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老城「西居」「北埠」文化特色

2021-01-08 溫州日報甌網
體現老城「西居」「北埠」文化特色

2021/01/07 08:31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542

本文導讀:慶年坊、朔門歷史文化街區規劃省級歷史文化街區3

甌網訊 (佳雨) 最近,市住建局發布了《溫州慶年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公示稿(代擬)》、《溫州朔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公示稿(代擬)》。這兩大歷史文化街區將全面建成以居住生活為主,兼具旅遊休閒、商業購物、文化展示與體驗等功能的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其中,慶年坊歷史文化街區此次規劃範圍東達信河街西側,南邊界至石坦巷、放生池,西達九山湖東邊界,北以豐和巷、珠冠巷為界,總用地面積約30.47公頃。街區以所具有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依託,彰顯街區「西居」功能格局特色,以「鬥城詩意棲居勝地、近現代棉紡織工業遺產集聚地、近代教育源地」為核心特色價值。

街區規劃通過三片區體現鬥城「西居」文化內涵:園林院落文化、近現代棉紡織工業文化和近現代教育展示文化。以蛟翔巷和天窗巷為軸,蛟翔巷以文旅休閒功能為主,重在體現西居文化內涵與旅遊商業服務業態;天窗巷以生活配套服務為主,重在修補街區生活服務配套功能,提升街區居住品質。

朔門歷史文化街區規劃範圍則東至海壇山山腳,南邊界達永寧巷南、兵營巷,西達解放北路,北以臨江碼頭為界,總用地面積約21.78公頃。街區功能定位為彰顯街區「北埠」功能格局特色,以「濱江城市碼頭、北埠商業街巷、商賈雲集之地」為核心特色價值。

根據規劃,朔門歷史文化街區利用望江路濱江公園體現「北埠」濱江城市碼頭文化,通過植入景觀藝術雕塑、裝置及景觀細部設計,喚醒城市碼頭記憶;保留現狀鼓詞館、榕亭空間、伏茶亭等設施,對其景觀環境進行提升,優化濱江休閒文化氛圍,打造沿甌江的古城北部休閒濱江風光帶。

以朔門街、解放街、北鹿巷、打繩巷等來共同展示「北埠」口岸商貿街區文化。充分利用朔門傳統街區的商業和文化魅力,保持朔門街區前店後坊、下店上居特色風貌,植入各類創意活力商業業態,激發歷史街區活力,恢復傳統商貿氛圍。

打繩巷南片主要展現富商宅院文化,保護以七楓巷、永寧巷、水門巷為主的生活街區風貌,該片區應維持街區居住為主的功能定位,重點利用建築和公共空間的改造,增加片區的生活配套服務功能,改善原街區配套服務缺乏,居住生活品質低下的問題。同時,可適當在片區內植入民宿、茶院、文化展示館等業態功能。

相關焦點

  • 慶年坊、朔門一帶將建設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以居住生活為主
    慶年坊:蛟翔巷體現西居文化天窗巷提升居住品質慶年坊歷史文化街區彰顯溫州老城區「西居」功能格局特色,以「鬥城詩意棲居勝地、近現代棉紡織工業遺產集聚地、近代教育發源地」為核心特色價值。以蛟翔巷和天窗巷為軸,蛟翔巷以文旅休閒功能為主,重在體現西居文化內涵與旅遊商業服務業態;天窗巷以生活配套服務為主,重在修補街區生活服務配套功能,提升街區居住品質。加強對古城「五行之水」的保護,嚴格保護九山湖、落霞潭、放生池及其他古井、水井等歷史水景。
  • 自貢自流井區:老城復興留住歷史文化美麗鄉愁
    而在自貢市自流井區,老城復興與歷史文脈的延續相得益彰。城市建設的有機更新中,留住了滿滿的鄉愁。她在中華路西段已居住60餘年的時間,對街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都有著特殊的感情。讓陳婆婆尤為高興的是,街區越來越漂亮、環境越來越美。而街區內的歷史文物和城市地標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維修。穿越古今的時光,老建築帶著記憶的溫度,陪伴著陳婆婆迎來更加幸福的明天。
  • 澄邁老城有什麼樓盤?
    而老城經濟開發區的房價更有競爭力。且老城距海口僅區區20公裡,距海南美蘭國際機場只有33公裡,坐車十多分鐘便能到達海口市政府,享受省會城市行政,文化,醫療,教育等配套,今天我們就來細數澄邁老城區有多少樓盤。
  • 詳解老城規劃:恢復城門城牆,重建古城帶你穿越到1935
    遵義老城保護提升規劃確定範圍東至湘江河   南至老鴉山西至府後山   北至洗馬灘規劃面積255.7公頃西城門(懷德門)效果圖東城門(景福門):位於新華橋西的中國銀行大樓前交叉處,恢復的東門位置與舊址略有變化。
  • 老城新生,再起芳華!
    所以,中國的很多老城,總是讓我半喜半憂的。1983年,市區中路大道被命名為「海曲路」。這是日照市區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一條道路,也是最能見證日照城市發展的一條道路。海曲路西接南湖鎮,東到萬平口風景區,作為貫穿整個日照新老市區的城市大動脈,海曲路在日照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海曲路在日照,昔日的地位不亞於北京的長安街、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
  • 「濰坊夜經濟美食地圖」本地特色菜板塊出爐
    身在濰坊,哪些是不得不光顧的特色菜館?經過前期調研、考察、市民推薦,「濰坊夜經濟美食地圖」本地特色菜板塊的10家優質商家出爐,分別是:鳶飛大酒店濰坊菜館、舜華菜館、得意居老館子、老城根、煎餅卷大蔥、晨明時令海鮮、上席·鳶之味、宴遇、傳弘·濰坊耍兒、上河小鎮。
  • 遵義市老城小學:發揮「五老」智慧和力量 打造「靜待花開」特色學校
    近年來,遵義市老城小學關工委以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傳承紅色教育為主線,以黨建帶關建和「五好」關工委鞏固創建為抓手,以開展特色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五老」的智慧和力量,全力打造「靜待花開」特色學校,千方百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長和安全成長,並取得了明顯成效,多次被評為全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 江門這些歷史文化街區列入省級!大量古建築令人驚豔~
    現在保留的老城中心區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16.4 萬平方米。集中體現近代騎樓風貌的區域總面積達到6.28 萬平方米。東至學宮路、青雲路、平安街,南至環南后街、環城南路,西至環城西路,北至環北大道。僑鄉近代建築瑰寶,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交融的結晶,完整地保留了近代縣城城區建築的歷史風貌。其面積、規模、類型及完好度,在廣東縣城近代建築中罕見。
  • ...在這裡|安陽|西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高閣寺|古城|倉巷街
    這裡青磚石瓦,古樸典雅2018年7月河南省政府公布了河南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名單其中有安陽三處街區包括西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城隍廟-高閣寺歷史文化街區倉巷街歷史文化街區大家都知道倉巷街歷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工作已經完成且成為網紅打卡地那麼2019年7月啟動的安陽市另外兩處歷史文化街區修繕情況如何呢?
  • 客家文化特色民居建築--圍屋
    因為離開中原故土,所以這些南下遷移的漢人一直自稱為「客」寓為客居他鄉之意。故有「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說。古代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戶籍時,亦立為「客籍」,稱為「客戶」、「客家」,此為客家人稱謂的由來。為防外敵及野獸侵擾,多數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圍龍屋、圍屋、走馬樓、五鳳樓、土樓、四角樓等,是客家建築文化的集中體現。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
  • 邂逅老城:在叢橫交錯的老城中,賞質樸古老的起鳳橋街
    青磚黛瓦,小橋流水,青石小巷……勾勒出富有古韻的濟南老城。在青磚綠瓦的建築中,小溪彎彎,流水潺潺,垂楊依依。沿碧波蕩漾的河水迤邐而行,庭院中,耄耋老人躺在搖椅上打盹;巷弄間,孩童追逐打鬧嬉戲玩耍。泉水老城在不急不緩間,講述著光陰的故事。
  • 體現特色民俗文化 兩節期間晉祠備下文化大餐
    晉祠21日發布消息說,春節、元宵節期間,將以體現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為主基調,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並注重引導遊客「文明旅遊」。除夕至正月初五,晉祠在水鏡臺及臺前安排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通過晉劇、風火流星、蓮花落、晉陽三三叉、剪紙、麵塑、鏤空葫蘆雕刻等非遺演出,讓遊客了解晉祠文化和太原地方民俗文化。
  • 「濰坊夜經濟美食地圖」本地特色菜板塊出爐,10家優質菜館令人驚豔
    身在濰坊,哪些是不得不光顧的特色菜館?經過前期調研、考察、市民推薦,「濰坊夜經濟美食地圖」本地特色菜板塊的10家優質商家出爐,分別是:鳶飛大酒店濰坊菜館、舜華菜館、得意居老館子、老城根、煎餅卷大蔥、晨明時令海鮮、上席·鳶之味、宴遇、傳弘·濰坊耍兒、上河小鎮。
  • 周口有故事:尋味周家口 記憶中的老城味道
    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在周家渡口處沉澱出歷史精華,不僅造就了周家口的「一城繁華」,也給一代代周口人留下了很多「老城味道」。若從城區古老的「周家渡口」暢遊,沿著三川之一的沙河往上遊走,約五十公裡處就能來到曾經的逍遙古渡口,也能在這裡找尋到周口一種傳承八百餘年的特色美食——胡辣湯。
  • 靈溪老城改造動遷大會召開
    11月28日上午,靈溪老城改造動遷大會召開,總結回顧前期各項工作情況,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堅定信心,發出全面加快老城改造工作的動員令。縣長張本鋒出席會議並講話,縣領導肖劍、謝磊、魏中梁、朱植豐等參加會議。
  • 文化強市 |「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
    按照「恩寧路 最廣州」的總體定位,永慶坊二期探索打造「記得住鄉愁、吸引得住年青人、振興得起老城」的活力街區。 在距離永慶坊約1公裡的泮塘五約,前後兩期微改造工作均已完成,這裡70%成熟交付物業已實現活化運營,藝術大師、傳統匠人、特色商家紛紛聚集於此,新文化生活聚落打造已初見成效。
  • 彰德美如畫 名人遊老城
    ……        古都安陽,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太祖見之亦曰:「朕居不過是也。」宋朝一代名相韓琦曾三任相州知州,在州署後院修繕園林,園林對平民百姓開放,園內勝景如畫,民眾節慶期間遊之忘返。韓琦還在園林內建有一座晝錦堂,韓琦請歐陽修撰《晝錦堂記》,再加上蔡襄的楷書書丹,邵宓篆額,《晝錦堂記》碑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三絕碑」,此碑陰刻有司馬光著《北京韓魏公祠堂記》,亦稱「四絕碑」。後來晝錦堂移建老城東南營一帶,《晝錦堂記》被收入《古文觀止》而流傳千古。
  • 北京發布老城保護修繕標準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記者郭宇靖)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北京老城保護房屋修繕技術導則(2019版)》近日正式發布,自今年5月7日起施行。北京老城即二環路以內(含護城河及其遺址)區域的胡同、院落、房屋的修繕工作,有了明確的技術規範與評價標準。
  • 越秀:碧道為軸串聯歷史文化節點,打造老城絲路文化徑
    記者近日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越秀區高標高質打造珠江前航道(越秀段)、二沙島環島、新河浦湧、東濠湧共19.2公裡碧道,串珠成鏈推進江、湖、湧水系互聯互通,促進治水治產治城有機融合發展;同時以碧道為軸串聯14個歷史文化節點、9處主題公園、8處公建設施等元素,打造老城絲路文化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