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蔡英文宣稱共軍在「領空」上「耀武揚威」,臺灣退役中將:你說錯了)
【環球網報導】解放軍軍機連續繞臺,22日當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澎湖視察臺空軍「天駒部隊」與海軍146艦隊,蔡英文宣稱,作為空軍,「怎麼可以讓別人在自己的『領空』上耀武揚威」。對此,臺退役陸軍中將、國民黨「立委」吳斯懷當天提醒「給蔡英文寫講稿的單位」,聲稱「領空」的定義要弄清楚,「越過中線」固然可惡,但還沒有到我們「領空」上耀武揚威。
臺媒報導截圖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蔡英文22日聲稱,近日共機繞臺的「挑釁」,破壞區域和平的行為,身處澎湖第一線空防的各位,勤務也更加繁重。她對空軍的自信很有信心,因為身為臺空軍,怎麼可以讓別人在自己的「領空」上耀武揚威。
蔡英文視察「天駒部隊」/圖自臺灣「風傳媒」
吳斯懷/資料圖
吳斯懷當天在臉書發文,首先為空軍打氣,接著針對「國安單位」將臺軍所有戰備規定中「第一擊」修訂為行使「自衛反擊」,提出六點質疑:一、飛行員面對的「明顯敵意」如何界定?二、過去戰機遭到共軍開啟火控雷達掃瞄偵追算不算明顯敵意?三、若共機無視警告維持向我方航向的航行,或是「機動」到我機後方位置,或是採取危險碰撞航向時,算不算明顯敵意?四、還是一定要承受共軍攻擊後才能回擊?五、在需要快速反應的空戰節奏中,一連串的狀況,各種細節如何判定,飛行員該如何自處?六、還是繼續等待「防長」的命令?
最後,吳斯懷直接寫道:「提醒(給蔡英文)寫講稿的單位,用字要精準,以免誤導民眾,媒體報導『蔡英文今日赴澎湖慰勉空軍天駒部隊、海軍146艦隊辛勞。她強調,身為空軍,怎麼可以讓別人在自己的領空上耀武揚威。』『領空』的定義要弄情楚,共軍挑釁不斷,越過『中線』非常可惡,但是還沒有到我們『領空』上耀武揚威。」
9月1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18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這是針對當前臺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臺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任國強說,近期,美國和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頻繁製造事端,無論是以臺制華還是挾洋自重,都是痴心妄想,註定是死路一條,玩火者必自焚!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行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針對連日來解放軍的行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東部戰區發布視頻:倘若有一天,戰爭打響,我們將背負起祖國的重任和人民的希望,義無反顧,奔向戰場。守護好祖國的一寸一土,一花一草,絕不讓祖國和人民失望,請祖國放心!請人民放心!
相關推薦:
慌了!大陸表態令島內反應強烈 蔡英文緊急視察「天駒部隊」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程東】解放軍軍機連續繞臺,並多次飛越所謂的「海峽中線」。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罕見地公開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這番話在島內激起強烈反響。
臺無預警「聯翔操演」
22日清晨5時30分,全臺各空軍基地周邊的民眾就已經嗅到不尋常的氣息。不少人被戰機吵醒,誤以為「共軍來襲」。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2日報導,臺空軍當天無預警舉行「聯翔操演」,全臺戰機清晨紛紛緊急起飛模擬反應接戰與制敵空襲,主要由花蓮和嘉義的F-16戰機扮演假想敵,模擬解放軍戰時對臺可能空襲的航線飛行。
不只臺灣本島,連在澎湖駐防的「天駒部隊」也在22日清晨出動4架戰機進行攔截演訓,近2小時落地後又有2架次升空。中時電子報稱,這幾天解放軍軍機刻意頻頻飛越「海峽中線」,18日和19日因架次及數量太多,逼近距離也異常,連臺海軍在基隆的「成功艦」與蘇澳「基德艦」都紛紛緊急出海,「與聯翔操演的狀況幾乎如出一轍」。
蔡英文視察「天駒部隊」
大陸宣布沒有「海峽中線」後,蔡英文22日搭乘空軍行政專機飛往澎湖馬公島視察空軍「天駒部隊」,併到警戒室與執行防空警戒的飛行員見面,聽取攔截、驅離解放軍軍機的細節。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2日報導,澎湖「天駒部隊」處在空防第一線,從1964年開始實施,早年進駐F-5E戰機,「經國號」戰機成軍後即接手任務。臺空軍每年4月到9月期間,均由臺中、臺南聯隊輪流派遣「經國號」戰機前進部署在澎湖馬公基地,以戰備轉場方式執行臺海第一線警戒攔截的「天駒任務」,快速升空攔截試圖闖越「海峽中線」活動的解放軍軍機。文章稱,解放軍軍機從距臺最近的東南沿海基地起飛出海,進入臺「領空」最快僅需10分鐘,抵達「海峽中線」僅5分多鐘,而「經國號」是臺軍三型主力戰機中唯一能在5分鐘內緊急起飛的機種。面對近期解放軍軍機頻繁活動,傳聞「天駒任務」將延長至年底。此外,針對「一架解放軍空警-500預警機,清晨時在海峽中線附近飛行」的消息,臺「空軍司令部」稱,媒體報導內容與事實完全不符。
臺「中央社」提到,面對蔡英文的視察,「經國號」戰機在機棚「秀肌肉」,除展示「天劍-2」和「響尾蛇」飛彈外,由「中科院」研製、可癱瘓敵人機場的「萬劍彈」也首次在空防前線的澎湖亮相。文章稱,「萬劍彈」是目前臺空軍戰機配掛的射程最遠的集束炸彈,具有部分巡航飛彈的功能,可從「海峽中線」附近投射,對福建、廣東等地區機場、部隊集結區、裝卸區或陣地和登陸船團等,以多彈頭實施破壞與癱瘓,「是國軍『重層嚇阻』戰略的重要武器裝備」。
「從來不是兩岸默契」
中時電子報22日稱,目前主流的說法是「海峽中線」形成於臺海空戰期間。1954年,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小班傑明·戴維斯依「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單方面劃定,作為臺軍與解放軍接戰的準則,也被稱為「戴維斯線」。1958年臺空軍退守「海峽中線」以西之後,戰機雖仍抵近大陸沿海偵察,但已沒有較具規模的戰鬥;1974年大陸與越南因西沙群島領土問題發生海戰,解放軍海軍首次以艦艇編隊通過臺灣海峽,據說是蔣介石刻意放手讓其通過,形成兩岸聯手對抗越南的默契。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再度通過臺灣海峽,解放軍空軍也多次穿越「海峽中線」。
至於「海峽中線」的實際座標,直至2004年5月時任臺「國防部長」李傑才透露有關數字,大概是北緯27度、東經122度至北緯23度、東經118度的直線連線。為了空防所需,臺民航局在「海峽中線」以東與臺灣西部海岸線間劃設數個禁航區。2019年3月31日,解放軍兩架殲-11戰機罕見飛越「中線」,時間長達十餘分鐘,「這是繼1999年後,解放軍軍機近20年來首度刻意飛越海峽中線」,如今已成為常態。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2日被問到「海峽中線是否消失」時回應稱,過去大陸尊重「海峽中線」,現今狀況與最近一連串美臺關係有關,他表示十分擔憂兩岸關係日漸緊張,一旦擦槍走火恐難以收拾。臺「外交部長」吳釗燮22日聲稱,雖然「海峽中線」是「我們思考出來的一條線」,但它是多年來「避免兩岸軍事衝突、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的一個象徵」,還指責是大陸外交部「摧毀」了臺海的現狀。聯合新聞網嘲諷說,「海峽中線」從來都不是兩岸默契,「它的存在是臺灣與美國兩方默契,與大陸沒有任何關係,外交部所言,全然是無視於歷史事實的扭曲」。
資深媒體人徐宗懋22日撰文稱,「不過如果共機突然50到100架穿越海峽中線時,美軍能做什麼?事實上,什麼也做不了」。文章說,美國唯一能做的是像幾個月前在世衛組織那樣放放空氣,如「幫臺灣加入聯合國」等,為民進黨的「大內宣」提供材料,製造臺灣有美國靠山的幻覺,「然而,跟在世衛組織時一樣,這些幻想終將煙消雲散」。中時電子報表示,當一方決意開戰時,「誰還理會一條虛無縹緲的經緯線?」臺灣《聯合報》22日稱,大陸從不承認有「海峽中線」,如今公開宣布這一點,算是與臺灣攤牌,今後不僅是解放軍軍機、船艦甚至漁船都可能頻繁「越界」,測試臺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