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BA全明星上周日收官,又一年的籃球大秀落幕。在力求娛樂性的基礎上,今年全明星增添了新的環節和話題,這讓球迷在驚喜之餘,也有「雷聲大、雨點小」的質疑。
昨天,「CBA扣籃大賽獎盃少一個字」登上熱搜榜。原來,在一張草根扣將矣進宏的奪冠照片中,冠軍獎盃上少了一個「軍」字,這說明了主辦方的製作能力有多麼不專業。
總體而言,CBA聯盟一直在努力嘗試全明星玩出新花樣,但正如CEO王大為在媒體見面會上所說,CBA2.0的第一年,各方面改革都還有一段探索的路要走。路的確要一步步走,但最重要的是「走心」。
遺憾
2.0時代獎盃漏刻「軍」字
全明星是CBA的一場大秀,也是球員、教練能從緊張的聯賽中偷閒放鬆的機會,可以展現出具有親和力的一面。在追星熱潮的當下,體育明星在場下的一舉一動甚至比球場上的表現更受關注,CBA聯盟順應趨勢,將全明星打造成了秀場,讓參與其中的明星們全程曝光,增加話題熱度。去年阿不都沙拉木搭檔那吾克熱,今年孫悅、胡明軒與GAI的合作說唱,都是開場秀中最炫酷的節目,運動員的多才多藝正是球迷喜聞樂見的。
從去年起,在全明星球員報到當晚,CBA官方會安排首發球員的圓桌採訪,通過傳統媒體、自媒體甚至主播的互動,一襲正裝亮相的球星們拋開常規的比賽話題,調侃他人穿著,閒聊輕鬆又接地氣的話題,笑點和金句頻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CBA聯盟「大家長」姚明也連續兩年出席媒體見面會,對於外界關心的話題來者不拒。官方用更開放的態度面對媒體、面對公眾,獲得了一致好評。
同時,球員參與的落地活動既有更多趣味性,也注重與公益結合。例如去年青島全明星周末期間,通過邀請球員體驗地鐵,鼓勵綠色出行。今年造訪野生動物園、示範垃圾分類等活動同樣應景了環保這一當下熱點,體現了CBA聯賽的社會責任感,讓球員發揮了榜樣的正面作用。
在比賽環節改革上,新增3V3、1V1是為了讓全明星賽場更加熱鬧。另外,單項賽向大學生和草根球員敞開,打破傳統局限,規則進行調整,都體現了2.0時代CBA聯盟求新求變的勇氣。不得不承認,正是矣進宏的胯下換手扣籃神技,拯救了扣籃大賽此前下滑多年的口碑。外卡選手的加入讓CBA球員有了更多危機感,「鯰魚效應」或許能激勵整個CBA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不過,矣進宏的奪冠獎盃少刻一個「軍」字,成為賽後一大槽點。本次全明星周末,大到體育館門牌,小到全明星賽球票,球場上各種設施都印有贊助商的品牌名稱。但正如球迷所言,「廣告滿天飛,但他們卻能將冠軍獎盃少印一個字。」從籃球聯賽的專業程度而言,NBA依然是我們的老師,CBA必須變得更加專業,才能讓球迷真正為之瘋狂。
話題
杜鋒拒獻舞 姚明未獻唱
毫無疑問,官方一系列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效果不盡如人意也是不能否認的。以1V1環節為例,不少球員接受採訪時都直言,這是今年最期待的環節,最後不知道多少人乘興而至、失望而歸。
票選結果公布後,1V1的南北區前場對決雙方是易建聯和周琦,但後者在聯賽中受傷由韓德君代替是不得已而為之,正賽開始前,阿聯的名字也悄無聲息地換成了胡金秋。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組原本最缺少噱頭的單挑卻打得最精彩。林書豪對陣趙睿全程幾乎零身體接觸,比的是誰的三分更準。
而預計的流量擔當杜鋒對決曾繁日則被吐槽充滿了套路的味道。杜指導有些隨意的超遠三分、被一步過掉後目送弟子扣籃,雙方只攻了一個回合,整個過程被有些自媒體起標題調侃「陪領導打球教程」。成全阿日獲勝後,杜鋒接受「懲罰」的時刻,在全場「跳舞」的呼聲中,他大度地把與拉拉隊美女共舞當作獎勵慷慨贈予弟子。阿日站到小姐姐中間,熟練地比划動作,明顯已經排練過。早早在各大平臺炒熱的話題,最終引發了網絡上「就這樣?」的反問,有媒體直指,「即便是一場眾人皆知的娛樂單挑,也應該走心一點。」
同樣讓網友感到被「套路」的還有中場的第一個節目——女星婁藝瀟與可蘭白克、付豪的合唱,此前被曝光的彩排流程中出現的是姚明的名字。「大家長」最終爽約,也讓不少網友大呼「沒勁」。有社交媒體帳號在直播時寫道:「沒有你們想看的姚明。」
被安排在正賽中場的所有環節用了超過1小時,值得期待的所謂看點卻打了不少折扣,甚至讓整個夜晚顯得有些支離破碎。新環節、新規則要真正展現新意、如何避免落入俗套,全明星還需從長計議。
範例
全明星呼喚更多「郭艾倫」
全明星周末的「娛樂性」是老生常談。在這樣的原則下,勝負固然有懸念,但也要權衡其他因素。今年全明星正賽仍像以往一樣前3節基本不設防,但最後時刻打出「火藥味」,懸念留到終場哨響,與本賽季頻頻吹起的「絕殺風」不謀而合,這很好地實現了觀賞性與競技性之間的平衡,球員也真正做到了享受比賽。
比如林書豪的全明星初體驗,砍下41分的同時最後的關鍵上籃不中,與MVP失之交臂,但他依然表示度過了美妙的周末,因為「參與的每個項目都很好玩」,因為「第一次可以跟很多『老鐵』當真正的隊友」。
他的好友郭艾倫作為全明星資深成員,去年就將娛樂性發揮到了極致,今年則因身體抱恙,正賽只打了2分鐘。不過,郭少賽後不忘自黑,「怒送2失誤。」雖然精力有限,但他穿白西裝亮相歡迎晚宴,圓桌採訪中與記者嘮家常,即使在場邊當觀眾也能吸引鏡頭。
全明星需要更多的「郭艾倫」。在同行眼中,他的採訪從不缺少「點」,他知道球迷想要什麼。這也正是CBA全明星改革最需要注意到的細節。也可以說,這臺大戲從籌劃到實施,每一個環節的參與者都需要像郭艾倫這樣通透的人。
NBA全明星珠玉在前,獲得的是品牌和口碑的雙贏,這給CBA提供了許多極佳的借鑑。但姚明也提出,拒絕生搬硬套,要打造「本土化」標籤。在他的主導下,2.0時代繼續在改革路上探索,致力於打造「國人最愛的職業籃球賽事」,這一目標同樣也為全明星周末升級點睛——國人都說好,才是真的好。
採寫/新京報記者 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