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在美國叱吒風雲的女性,很多人都會想到鄧文迪。鄧文迪這個名字,在中國,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比她的名字更出名的,是她為人津津樂道的情史:21歲了自己恩師的丈夫,31歲成為全球媒體大亨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離婚後,和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傳過緋聞,與資產過億的富二代舉止親密,和小20歲的帥哥談戀愛……
很多人說,一個女人一生中有三次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第一次是出生,如果你出生在富裕家庭,相對於貧困家庭,你就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這第一次機會卻不是我們能選擇的。
第二次是奮鬥,這個機會是你不管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奮鬥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但這一條路也是最辛苦的。
第三次就是婚姻,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嫁給一個好人家,也就能很好地改變自己的命運。
對於很多女人來講,第三條路是最輕鬆的路,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人都想要嫁給有錢人嫁給豪門,因為誰都不想辛苦地過一生。
顯然,鄧文迪選的是第三條路。關於鄧文迪,人們對其看法褒貶不一。有的人說,她是人生贏家,當你30歲不到還在被家人逼著相親時,50幾歲的她正在和20幾歲的小奶狗談戀愛。也有人說,她是妥妥的綠茶,靠男人上位。
雖然如此,但天下女人對鄧文迪的羨慕是不言而喻的。既然積累財富的途徑有很多,靠徵服男人為什麼不行?況且這種能力也不是一般女人能具有的,作為一個普通家庭背景出身,長相也不算國色天香的中國女人,能把名流界攪得翻天覆地,這種能力這等手段,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學的。
相比之下,一個70年代出生,從中國窮山溝單槍匹馬闖蕩美國,之後同樣在美國叱詫風雲的女人,她的人生經歷比鄧文迪更為傳奇。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選擇了最難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講更有借鑑的第二條路,她向我們證明:只要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寒門難出貴子」並不是永遠打不破的魔咒。
這個人就是符江秀。
01.
1972年,對於新中國來講,是具有劃時代的一年。那一年,美國總統尼克森來華訪問,這標誌著中美兩國在對抗了20多年之後,開始走向關係正常化。
這一年,在中國海南省瓊中縣的一個偏遠閉塞的窮山溝裡,一個小女孩出生了。沒有人會想到,一個窮山溝出身的小女孩,會在 30幾年後踏入美國政壇,被稱為「女版川普」。
這個被父母取名叫符江秀的小女孩,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現出驚人的天賦,6歲的時候就能作五言律師,10歲能讀《古文觀止》。她的父母雖然都只有小學文化,卻深刻地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所以非常重視對女兒的教育。
那時候,山溝裡貧窮的孩子能吃飽飯就不錯了,但符江秀的父母即使是家裡快揭不開鍋,仍然想辦法供她上學。在她小學畢業的時候,父母就堅定地將她送出大山去縣城讀寄宿制中學。對於父母的這個決定,符江秀說:「我一輩子感恩。」
從小物質的極度匱乏,促使符江秀一心想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因此,她在學習上非常用功。可惜的是,在參加1986年參加中考時,她沒能考上高中,只能去上自費的中專。
那一年暑假,符江秀的父親卻突發急病,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即便如此,符江秀的父母也沒有因此中斷女兒的學業。眼看著開學報到的日子就要到了,符江秀的母親只好帶著她挨家挨戶地去找人借錢。
母親低三下四求人的樣子,深深地烙在符江秀的腦海裡。她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出人頭地,讓父母可以揚眉吐氣。
從此,符江秀更加努力學習了。中專三年,她不僅本專業的成績優秀,還自學了英語和日語。優秀的語言能力,成為她日後的一塊跳板。
02.
1995年,畢業後在廣東做了幾年財會工作的符江秀,帶著一紙中專文憑,隻身來到香港。憑藉著以往的工作經驗和優秀的語言能力,她竟然成功應聘上了東亞銀行。在人才濟濟的香港,作為一個學歷和資歷平平的「大陸妹」,她不可避免地遭受到若有若無的歧視。
她意識到,是該充電了。於是,她卯足了勁,白天上班,晚上讀夜校,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不僅能講一口瀏覽的粵語,還順利取得了香港大學的本科學歷。很快地,她就被香港一家歐洲公司聘為首席業務社長,每月薪資高達1700美元,合計10000多塊人民幣的月薪。要知道,那可是90年代啊。
有了體面的工作,夢想的高薪後,志向遠大的符江秀並不滿足。到香港工作後,她結識了一些來自美國的朋友,他們的博學和見多識廣,讓她萌生了離開香港,前往美國深造的想法。
1998年,正是美國的矽谷,符江秀看到了網絡科技的巨大前景,學財經出身的她,成功申請到美國北卡大學計算機信息學院網絡編程專業MBA的offer。
臨行前,她留下了一封信給父母后,就隻身一人前往美國開啟了她又一次的求學之路。那封信是這麼寫的:
簡單的行李裝載不動許多憂傷,我獨自徜徉於繁華的都市。旖旎的村莊,是你期待的淚水,我才會變得如此堅強。原諒我如此固執地選擇遠方,假裝看不到我眼中的淚光。
那一年,符江秀26歲。
03.
和所有孤身闖蕩美國的中國人一樣,符江秀的美國路也走得異常艱辛。住的是5平米的地下室,一邊要啃晦澀難懂的英文課程,一邊要去小餐館打工維持生計。
然而,這點苦對於符江秀來講並不算什麼,她很快地調整好自己,重新開啟了「啃硬骨頭」的奮鬥模式。
事實證明,沒有什麼困難是可以打倒她的,也沒有什麼是她啃不下來的硬骨頭。2001年末,她如願以償得到了軟體工程師的職位。之後,她在美國軟體領域風生水起。
2005年,她進入世界第四大軍工生產廠商;2007年,她和全美最大電力公司,成為其中的網絡核心技術人員。2008年,她站在國際知名的網絡技術大會上,以專家的身份發表主題演講……
在這期間,她還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羅斯。功成名就,婚姻幸福,並沒有讓她安於現狀。不安分的她,又一次將曾經打造的江山全部推翻,踏上了全新的徵程。這一次,她把眼光放到了房地產上。
2007年的時候,是美國的房地產熱潮,和房地產完全不搭邊的她趁熱考取了房地產經紀人牌照,還註冊了一家房地產公司。不過由於遭遇次貸危機被迫中止,直到2010年次貸危機解除,她的房地產生意才開始步入正軌。
幾年下來,她的房地產生意越做越強,被稱為「美國房姐」,還先後提任了北卡華人企業家協會Program主持,南北卡工商總會RTP分會常務副會長。
她與丈夫在美國鄉下買了一座莊園,房子有460多平方米,光是前院就有四英畝。膝下無兒的兩人站在空蕩蕩的大房子裡,卻沒了搬進去的衝動。換新車、大房,已經不再能滿足符江秀的追求了。
2015年2月,原本與政治毫不沾邊的她,因一場中年危機,自告奮勇當上了共和黨基層選舉組織幹部。從此,開啟了她在美國的從政之路。她說:「我們都是自顧自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其實政府作出的很多政策,都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這些政策在制定的時候,我們沒有說話權,那麼我們就是被動地接受。
2015年11月19日,她正式宣布:參選國會議員第四選區。在初選中,182個基層選區,符江秀獨得了其中的170個,獲得了高達71.4%的支持率。雖然,在最後的選舉中,她還是以懸殊的差距輸給了一名資深的政治家。但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哪怕最後我失敗了,也可以給大家做一個反面教材。」起碼,讓美國主流社會看到了華裔族群參政的意願和決心。
04.
很多人說,符江秀的成功離我們普通人太遠了。但是,我們都忘記了,她的出身她的起點,跟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是一樣的,甚至比我們還差。唯一和我們不同的是,她從來不認命。
因為不認命,所以她從未停下奮鬥的腳步,從山溝溝一步步走向大都市,從一名普通員工到站上了美國政壇。
在你埋怨命運的不公時,先想一下自己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生活的。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命運就會給你什麼樣的回饋.
或許有的人會埋怨老天對自己不公,怨天怨地,但其實自己的命運往往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命運就會給你怎樣的回饋。出身、年齡、性別從來都不是枷鎖,只有你自己對待命運的態度才是枷鎖。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符江秀,但是我們可以成為像她那樣對命運無懼無畏的人,抬頭挺胸地往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