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去世,享年76歲

2021-02-13 鈦媒體

鈦媒體 TMTPost.com

 

鈦媒體注:3月14日。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的報導,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據悉,他的家人已經確認.霍金教授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深愛的父親已於今日辭世,我們為此感到極度傷心。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獲得CH(英國榮譽勳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在2017騰訊 WE 大會中霍金進行了獨家視頻演講,展示了他為太空探索帶來的傑出貢獻與最新成果。這也是霍金在中國的最後一次演講。以下為霍金的演講原文,略經鈦媒體(ID:taimeiti)編輯後發布:

(霍金:我們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 2017騰訊WE大會)

你好,北京!我是史蒂芬•霍金。歡迎來到騰訊WE大會。

我今天的演講,是關於在宇宙這一背景下,地球和人類所扮演的角色。為了最好地闡述,我需要從兩個維度出發,一是思考人類的未來,二是研究我們探索太空、尋求其他潛在宜居星球的選擇。我今天的目的,是問大家兩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做什麼才能夠確保,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人類的未來達到儘可能完美?其次,我們為什麼要考慮探索其他宜居星球?

一個原因是,對我們來說,地球變得太小了。在過去二百年中,人口增長率是指數級的,即每年人口以相同比例增長。目前這一數值約為1.9%。 這聽起來可能不是很多,但它意味著,每四十年世界人口就會翻一番。 2022年,我將慶祝自己80歲的生日,而在我人生的這段歷程中,世界人口比我出生時膨脹了四倍。

這樣的指數增長不能持續到下個千年。 到2600年,世界將擁擠得 「摩肩擦踵」,電力消耗將讓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這是岌岌可危的。然而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我們可以避免這樣的世界末日,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到太空,探索人類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

但是理由充分嗎?難道留在地球上不是更好? 在某種程度上,今天的情況就如同1492年前的歐洲。當時的人們很可能堅信,哥倫布的探險註定是徒勞無功。 然而,新世界的發現,對舊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對於那些被剝奪權利地位、走投無路的人來說,新世界成為了他們的烏託邦。

人類向太空的拓展,甚至將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這將徹底改變人類的未來,甚至會決定我們是否還有未來。它不會解決地球上任何迫在眉睫的問題,但它將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全新視角,讓我們著眼於更廣的空間,而不是拘泥眼下。希望這能夠讓我們團結起來,面對共同的挑戰。

當我們進入太空時,會有怎樣的發現呢?會找到外星生命,還是發現我們終將在宇宙中踽踽獨行?我們相信,生命在地球上是自然而生的,是在漫長的進化後,實現了與地球資源的高度契合。因此,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必定是可能的。即使這種可能性極小,但宇宙是無限的,我們還是可以假設,生命會在某處出現。不過,如果概率很低,那麼出現生命的兩個星球間的距離,可能將異常遙遠。

在太陽系中,月球和火星是太空移民地最顯而易見的選擇。水星和金星太熱,而木星和土星是巨大的氣體星球,沒有堅實的表面。火星的衛星非常小,並不比火星本身更優。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也存在可能。比如木星的衛星之一歐羅巴,它的表面是冰層,但其下可能會有液態水,也就可能會孕育生命。那麼我們如何確定這種可能?是否必須登陸歐羅巴,然後鑽一個洞?

星際航行必然是一個長期的目標。我所說的長期,是指未來二百到五百年。

但是,還有另一種選擇。去年,我與企業家尤裡•米爾納(Yuri Milner)一起,推出了長期研發計劃——「突破攝星」,目標是讓星際旅行變成現實。如果成功,在座各位有些人的有生之年內,我們將向太陽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發送一個探測器。

「突破攝星」是人類初步邁向外太空的真正機會,為了探索和考量移居太空的可能性。 這是一項概念驗證的使命,其中涉及三個概念:迷你太空飛行器、 光動力推進和鎖相雷射器。「星晶片」是尺寸被縮小到僅幾釐米、但功能完備的太空探測器,它將附著於「光帆」上。

「光帆」由超材料製成,重量僅有幾克。我們設想,一千個由 「星晶片」和 「光帆」組成的納米飛行器將被送入軌道。 在地面上,雷射器陣列將共同形成一道超強光束,光束穿過大氣,以數十吉瓦的功率射向太空中的「光帆」。

這項創新背後的想法,是以光束來驅動納米飛行器的前進。這樣產生的速度雖然不及光速,但也能達到其五分之一,約合每小時1億英裡。這樣的系統可以在一小時內抵達火星,幾天內到達冥王星,一周內就可以追上並超過旅行者號探測器,並在僅二十年後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

重要的是,「星晶片」的軌跡可能包括「比鄰星b」,這顆位於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宜居帶的行星,與地球的大小類似。正是在今年,「突破攝星」與歐洲南方天文臺攜手合作,進一步探尋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宜居行星。

目前看來,這些都可能成為現實。但我們也看到重大的挑戰。1吉瓦功率的雷射器僅能提供幾牛頓的推力,不過因為納米飛行器因為只有幾克重量,恰恰可以克服這個問題。但是工程方面的挑戰是巨大的。納米飛行器必須經受極限加速、極寒、真空和質子,以及與太空粉塵等垃圾的碰撞。另外,由於大氣湍流,將一套總量100吉瓦功率的雷射組瞄準太陽帆,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還有一些嚴峻的問題。如何讓數百道雷射穿過大氣波動時聚合,如何推動納米飛行器又不燒毀它們,如何讓它們瞄準正確的方向?此外,我們還需要讓納米飛行器在冰冷的真空環境中工作二十年,這樣它們才能將信號傳回到四光年外的地球。

然而這些都是工程設計要解決的問題,而工程挑戰往往最終都會被解決。隨著技術進步日趨成熟,我們可以展望更多令人興奮的使命。如果「突破攝星」計劃能傳回毗鄰星系中宜居星球的圖像,這對人類的未來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希望我已經解答了我演講一開始所提出的問題。人類作為獨立的物種,已經存在了大約二百萬年。我們的文明始於約一萬年前,其發展一直在穩步加速。如果人類想要延續下一個一百萬年,我們就必須大膽前行,涉足無前人所及之處!

感謝大家的聆聽。

3月知識女神季,掃碼收聽72問大學七大知識女神課!

點擊閱讀原文「72問知識女神」邀你成長。More Why,More Sexy!

相關焦點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曾在《生活大爆炸》第五季中本色出演客串
    昨日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生活大爆炸》劇組發博悼念,劇組表示:「我們緬懷史蒂芬·霍金。能夠邀請到他客串《生活大爆炸》讓我們倍感榮幸。感謝您一直激勵著我們以及全世界。」霍金曾在《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本色出演客串。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最後一條微博回復了王俊凱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史蒂芬·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著有《時間簡史》等書。約兩周前,霍金參加節目,被問,「每個人都想知道,大爆炸前宇宙是什麼樣的?」他給出答案:「宇宙的邊界就是它沒有邊界,大爆炸前宇宙什麼都沒有。」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享年76歲。日)去世了。資料圖: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霍金到底厲害在哪?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然而,醫生的預測並不準確,霍金繼續進行他的科研工作,結了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預言:2600年地球或變成「火球!
    ,享年76歲。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的家人周三凌晨發表聲明,證實霍金教授已經去世。霍金在英格蘭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他的孩子露西,羅伯特和蒂姆發表了一份聲明:「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遺產將會持續影響這個世界多年,他堅韌不拔的勇氣、他的幽默感激勵了世界各地的人們, 他說過,'如果它不是你所愛的人的家,那它就不是宇宙』。 我們會永遠懷念他。」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據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1942年1月8日,正好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霍金就在這一天呱呱墜地了。霍金的爸爸和媽媽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的,一個主修醫學,一個主修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
  • 物理學巨星史蒂芬·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William Hawking)離世,享年 76 歲,霍金家人已經確認此消息。霍金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在領域內做出很多重要貢獻,最主要的是他與羅傑·潘洛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潘洛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為現代物理學發展做出突出貢獻。霍金還撰寫了多本闡述自己理論與一般宇宙論的科普著作,如《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廣受大眾歡迎 。
  • 剛剛,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一起回顧他的勵志人生
    剛剛,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今天和作文君一起來看看霍金的勵志人生。
  • 科學巨人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根據BBC消息,21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走在宇宙和黑洞最前沿的物理學家——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逝世,享年76歲,留給世人無盡的遺憾。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霍金到底厲害在哪?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預言:2600年地球或變「火球」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他預言:2600年地球或變成「火球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藝術家田佔義去世享年76歲|藝術家|田佔義-娛樂百科-川北在線
    藝術家田佔義去世享年76歲時間:2020-02-19 14: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藝術家田佔義去世享年76歲 評書表演藝術家田佔義(田戰義)因急性心肌梗死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18日10時50分在北京301醫院去世,享年76歲。
  • 快訊:物理學家史蒂夫·霍金逝世,享年76歲(附圖文回顧他的一生)
    3月14日消息,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最後一條微博回復了王俊凱,他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3月14日)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資料圖:著名物理學家霍金。
  • 科學家發現,霍金去世當天竟和愛因斯坦有關?是巧合還是命中注定
    科學家發現,霍金去世當天竟和愛因斯坦有關?是巧合還是命中注定說到了霍金這個人,想必大家肯定都已經很熟悉了。但是,人有生老病死,霍金的去世也是讓人們感到很是遺憾的。霍金可是自從愛因斯坦之後,又一個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的了!
  • 霍金去世,生前曾客串《生活大爆炸》等多部影視劇
    據BBC消息,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家人已經確認該消息。霍金21歲患上肌肉萎縮硬化症後癱瘓,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但他沒有放棄物理研究,著有《時間簡史》。2016年霍金開通微博,2017年他最後一次更新是回答王俊凱的提問。
  • 76歲「漸凍人」科學家霍金去世 「漸凍症」是什麼病
    圖說:76歲的「漸凍人」科學家霍金去世 來源/東方IC 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76歲的「漸凍人」科學家霍金去世,引發了人們對「漸凍人」的關注。霍金在21歲時就被診斷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就是俗稱的「漸凍症」。儘管他曾被告知只有兩年生命,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繼續追求夢想,也被媒體報導為存活最久的「漸凍人」。ALS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如何早期發現及治療?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陳晟表示,「漸凍人」在臨床上其實並不少見,「冰桶挑戰」讓「漸凍人」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 愛因斯坦3.14出生,霍金3.14去世,下一個世界級偉人今天誕生嗎?
    20歲的時候突顯異能前往劍橋大學學習宇宙學,然而不幸的是22歲時,便被診斷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情況一年比一年惡化,終身只能在輪椅上度過,身體的殘疾並沒有讓這個意志堅強的年輕人屈服,反而越挫越勇,他主要研究黑洞和宇宙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並且提出了無邊界的宇宙模型和黑洞蒸發論。
  • 香港演員嶽華去世享年76歲 羅家英等明星悼念嶽華
    嶽華去世原標題:香港演員嶽華去世 享年76歲曾演《珠光寶氣》賀峰據港媒報導,資深實力派演員嶽華傳出在加拿大時間昨天不幸離世,享年76歲。嶽華去世TVB演員陳展鵬表示「剛剛看到一個新聞真的很難受,並不希望是真的。
  • 電影《午夜快車》導演艾倫•帕克去世 享年76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據《綜藝》雜誌報導,執導電影《午夜快車》和《密西西比在燃燒》的英國導演艾倫•帕克去世,享年76歲。據悉,死亡的原因是長期疾病。帕克的導演生涯始於1960年代後期,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電影《午夜快車》和《密西西比在燃燒》。帕克因這兩部電影都獲得了奧斯卡獎提名。
  • 黛安娜-羅斯前隊友Barbara去世 享年76歲
    來源:新浪娛樂黛安娜·羅斯前隊友Barbara去世The Supremes新浪娛樂訊 據香港媒體報導,美國老牌女歌手黛安娜·羅斯(Diana Ross)60年代憑Motown女子組合The Supremes而闖出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