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努力才窮?《貧窮的本質》:窮人與富人的區別,與勤勞無關

2020-12-23 職心眼兒

你窮過嗎?

被各種帳單逼得天天啃饅頭,吃鹹菜的那種?

如果對這樣的人說:振作起來,努力學習,改變認知,就能由窮變富了。

你猜對方會有什麼反應?

曾有位美國白人博士,為了搞清窮人的生活,假裝成窮人,混入美國底層,看自己能不能【憑著努力成功脫貧】。

她隱姓埋名,先後闖蕩了佛羅裡達,緬因,明尼蘇達幾個州。在餐館、旅館、養老院、超市等地方做女招待、清潔工、保姆、收銀員。

結果她發現,根本無力改變那種無論多努力,都無法停止貧窮的生活。

忙碌了一天的女招待,下班後只住旅館。因為根本找不到「押一付一」的出租房。而旅館一天的費用,就足以消耗她一天的工錢。

也就是說,大多數窮人全力工作一天,也只夠養活第二天的自己,然後一天天如此反覆……學習?提升?投資?既沒機會,更沒時間。

這就是大多數窮人,很難成為富人的根本原因。

不是他們不夠聰明,也不是他們懶惰不上進,而是一種看不見的規律,逼著他們越來越窮。

為了弄懂這種規律,心眼兒研讀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撰寫的《貧窮的本質》,非常受啟發。

原來,只要搞清楚窮的本質,改變一些錯誤的行為,每個人都能讓自己比過去更富有。

那都有什麼錯誤行為呢?

心眼兒今天就把從書中提煉出來的3個心得,分享給你。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有類似的行為,不妨儘早改正,從而遠離貧窮,快速積累出自己人生的財富。

01 把錢花在刀刃上

越窮的人,越喜歡把偶然得到的錢,大方花出去。

比如說,年底拿到了「全勤獎」,想著得大吃一頓,還得給自己買個大禮,犒勞下自己。

雖說忙了一年,偶爾放鬆奢侈下,可以理解。

但這種做法卻讓你錯過了一次難得的,能改善現狀的機會。

一對貧寒夫婦,丈夫有塊祖傳金表,可是沒有表鏈。妻子有頭秀髮,可是沒有梳子。

聖誕之夜,丈夫賣掉了金表,給愛妻買了把梳子。可妻子卻已經賣掉了秀髮,給丈夫買了條表鏈。

為了過個有意義的節日,他們都拿出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卻發現一點價值也沒有!

把錢花在「非必需品」上,無異於親手摧毀了自己的脫貧之路。

富人們大都不會拿到工資就去消費,而是用這些錢作為本金,去投資,讓錢生錢。

然後再拿賺到的錢,用來消費。

原始本金則像那隻「會下金蛋的雞」,一直存在並產生著價值。

所以,你是拿到錢就想著花的人嗎?

如果不幸中招了,不妨從現在開始,給自己做個規劃吧。

列出自己每個月的必需消費,比如房租、通勤費、餐費等等。

一旦要花錢在「非表格項目」,你就得三思了:這錢花出去,對於我來說,能產生怎樣的價值?

別覺得這樣做太功利,太摳門。

只有有錢了,才有資格「不摳門」!

02 抓住一切機會學習

總有人抱怨自己沒時間提升:加班到半夜,哪還有時間學習?

可就有位快遞小哥,每天都隨身帶著一本詩集。趁著送快遞,等客戶的時間,拿出來瞅一眼,背兩句。日復一日,從不間斷……最終在全國詩詞大會上,拔得頭籌,一舉成名。

隨後,就有公司開出了百萬年薪。

階層躍遷的傳奇,並非只存在童話中。

窮人、富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關鍵就看你怎麼用!

其實,要解決沒時間學習的問題,方法也很簡單。

列出你每天必需支出的時間清單,比如說,上班8小時,睡覺8小時,那剩下的8小時,你會如何安排呢?

通勤的路上,你在玩命刷小視頻,還是找一門在線課程,邊走邊聽?睡前的時間,你是在追劇,還是找一本感興趣的書,安靜地閱讀、思考?把時間多花在能幫助自己提升的事情上,慢慢地,你會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並為之著迷。

再讓你去追無腦劇,你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這時,變富的機會,也正在悄悄地向你靠近呢!

03 未雨綢繆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每天想著「明天的早餐在哪裡」的窮人,大都沒有風險意識。

卻偏偏是他們,在危機面前,最容易被打垮,無力反抗,甚至翻身。

一場流感,就能讓無力就醫的家庭崩潰。

更不用說那些借高息貸款的窮人家孩子,買了一堆「非必需品」,然後拖累父母砸鍋賣鐵地還債。

越窮的人,越只看到眼前的得失。卻不知:忽視未來的風險,反而是讓他們更貧窮的因素。

那能怎樣改善這種短視呢?

在必需支出的清單中,增加一個帳戶,用來抵抗突如其來的風險。

如果工作單位有保險,是最好的了。

但如果沒有,一定要自己把最基本的保險交齊。

無關保險銷售的業績,而是要對未來的自己負責。

另外,停掉所有信用卡,貸款帳戶。

如果無法一時全都關閉,陸續還清後,一定要狠下心來,將這種預支未來的行為,徹底斬斷!

珍惜當下,未雨綢繆,你才會擁有更加富有的未來。

04 寫在最後

所謂貧窮,不僅僅是缺錢。

安全、教育、醫療等等一切,都會讓貧窮陷入一個死循環。

只有了解了貧窮的根本原因,才真的有可能徹底走出來。

比如說,養成這3個行為習慣,你就有可能改善現狀,變得越來越富有。

但要徹底理解貧窮的本質,一篇文章的內容畢竟有限。心眼兒還是推薦你讀一讀這本《貧窮的本質》。

為什麼有人窮、有人富?貧窮還會導致什麼其他問題?徹底遠離貧窮的良方,到底是什麼?本書作者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調查了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等生活多個方面,發現了貧窮的真正根源。

只有搞清楚窮最核心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改變,才會徹底甩開貧窮。

讀過本書,我驚出一身冷汗,有太多「讓我們變貧窮」的細節,之前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好在這本書都講到了。

書的作者,後來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如果你想遠離貧窮,變得更加富有,這本書值得你閱讀,價格也不貴,少吃頓外賣,便能掌握脫離貧窮的方法。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卡片,了解詳情~

讀書,是性價比最高的「脫貧」方法,很多人之所以一直窘困,就是因為沉迷娛樂,不愛學習。

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改變現狀,期望得到更多財富,可以從讀一本好書開始。

《貧窮的本質》,值得推薦!

相關焦點

  • 這,才是富人和窮人的根本區別,是窮還是富,都靠自己決定
    貧窮和富裕之間有什麼區別呢?難道只是在於銀行帳戶的數字多少嗎?還是在於駕駛的車是限量版跑車還是普通代步車?或者是在於生活的地方是別墅還是普通住宅呢?事實上,窮與富之間的差距並不真的如此,貧富之間的差距更大的地方,其實是在人的內心。
  •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解讀《富爸爸窮爸爸》
    這期為大家解讀的是財商教育的領路人,羅伯特.清崎先生創作的富爸爸系列之《富爸爸窮爸爸》。書中主要精髓: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富爸爸會說:努力學習能發現並將有能力收購好公司。窮爸爸說:我不富的原因是因為我有孩子。富爸爸說:我必須富的原因是因我有孩子。
  • 如何才能擺脫貧窮?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窮富小故事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一個關於窮人和富人的故事。有兩個小鎮, 我們姑且叫做芙蓉鎮和七俠鎮吧,兩個鎮子都沒有水,但是中間有條河。芙蓉鎮的佟掌柜決定當第一個給鎮子運水的人,為了運更多的水,她把所有能用的桶都找來了,然後把水賣給鎮子裡面的人。
  • 育兒視角分析《窮爸爸,富爸爸》:「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曾經有一隻關於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寓言故事,在一個村莊裡住著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每天都辛苦的勞作,但依舊還是生活得很貧窮,而看到隔壁的富人夜夜笙歌,不需要幹活都能將生活過得有滋有,於是窮人的心裡滋生了不滿,就去找上帝哭訴。
  • 窮人越窮,富人越富,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只差了一樣東西
    窮人越窮,富人越富,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只差了一樣東西從古代到今天這個信息極度發達的時代,社會的急速發展,大環境的滄桑巨變,給人們帶來完全的不同的生活體驗,同樣一座城市下,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城市裡有窮人有富人,社會經濟差距很大,從住房到消費結構都有很大的區別。就拿一線城市來說,可能窮人能夠窮到連房子都沒得住,僅僅靠著遠離城中心的鄉鎮區的廉租房以及微薄的低保來維持生計。可能富人能夠坐擁幾套房產,別墅住房隨意切換住,每日三餐大魚大肉,各類新鮮國外進口蔬果,除了飲食消費,甚至還有很多的閒錢去進行高雅情操的陶冶。
  • 給你1000萬,你還會成為窮人:窮人和富人的最大區別,思維
    不,它從來是留不住的。只有那些因為努力工作得來的金錢能留得住。世界金融風暴是怎麼來的呢?是因為有一種錢不想要留下來,因為它不是通過工作得來的。只要成為人,只要以人的方式生產、交往和生活,生存焦慮就在所難免。
  • 為何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不知你發現沒有,社會上有種奇怪的現象,就是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窮人怎麼努力都是貧困,甚至越來越窮。而富人則是躺著攢錢,想不攢錢都難,而且貧富差距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這是什麼原因呢?這種由於原生家庭的貧困導致自己潦倒的情況,實屬無奈,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誰也不想貧窮。可是出生富貴人家的人,自幼吃喝不愁,因為家裡有錢,不需要四處奔波,不需要為了基本的生活而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類型人有充足的機會描繪自己的人生藍圖,因為起點高,實現起來要容易的多。
  • 窮,本質上是缺什麼?不是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窮人,本質上缺的是錢嗎?很多人覺得是這個。實際上,你看一些中了大額彩票後的人的狀況後,你可能就明白了,窮人,本質上缺的並不是錢。由奢入儉難,花光了幾百萬之後,或許就再也接受不了那種貧窮的生活。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根本駕馭不了突然而來的財富。錢來得太快,對於錢缺乏敬畏之心,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但對錢已經麻木了。
  • 誰家祖上沒有窮人?窮又不紮根,但有種窮染上了一輩子很難改變
    最近一直在研究貧窮的話題!關於脫貧,社會關心,兩會關心,個人更是關心!有的窮,只窮一代人,有的窮,是跨帶窮,甚至三代人都窮!這裡除了社會大環境的問題,更主要的是窮人個人本身的問題!心窮,才是窮一輩兒的本質!
  • 站在窮人角度,說說窮人之所以窮的原因
    窮人和富人是生活中人們談論的永恆話題。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這很難說清楚。但是,窮人的窮是有目共睹的 , 為了一粥一飯,大多數人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探討箇中原因,多數情況令人心生悲涼。窮人是個人因素疊加外部因素,兩者相互作用之產物。
  • 為了「養活」富人,窮人越來越窮?這是窮人不減反增的原因?
    針對這一問題,人們開始了一場歷時長久的「辯論」:究竟是窮人「養活」了富人,還是富人「養活」了窮人?正方覺得是窮人「養活」富人,因為沒有窮人創造出來的勞動價值,富人掙不了錢,富人借著窮人的貢獻富了起來,所以是窮人「養」富人。
  • 聖賢的智慧:怎樣做一個窮人與怎樣做一個富人?
    現在的人,更喜歡研究的,是怎樣從窮人變為富人,富人變成更富的人。這些話題雖然談起來很爽,但基本上與實際相脫節,無聊而乏味。因為大多數情況是,你的人生早已經定格了,用數位化時代的術語,也就是內存已滿。這輩子窮也窮不到哪裡,富也富不到哪裡。其實最應該研究的是:怎樣做好一個窮人?怎樣做一個好富人?或者是:怎樣做一個好窮人?
  •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你中招了嗎?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是富人使用了富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反之也是同樣的道理。窮人指的是缺錢的人,但窮人思維卻是窮人和富人都有可能有。而富人思維其實是從窮到富的奮鬥過程中所磨練出來的一些品格及思維。
  • 窮人心態:你的窮,其實跟能力無關,不改變心態,難成大器
    其實在國家的大環境發展下,社會主義思想的薰陶下,直至今日,已全面實現脫貧計劃,真正的窮人不是意義上的沒錢,而是心態,思維上的窮,認為自己窮,其實窮不一定是買不起物質的東西,為什麼這麼窮很大程度上跟自己的能力沒有關係,而是自己的思維,心態有關,國家可以改變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但很難改變一個人心態
  • 窮人為什麼窮?因為缺乏這6點「心機」
    窮人為什麼窮?從適應環境和生活的能力來看,大部分窮人其實是「強大」的,有著在一切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生活下去的毅力,並能付出持續的努力,但他們努力所得到的,很多時候只是解決溫飽問題或者賺點小錢。窮人在賺錢時不一定沒有「心機」,但賺錢沒有心機的卻一定是窮人。
  • 想要成為富人,你得先做好以下這五件事!
    追求財富、成為富人的道理也是如此,先發現自身的長處,找準奮鬥的方向,然後去好好經營,才更有把握以自己的長處抓住財富。 第2件事:不要怕起點低,努力做笑到最後的人 人生起點的高低或者說出身的窮富,是自己所無法決定,但是,你終點能走到哪裡、是窮還是富,卻可以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來決定的。
  • 俗話說:「窮人算命越算越窮,富人燒香越少越富」,是什麼意思?
    曾經在村裡就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家裡的地也不種,全都成了荒地。最後在村裡混不下去了,就跑到城裡擺起了一個卦攤,認識的人都知道他根本不懂得算卦,但也有一些不熟悉的人喜歡找他。先拋開準不準不說,就算知道了以後要發生的事情,既然是註定好的,又躲不開,算與不算又有什麼區別呢?
  • 蒙古首都的兩幅面貌,一面繁榮一面貧窮,富人:窮人就是拖後腿!
    這裡70%以上的居民是年輕人,作為首都,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面貌,以色楞格河為界限,一邊是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城市,在這裡找一個會說中文的人比找一個老人容易得多,因為這裡的繁榮屬於來自中國的富商,這裡的建築大部分是中國投資建造的。
  • 窮不可怕,窮大方才可怕!從窮大方到「富算計」的三種富人思維
    窮大方,富算計!如果你注意觀察,或許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越是富人,越是懂得節儉,在金錢上越是會算計,越是會精打細算過日子,而很多窮人,去十分好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儘管很窮,但花錢的時候卻總是大手大腳,是典型的窮大方。
  • 稻盛和夫忠告:越窮的人,越在3個方面大方,而富人卻看破不說破
    但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卻很不多,手中掌握財富秘密的就更加稀少了,雖然人人都說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但其實很多人窮其一生勤勤懇懇,也沒能改變「窮」這件事,為什麼像馬雲他們都能白手起家,逆襲成王,而我們做不到呢?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們雖然人窮,但心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