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抒己見】:英明主帥攜手得力幹將不失一段佳話,而排兵布陣的謀略大師對話大sha四方的巨星則是一種「戰略與反戰略」的較量。面對21世紀最具影響的科比和詹姆斯,一代名師波波維奇則是有苦有樂,苦於始終抓不住馬刺殺手科比的七寸,樂於給新生代巨星詹姆斯始終上著束縛的枷鎖。
一個是西部進軍高階比賽的大敵人,一個是衝擊總冠軍的敵手,對於二者,波波維奇無法逃離科比的針對性,反而卻能夠較好限制詹姆斯。
這些現象在善於明察秋毫的諸葛波波身上發生,究其原因,還是波波維奇的團隊戰並非所到披靡,科比的利劍能夠準確無誤地插入馬刺的縫隙,而詹姆斯的飛彈衝擊恰好無法擊穿馬刺的後盾,另外,西強東弱的基本態勢還是多少影響波波的部署。
科比和詹姆斯是兩個打法的極端,顧此失彼和捉襟見肘是常態
常規賽的對話要考慮的場外因素太多,並且勝負意義不大,而季後賽的對話才是真刀真槍的強強對話。科比在季後賽舞臺6次對陣馬刺,5勝1負,共26場,戰績是18勝8負,場均可以得到29.3分,詹姆斯季後賽遭遇馬刺3次,1勝2負,共16場比賽,戰績是5勝11負,場均可以得到25.2分。可見,二者對陣馬刺,無論是戰績,還是數據表現,都是大相逕庭(老詹贏的一次還帶有兩次偶然性——小卡罰球不中,雷阿倫絕命三分),這就是因為馬刺對二人的限制程度不一樣。
01:科比的作戰風格無疑是利劍,容不得別人近身
作戰風格是NBA球員各不相同的法寶,有靠身體素質而闖出一片天地,也有打磨技術而走上正途,還有坐擁一技之長的而逐漸冒頭。而科比便是將籃球技術打磨得爐火純青的第一代表,在長達二十年的生涯中,他早期偏執狂傲,中期技術高超,後期經驗加成。科比的作戰風格就是寒氣逼人的利劍,鋒利而堅硬,在歷史上是少有的技術派選手。骨子自帶的不甘沒落的志向,持續打磨的技術,積累多時的經驗,讓科比一舉奠定季後賽殺手的本色英雄。
科比的打法是聯盟中最可怕的單挑之王,不僅擅長三分投射和中距離,而且對低位單打和突破也都駕輕就熟,號稱進攻萬花筒和360°無死角,讓科比的進攻除了自身因素外,沒有任何限制條件。26200次出手,5546次三分出手,10011次罰球出手,在各個位置都十分擅長各種進攻手段,如此的科比讓敵方根本近不了身。
夢幻腳步的親傳,後仰跳投的克隆,還有精細化的打磨,變化多端和除乎意料之外的攻防轉換。採用單防戰術,諸多聯盟最佳防守人選哪個不是頭疼得要命,使用多人包夾,科比強有力的破防能力和「無包夾不出手」的硬漢氣質更讓敵方的防守路線毫無變化,所以眾多馬刺防守悍將和波波維奇的防守策略對科比的進攻根本就是形同虛設。
02:詹姆斯打法更趨於衝擊炮彈,以力抵力
而詹姆斯的打法則是趨向於炮彈衝擊,缺少技術的天賦,比較單一化的進攻手段,在生涯早期的詹姆斯多是利用歷史罕見的身體在進行內線衝擊,目前為止的15個賽季,12個賽季內線出手超600次。只是近些年來的小球潮流讓他開始開發外線武器,在傳統時代的詹姆斯就是有常規外線的西蒙斯,外線不精湛,卻也看得過去。
所以,進攻手段比較單一的詹姆斯還能如此強悍,就是因為他的突破是比較突出的攻堅武器,節奏感相比一些左右晃動、花裡胡哨要更加有用,較好的節奏感配上可怕的空間思維和預測,再加上坦克式的身體,他的炮彈突破自然威力大增。
針對詹姆斯相對單一的進攻武器,限制他的方法多式多樣,像小牛巴裡亞、馬刺萊昂納德、勇士伊戈達拉等都是有名的防守悍將,更是憑藉防守巔峰的詹姆斯而聞名遐邇。詹姆斯最可怕的個人單打無非是神鬼莫測的節奏感和突破能力,所以防守詹姆斯就是需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從這幾位因詹姆斯而聞名球員的身材和防守特點,可以大概看出,限制詹姆斯「只」需要身體扛得住衝擊小炮彈衝擊,對節奏相對敏感,就能較好契合詹姆斯的進攻方式。
馬刺的精湛團隊戰,對集體防守有深刻的理解
總言之,對二者的限制方案的部署和實施,終究還是要研究馬刺的特長和劣勢。詹姆斯在季後賽舞臺是一個BUG的存在,但是面對馬刺依舊是乖寶寶,也體驗一下他統治東部八年時期,其他人的陰影,而科比則被波波維奇稱為「一生之中的勁敵」,更是季後賽MVP第一得主(波波假設獎項),湖人得到家嫂,波波稱之為打劫交易,直接義憤填膺,所以科比便成為波波殺手。
馬刺精湛的團隊戰,表面光滑無比,實則存在縫隙,被尖銳科比直接針對。馬刺在97年之前為鄧肯擺爛,最終波波維奇的第一武器正式建立,隨後幾年有海軍上將羅賓遜、帕克、吉諾比利等人的全力以赴,波波打造的馬刺佔領西部勁旅地位二十多年。而西部首席豪門湖人便是他們要時刻挑戰的第一對象,面對馬刺的層層保衛,從外線到內線都被充斥著固若金湯的防守,波波打造的防守金剛圈看似毫無漏洞,但是在放大鏡下依舊存在縫隙。科比在外線的破防能力可以輕鬆瓦解馬刺的團隊防守,而技巧性的腳步和細膩假動作能夠肆意戲耍罰球線附近的防守薄弱點,外線來不及回防,內線鄧肯緩慢補不上去,即使能夠及時包夾,科比超強滯空力和技術紮實都能夠迎刃而解。團防的防守大網,恰好能夠摟住詹姆斯的圓滑炮彈深入。詹姆斯相對科比,他也屬於團隊戰,面對集體至上的老鼻祖,詹姆斯領先的球隊在陣仗上就要略顯風騷,而對詹姆斯的防控則是波波最得心應手的防守戰術安排,早期他獨木難支,後期詹姆斯坐擁三巨頭,但是都很難跨越馬刺的團隊防守。詹姆斯大多選擇突破內線進行籃筐衝擊,不僅效率極高,還很容易提高氣勢,不過馬刺外線有萊昂納德等悍將,內線有最可怕的防守壁罩,不同於科比的腳步和肆意變幻的假動作,詹姆斯只會扛著肌肉殺出一條血路,所以很難化解鄧肯的身高臂長和覆蓋範圍。
馬刺的防守是波波維奇苦心經營的結果,但是在罰球線附近的防守弱側是科比鋒利尖銳的襲擊點,極具技術的腳步更是破解鄧肯內線防守的剋星,而詹姆斯即使能夠扛著炸藥包頻到人才「擠擠」的油漆區,沒有腳步和假動作,光靠肌肉搏鬥的老詹也有失效的時刻,鄧肯就是詹姆斯肉搏的化解器。
西部季後賽充滿大變數,科比好勝心+殘忍競爭環境
(一)、科比的好勝心前所未有,遇硬則更硬。
驅使科比能夠有如此毅力的原因是什麼?我相信大多數球迷都會一致的說出「追隨」喬丹,都說科比是最接近神的男人,除了表觀的一些形象,科比的好勝心是最接近喬丹的地方。喬丹能夠做到生活所到之處都要爭一個高低,而且是必須是永遠的第一,科比或許沒有瘋狂到如此地步,但是他的好勝心也是聯盟首屈一指的,永遠不會屈服於對手,有仇必報和永不低頭。從平常的比賽集錦之中就時刻體現,永遠不要惹科比便是最好的鐵證,而這樣的好勝心也是科比成為波波的剋星原因之一。
98-99年,NBA因為特殊情況而被壓縮賽季,馬刺憑藉37勝15負的戰績暫居聯盟第一,最終馬刺也成功登頂,奧尼爾更是「炮轟」鄧肯只有四個總冠軍。而此時的湖人OK組合已經出現瘋狂統治期的前兆,但是馬刺在季後賽卻給血氣方剛的科比來了一個4:0橫掃光頭,這樣的遭遇在科比的心中埋下了「復仇」的種子。之後,OK組合正式接管聯盟,當鯊魚東遊後,大權在握的科比成為洛杉磯的圖騰,報這一箭之仇和彰顯大當家的領導地位合二為一,便催生了季後賽模式的科比,更成為馬刺少拿幾個冠軍的夢魘。
(二)、身處狂野西部,進擊總決賽乃難求一次。
西強東弱似乎是NBA聯盟的主流趨勢,身處21世紀00年代的西部,多支球隊遍地起,就是為了衝擊一次總冠軍,甚至50勝才能殺入季後賽,巨星輩起的年代就是一個相愛相殺的時期,能夠在百家爭鳴之中鶴立雞群,可見一斑。科比對每次季後賽席位都十分珍惜,畢竟在英雄輩出的時代,多少人都是窮盡一生只為觸摸總決賽,甚至西決地板都成為奢望。科比作為西部第一豪強,甚至是聯盟第一豪強紫金軍團的一把手,他身背延續豪門底蘊文化、撐起湖人一片天、自我追逐喬老闆的重任,面對來之不易的季後賽自然會全力以赴。
13年,科比為實現對老巴斯的承諾,不惜一切代價(跟腱斷裂)而換取一次季後賽席位,波波老爺子還在調侃之中帶有同情,說道「終於不用再面對科比了」。所以說,科比珍惜每一次季後賽機會,必定會拼盡全力爭取到總決賽門票,20年生涯之中,多次對陣馬刺,特殊的「天生相剋」優勢,自然讓科比迎來「最輕鬆」的時刻。
詹姆斯則是手握東部掌控權,對總決賽的重視深度沒有那麼可怕,畢竟「有得是」機會。
結語
科比和詹姆斯都是劃時代的巨星,在他們生涯中,馬刺成為他們之間的聯繫點,一個是馬刺波波維奇的天生「剋星」,一個是馬刺鍾愛的對手,全然不同的態勢對比也時刻影響著科比、鄧肯、詹姆斯的最終生涯軌跡。波波老爺子對科詹二人布置的專屬戰術也成為兩個極端。
從科詹和馬刺的特點和所在地分析,個人認為:科比的打法十分針對馬刺的軟肋,而詹姆斯則是恰好相反,善於團隊戰的波波PK團隊領袖詹姆斯,後者自然被安排得服服帖帖,而且與詹姆斯相比,科比的罕見好勝心和西部一票難求也促使科比認真對待每一次季後賽,用最佳的狀態去對陣馬刺。
〈蝸殼聊球撰寫個人觀點,圖片來源網絡,歡迎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