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44年的冬天來自普魯士的小公主索菲亞,作為俄國皇儲彼得的未婚妻的身份來到的俄國,而當時的皇儲彼得也並非是皇室正統,此時俄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因為沒有子嗣將出生在普魯士的侄子彼得接到了俄國。
同樣來自普魯士的彼得和索菲亞兩人惺惺相惜,但彼得僅僅是將索菲亞當作自己的玩伴,此時的索菲亞卻不同,在她的心中她所嫁的不僅僅是彼得個人而是整個俄國,索菲亞費盡心思討好彼得,得知彼得沉迷於士兵遊戲的時候,精心為彼得打造士兵玩具來討好彼得。索菲亞對學習俄國文化充滿了熱情。
索菲亞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皈依東正教改名葉卡捷琳娜
在索菲亞在俄國平靜的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又一年冬天索菲亞染上了急性肺炎,索菲亞的母親故步自封拒絕了俄國宮廷醫生的放血治療,索菲亞生命垂危。這時多虧了伊莉莎白強制為她治病,在索菲亞生命垂危時傳喚東正教牧師告解,這一行為感動了伊莉莎白也感動了當時俄國的貴族大臣,這樣的索菲亞與拒絕俄國一切的彼得形成了對比,這時的大臣開始逐漸相信,索菲亞可以勸說彼得接受俄國的一切,可以帶領俄國走向光明。
在索菲亞痊癒後在伊莉莎白的幫助下開始著手更改宗教,從原來的路德教改為俄國的東正教。在索菲亞勸說父親之後,索菲亞正式皈依了東正教,由女皇伊莉莎白為其賜了姓名,正式改名為葉卡捷琳娜。此後在伊莉莎白女皇的安排下很快,葉卡捷琳娜與彼得大婚。
葉卡捷琳娜噩夢的開始,與彼得婚後被冷落
在剛訂婚的時候由於葉卡捷琳娜的母親頻頻指責彼得,在無法指責彼得時就找葉卡捷琳娜的茬,這樣共同的遭遇使得彼得與葉卡捷琳娜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逐漸的彼得對葉卡捷琳娜敞開了心扉,正當葉卡捷琳娜認為愛情降臨時,彼得感染了當時世界上號稱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天花。
這時的葉卡捷琳娜深深的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這時彼得去世她將徹底的失去了她的利用價值,現在的她唯一能的就是不停的禱告讓上帝別帶走彼得。
慶幸的是彼得活下來,不幸的是彼得滿臉可怕的痘坑,這令葉卡捷琳娜感到恐懼,雖然她已經不斷地給自己做心理建設但是在看到彼得還是沒有掩飾住恐懼的眼神,這樣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他。彼得當時敏感而又脆弱的心靈受到了創傷,對葉卡捷琳娜惡言相對,不久前建立起來的感情也就在這一刻土崩瓦解。
即使這樣在伊莉莎白的主持下,在彼得康復後兩人還是立即完婚。這時的彼得是清醒的,他深刻地知道自己只是一顆棋子,一顆為伊莉莎白提供子嗣的棋子,但他不甘心作這顆棋子,大鬧新婚之夜且與葉卡捷琳娜分房而睡,絲毫不顧葉卡捷琳娜的感受。
關於這一時期,葉卡捷琳娜在回憶錄中寫道:愛上彼得使自己變得可悲。彼得這樣的行為引起了伊莉莎白女皇對葉卡捷琳娜的極度不滿,將生不出子嗣的罪名全部推到了葉卡捷琳娜的身上,對待葉卡捷琳娜冷言相加,還對他們二人進行監視。彼得依舊沉迷於士兵遊戲,葉卡捷琳娜只能將書籍視為避難所使自己沉浸其中,來逃避現實帶來的傷害。
葉卡捷琳娜的三個情夫,為她成為女皇助力
這時的歐洲局勢混亂,葉卡捷琳娜為了維護俄國國內的穩定,對子嗣的要求迫在眉睫。伊莉莎白看到寄希望於彼得與葉卡捷琳娜產下子嗣的希望變得渺茫,開始劍走偏鋒,為葉卡捷琳娜安排情夫,她默認一名英俊的大臣薩爾蒂科夫與葉卡捷琳娜親近,並且暗示葉卡捷琳娜對國家的責任大於對丈夫的忠誠。得到這一暗示,葉卡捷琳娜不知不覺陷入了薩爾蒂科夫編制的情網之中。
不久之後,葉卡捷琳娜懷有身孕,生下一孩子伊莉莎白大喜取名為保羅。此後的葉卡捷琳娜宛如一臺報廢的機器一般,孩子保羅被伊莉莎白作為皇儲帶走了,出生了只見過孩子一面,為了避免皇子身份引起俄國大臣的爭議,她的情夫對葉卡捷琳娜避而不見,後被伊莉莎白調去了漢堡駐守,這意味著永遠無法回到聖彼得堡。
這一時期是葉卡捷琳娜最黑暗的最窘迫的時期。一整個冬天葉卡捷琳娜將自己鎖在陰暗的房間裡讀書,讀伏爾泰讀孟德斯鳩逐漸的葉卡捷琳娜有了自己的治國思想。在葉卡捷琳娜自我提升的同時,扭轉局面的機會也悄然的到來。
俄國突然對普魯士宣戰,女皇的身體日漸衰弱,大臣別斯杜捷夫給葉卡捷琳娜一份密信(別斯杜捷夫是當時伊莉莎白身邊的忠臣)邀請葉卡捷琳娜與彼得共同執政,但不久後因為葉卡捷琳娜在戰爭中的一封信暴露了,葉卡捷琳娜的信使她引起了伊莉莎白的懷疑,涉嫌女大公插手國事,葉卡捷琳娜惶恐不安,雖然得知致命的文件已經被別斯杜捷夫銷毀,但這並沒有打消伊莉莎白對葉卡捷琳娜的懷疑。這時葉卡捷琳娜有一位情夫波尼亞託夫斯基遣送回波蘭(這位情夫本是波蘭皇子,到達俄國的目的就是先
藉助俄國的力量登上波蘭王位,後在葉卡捷琳娜的幫助下最終也如願以償的做了皇帝,但是好景不長,波蘭被俄國攻破波尼亞託夫成為了波蘭的末代皇帝)。後葉卡捷琳娜決定進行一場豪賭,向伊莉莎白提出將自己遣返回普魯士,這一計策最終也沒有打消伊莉莎白對她的顧慮。
1758年俄國攻佔普魯士重創普魯士軍隊,指揮官奧爾洛夫押送戰俘回到聖彼得堡,成為了葉卡捷琳娜的新情夫(這位情夫也是在葉卡捷琳娜稱帝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奧爾洛夫和他的兄弟掌握了近衛軍的四支軍隊,奧爾洛夫與葉卡捷琳娜的關係在軍隊中也是一段佳話。
葉卡捷琳娜稱帝,屬於她的時代來臨
隨後,伊莉莎白的身體不堪重負後因為一場中風逝世,伊莉莎白逝世後整個國家都籠罩在悲傷之下。彼得三世即位後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有一條改革是改東正教為路德教,這一改革引起了大多數人的不滿,阻止軍隊繼續攻擊普魯士與普魯士停戰,還在沒有任何補償的情況下償還土地。後彼得又發起了丹麥戰爭,這一系列的決定激起了軍隊的不滿。
而此時的葉卡捷琳娜又懷孕了,葉卡捷琳娜與彼得離婚,並在1762年產下了與奧爾洛夫的孩子。彼得所犯的錯誤使得葉卡捷琳娜在俄國的聲望直線上升,在彼得籌備丹麥戰爭的同時葉卡捷琳娜同樣在謀劃一場政變,但是這一消息被一個不知名的侍衛所洩露被彼得知曉。
葉卡捷琳娜得知消息被洩露之後立刻趕往莫斯科,葉卡捷琳娜深深的知道只要再慢一步等待她的只有死亡。葉卡捷琳娜到達喀山的聖母大教堂在奧爾洛夫的幫助下登基為全俄的大帝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此時的彼得還不知道葉卡捷琳娜稱帝,直到葉卡捷琳娜帶著軍隊殺回聖彼得堡,彼得放棄掙扎,向葉卡捷琳娜提出共同執政的提議,這樣的行為在葉卡捷琳娜看來就只有幼稚。
在葉卡捷琳娜召開會議商議如何處理彼得時傳來了彼得的死訊。彼得的死因成謎,彼得雖死,但在民間頻頻出現冒充彼得進行的農民起義,最為知名的是普加喬夫起義,起義的原因是葉卡捷琳娜所維護的農奴制,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直到這場起義被鎮壓後,葉卡捷琳娜才真正坐穩王位。
開明專制是葉卡捷琳娜對俄國的貢獻之一,極大地推動俄國的發展
葉卡捷琳娜在統治期間實現了開明專制在經濟方面,她強調農業生產,允許發表一些批評農奴制的言論,還接納外國移民安置在南方空曠的土地,她努力發展工業鼓勵各個階級開設工場,國家的稅收顯著增加,在商業方面逐步放棄了由國家進行的重商主義,開始容忍自由貿易,在土地方面她讓貴族完全得到了土地所有權,取消對土地買賣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但她的「開明」卻僅限於經濟,在政治方面的「開明」停留在口頭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規定。在普加喬夫的農民起義後葉卡捷琳娜的「開明專制」走向保守,在她的統治下農奴制大大發展起來,在18世紀末農奴制繼續加強。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指責啟蒙思想,後徹底與「開明專制」分道揚鑣。
葉卡捷琳娜從普魯士的小公主索菲亞經過她的步步為營,一步一步的歷練成為了擔得起整個國家的女皇,不斷的擴張領土進行土耳其戰爭、三次瓜分波蘭,憑藉著遼闊的土地與強大的軍力,帶領著俄國躋身與歐洲列強之列,葉卡捷琳娜對俄國的貢獻在歷史上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