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雁 傳 媒 報 2016年第55期總第692期
第一時間 完美空間 海量資訊 全景會寧通渭馬營籍華人學者楊子恆當選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
楊子恆簡介
楊子恆:男,漢族,1964年出生於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龍頭村,1980年7月畢業於馬營高中,1984年7月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畜牧系,1987年和1992年先後在北京農業大學獲農學碩士學位和農學博士學位。現為倫敦大學學院統計遺傳學教授。
忍飢挨餓 有志少年誓不輟學
1964年11月1日,楊子恆出生在「苦甲天下」的甘肅省通渭縣農村,他在兄妹4人中排行老二。父親楊益曾當過小學教師,喜歡古詩詞。楊子恆6歲時,拿著3個雞蛋錢跨進了銀灘小學的校門。家裡貧困買不起作業本,楊子恆便用樹棍在操場和田頭地畔寫字、做算術。
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楊益從地頭收工回家,推開院門,他頓時驚呆了,楊子恆正在院子裡用樹棍在地上聚精會神地寫作業,整個地面都是寫得工工整整的字。楊益的鼻子一酸,淚流了下來,他走過去摟住兒子,動情地說:「娃,爸就是再苦再累,也一定要給你買個作業本!」
楊子恆用小手抹乾父親的眼淚,懂事地說:「爸,我們學校有很多窮學生都和我一樣,樹棍當筆,大地當紙,他們的學習一點都不差!」
一個星期後,楊益為楊子恆買了一個作業本。楊子恆從父親手中接過作業本,眼裡頓時盈滿了淚水,他對父親說:「爸,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學習,拿全班第一名!」期末考試,楊子恆的學習成績果然名列全班第一。
讀完小學,楊子恆到鎮上的馬營中學上初中。學校離家8公裡,要翻兩座大山。
上學的第一天,母親凌晨4點鐘起床為楊子恆做早飯,父親也咳嗽著下了炕,默默地蹲在灶門前添柴生火。鍋裡的水很快就燒開了,母親望著滾開的水發了一陣呆,取出一把苜蓿洗淨放進鍋裡。
楊子恆喝完野菜湯,背著書包要走,父親把他叫住了:「娃,村前這段路不好走,我送你一程!」父親將他送過村口的深溝,從懷裡掏出一個烤土豆:「娃,把這個帶上,餓了壓壓飢。」這個烤土豆是前幾天父親串親戚帶回家的,一直放在鍋臺上,誰都沒捨得吃,現在都有一股餿味了。
楊子恆接過烤土豆在鼻子前嗅了嗅,咽了口唾沫,又塞到父親手中。父親急了:「你餓得晚上走不回來怎麼辦?」楊子恆搖了搖頭:「爸,不礙事,我們念書不費勁!還是你留著吧,你要乾重體力活呢!」父親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握土豆的手顫抖不已。
楊子恆在學校發奮苦讀,中午不休息,不吃飯,一直坐在教室看書。他的舉動引起了班主任楊睿坤老師的注意。楊老師靜靜地觀察了他半個月,心情一天天變得沉重起來。她把龍頭村的學生問了個遍,了解楊子恆是否父母周全,是否有後娘虐待。學生的回答幾乎眾口一詞,楊子恆中午不吃飯,沒有別的原因,只是他們家的生活太困難了!
楊益知道班主任了解兒子在學校挨餓的情況後,心裡格外內疚,他和妻子商量,準備讓兒子帶點乾糧中午充飢。然而家裡吃了上頓沒下頓,實在沒有法子,愁腸百結的妻子咬了咬牙說:「實在不行就叫恆兒不上學,在家吃糠咽菜也能填飽肚子!」
楊益望著妻子,久久沒有說話。讓兒子輟學,楊益實在下不了這個決心。兒子愛書成癖,嗜書如命,如果不讓他上學,他會一輩子都不開心。
妻子的淚流了下來:「恆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他今後的路還長著呢,如果餓壞了身子……」楊益痛苦地點了點頭。
晚上,楊子恆回到家,楊益便將他們的決定告訴了他。楊子恆站起身,堅定地說:「爸,媽,我不輟學!」楊益嘆了口氣說:「你也不能餓著肚子讀書啊!」楊子恆說:「餓肚子算什麼,只要有書看,什麼都忘記了!」楊益走過去摸著兒子的頭,疼愛地說:「娃,你還小,身體要緊啊!」
楊子恆的淚流了下來:「爸,你就讓我繼續讀書吧!我一直是全班的第一名,我對數學和物理像著了魔一般痴迷,將來我想當一名科學家!我絕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爸,讀書對我來說很重要,我不放棄,就是餓死也不放棄!」
楊益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把兒子摟進懷中,斬釘截鐵地說:「娃,爸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
煤油燈下 發奮苦讀考上大學
楊子恆的高中依然在馬營中學就讀。他早出晚歸,每天凌晨4點鐘起床,晚上回來在煤油燈下看書,一看就到深夜,實在困極了,就用涼水澆頭。
楊益心疼兒子,每天都催他熄了燈才回房睡覺。楊子恆等父親睡熟後,又悄悄爬起來,點燃煤油燈。他的兩個鼻孔經常被煤油燻得烏黑。
1980年7月的一天,不到16歲的楊子恆馬營高中畢業。這天晚上,楊益正忙著收拾準備第二天送兒子到縣城參加高考,他無意中瞅了楊子恆一眼,臉頓時「唰」地變了。他發現楊子恆補丁摞補丁的褲子到處都是窟窿,鞋子也破得十個腳趾都露在了外面,這個樣子怎麼到縣城參加高考?
楊益急了,他忙將楊子恆的母親拉到一旁商量。楊子恆的母親急中生智,連夜將一塊白布染色縫成褲子,又將楊子恆祖父穿過的一雙圓口鞋補好。第二天早晨,楊益將褲子和鞋遞到楊子恆手邊,楊子恆笑了:「爸,我這是去考試,又不是去逛大街,穿那麼好幹什麼?」
到縣城的40公裡山路,楊益騎自行車送楊子恆參加高考。在陡峭的山坡上,楊益的腳被山石劃破,鮮血直流。楊子恆的眼圈紅了,他一邊給父親包紮傷口,一邊哽咽道:「爸,我一定要考上清華大學!」
楊子恆沒有食言,他以高分奪得地區的理科狀元,他的總分遠遠超過了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然而,由於高考時有人抄襲他的物理試卷,導致全考場30多人物理試卷答案雷同,他的物理成績被計為零分。楊子恆雖然無緣清華大學,卻被甘肅農業大學畜牧系錄取。
接到錄取通知書,楊子恆號啕大哭,說什麼也不去上學。
楊益語重心長地勸道:「娃,一個人只要有抱負,在任何學校都能成才!你只要像你的名字一樣持之以恆,爸相信你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楊益東湊西借,籌了60元錢,送楊子恆到甘肅農業大學報到。到了學校,安排妥當,楊益把剩下的一點錢全掏給了兒子。
當天晚上,楊益便急著往家趕。到了車站,身無分文的楊益猛然發覺兒子一直跟在他後面。楊子恆手裡攥著10元錢,囁嚅道:「爸,你把這10元錢拿上做路費吧,你回家身上沒錢怎麼能行?」
楊益望著兒子,笑了:「這錢還是你留著用吧。別擔心爸,爸有辦法回家!」
父子倆都不肯收錢,推來推去,僵持不下。這時,一列東去的運煤車徐徐開來,楊益推開兒子,敏捷地爬上了貨車。楊子恆望著漸漸遠去的父親,眼淚奪眶而出……
父親寫詩 叮囑兒子報效祖國
進入大學後,楊子恆在全班52個同學中,學習成績一直穩居第一。大二時,他參加甘肅省大學生英語競賽,奪得了第一名。
楊益收到兒子寄回家的榮譽證書,喜淚縱橫。他顫抖著手將榮譽證書端端正正地貼在正房的牆壁中央,又連夜步行8公裡山路,來到鎮上的郵局給兒子打電話。
1984年,楊子恆考上了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動物遺傳育種專業的碩士研究生。1987年,楊子恆研究生畢業回到母校甘肅農業大學任教。離家近了,楊子恆每個假期都回家看望父母,他和喜歡詩詞的父親一起吟詩,一起在田間地頭勞作,他和父親的心越貼越近。1989年,楊子恆想考博士,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親。
這天晚上,楊益讓老伴炒了幾個菜,把楊子恆拉到身邊坐下,開了一瓶好酒。他滿滿斟了兩杯酒,對兒子說:「子恆,你從小就有大志,爸支持你!」父子倆端酒的手都有些抖。
喝完這杯酒,楊益沉默了好一陣,突然嚴肅地說:「子恆,如果考上博士,將來你很有可能到國外留學。如果有這一天,學成後你要回來!」
楊子恆深情地望了父親一眼,站起來給父親斟酒。他雙手將酒杯捧到父親面前,一臉凝重地說:「爸,如果真有那一天,學成後我一定回來!」
楊益滿意地望了兒子一眼,眼角漾出了笑容。他將布滿老繭的右手放在兒子的肩頭,心頭一熱,熱淚奔騰而出!
楊子恆從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博士畢業後,果然被公派到英國倫敦劍橋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4年,楊子恆博士後畢業後,在導師的勸導下,準備留在倫敦工作。
收到兒子的來信,楊益通宵未眠,接連幾天心裡都悶得慌。他賦詩一首,呼喚兒子歸來:「兒子回來!春風呼喚著綻放的花蕾,在黨的陽光雨露下,寸草之心怎報得二十載春暉?兒子回來!神州的山河最廣闊,憑魚遊浪;祖國的天空最清麗,任鳥翱翔。兒子回來!長城矗八嶺,黃河母乳飲九回,椿萱盼得頭髮白!兒子回來!中華正在崛起,兒孫們都來結成十二億力量,西方的鈔票不稀罕,將東方的金山築得像崑崙一樣。」楊子恆回信時感慨萬千:「爸爸的詩催人淚下,我一定回國,聽從國家的安排。」
楊子恆回國後,經國家教委派遣,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8年,楊子恆再次來到英國,被倫敦大學學院聘任為外籍講師。父親知道消息後,寫信對楊子恆說:「無論何時何地,你都要記住,自己是中國人,是中國培養出來的博士生。」楊子恆到倫敦大學後,很快被晉升為教授。
2003年楊子恒生日這天,楊益匆匆地來到鎮上給楊子恆打越洋電話。楊益好幾個月沒收到兒子的來信了,思兒心切的老人心裡實在放心不下。楊益撥通了兒子實驗室的電話,聽到兒子的聲音有些沙啞,老人的喉頭頓時發哽,他停頓了好半天才說:「子恆,今天是你39歲生日,爸祝你生日快樂!」
楊子恆心頭一熱,眼淚模糊了鏡片,他脫口說道:「爸,對不起,我這段時間很忙,忘了給家裡寫信!」楊益擦了擦眼睛,說:「爸不怪你……」
楊子恆的淚流了下來:「爸,我明年一定回老家看望全家,再接你和媽到北京去玩!」楊益眼角掛著淚花,臉上綻開了笑容。
2004年7月下旬,楊子恆帶著愛人楊帆和女兒苗苗、陽陽回到了闊別8年的老家。看到兒子一家終於回來了,楊益高興極了,他問兒子:「你想吃什麼?」楊子恆說:「我想吃煮土豆!」很少下廚的楊益,和老伴搶著為兒子煮土豆。土豆端上了桌,楊子恆吃了滿滿一碗。楊益再次怔怔地瞅著兒子,心裡湧現出無限愛意。
一周後,楊益和老伴隨楊子恆一家到了北京。他們遊故宮,登長城。在八達嶺長城,楊益表情嚴肅地和兒子合了一張影。這是一張一次性成相的快照,楊益鄭重地將照片遞到兒子手中,意味深長地說:「子恆,爸將這張照片送給你!」
楊子恆雙手撫著照片,會意地對父親說:「爸,看到長城,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負您老人家的期望!」
新華網快訊: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0日舉行活動,慶祝馬營籍華人學者楊子恆當選為2006年度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0日舉行活動,慶祝**旅英學者楊子恆教授當選為2006年度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他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旅英華人。
成立於1660年的英國皇家科學院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學術團體之一,目前有1400多位院士,其中包括6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皇家科學院院士都是在基礎科學研究或工業及科技前沿研究方面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家。
楊子恆1964年出生於甘肅,1984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畜牧系,1987年和1992年先後在北京農業大學獲農學碩士學位和農學博士學位。他現為倫敦大學學院統計遺傳學教授。
楊子恆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分子進化論、分子分類學、計算機生物及生物信息學。主要研究內容是應用數理統計學及計算機科學的方法來分析分子遺傳學資料,以推斷不同生物物種間的進化關係,估算物種間的分化年代。他首創了以最大似然法為基礎的模型和假說檢驗方法,該方法已成為分子進化理論研究的重要工具,他開發的軟體在全世界得到廣泛利用。
在慶祝活動上,中國駐英大使查培新說,楊子恆的當選,是所有旅英華人學者的驕傲,是中國科技工作者的驕傲,也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代表教育部發來賀電,向楊子恆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