魯薩克遜民族。它們就是英語民族,具體講有五個國家: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它們之間的內在關係可以比成:英國是「爹」,美國是「長子」,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三個「小兒子」。這個家族非常厲害,竟然壟斷了人類歷史上三次工業革命。

1760年,在英國的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取代工廠手工業,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引入到了工業文明時代。西方逐漸拉開了與我們的差距。1860年代,美國搞出了內燃機,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1946年,美國創造了計算機,進入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工業革命都能夠使國家生產力得到飛速發展,把我們遠遠甩開。因此,在經歷三次工業革命後,英美極大地提升了國家實力,使得它們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話語權與日俱增。

2. 中國對於前三次工業革命:從拒絕、接受到學習成功

回顧中國在前三次工業革命中的表現:第一次我們是拒絕(清朝乾隆時期),第二次我們開始學習(洋務運動派學習),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學習成功,把我們國家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

3. 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美雙方至少可以同步進入

滾滾大潮——我們正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拐點處

未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不可能壟斷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一定是中美兩家進行PK。按照目前的態勢,中國至少可以和美國同步進入新的工業革命。如果仔細分析,中國的勝算大於美國。所以這就是第三個大變局的含義。

新的全球問題正在出現

大變局最後一層含義就是新的全球問題在不斷出現。老的問題本身就很多,比如說人口膨脹、資源不足、宗教和領土紛爭等等,新的問題也在出現:例如網絡帶來的數據鴻溝,基因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還有氣候變化等等。

以上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四大內涵的解釋。具體上而言,第一,從國際格局角度上看,東西方平衡的格局正在取代西方主導的格局;從觀念上講,原來西方模式一統天下,現在至少中國模式得到了承認;從未來發展上看,未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和西方(美國)都有機會;最後就是一些全球問題正在不斷湧現。

相關焦點

  • 金燦榮:我認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概括為這四個「新」
    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國尤其是大國間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力量對比與戰略關係發生顯著變化,加之各種「黑天鵝」事件,國際形勢日趨錯綜複雜。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正確認識國際形勢,準確把握戰略機遇,合理定位內政外交的發展方向,處理好大國關係尤其是中美關係,對於我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應對外部挑戰與促進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全面認識和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全面深刻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關係到具有五千年文明史、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國能否踏上現代化強國之路,關係到近代以來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能否順利實現偉大復興之夢,關係到揭示人類社會前進方向的科學社會主義能否在21世紀綻放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 【四史學習】全面理解準確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我院副...
    【四史學習】全面理解準確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我院副院長陳昕琳上專題黨課 2020-12-0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關於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研究述評
    這些討論和研究,雖然視野和關注點不盡相同,但大都聚焦於這一重大論斷的提出背景、主要內涵和深遠影響。梳理、分析學術界這方面研究現狀,對於我們準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內涵,提高統籌分析國內外形勢和世界大局的眼界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 重磅|習總書記提出「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何深意?
    話題緣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這無疑是對當今時代形勢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判斷。那麼,這個戰略判斷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應如何理解和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主要表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又該如何應對呢?本刊特邀專家學者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解答。
  • 人大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百年大變局有「四個新」
    此次發布邀請了房寧、金燦榮、丁一凡、謝耘等四位著名學者與四位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及研究員賈晉京、劉玉書、王鵬等進行了連續兩晚、1對1直播討論的「8位資深、新銳學者對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就怎樣認識百年變局,進行了解讀。金燦榮祝賀道,人大重陽出了不少好書,《百年變局》又是一本。他同時對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表示祝賀。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這一年終於要結束了,最近跟別人聊天,經常聽到一句話:「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確實是如此啊,一百年前,美帝崛起,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或許是歌舞昇平的日子過得太舒服了,已經漸漸失去了對危機的應對能力。一場疫情,如同照妖鏡,讓裸奔者驚慌失措,也加快了各國實力的此消彼長,帶來世界格局的調整與重塑。
  •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___深入發展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特輯篇的學習活動已經開始了,本次的學習活動是「十四五與青年特輯」篇。有關這一篇,其中的一個問題是「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____深入發展」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____深入發展」答案,有不清楚的玩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 金燦榮: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或是世界變局最大的自變量
    導讀9月26日,金燦榮教授在觀學院做了題為「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的演講。在他看來,近些年世界亂象叢生,而在經歷了今年的新冠疫情之後,全球的不確定性又增加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謂對當今國際局勢最好的概括。
  • 多位政治學專家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在何處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 (李京澤 黃鈺欽)在5日舉行的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在回顧中國政治學40年發展之際,放眼全球,結合世紀疫情背景,再度解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在何處。
  • 訪中南大學毛俊響: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辦好自己的事情,走向...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大變局」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何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湖南日報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中南大學毛俊響教授。1.「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概括了當前國際格局的根本特徵湖南日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否特指國際局勢而言的?
  • 從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走向來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我們要從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走向來理解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論斷。而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走向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一是中華民族從古代的輝煌走向近代的沉淪,二是中華民族從近代的沉淪走向偉大復興。
  • 辯證理解和把握兩個大局
    ■ 黎 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中車電動申宇翔:迎接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當天,中車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申宇翔接受了新華社、湖南衛視、湖南經視、中國客車網等多家媒體的採訪,暢談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能源推動電動化,數字科技推動智能化,5G技術推動網聯化,「三化」加持,汽車正由單純的交通工具進化為「移動的生活空間」。
  • 以不變的初心在變局中開新局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發展大勢、歷史演進趨勢、時代變化和中國自身優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百年變局」變的是什麼?正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推薦給政協委員必讀的《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歸納總結的,從範疇方面來識變,有全球之變與中國之變;從內涵方面來看變,有權勢之變與秩序之變;從領域方面來談變,有政治、經濟與社會之變。通過學習本書,能夠準確理解和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抓住歷史發展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察勢者智,馭勢者贏。
  • 胡鞍鋼:中國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基本走向與未來趨勢
    【摘要】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歷史交匯期。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與世界格局的重要判斷,是認識中國國情與世界世情的基本依據,也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大戰略的基本依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核心是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改變。
  • 梅冠群訪談(下篇):把握百年未有大變局與世界共贏之機
    當地時間2019年9月2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題為《今日之中國,世界之中國》的講話。王毅表示,歷經70載風雨洗禮,中國外交初心、不改航向不變。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維護世界和平繁榮,促進人類發展進步。
  • 「全會精神天天見」正確把握戰略機遇期新特點
    全會精神天天見6——正確把握戰略機遇期新特點.mp302:58來自最內江06正確把握戰略機遇期新特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分析發展環境變化的基礎上,作出新的重要判斷,這就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 問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北航MBA第十七屆年會
    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是世界正在經歷的大態勢,也是中國面臨的大形勢。北航MBA第十七屆年會,將以「問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主題,特邀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盛來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善同等嘉賓,分享他們對宏觀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見解。一場智慧交融的思想盛宴即將開啟,誠邀各位北航MBA師生、校友參加。
  • 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深刻內涵
    結合國際國內的發展形勢和發展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兩個大局」的來龍去脈,並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始終以「兩個大局」為戰略支撐點,不斷提高對新發展階段的適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