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出臺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濟南上線社區督桶員

2020-12-23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今天上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舉辦「政府開放日」暨生活垃圾分類調研觀摩活動,除省市城管相關負責人參加外,還邀請政協委員、物業管理人員、學校教師、社區居民等9名市民代表參加。

2015年,山東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加快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建立了「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並首批通過國家驗收,為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省16設區市均制定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68個縣(市、區)和19個功能區也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今年,省人大常委會已將《山東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列入2020年啟動前期工作並抓緊推動的立法事項,目前草案已向各市和省直部門多次徵求意見。

此次「政府開放日」和觀摩活動的舉行,旨在吸納社會各界意見,推廣濟南垃圾分類經驗,進一步推進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濟南社區有了「督桶員」

2017年,濟南、青島、泰安入選國家46個垃圾強制分類重點城市,三市積極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結合山東省實際進行吸納、創新。濟南市持續加大垃圾分類推進力度,探索出「黨建引領、制度設計、網格覆蓋、閉環循環、宣教助力、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立體工作法,打造生活垃圾分類「濟南模式」。

《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對垃圾分類收集與運輸、分類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進行了明確規定。未在指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眼下,在濟南,一場垃圾治理革命正在醞釀中。

「誰把今日美景來創造,綠馬夾督桶員功勞高,嚴把關,細指導......」走進濟南市中區六裡山街道玉函南社區居委會,一首由居民創作的《督桶員之歌》吸引了調研人員的目光。在垃圾分類的前端,居民分類意識薄弱,督桶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早上7點半到9點半,下午5點半到7點半,廚餘垃圾桶會定點打開,這個時候,居民吃完飯順手把垃圾拿出來,我們就告訴他怎麼放。我們得告訴居民,這不是我們一個人的事,是大家的事。人人都要遵守。」督桶員張壽良說,他們要把好垃圾準確投放的最後一道關,做好垃圾分類投放的「守門員」。

「最大的難點還是習慣的培養。」談及濟南垃圾分類的難點,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一級主任科員陳振華感嘆道。「督桶員是垃圾分類工作前期階段必不可少的,因為市民改變傳統的生活習慣,肯定比較困難,需要一個長期的反反覆覆的過程。在垃圾桶旁邊設置督桶員,進行督促引導,有助於市民習慣的養成。」

為了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的習慣,濟南市已建成152座黨建引領宣教基地,成立了市、區縣、鎮街三級宣講團,深入開展宣傳活動。山東各地教育部門組織編寫垃圾分類教育教材,納入學校教育體系;各級文明辦把垃圾分類作為文明城市創建重要測評指標;共青團系統開展「垃圾分類青年先行」等系列主題活動;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積極推進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對標達標活動,號召大家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基肥用於園林綠化

根據《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濟南將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分別為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生活垃圾在前端分好類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會被運到專業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而廚餘垃圾則採用「集中+就地」、「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物理化」相結合的多元化處理模式。

在濟南市槐蔭區道德街廚餘垃圾就地處理站,閃電新聞記者看到,廚餘垃圾經過現場處理,會形成「基肥」,這種「基肥」可以用於園林綠化,但會面臨一個問題。「不能直接用於栽培,需要1:10的比例進行稀釋。因為咱們的廚餘垃圾都是家庭的剩菜剩飯,裡邊含鹽含油量高。」面對這個問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城管局局長楊建武當場給出一個思路,「如果將廚餘垃圾再細分為廚前垃圾和廚後垃圾,那麼,廚前垃圾生產出來的基肥完全可以還田。」廚餘垃圾如何有效利用,考驗的是管理者的智慧。

據了解,濟南廚餘垃圾末端處理能力,目前已達750噸/日(3座廚餘垃圾集中處理廠600噸/日,44處廚餘垃圾陽光堆肥房16.6噸/日,44處小型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備147.5噸/日),另外正在建設一處新的廚餘垃圾集中處理廠,規模為600噸/日,同時,結合農村廚餘垃圾產量較小、農業有機廢棄物較多的特點,將農村廚餘垃圾與農業有機廢棄物進行協同處理。

山東實現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一市一廠」全覆蓋

參與此次調研觀摩活動的有7名市民代表,他們有的是社區居民,有的是學校老師,有的是政協委員。濟南市泉景天沅秀園小區居民張秀田表示,「學到不少東西,回去按照要求把垃圾分好,在家裡分好類。可回收的,有害的或者其他垃圾分好,處理的時候按照規定處理。」

針對垃圾分類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分類運輸問題,濟南市政協委員劉新利去年曾提交了一個提案,引起主管部門重視。「今天參加這個活動正好是一年的時間,我感覺到,濟南市在垃圾分類的推進上有很大的進展,和一年以前相比,變化很大。只要我們全民動員,大家都積極行動起來,垃圾分類這項工作一定能夠做好。」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山東各地積極配置分類容器,增設運輸車輛,建設中轉站、焚燒廠等,推進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不斷完善垃圾末端處理體系建設,垃圾分類設施處理能力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全省生活垃圾處理場(廠)投產運行130座,焚燒處理率達82.1%;建成城鄉生活垃圾轉運站3979座、危險廢棄物綜合性處置中心25處、餐廚廢棄物處理設施20個,實現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一市一廠」全覆蓋。

同時,山東正在編制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規劃和標準規範。儘快出臺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規劃、技術規範,加強規劃引領和技術規範指導,統籌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布局,完善分類設施配置、廚餘垃圾處理工藝、生活垃圾制肥等技術標準。提請省人大將《山東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列為2021年審議的地方性立法項目,加快省級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立法步伐,為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法制保障。指導各市出臺地方性法規、規章及相關配套政策,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健全全省生活垃圾分類政策法規體系。

閃電新聞記者 唐福晨 趙紅偉 報導

相關焦點

  • 濟南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督桶員!月薪2000+,有大學生入職
    2012年年底,濟南開始試點垃圾分類,督桶員正式登上「泉城歷史舞臺」;2017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濟南名列其中,督桶員開始擴招;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督桶員正在變成一項新熱門職業……前輩們8年前,最早「督桶員」是義務勞動
  • 大眾視點丨垃圾分類進行時:全省16市全啟動
    「我的任務就是督導居民準確投放垃圾,放錯的要及時糾正,不明白的問題隨時解答。」社區督桶員張壽良告訴記者,「現在大家的分類意識越來越強了,我們工作幹得也越來越起勁兒。」  社區是推行垃圾分類的前沿陣地和主要場所。「現在最大的難點還是習慣的養成。」
  • 濟南垃圾分類從試點到即將強制實行催生新興職業 垃圾桶邊來了職業...
    2012年年底,濟南開始試點垃圾分類,督桶員正式登上「泉城歷史舞臺」;2017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濟南名列其中,督桶員開始擴招;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督桶員正在變成一項新熱門職業……前輩們8年前,最早「督桶員」是義務勞動
  • 濟南垃圾分類明年5月1日起實施,最高罰50萬,山東已有五市出臺...
    濟南生活垃圾分類有了明確時間表最高罰50萬明年5月1日起實施11月30日,濟南市人大發布通報,《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2020年11月27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批准
  • 明年山東有望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立法 草案已在徵求意見
    北極星固廢網訊:12月18日,記者從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2020年「政府開放日」暨生活垃圾分類調研觀摩活動現場了解到,目前山東省16個設區市均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山東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有望列為2021年審議的地方性立法項目。
  • 河西區桃園街廣順園社區開展《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講活動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期開始實行,自《條例》通過以來,廣順園社區多次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為持續做好《條例》的宣傳貫徹工作,12月24日,廣順園社區開展《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講活動,通知轄區餐飲單位、各小區物業負責人、居民樓棟長參加。本次活動請到河西區垃圾分類處理中心的負責人李建軍和工程師王磊為大家講解。
  • 山東出臺公共法律服務條例 利於民眾「按圖索驥」
    孫宏瑗 攝中新網濟南12月4日電 (孫宏瑗)「公共法律服務點多、線長、面廣,與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山東省司法廳副廳長李端衛12月4日在該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引導民眾依法辦事,讓其充分認識公共法律服務渠道的高效性、便捷性、透明性,避免因對公共法律服務缺乏了解、尋求不到,轉而選擇過激途徑表達訴求。
  • 濱海新區積極開展宣貫《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活動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為做好《條例》的宣傳貫徹工作,11月30日濱海新區城市管理委組織各開發區、街鎮召開濱海新區貫徹落實《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法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專項治理百日行動,各開發區、街鎮通過製作垃圾分類展牌
  • 濟南垃圾分類進入「強制實施」階段!不放到指定地點,將罰50...
    > 12月11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濟南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進入「強制實施」階段。
  • 下瓦房街開展《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傳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按照河西區城管委統一部署,下瓦房街於12月1日在富裕廣場社區舉辦《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傳活動。下瓦房街黨工委書記佟景山,黨工委副書記、街辦事處主任孫寶元出席宣傳活動。
  • 最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文公布
    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決定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作如下修改:一、將第二條第二款修改為:「本條例所稱生活垃圾,包括單位和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 濟南垃圾處理單位「前分後混」將面臨最高十萬元罰款
    中新網濟南12月11日電 「『前分後混』是市民關注的問題。分類收集、運輸單位違反規定,將面臨最高三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罰款;處理單位違反規定將面臨最高十萬元的罰款。」濟南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黃愛民11日在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
  • 政策法規丨長治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第六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定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管理目標,建立與城鄉發展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保障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資金投入與人員配置。
  • 濟南垃圾分類動真格,華展貓先生「智」在必得
    、逐步啟動、成效初顯,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推進垃圾分類取得積極進展,濟南位列其中。目前,從濟南市城管局獲悉《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已被列入濟南市人大立法計劃,預計2020年年10月份左右能夠完成。《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於今年3月份公布。徵求意見稿中表示濟南生活垃圾將採用4分類法,即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方案同時還明確未達收運標準的可拒收制度,按照垃圾產生量,逐步建立垃圾計量收費、分類計價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 濟南生活垃圾分類將「有法可依」,你準備好了嗎?聽聽市民怎麼說
    2019年7月,上海剛實行垃圾分類,網上各種垃圾分類的段子層出不窮——「最近不談股票,不談房價,基本連朋友也不談,一門心思撲在垃圾上。」「每天早上都要接受居委會大媽『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如今,這些當初令上海人關注的垃圾分類問題,濟南人也將要面臨了。
  • 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取得良好成效
    1月5日,北京市城管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8個月情況新聞發布會。市城管委副主任張巖介紹,北京垃圾可回收物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朝陽、海澱、豐臺、通州、順義、房山區已選定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場址,並納入分區規劃。西城、石景山區的可回收物中轉站已基本覆蓋全區。
  • 2020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蒲公英計劃啟動
    為貫徹落實將於9月1日起實施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7月12日,2020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蒲公英計劃啟動儀式在深圳書城南區舉行。新華網發  據了解,深圳於2018年6月創新實施蒲公英公眾教育計劃,市區兩級組建近300名志願講師團隊伍,走進社區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微課堂和生活垃圾分類行為引導活動超1000場,直接影響人群超40萬人次, 市區建成17個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場館,吸引近18萬市民前往參觀學習。
  • 《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12月31日起施行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王琴紅報導:近日,《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簡稱「條例」)經江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批准通過,條例自2020年12月3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南昌垃圾分類年底是否進入強制時代?大江網帶來最權威解讀。
  • 「垃圾分類靚社區」第五站走進市中區中海國際社區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1月20日訊(記者 石磊 實習記者 張雪) 公益太平洋,開啟新風尚。今天下午,「垃圾分類靚社區」第五場社區活動在濟南市市中區中海國際社區舉辦。本次活動由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共青團山東省委、濟南市城市管理局指導,山東省城鄉環境衛生協會、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太平洋壽險山東分公司、大眾網承辦,山東省文化館協辦,市中區七賢街道辦事處、七賢街道仁賢社區居民委員會、中海物業提供支持。七賢街道仁賢社區居民委員會黨委書記馬振、太平洋壽險山東分公司金玉蘭財富管理中心人力總監鄒鑫參加本次活動並致辭。
  • 山東省省管幹部任前公示|明天濟南或有雷陣雨|生活垃圾不分類將...
    (天下泉城)濟南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近日,記者從濟南市政府網站獲悉,《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開徵民意。濟南擬將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其中,《條例》擬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條例規定,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下罰款。初次違反分類投放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個人,可以通過參加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培訓和考試、擔任垃圾分類志願者等方式,免除相應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