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福佑嬰童——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學術大會在滬召開

2020-12-16 澎湃新聞

守正創新,福佑嬰童——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學術大會在滬召開

2020-10-2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20-22日,值此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際,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流派傳承創新共同體、上海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共同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第三十七次學術大會暨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浦江高峰論壇」在滬召開。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劉平,上海市醫學會會長、上海市醫師協會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會長胡鴻毅,上海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陸金根,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名譽主委馬融,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兒科分會會長汪受傳,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熊磊,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流派傳承創新共同體主席虞堅爾,我院黨委書記劉勝、院長肖臻、副院長陳昕琳等出席會議並致辭。本次大會以「線上+線下」方式開展,全國兒科學者、同道參會。

中華中醫藥學會是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中醫藥學術團體。兒科分會長期致力於推動中醫兒科學術事業健康蓬勃發展,此次大會以「守正創新,福佑嬰童」主題,緊系當今醫學前沿,聚焦兒科學術熱點,切磋各流派醫療優勢,弘揚中醫診療特色,論道兒科前沿議題,提升學科綜合水平,共謀學科創新發展。此次大會匯集了國內中醫兒科各個領域的著名專家,設一個主會場和溫病論壇、呼吸論壇、神志病論壇、免疫論壇四個分會場,大會還增設了焦點訪談板塊,分別有面對面,心連心——名醫話瘟疫,屏對屏,手牽手——名家暢談學科發展,專家們結合臨床實踐深入探討了中醫藥防治兒童新冠肺炎的經驗,廣泛討論了中醫藥在兒科多領域應用的優勢。

我院兒科姜之炎教授針對當前新冠疫情多角度展現了中醫藥防治策略,中醫認為新冠疫病基本病機為「溼毒閉肺」,對於疑似及輕症的患兒,中醫藥早期介入減輕症狀;對於症情明顯的患兒,中西醫結合,積極運用中醫藥減輕症狀及減少病情加重可能;對於恢復期的患兒,結合中醫藥調節全身免疫狀態,改善肺功能,促進身體康復。為應對秋冬第二波疫情可能,姜之炎教授也提醒首先要保護兒童正氣,增強抵抗力,如科學的作息、合理飲食、保持心情舒暢;其次要做好防護,注意空氣流通,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戴好口罩,勤洗手,讓兒童養成七步洗手法的習慣;注意適當運動鍛鍊,可結合不同體質特點,選用中醫藥方法,如推拿、口服中藥提高調節亞健康偏頗體質以提升機體免疫力。

就如何更好地發揮和運用中醫藥優勢促進中醫兒科學科發展,造福廣大患兒,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我院院長肖臻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兒科學科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如疾病譜的改變、重大傳染病的威脅等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不斷要求中醫兒科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迅速調整學科研究重點,聚焦「十四五」兒科學科的發展與前景,要進一步推進兒童重大傳染病、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眾志成城,開拓創新,轉變思路,促進兒科流派傳承創新;加強與各科研院所、國內外同行的合作,強化多層次多領域交流協作,完善人才隊伍培養,共同促進中醫兒科可持續發展。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守正創新,福佑嬰童——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學術大會在滬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