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媒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國防部長紹伊古通過視頻會議宣布,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紅場閱兵將於6月24日舉行。日前,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的籌備工作已全面啟動。
選擇6月24日作為閱兵日期,有前例可尋。1945年6月24日,蘇聯紅軍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慶祝勝利的大閱兵。從1995年起,紀念衛國戰爭的勝利日閱兵固定在了每年5月9日。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俄羅斯在這一天只舉行了空中閱兵式。
對於俄羅斯而言,每年5月9日的紅場閱兵是其最受全球關注的活動之一。參閱裝備連續翻新升級,一直是俄羅斯展示大國雄心、國家實力的重要方式。今年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普京依然決定在6月舉行紅場閱兵,展現出了俄羅斯的勇氣。
特殊時期的紅場閱兵傳遞哪些信號
紅場閱兵,俄羅斯首先是為了展示軍事力量。最近幾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可謂是步步緊逼,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退出《中導條約》,撕毀《開放天空條約》,放言準備進行核試驗,等等,對俄羅斯打出一套「組合拳」。今年,俄羅斯決定繼續進行紅場閱兵,也是不失時機地秀「肌肉」,向西方展示軍事力量,以達到威懾對手的目的。
舉辦紅場閱兵,也是為了激勵民族精神,增強國家凝聚力。衛國戰爭一直是俄羅斯人心中永遠的驕傲,每年勝利日當天的紅場閱兵,是俄羅斯最重大的慶典活動之一。對於今天的俄羅斯人來說,紀念這場戰爭就是紀念他們逝去的親人,追憶民族英雄,傳承民族精神,提升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不難看出,特殊時期的紅場閱兵是振奮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俄羅斯目前的疫情確診人數雖然仍處高位,但是,俄羅斯不斷加強疫情防控,確診人數呈現下降趨勢。這也是普京提出6月24日舉行紅場閱兵的原因之一。同時,隨著疫情逐步好轉,俄羅斯也需要一場閱兵來提振抗疫士氣,以最終戰勝病毒。
舉辦紅場閱兵,也是對西方有力地進行戰略回應。近年來,西方社會瀰漫著一種觀點,部分西方國家希望將俄羅斯從二戰勝利者的行列中排除出去。在國際威脅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普京決定繼續舉行勝利日閱兵,其政治用意明顯是警告西方,不論是為敵,還是為友,俄羅斯二戰勝利國的地位不會變。另一方面,紅場閱兵歷來是透視俄羅斯當下所面臨國內外形勢的窗口。2014年俄羅斯因克裡米亞問題遭遇西方國家圍堵,俄烏、俄美矛盾重重,當年紅場閱兵中,俄羅斯不僅派出駐克裡米亞半島的一線部隊,69架戰機還氣勢磅礴地飛越紅場上空。每遇國際形勢緊張、戰略博弈加劇,同樣的「閱兵秀」都會出現。
總而言之,在疫情期間,俄羅斯通過舉辦紅場閱兵,展現武力、追憶榮光、振奮人心、威懾敵人,進而捍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這場閱兵不僅是給自己看,也是給世界看。屆時,各國如何回應俄方慶祝活動,哪些國家的領導人會出席紅場閱兵,哪些部隊和裝備將會亮相紅場,也會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人們對此拭目以待。
中國最帥天團亮相俄羅斯紅場閱兵式
當地時間2020年6月24日,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亮相。據了解,本次赴俄的方隊包括105名軍人,隊員平均身高1.86米,平均年齡20歲,這也是時隔五年中國軍人再次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活動。
12個國家的方陣應邀參與閱兵,分別是:摩爾多瓦、蒙古、塞爾維亞、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中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
應俄羅斯方面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105名軍人於6月13日飛抵莫斯科,準備參加勝利日閱兵。據了解,本次赴俄的方隊包括105名軍人,隊員平均身高1米86,平均年齡20歲。這也是時隔五年中國軍人再次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活動。
17日晚,有網友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在紅場彩排時,現場齊聲高唱《喀秋莎》。
據了解,儀仗隊按照俄軍分列式進行曲,在國內進行了兩個月的強化訓練。抵達莫斯科後,針對合練和彩排的實際樂曲還進行了適應性訓練。俄方閱兵負責人等對中國方隊的表現也予以高度評價。
綜合中華網、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