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看來,約基奇一直都是攻強守弱的代名詞。284磅的龐大身軀搭配上略顯臃腫的小肚腩,在對方小個球員眼中他永遠是尋求錯位的最佳對象。我們也經常見到,比賽關鍵時刻的防守回合中,邁克-馬龍教練會選擇換下他,而等到進攻回合中再將擁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傳球功力的塞爾維亞人替換上場。
然而在我們翻看各項防守數據時,就會得到一系列的驚人發現——約基奇的防守數據似乎與他的場上表現恰好相反。數據中的約老師,不僅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防守漏洞,反而是成為了聯盟中防守最出色的中鋒之一。那麼這一次,究竟是印象流結論真實還是數據流的表象靠譜?本期《流言終結者》就為您揭曉答案。
本賽季約基奇的防守數據有多出色,僅僅通過其中一項我們就可以略知一二,那便是防守真實正負值(DRPM)。在這一項能夠更加準確、科學體現球員對於球隊影響力,剝除陣容和對手的因素來反映其防守實力的數據當中,約基奇以3.16排在所有中鋒球員的第六位。雖然相比小個子球員,大個子球員在DRPM這項數據的計算當中更容易得到更高的分值,但對於約基奇來講能夠取得3以上的評分實屬不易。尤其是參考他過去兩年的防守真實正負值時,你能夠很輕鬆地發現約老師的進步。
在防守背身單打(PostUps)上,約基奇平均每回合只能夠讓對手得到0.67分,在本賽季防守背身單打不少於50個回合的球員中排在第三位,甚至比連續兩屆最佳防守球員魯迪-戈貝爾還要少0.03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約基奇在本賽季防守背身單打的58個回合當中,有其中19%被對手造成了犯規,同樣高居聯盟第四位,反觀戈貝爾的這一數字僅有15%。除此之外還要插一句題外話,在背打防守每回合失分第二位的竟然是火箭的當家後衛詹姆斯-哈登(0.65分),107個防守回合更是全聯盟之最,作為後場球員能夠擁有如此之高的防守效率,還是十分令人意外的。
同樣是單打類型的防守,約老師在防守持球單打(Isolations)的表現也非常出色。每回合僅讓對手得到0.69分,排在第五位,力壓以防守見長的阿德巴約和安東尼-戴維斯。約基奇、祖巴茨和戈貝爾,也成為聯盟當中僅有的三位,能夠在這兩項每回合失分當中同時躋身前二十的球員。
然而我們不能就因此就給約基奇的防守實力下結論,在一些其他方面他還是有比較明顯不足的,最明顯的就是護框能力。在場均護框次數(防守對方籃下出手)不少於5次的球員當中,約基奇防守下對手攻框的命中率高達65.4%,僅優於71.7%的凱文-樂福。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在2016-17和2017-18兩個賽季裡,他基本上都是聯盟中護框最糟糕的球員之一。這也是為什麼馬龍教練會在關鍵的防守回合將約基奇替換下場,本賽季在約基奇下場時,掘金每百回合失分要少1.8分。
當然,掘金的教練組也清楚這一點,他們不能將約基奇簡單地暴露在對手對籃筐的衝擊之下。因此,他們在防守擋拆的過程當中,讓約基奇採取更加具有侵略性的防守策略——嘗試破壞對方的傳球路線。本賽季約基奇場均能夠貢獻1.2次搶斷和2.8次的截斷,分別排在聯盟中鋒位置上的第4和第3位,也只有濃眉和莊神能夠在這兩項數據上優於他。由於約老師橫移速度和彈跳高度的限制,他的防守方法有別於傳統,為了規避自己身體素質上的弱點,約基奇選擇了一種更加依靠腦力的防守策略,那就是選擇更佳的防守位置。
約基奇清楚阻止對手得分的最佳位置就是阻擋在進攻球員與籃筐中間,因此他想方設法讓自己時時刻刻保持在持球人面前。但是如果選位過於靠前就會很容易被對手突破,而過於靠後則會給對方空位出手的機會。但是這一項在數據當中很難去進行量化。但是我們可以根據AndrewPatton建立的模型來略窺一二:
上面的圖片為約基奇上場之後給對方出手選擇造成的影響,紫色代表著增加對手在這一區域的出色,紅色區域則與之相反。可以很明顯地發現約基奇上場之後給對方出手選擇帶來的影響——減少對手大部分區域的出手,增加在左側底角附近的出手。眾所周知,對於絕大多數的NBA球員來說,左手都是非慣用手,而逼迫對手沿左側進攻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對手的投籃命中率。
因此對於約老師來說,他更像是憑藉著自己超高的籃球智商去進行防守。但是在漫長的NBA間歇期結束之後,約基奇的&34;形象算是給掘金球迷的最大驚喜,隨著減重成功,我們有機會在接下來了的比賽中看到約老師在賽場上更加輕盈奔跑的場景,當然,提高了橫移速度的他也有機會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防守效率。
記憶可能會產生偏差,但數字永遠不會說謊,本賽季我們將從數據方面為您帶來NBA的另一面。拒絕印象流!