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球迷希望中國男籃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堂堂正正。
最近兩輪比賽,一些國內球員的所謂髒動作引發了外界熱議,比如趙睿絆人,韓德君夾胳膊。可是有些網友表示很奇怪,為什麼到了國際賽場上,吃虧的總是中國球員呢?
廣東主場有四川一戰,新秀袁文堂突破趙睿,已經擺脫了防守的袁文堂正準備上籃,趙睿忽然伸腿絆倒了袁文堂,這個動作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可以肯定的說,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動作。
遼寧主場迎戰新疆,韓德君在和斯託克斯的糾纏中,用手夾住斯託克斯的胳膊,並不斷扯動,斯託克斯怒了,直接給了韓德君胸口一肘。眾所周知,夾住對手胳膊並扯動,弄不好會直接脫臼。
那麼問題來了,到了國際賽場上,為什麼好像吃虧的總是中國球員?
先來說亞洲,我們都知道韓國和菲律賓球員打球小動作多,比賽中經常暗算中國球員,讓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當年亞運會,鞏曉彬眉骨被韓國球員給開了,血染賽場;2015年長沙亞錦賽決賽,菲律賓球員不斷用小動作騷擾我們,郭艾倫還因為回擊吃到了一次技術犯規。
可是,哪怕是在亞洲賽場,裁判並沒有對其他對手嚴判,中國球員反而不斷吃到犯規,2013年馬尼拉亞錦賽,2017年黎巴嫩亞洲杯,裁判對我們都非常不利。
再說國際賽場,最讓中國男籃比較忌憚的當屬澳大利亞,他們球風彪悍,而且小動作也不會少,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鄒雨宸就因為給了澳大利亞球員一肘,被吹了違體。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中國常年是亞洲霸主,其他對手打不過我們,只能使用小動作,潛移默化之中,裁判的腦海裡也形成了這樣的思維。而中國球員對付亞洲對手,也不屑於用小伎倆,你看到過美國夢之隊球員用小動作去對付對手嗎?從小在街頭賽場長大的他們難道不會這些動作嗎?肯定不是,看下馬布裡就知道了。
大家看看,趙睿在世界盃上對韓國球員墊腳,遭到了多大的批評,如果換做是韓國球員墊腳中國球員,他們國內的球迷也會譴責自己的球員嗎?我想,很難吧。歸根到底,我們的球迷還是希望中國男籃在對付實力不如我們球隊的時候,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堂堂正正。
很顯然,其他亞洲對手不這樣想,能贏就不錯了,誰要在意贏得漂亮不漂亮啊。
另外,中國籃協和亞籃聯的關係並不好。當年CBA請歐洲裁判來執法季後賽,結果亞籃聯橫插一槓子:怎麼不請亞洲裁判啊?結果亞洲裁判倒是來了,可是CBA球隊認為人家水平低了,不買帳,於是沒執法兩場就沒請了。
還有便是,大家可以看下每年的亞冠杯籃球賽,CBA派去的都是些什麼隊,名義上是遼寧、廣東,可是呢,去的都是青年隊,一場都贏不了,這不是打亞籃聯的臉是什麼?於是我們看到,亞錦賽和亞洲杯上,那些裁判逮著中國球員一陣猛吹。
至於說碰到澳大利亞,這個很容易理解,人家實力又強,對抗又狠,小動作也玩兒的很溜,各方面都優於中國男籃,讓中國男籃怎麼跟他們拼?
很關鍵的一點,在於CBA裁判的尺度一定要跟國際賽場接軌,有些是小動作的,國際賽場不吹,人家鼓勵對抗,有些你認為不是小動作的,可在國際賽場一用就犯規。去年籃球世界對波蘭,郭艾倫早早被罰下,2017年亞洲杯對菲律賓,同樣6犯畢業,這是偶然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