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為啥總愛鑽箱子、搭帳篷、躲柜子?原來是空間敏感期在作祟

2020-12-16 叨車達人

相信很多家長會突然之間發現孩子對於躲柜子這件看似枯燥乏味的事情展露出非凡的熱情,而且不管自己怎樣勸解孩子,孩子也總是我行我素。

鄰居家的孩子雪雪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小丫頭看著文文靜靜,但聽她媽媽抱怨道,最近孩子不知道是什麼緣故,總是喜歡翻箱倒櫃,尤其是喜歡去尋找那些角落裡的小物件。

一個不留神還鑽到衣櫃裡去了。孩子是開心了,但雪雪媽媽可就苦惱了,一地狼藉總是得自己去收拾吧。

那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表現呢?

這其實是孩子發育的一個信號,說明孩子的發育已經過渡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分享的重點,空間敏感期。

空間敏感期是指孩子發育到一定階段時,會通過物體的位置運動變化來看待所處的空間。而這個時候孩子也會慢慢發現,原來物體和物體之間是分離的,因此孩子也會通過拋撒或者移動物體等行為來感知自身與空間之間的微妙聯繫。

兒童教育學家孫瑞雪曾經說過,兒童空間敏感期的發展會從0歲持續到6歲,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趣的一個敏感期。

那麼處於空間敏感期的孩子,除了我們開頭提到的鑽柜子之外,還有哪些典型表現呢?

第一、熱衷於各種孔或者洞洞

處於空間敏感期的孩子會特別喜歡洞洞。就比如說在外面散步的時候,會主動去尋找井蓋上的小洞,還可能會把撿來的小石子扔進小洞裡。

而《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中曾經說過,無論洞在哪裡,都會被孩子發現,因為孩子的生命此刻就對洞感興趣

第二、把玩具壘高再推倒,周而復始

孩子進入空間敏感期的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表現就是喜歡把物體搭高,然後再自行推倒,重複循環,並且樂在其中。孫瑞雪曾經說過,壘高再推倒是一種最典型的感知空間發展的能力,是對空間的感受過程,是兒童智能發展的關鍵所在。

所以說,當家長如果發現自家孩子總是習慣性地把辛辛苦苦搭建完成的積木推倒,那並不是孩子故意變得頑皮了,而是空間敏感期正在發揮作用。

在這個階段,任何他能夠掌控並且能夠從高處推倒的東西都會成為他快樂的來源。

第三、重複性的爬樓梯

有些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的時候,會非常喜歡反覆的去爬樓梯。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相對來說對於手的掌控力會更好,他必須具備成熟的掌控能力之後,才敢用腳去探索世界。

當孩子對於簡單重複的爬樓梯活動感到厭倦時,他或許就會解鎖新的招式,比如說倒著走樓梯,或者是從高處往下跳等等。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呢?

第一、充分認識敏感期的重要性,並且理解孩子

對於到處亂扔東西,或者是喜歡鑽到衣櫃裡的孩子,家長不要主觀臆斷覺得孩子就是在與自己對著幹,而是應該及時地學習育兒知識。

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除了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之外,還可以更系統地理解和掌握孩子各階段的發育特點,並且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度過某些特殊的時期

就比如說今天所分享的空間敏感期這個概念。除了這一點以外,家長還需要從內心真正接受孩子的行為,在敏感期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與關懷,而且家長也可以嘗試轉換思路,比如說可以這樣想:孩子之所以調皮搗蛋,恰恰說明孩子的認知能力又在飛速發展。用積極的想法去寬慰自己,不是更好嗎

第二、給孩子設置一個更為安全的自由環境

要想把握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家長也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更為自由的探索空間,因此也就需要我們儘可能地拔除孩子身邊的潛在的外界危險因素。

比如說可以去商店採購一些防撞角,把家裡稜角鋒利的地方都包裹起來。

同時也要留心家中物件的擺放是否穩定穩固,儘量不要存在晃晃悠悠的沉重物體的危險情況,那樣很可能會加大發生意外的概率。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但也是家長最容易忽略的地方,窗臺。美國全球兒童安全組織顧問張詠梅曾經指出,家裡最容易發生安全隱患的地方就是窗臺。所以窗臺的防護工作一定要做好。

第三、學會放手,給予孩子適度的自由與空間

當孩子擁有相對安全的周圍環境之後,接下來父母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放手,讓孩子自行去探索。

或許有些家長會認為年齡的客觀因素會導致孩子並不能很好地規避危險,但其實孩子對於周圍環境的把握有著天然的防禦與自衛意識。

著名的視崖實驗就可以有力地佐證這個觀點。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以36名年齡在6~14個月之間的嬰兒作為研究對象。

每個嬰兒都被放在了視崖的中間板上。研究人員先讓母親在較深的一側輕輕呼喚自己的孩子,然後再在淺的一側呼喚自己的孩子。

結果發現孩子在玻璃板上緩慢爬行時,只要看到玻璃板下面有一個視覺上表現出低洼的危險部分就會停下,不會爬過去。

這也就進一步說明了孩子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能夠保護自己遠離潛在的危險,所以家長需要「退居二線」,放心地讓孩子去發展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用愛將孩子牢牢禁錮起來。

第四、適時地在日常交流過程中加入空間描述詞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刻意地加強空間詞彙的使用,這樣子能夠幫助孩子更快地建立空間的基本概念。

比如說,家長把玩具放在孩子的面前,然後與孩子這樣交流,小車車在你的前面,可以幫媽媽拿過來嗎?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慢慢教會孩子分清左右。

就比如說孩子在穿衣服的時候這樣下達清晰的指令:先伸出左手,然後伸出右手。

這樣的指令重複也能夠加深孩子的印象,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也能夠逐漸擁有將左右這個空間概念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並且加以靈活運用的能力。

所以說,還是希望各位家長在孩子處於敏感期的時候,能夠用更為平和的態度去對待。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朝著更為理想的方向成長!

相關焦點

  • 6歲之前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別過多保護
    01孩子進入空間敏感期,有哪些表現?孩子的空間敏感期,一直從出生要持續到6歲。最開始進入空間敏感期的時候,孩子會發現原來,物體之間是分離的,因此孩子就特別喜歡扒拉東西、上躥下跳以及「躲貓貓」等,這些都可以給孩子提供直觀的空間感受。◇扒拉東西在我小時候,就記得自己特別喜歡拉開抽屜,只要一回家,就喜歡開抽屜。
  • 小朋友的空間敏感期和空間想像能力的重要性
    小朋友的空間敏感期一般出現在3歲左右,在6歲上學前結束。這個時期的表現為:孩子變得很喜歡鑽箱子、玩積木、藏東西等,而且百玩不厭。處於空間敏感期的孩子的探索精神很強,家長可以給這個階段的孩子提供豐富的遊戲內容,從而使孩子的空間想像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因為在孩子進入小學以後,學校內容主要注重計算類的知識,家長更要在孩子入學前抓緊對孩子空間想像能力的開發。
  • 玄關打柜子,底部懸空50公分多出3大功能,塞箱子儲物又當換鞋凳
    一個實用的玄關,打柜子是必須的,但並不是柜子越多越好,主要還得看你怎麼規劃。現在很多業主設計玄關櫃時都喜歡在底部預留20公分,但是鄰居家玄關櫃卻懸空50公分塞個箱子,一下子比別人家多出了3大功能!而鄰居家玄關櫃底部懸空放個箱子,內部可以收納,拉出來也可以放玄關櫃使用,而箱子底部也還懸空15公分,同樣也可以放鞋子和掃地機器人,再也不用站著換鞋了。
  • 孩子喜歡將被子當帳篷,是在發送危險信號,家長們需對此提高警惕
    許多寶爸寶媽們都曾發現過孩子有這麼一個舉動,那就是會將自己的被子搭成一個小小的帳篷,然後躲在裡面。 孩子有的時候會喜歡躲在被子裡,或者是躲在一些比較狹小的空間中玩耍。 其實孩子這樣的舉動,可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玩鬧,更是一道發給父母的訊號,家長們對此都需提高自己的警惕。 孩子的行為代表著什麼?
  • 民警床上搭帳篷睡覺?原來是因為……
    你試過晚上在床上搭帳篷睡覺嗎?
  • 建議你不要打開這個柜子!詭異的SCP-432「柜子迷宮」!
    相信大家的家裡都會有一些放衣服或者是雜物的柜子,這本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一天當你打開你的柜子看到了一條通往黑暗的路,你還會這麼淡定嗎?柜子的門有標準的滑動栓門還有用於掛鎖的搭扣,所以人可從外部關閉這扇門。SCP-432的內部與外部存在有很大的不同。柜子的門打開會顯現一個超維空間,在其中有一個巨大的迷宮建築,直到現在都沒有探索明白其內部的空間規律。
  • 肅南:帳篷不好搭?「藍朋友」的高效搭帳篷訓練
    >> 縣區 >> 肅南 肅南:帳篷不好搭
  • 星空露營:帳篷是孩子的豪華城堡,也是他們的全世界
    勐遠仙境星空營地曾有一位參與露營的媽媽告訴我們,她家小朋友一聽說周末要去露營激動得晚上都睡不著,一直追問帳篷怎麼搭?我們什麼時候去?露營對小朋友的吸引顯而易見。勐遠仙境星空營地這種對戶外露營的喜愛,其實在每個人的兒童時代就曾有過。
  • 那是因為到了「空間敏感期」,家長要關注
    明明叮囑過孩子,玩了的東西要放回原來的地方,可是最近寶寶忘的一乾二淨。有一次小周在陪孩子玩兒,因為玩具有一個地方卡住了,一時沒有弄好,寶寶二話不說就把東西丟了出去。小周讓孩子撿回來,孩子非但沒有撿回來,還把身邊的一個玩偶給丟了。
  • 露營帳篷多少錢 露營帳篷價格 戶外帳篷什麼牌子好
    因為單人帳篷太小,多人帳篷又太重不適合背負。選擇雙人帳篷,單人住時寬敞,同時又能滿足「混帳」。但要記住,帳篷不僅是裝人,還要裝你的其它物品,所以在購買的時候把物品需要的空間考慮進去。現在主流的帳篷杆有鋁杆和玻杆之分。鋁合金杆除了比玻杆更輕以外,更重要的優勢在於它的耐用性。玻璃鋼杆在使用頻繁的時候會斷裂,帳篷無法搭建,在低溫的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 為啥寶寶總愛「打臉」?其實是「手部敏感期」到了,父母別誤會
    為啥寶寶總愛"打臉"?其實是"手部敏感期"到了面對寶寶總愛"打臉",總喜歡破壞性的行為,有些父母會非常焦慮,覺得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或者可能存在暴力傾向,會馬上制止孩子的這些行為。父母別誤會,寶寶這是到了"手部敏感期"了,。為什麼到手部敏感期的時候孩子會喜歡"動手"呢?
  • 小學組織學生露營搭帳篷睡操場 家長深夜觀望(圖)
    重慶晚報記者 湯寒鋒 史宗偉 攝影報導  搭帳篷:看著簡單做起難  浦輝實驗小學這次活動已經籌劃了兩個星期,當天下午四點多,剛剛放學,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把從家裡帶來的裝備搬到操場上,開始搭建帳篷。  除了自己帶帳篷,同學們還自帶被子、毛巾、牙刷、手電筒等,就像是出去旅行,準備好了全部「家當」。
  • 北京可以搭帳篷、鋪野餐墊的寶藏公園,都藏在這!少數人才知道
    找個初夏周末,帶上家人去公園搭帳篷、放鬆一下,是個不錯的選擇。上周末想和朋友去公園搭帳篷,沒想到找了幾個市內公園,都被告知園內不允許搭帳篷。而且還發現原來可以搭帳篷的朝陽公園、奧森公園最近都明文禁止在園內露營。
  • 光找箱子就多花了300萬!運費讓人廢!柜子讓人跪!
    50000多TEU的在場箱裡,只有24%左右的箱子是空箱,其餘都是重箱。由於貨櫃調配難,船舶等待時間要2-3天。貨櫃一箱難求,外貿企業和貨運代理們急得團團轉,不僅僅是找箱難,運價也在持續上漲。業內人士表示近幾個月他一直在為找貨櫃發愁,外貿客戶不停要箱子來裝運貨物出口,可是貨櫃卻一箱難求,只能不停和船公司協調要箱子。
  • 車頂搭帳篷睡覺原因竟是為省錢!自駕遊該怎麼安全的省錢?
    如今,帶著帳篷去旅遊正成為一種時尚,雖然酒店的舒適性要更好一些,但是有些人更喜歡選擇自己搭帳篷住宿,感受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但下面這樣奇葩的搭帳篷方式,我打賭你絕對沒見過。11月9日7時許,包茂高速公路第三支隊二大隊執法人員在巡邏至武隆出城服務區發現奇葩的一幕,只見兩輛SUV轎車車頂多出了兩頂高聳的帳篷,這場景讓有著多年執法經驗的執法人員也是大跌眼鏡,順著搭在車輛的爬梯,執法人員爬上一看,只見帳篷裡面竟然有兩個呼呼大睡的男人,由於帳篷很狹窄,兩名男子隨時都有掉下來的可能,執法人員及時叫醒了他們,這時另外一頂帳篷中熟睡的兩名女子也相繼起來,不僅帳篷裡面,執法人員還發現車裡面也有乘客熟睡
  • 孩子見到什麼就扔什麼,可能是「空間敏感期」到了
    聽到朋友這樣說,我跟她說這是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到了,所以他有這樣的表現。即使小林已經生了孩子,但是對於空間敏感期這個概念,她好像還是非常的模糊,相信很多的家長也是這樣的情況。01什麼叫空間敏感期敏感期內出現或早或晚,但一般會在孩子6歲之前某一段時間,如果家長足夠細心會發現孩子對把一些東西塞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感興趣
  • 團購|3秒撐開1分鐘收納完畢的帳篷,多種使用場景竟然只需100多
    傳統的老式帳篷,就算是您是身經百戰的老手,兩個人一起搭帳篷最少也要10分鐘。後來我想把它疊起來,失敗了,實在是太難疊了,不規則的帳篷根本沒辦法疊好工整的放進收納袋。終於明白為啥企鵝君用完索性就這樣丟在車裡。上面那些管子是支撐杆,亂七八糟看著我就頭大。
  • 戶外野營:搭建帳篷的小知識,以及常見問題與解決辦法
    搭帳篷的學問對老手來說,選擇宿營地點、搭建帳篷都是手到擒來之事。不過新手也不必擔心,通過學習本章提供的竅門,你也可以讓這一切變得既簡單又有趣。搭帳篷前的注意事項長途跋涉之後,每個人都想儘快搭好帳篷以便休息。如果你只準備待上一晚,天氣也不錯,就算搭得不好也無所謂。
  • 試試這樣搭帳篷,睡在冰面上也出汗
    冬天,也有冬天的好景致,更需要給予懂得的人靜靜欣賞的時間空間。或者,周末去山裡搭帳篷露營吧,看景看星空看日出。而且每次寫裝備使用題材,留言區總少不了小夥伴在說想看冬季露營帳篷篇,呼聲很高。所以呢,說了這麼多,歸根到底一句話——KingCamp今天說說冬季露營選帳篷及搭帳篷的那些事。
  • 孩子亂扔東西,多半是進入「動作協調敏感期」,家長要加以引導
    我們在照顧小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小孩子特別喜歡亂扔東西,而且我們也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因為很多父母都不理解孩子此時此刻究竟是怎麼想的,所以也只能放縱著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對周圍的空間在視覺上有了一個的全新認識,所以他們會通過一些方式來判斷這個空間究竟是怎樣的。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能力也是比較弱的,所以他們也只能通過亂扔東西的方式來理解現如今所存在的這個空間。所以說當孩子做出這樣的事情時我們沒有必要去壓制他們,因為這也是他們認知空間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