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 07:25 |浙江日報 |宋翰卿 楊秀娟 吳怡之 朱琴燕 朱勝偉 張文燕 宋依依 鄭麗華 陸浩強 陸一婷 錢海飛 趙瓊 黃文秀 徐瀟卓 廖志浩 沈丹
1月20日,《浙江日報》今日嘉興刊發題為《嘉興:做細做實「三服務」 用心用情解難題》一文,全文如下:
南湖:企業服務直通車 入企進園不停歇
進車間感受實體經濟脈動,收集解決企業訴求,開展政務服務和政策宣傳……連日來,南湖區「企業服務直通車」進園入企擴面服務行動正在火熱進行,各鎮(街道、園區)「巴士」一齊發力加碼,以實實在在的服務成效推動營商環境再優化。
「企業名稱終於保住了,『直通車』還真管用!」這兩天,浙江創智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創智公司進行股改,但在企業名稱上遇到了問題,因為浙江省還有一家「同名同姓」的企業。「公司已經辦了十多年,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如果改名稱肯定會影響發展。」在走訪中,新興街道「直通車」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立即反映到了區政務數據局(區審批局),通過和省相關部門溝通解釋,最終因為兩家企業不屬於同一行業,創智公司保留了名稱。
「企業服務直通車進園入企擴面服務行動,可以直接將服務送到企業門口,進一步方便企業。」南湖區營商辦(直通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7月26日,南湖區企業服務直通車正式啟用,以區企業服務直通車為「車頭」,各鎮(街道、園區)、部門等各類服務平臺為「車身」,一個「1+X」的立體式企業直通車「巴士」,成為優化南湖區營商環境的重要推力。為使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2019年10月31日,南湖區又啟動了企業服務直通車百趟「專列」進園入企活動,嘉興科技城成為首站。
數據顯示,南湖區企業服務直通車進園入企再擴面以來,僅2019年11月入企進園次數就達到了139次(家),收集企業問題100個,已有68個得到了解決、解答,受到了被服務企業的點讚肯定。
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是衝刺!近日,秀洲區召開重大項目籤約集中頒證暨企業服務直通車之黨政主要領導與企業家「面對面」座談會,共同見證一批項目籤約落地、一批企業揚帆起航。活動的舉辦,旨在進一步拓展服務企業渠道、整合服務企業資源、提高服務企業效率,保障重大項目及早落地實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力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上,共有德沃康總部項目、光伏組件基地項目等4個項目集中簽約,合計總投資112億元人民幣,註冊資本13.97億元人民幣。隨後,還為菲尼克斯美卡諾智能電氣機械項目、浙江積成星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頒發了營業執照。據介紹,本次集中頒證項目合計總投資183.17億元人民幣,註冊資本17.94億元人民幣。其中,總投資百億元項目1個、50億元項目1個、10億元項目1個、超1億美元項目1個。參加籤約及頒證的項目既有國際行業龍頭,也有國內產業巨頭,既有智能製造、科技孵化,也有文化體育、高新農業。
在座談會上,各位企業家圍繞各自的項目暢所欲言,並對秀洲區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營商環境紛紛點讚。據介紹,黨政主要領導與企業家「面對面」聯繫制度從2017年開始實施,截至目前已連續舉辦21期聯繫會議,為161家企業解決政策扶持、資源要素、產業配套等重點難點問題315個。2019年,為全力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秀洲區進一步深化該項制度,圍繞重點產業打造、重點領域突破、重點工作推進、重點企業培育等內容,切實提高服務的精準度,全力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裡。
嘉善:「三企」聯動助轉型 精準幫扶全周期
位於嘉善縣西塘鎮的東創智造(浙江)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幾臺RF自動化射頻測試設備近日完成安裝,正在進行調試。去年6月,東創智造還在為找不到現成廠房,項目無法開工犯難。慶幸的是,通過「企情在線」平臺渠道快速反映問題,尋求解決幫助,投產前的一系列困難迎刃而解。「嘉善為我們項目開工打通了各個環節,讓我們省了不少心!」項目負責人周申文讚嘆。
從籤約到投產僅用半年時間,東創智造早籤約、早落戶、早投產的加速度離不開嘉善「三企」聯動的加持。自「三服務」活動開展以來,嘉善縣以「服務企業」為主線,通過「企情在線」「企房雲管家」「企業診斷服務」,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在事前服務、事中管理、事後診斷方面,做好管理服務企業工作,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企情在線」系統是一個規上工業企業資料庫,把從企業收集到的問題,從易到難分級辦理。自2015年5月「企情在線」系統運行至今,幹部走訪企業6994家,覆蓋率100%,走訪數100186次,收集到問題21734個,辦結率100%。「企房雲管家」系統開創了租賃企業管理服務的新格局,通過借鑑旅館管理方法管理出租廠房和租賃企業,從而提高企業綜合服務標準。目前,在全縣範圍內100%覆蓋。同時,組織管理諮詢公司為民營企業「問診把脈」,摸排出擬診斷企業名單,組織專家上門開展一對一的「深度體檢」,形成企業管理的「診斷報告」,並開出「專家處方」。近三年來,嘉善已累計為200餘家企業實施了精準幫扶。
平湖:巡查監督「回頭看」 立行立改提效能
「散裝水泥專項資金退款積壓嚴重,要加強對散裝水泥專項資金退款管理……」近日,平湖市委第四巡察組向市發改局發出了新年第一份《巡察問題交辦單》。
該交辦單源於巡察組不久前對該市發改局黨組開展的巡察「回頭看」工作。巡察發現,在2016年取消徵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後,截至目前,尚有100餘家企業、單位或個人,共計400餘萬元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未能及時清算返退或核銷註銷。根據這一情況,巡察組採取問題交辦形式,責令該市發改局立行立改,抓好整改工作。
收到巡察組交辦的問題,該市發改局積極落實整改,全面開展疏理排摸工作,對未嚴格執行相關管理規範的企業或個人繳納的資金及時進行核銷註銷;對符合要求的企業或個人,及時通知辦理手續,清算返退水泥專項資金。
據了解,去年,平湖市委各巡察組聚焦「三服務」中服務企業的各項要求,針對有效服務企業、助推經濟發展方面存在的36個問題,提出意見建議10條,下發《立行立改通知書》《巡察問題交辦單》7份,以發現並推動問題整改,為企業減負、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通過深化巡察,聚焦營商環境,解決工作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通過持續監督、常抓不懈的方式,以『釘釘子』的方式,抓好問題整改,不斷提升職能部門服務企業、服務發展的作風效能,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平湖市委巡察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海鹽:餐飲整治有力度 空氣環境連年優
近日從海鹽縣生態環境分局獲悉,2019年1月至12月,海鹽縣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3,位列全市第一;空氣優良率93.7%,位列全市第一,PM2.5年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海鹽連續4年空氣環境優良率保持全市第一,空氣環境質量連續2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空氣治理非朝夕之功,需長久為之。去年,海鹽下發《海鹽縣工業廢氣汙染治理2019~2020年攻堅方案》和《關於廢氣排放企業排氣筒規範化整治的通知》,召開工業廢氣汙染整治對接會,完成了47個VOC治理任務,8個洩露監測與修復任務,104個臭氣異味治理任務,18個粉塵治理任務。紮實推進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廢氣汙染治理。
餐飲行業產生的油煙汙染是城市空氣的重要汙染源之一,為解決這一環境治理的「痛點」,海鹽制定《海鹽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推進餐飲場所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創新推出「一巡九查」機制,以「管家式」服務模式推進餐飲場所綜合整治,並逐步向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食堂延伸。截至2019年年底,全縣共檢查餐飲店3760家次,一般程序立案查處110起,油煙淨化器安裝率達到99%,油水隔離設施安裝率達到99.7%,全縣餐廚垃圾收運共籤約1862家。
此外,海鹽還全面實施新能源車輛更新工作,計劃通過4年時間將全縣公交車更新為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倒逼高排放車輛維修治理和淘汰更新;進一步加大秸稈焚燒的查處力度,引入秸稈打捆主體,開展秸稈離田利用;對全縣建築工地定期進行揚塵督查及等級評價;成立專項聯合執法組,對路面工程運輸車輛拋灑滴漏、帶泥上路等問題進行查處。
海寧:「定製公交」進園區 溫暖員工上班路
「有了『定製公交』,我們員工兩地通勤時間縮短了,也減少了換乘,實現了點對點的高品質直達出行。」入冬以來,看著員工踏上開著暖氣的公交車來往於廠區和住地,海寧火星人廚具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負責人胡勤峰忍不住為相關部門的貼心服務點讚。
原來,火星人廚具所在的尖山新區(黃灣鎮)位於海寧市區東南約20公裡,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新材料產業園、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高端廚電產業園等專業園區,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競相入戶。但是,當海寧企業服務直通車工作人員赴區(鎮)開展「三服務」,走進企業了解需求的時候,卻收到了部分企業反映本地公交覆蓋率低、定點定時的公交班車不全等問題。
「現有班車站點分散,各企業上下班時間不統一,應聘者經常因交通問題而放棄,不少企業被『招人難、留人更難』的問題困擾。」海寧市道路運輸管理所副所長王小峰表示,為此,相關部門第一時間開展了客流需求調查。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海寧市區至尖山新區(黃灣鎮)定製通勤快速班車順利開通,該線路由屬地政府給予低票價政策性補貼,採取與常規公交差異化票價,以月票方式售票,每月200元,一人一座,根據乘客需求確定線路運行時間、停靠站點,有效兼顧通勤時間和乘候車站點的便捷性。
目前,該定製通勤快速班車吸引了火星人廚具、凱耀照明、正泰新能源等企業約30人參與。
桐鄉:一件事證照聯辦 營商環境再優化
開年不久,桐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為桐昆集團浙江恆超化纖有限公司聚酯紡絲一體化車間、倉庫及綜合樓新建項目核發了桐鄉正式推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工業項目)承諾制後的首張一般工業項目承諾制規劃許可證。第二天,桐鄉市住建局就為該項目送上2020年第一張施工許可證。「很放心,對桐鄉的服務從沒失望過。」項目負責人對桐鄉的業務辦理服務豎起大拇指。
據悉,桐鄉市住建局對桐昆集團浙江恆超化纖有限公司新建項目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實施一件事證照聯辦,通過投資項目3.0系統和工程審批2.0系統獲取工程規劃許可證後,採用消防、人防、建設多合一辦理,實施施工圖審查自身承諾制,精減多個審批環節,辦結時間從15天縮短至1天。同時啟用電子證照,全部實行網上辦理,施工許可申請通過系統審批後,企業直接在網上進行證照下載,實現跑零次。
2019年,桐鄉市全年共辦理行政審批服務事項461.56萬件,同比增長30.57%。
桐鄉市政務數據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讓企業早領證早施工,提高企業效率,優化營商環境,各個職能部門還會在事中事後根據對應許可事項上門進行監管,做到真正對企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