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門總門掌歐陽修棋藝高超,他在棋道高手中不及一人位居第二

2020-12-18 三魚說

在《雍正劍俠圖》中的江湖分為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門,為了解決門派之間的矛盾和江湖上的風波,各大門派共同推舉出了一位德才兼備又武功超凡之人來當八十一的總門掌,在很大程度上這個總門掌相當於是武林盟主,他有轄制各大門派「行為規範」和「清理門戶」之權。

歐陽修以三清教主之姿被武林名士推為八十一門的總門掌,三魚在以前的文章裡提到過,「歐陽修」這三個字並不是他的真名實姓,因為此人非常崇尚歷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而借名仿賢

01桃李滿天下的歐陽修

熟悉《三俠五義》的人一定會對包拯的「龍圖閣學士、開封府尹」這一身份印象深刻,其實歷史上的歐陽修同樣有過「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的殊榮。除此之外,歐陽修在文壇的成就非常高,他效仿先賢卻不盲目崇古,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歐陽修是一個帶有批判主義和務實主義的革新家

在唐代開始就湧現出不少復古派的文論大家,譬如韓愈和柳宗元等人,雖然歐陽修也很喜歡韓愈柳宗元的詩文,但是他有著自己的取捨之道,歐陽修對詩文中堆砌「玄奧奇美」之詞的做法並不太認同。雖然歐陽修為了科考入仕也在駢儷美文上下過苦功,但是他更喜歡言之有物、直抒心意的文章

歐陽修的《秋聲賦》和《醉翁亭記》用活潑輕快的方式將所思所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讀歐陽修的詩文會感覺到他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大賢,從而絲毫感覺不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種避世超凡之感和世濁我獨清之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歐陽修的一生是桃李滿天下,他像伯樂一樣發現了很多有真才實學的布衣寒士,我們常說的「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這五位都是出自他的門下,後來的包拯、文彥博、司馬光也得到他的賞識和提攜,也難怪後世之人把歐陽修作為大賢來崇敬和效仿

02精於棋道的武林老劍客

在《雍正劍俠圖》中,這位借用歐陽修之名的老劍客是非常博學的,他除了武功造詣超群之外,他對琴棋書畫、兵書戰略、銷器機關也可以說是樣樣精通。其中,歐陽修在這些雜學之中最喜歡的便是下棋,因為歐陽修的棋藝和棋品本身就是獨具一格的

歐陽修通過與他人下棋可以品出這個人的人品、性格以及悟性來,就拿歐陽修傳授洪炳南左臂刀法這一段書來說吧,歐陽修通過與洪炳南對弈品出對方品性裡的「三長一短」來,洪炳南懂得禮賢下士是他的第一個長處,洪炳南天資聰明、悟性很高是他的第二個長處,第三個長處是洪炳南廢寢忘食、勤奮好學。

洪炳南在與歐陽修對弈時為了情分和面子捨去求勝之心,這便是他的最大的短處。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洪炳南有瞻前顧後之憂,在棋盤上缺乏殺伐決斷便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放在人生路上亦然。如果為了學藝或創事業而忽略了人情之道的話,這便會讓自己陷入孤軍奮鬥的境地。

洪炳南在與歐陽修學藝的八年多的時間裡與家中妻兒竟然毫無書信往來,洪炳南不是不想或者不能而是「不敢」,他生怕自己寫信會讓歐陽修認為自己學藝不夠專心,可這種基本的人情之禮都成為洪炳南的心理負擔,洪炳南未來闖蕩江湖時被其他俠劍客認為是「性情孤僻之人」就不是沒有道理的

歐陽修雖然傳授給洪炳南一手天下絕倫的左臂刀,但終究沒有收下洪炳南這個徒弟,不難看出歐陽修真的如同歷史上的「醉翁」一樣,他喜歡天資聰慧有真才實學的人,但是他更喜歡有真性情的人

洪炳南原本的棋藝是比歐陽修高,可是在這八年中歐陽修的棋力很快就超過了洪炳南,洪炳南從歐陽修這裡學到左臂刀法,而歐陽修從洪炳南這裡提升了棋藝。因為洪炳南性格優柔寡斷,所以他的左臂刀法可以獨步武林,但是洪炳南未來的成就卻非常有限,有劍客實力的他連俠客都算不上。

03歐陽修的棋品之境

在這部書中,除了歐陽修之外還有三位一流的劍客精通棋道,他們分別是江南大俠呂留良、漳州白泰官、閉目金睛佛姜達,但是三魚覺得這三位的棋藝都未能達到歐陽修的境界,因為他們的棋藝仍然停留在棋術布局之上,而歐陽修的棋藝已經達到「世事洞明皆學問」的棋理之境

洪炳南一開始憑藉奇特的布局贏了歐陽修,可是歐陽修下棋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甚至不在乎一盤兩盤的輸贏,他下棋在於心境、心意、心理的「勢」。用動漫《聖鬥士星矢》的話來講,同樣的招數用第二次就不靈了,所以當洪炳南的奇招異式用盡後也就不是歐陽修的對手了。

呂留良和白泰官都是下了大半輩子棋的手談高手,可是他倆卻一直不是年輕後輩孫茂昌的對手。孫茂昌跟隨父親學棋短短三年的光景,他就能在棋盤讓白泰官心服口服,其原因一方面是孫茂昌天資聰慧,另一個原因便是孫茂昌家中有祖傳的棋譜,在三年之中除了孫茂昌除了學習棋譜上的殺伐招數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從父親那裡學到了棋藝的真諦「活學活用,出奇制勝」。

茂昌拜白泰官和呂留良為師後,他把祖傳的棋譜送給了這兩位棋痴,可是白泰官和呂留良仍然下不過年紀輕輕的孫茂昌,這便是下了一輩子棋卻永遠陷在套路和戰術的弊端,因為孫茂昌已經從下棋的戰略角度和心態角度來執子了。

王玥波在播講「孫茂昌傳棋拜師」這段書時,他把孫茂昌評為《雍正劍俠圖》這部書中的棋道第一高手,三魚覺得年紀輕輕的孫茂昌能讓白泰官這樣的武林老劍客對他的棋藝心悅誠服,他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這部書的棋道魁首。

白泰官常說自己的武功段位不如他的棋道段位高,在十三部劍俠圖的原文寫道:「董乾由出世那一天,按著闖蕩江湖,聽說的成名劍客,耳朵裡頭有幾位,類乎久居江南的呂留良,漳州城裡的白泰官,嵩山的雲龍九現周潯,英雄得路路民瞻」。

由此可以看出,大清四大名劍的首劍董乾入江湖時,白泰官早已在江湖上成名。按說白泰官對自己的段位評價,孫茂昌的棋道段位放在武功上來看也是頂級的。

八十一門總門掌歐陽修的武功與董乾在伯仲之間,從下棋的年數和棋力來講白泰官對手歐陽修的話誰輸誰贏很難預料。但是三魚覺得歐陽修下棋的特點是先熟悉對方套路來後發制人,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歐陽修對弈有著戰略觀,白泰官只是在精研戰術上的黑白子糾纏和短兵相接,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對弈時當大勢底定後輸贏自判,從這個角度來看,歐陽修的棋力應該超過了呂留良、白泰官、姜達等人。因為這部書孫茂昌是棋道世家出身的翹楚,深諳棋理、棋招、棋術的應該比歐陽修略高一點。

故此,我覺得八十一門總門掌歐陽修在棋道高手中排在第二位,但是歐陽修的棋品應該排在第一位,因為真正的棋品不僅僅是讓別人來感受自己的下棋的風格和魅力,更重要是自己去通過棋局去細品人情之態和萬物之理。

相關焦點

  • 如意道長為何不服八十一門總門掌?他身為總門掌有三個短處
    面對西域大俠馬駿等武功高超的俠劍客們,如意道長把手中的湛盧劍揮舞開來無人可擋,直到奇劍坤元子於秀娘大喝一聲走出人群來對陣這位睥睨群俠的如意道長。其實,賀玄真一直不服歐陽修這位八十一門的總門掌,賀玄真的綽號全稱是百靈如意道長,這「百靈」二字就是指的賀玄真對掌法兵器、銷器埋伏、醫道佔卜、棋術兵法樣樣精通,而歐陽修恰好也是一位博學多才的武林高手,所以賀玄真對歐陽修有種瑜亮情結。賀玄真自信在武功上是超過歐陽修的,她沒去找歐陽修去爭八十一門總門掌所忌憚者就是脈門弩。
  • 她超過八十一門總門掌
    乾坤八大名劍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他們是從江湖上闖蕩多年實打實地「闖」出來的名號和人望,也就是說乾坤八大名劍是被武林中各門各派的頂級高手所認可的。故此,關鬥一直心裡對董乾這位「名劍」不太服氣是有原因的。二大清四大名劍之中,以震古俠董乾的武功最高,那麼乾坤八大名劍裡誰的武功最高呢?我們首先來說明一下這八大名劍都是誰。
  • 上三門總門掌在江湖上威名赫赫,為何有時候也會被人欺負?
    上三門在武林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因為其門規森嚴所以上三門的弟子一般來說都行得正走得端,所以在江湖綠林道中上三門的名譽也比較好,而上三門的總門掌在江湖上更是威名赫赫受人敬仰。但在《三俠劍》和《白眉大俠》這兩部書中,上三門的總門掌卻時常會被人欺負。
  • 龍門此秘術連八十一門總門掌也不會,半月之內培養出一位少劍客
    一、可以重塑筋骨的蒸骨之法八十一門的總門掌歐陽修在教惠斌煉硬功時,因為惠斌沒有按照歐陽修的法門練而一味地求快把功夫練左了,惠斌雖然練成了單掌開碑擊石如粉的硬功,但是他的骨骼發硬而不能練習包括輕功在內的小巧之藝,當歐陽修發覺時惠斌下的功夫已深難以挽回。
  • 三俠劍:超過武聖艾蓮池的高手有三位,碧和僧與艾蓮池相差無幾?
    一、碧和僧與艾蓮池可能在伯仲之間按照勝英的武功量級來看,他這位崑崙俠很難排進武林高手的前二十名,因為這部書中的一流劍客並不在少數。勝英的師父艾蓮池雖然號稱是江湖中的武聖人,但是論武功艾蓮池並非是天下第一,在單田芳版的《三俠劍》中,比艾蓮池武功高的人就有三位之多。
  • 於和號稱是軒轅重出武聖人,總門長普渡在這三個方面比他高明
    江湖高手對武聖人於和的武學造詣都非常敬佩,也正因為於和的武功已經登峰造極的地步,所以江湖名宿在排列武林天榜之時才把他放在首位。於和號稱是「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聖人」,這一曠古爍今的綽號讓他成為傲視武林的第一人。
  • 棋道中的對弈佳話
    棋道中的對弈佳話文//留之用紋秤對坐,從容談兵。研究棋藝,推陳出新。棋雖小道,品德最尊。中國絕技,源遠根深。繼承發揚,專賴後昆。敬待能者,奪取冠軍。這是1962年時任中國圍棋協會名譽主席的陳毅元帥為《圍棋名譜精選》的題詞。這也一直成為棋類運動員和愛好者的座右銘。
  • 《白眉大俠》中的高手,能不能打得過《雍正劍俠圖》中的高手?
    這種比較,簡直欺負人,白眉大俠中的高手,肯定會哭昏在廁所。不是說白眉大俠中的高手太菜,而是雍正劍俠圖實在太過變態。《雍正劍俠圖》是一部很長很長的評書,目前流傳的評書版本,都只是節選。即使說書人有耐心說,聽書人也沒有耐心聽。
  • 三俠劍:上三門總門掌勝英清理門戶,為何會得罪五湖三臺八大名山
    勝英與震三山蕭傑、九頭獅子孟凱並稱為江湖的三大名俠,因為勝英的師父是今古聖人艾蓮池,所以即便與勝英沒有交情的武林名宿也會賣幾分面子給他。勝英久在江湖闖蕩人脈很廣,再加上有武聖人艾蓮池這個金字招牌和強援支持,勝英一躍被推上了上三門總門掌的寶座。
  • 單田芳評書中很難超越的江湖綽號,只聽名號便知道武功已登峰造極
    夏侯商元號稱「鎮三山攜五嶽,趕浪無絲鬼見愁」的大頭劍客,從「鎮三山攜五嶽」這六個字可以看出他精於內氣功,「趕浪無絲」說明他的水性大輕功高,坐船都要數日才可以達到馬公城,可是夏侯商元憑藉水性和輕功穿湖渡海來去自如。在《三俠劍》這部書中,夏侯商元的這個綽號獨樹一幟,一個綽號就把他精湛的內氣功、高超的輕功和水性寫到極致,這個綽號很難超越。
  • 單田芳評書中的「武聖人」你認為誰最厲害?
    一:"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聖人"---於和《白眉大俠》於和於九蓮可以說白眉大俠中的第一高手,從這句介紹就可以看出"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聖人"可見於和的能耐是十分大的。於和師兄弟三人,大師兄八十一門總門長普渡、二師兄長發道人雪竹蓮。其實論武功能為普渡和雪竹蓮遠遠不及於和,後來在雲南小蓬萊碧霞宮二人合力才與於和打個平手,要不是偷天換日老劍魔才使於和佔了下風。
  • 傳說的圍棋高手,如何稱霸棋壇
    當時上海名流張譫如嗜好圍棋,對他極為賞識,顧水如因此獲益匪淺。顧水如擔任過上海《時報》的主編,這次主編的工作機會,讓他有了機會接觸到日本的圍棋棋譜,他日夜琢磨日本棋譜,在不知不覺之間,慢慢地提高了自己的棋藝。此後鑑於北京是圍棋高手雲集之地,顧水如有志要去北方向各大高手學習和切磋棋藝。張譫如贊成此舉,並資助他北上,還專請高志白結伴同行。
  • 神盜震江湖,笑看武林第一人
    在《白眉大俠》中有一位非常奇特的世外高人,此人不在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門之列不受任何門派的制約,而是別開天地另創一家,天馬行空自由自在。他的武功雖然不在武功最強十四人名單之列卻沒人敢輕視他的實力。他所練的功夫不是硬功不是軟功不是內功,而是獨闢蹊徑練得小巧玲瓏之功,飛簷走壁如履平地,身法之快無蹤無影,堪稱一代神偷宗師。此人平時隱身,來無蹤去無影喜歡暗中幫助開封府徐良等人的忙。武林之中認識他的人屈指可數,因為很多人以為五十年前他就已經不在人世,但實際上他只是隱居不出世而已。
  • 《白眉大俠》中有十二位武林聖人,南北二聖的武功能否排進前五?
    在白眉大俠這個故事裡,單論江湖中聖人級別的武林高手就多達十二位。最初閻王寨的十陣賭輸贏中,三教堂的三位堂主便是以武林聖人之姿現身,他們雖然是天德王黃倫請來給閻王寨「主持公道的」,但是在開封府群俠與閻王寨的比鬥中,這三位堂主自覺在江湖中的身份很高還是儘量維持了比較公平的立場。
  • 中國象棋第一人胡榮華的棋道與人生
    >加入象棋冬訓營、提高班、計算班、進階班,快升業九,棋藝大漲!(許銀川、王天一、柳大華)上海書展·新書|中國象棋第一人胡榮華的棋道與人生(澎湃新聞 記者 徐明徽)15歲,最年幼的全國冠軍;55歲,最年長的全國冠軍;十連霸,獨霸棋壇二十年;14次頭戴桂冠,稱雄弈壇四十年。 「胡榮華」這個名字,無愧於當代棋壇「王中王」的稱號。
  • 棋藝!棋緣
    三日五日下來,唐仁知道這裡有專門的富人願意供養這些棋藝高超之人,自己衣食無憂,就一心下棋打聽消息。下棋不說,自然是唐仁輕而易舉的贏了,但是這女子棋藝確實高超。棋下完了,該履行賭注之時,這女子卻拂袖而去了,唐仁無奈。棋館裡有眼熟的知道這個女子是誰,就告訴了唐仁,原來這女子並非什麼大家閨秀,乃是一個國手級別的皇家棋師。名叫妙語。唐仁打探到妙語家的住址,自己就在她家的對面開了一家教授人棋藝的棋館。
  • 他唯一名垂千古的圍棋高手,只因一招,走遍天下,後人無不讚嘆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先秦時期有一個棋手名字叫做奕秋,他也是全國上下最擅長下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